5D艺术网首页
商城
|
资讯
|
作品
|
博客
|
教程
|
论坛
登录
注册
加为好友
发短消息
来自:
性别:秘密
最后登录:2008-10-04
http://man.5d.cn/
首页
|
新闻
|
话题
|
博客
|
相册
|
艺术作品
|
社交关系
|
留言板
|
社交圈
2004/07/21 | 中国“韬光养晦”战略的再思考
类别(逸事)
|
评论
(0)
|
阅读(71)
|
发表于 00:55
中国“韬光养晦”战略的再思考
《环球》
有些人认为,中国的大国地位和大国能量是一种客观存在,美国要遏制中国崛起和独霸天下的战略也是一种客观存在,继续奉行"韬光养晦"战略,实际上是"苟且偷安"和"鸵鸟政策","客观上帮了美国霸权主义的忙"。那么,"韬光养晦"战略是否真的过时了?本文作者对此提出了一些看法和思考。
王山禺生
2001年夏秋之交,国内一些报刊先后发表和转载了我的文章:关于"韬光养晦"战略相关问题的探讨。
文章主要介绍邓 小 平同志提出"韬光养晦,有所作为"战略的时代背景,认为"韬光养晦"战略充分考虑了国际形势,特别是中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现实和面临的任务,并非权宜之计。文章认为,中国应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能放弃"韬光养晦"战略,应该联系外交实践,总结经验,更好地运用这一战略。
3年过去了。国内外形势发生了重大而深刻的变化。为此,国内一些专家学者和广大读者对"韬光养晦"战略也开始有了新的思考和认识。
有些人认为,中国的大国地位和大国能量是一种客观存在,无法回避;美国遏制中国崛起和独霸天下的战略也是一种客观存在,无法回避。"树欲静而风不止",继续奉行"韬光养晦"战略,实际上是"苟且偷安"和"鸵鸟政策","客观上帮了美国霸权主义的忙"。他们认为,不能老是以"韬光养晦"为主,邓小平当年提出"韬光养晦"时的国内外环境既已发生变化,就应适时调整政策,以"有所作为"为主。
还有一些人赞成继续奉行"韬光养晦"战略方针,认为"小不忍则乱大谋";中国现在国力不够强大,不能不"忍辱负重",10年、20年,甚至几十年,这是必要的代价。但总有一天中国会扬眉吐气。等中国真正强大了,就可以明确地对霸权主义说"不",可以战而胜之,甚至"不战而屈人之兵"。
这些意见是社会各界人士关心国家命运和前途的一种表现。不同意见的提出和探讨,有助于澄清问题,有助于深入领会邓小平外交思想,也有助于我国外交工作更加贴近社会。
目前,社会上对"韬光养晦"不是权宜之计分歧似乎不大,但对"韬光养晦"的战略目标和图谋,意见显然不同;对"韬光养晦"与"有所作为"的关系,认识很不一致;对什么是"有所作为"以及怎样才能"有所作为",想法也不一样。以下笔者仅就这些问题谈谈个人看法,以期引起对"韬光养晦"一些问题的再探讨。
"韬光养晦"≠"卧薪尝胆"
"卧薪尝胆"的要害是"复仇"和"争霸",有明显的敌人,而且,为了达到目的,可以不择手段。历史上越王勾践可以俯首称臣,下跪求饶参拜,甚至亲口尝吴王夫差的粪便。我们讲的"韬光养晦",其核心不是图谋霸权,也没有假想敌人;其根本目的,对内是要抓住机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振兴中华;对外是要追求"和而不同"和"共同繁荣"的世界,而且是有原则的,不是屈辱的,更不是乞求的。在事关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以及重大国际问题上,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是要"有所作为"的;如果触及不可以容忍的底线,中国也是"不怕鬼,不信邪"的。我们绝不能像某位学者说的那样,当今时代,发展中国家只有放弃美国担心你要发展的那种武装,完全投向美国,安全才有保证。如果那样,中国可就真地成了"东郭先生"了。中国不仅需要有现代化的强大国防,而且要认真准备军事上的"杀手锏",以防"天有不测风云"。
对中国"韬光养晦"战略,国际上一直都很关注,一般都持肯定态度。但也有两个动向值得注意。
一是蓄意歪曲,如美国2002年的《中国军力报告》,硬把中国的"韬光养晦"战略说成是"在国际上进行战略欺骗"。这是极个别的。
二是有误解和习惯性的误判。如美国知名学者约翰·米尔斯海默,他一再强调,所有大国都是无情的权力追逐者,中国也不例外。如果中国日益强大,也将仿效美国,使用理想主义的辞令来描绘中国的外交政策;也会像美国一样,最大限度地占有世界权力。他是根据历史的经验和美国现在的行为作这种判断的,正好像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赖斯女士所说,"多极化"是一种"竞争理论",它"导致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他们的看法并非没有一点道理。历史上,由于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规律的影响,当一个占统治地位的帝国衰落而另一个帝国兴起的时候,后者就必然要向前者挑战,要求重新划分势力范围,重新瓜分世界,从而引起对抗和战争。
但米尔斯海默先生和赖斯女士似乎没有看到,现在时代真的大不一样了。发展中国家的兴起,是不可逆转的时代现象。发展中大国的兴起,其性质也不同于历史上某个帝国的兴起。它们要求的不是重新划分势力范围和重新瓜分世界,而是"平等的伙伴关系",是公平和公正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是国际关系民主化。这一点已经为大量事实所证明。不仅正在兴起的中国如此,印度、南非和巴西等大国也大体如此。从亚欧会议的成立和实践情况可看出,很多欧洲发达国家,包括原来是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的国家,也开始认识到这一点。
"韬光养晦"与"有所作为"
"韬光养晦"和"有所作为"不是对立的,而是辩证的统一。前者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后者也是不可或缺的。
过分强调"韬光养晦",消极地理解和执行,容易陷于被动和"无所作为",甚至在国际上被"边缘化",或为人所用。这当然是中国外交需要警惕的。过分强调"有所作为",容易"左",实际上是自不量力,充好汉,打头阵,引火烧身。固然,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提高,在国际上"有所作为"的分量也要相应增加,如对贫困国家的援助,有选择地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积极推动重大国际安全问题的合理解决等。这一切说明,中国的"韬光养晦"战略是积极的、主动的,而不是消极的,无原则的。但如果"有所作为"太过了,甚至以一种"大国主义心态"处理国际问题,热衷于在国际事务中起"带动"和"领导"作用,热衷于"富人俱乐部"成员地位,事事想冲在前面,那就可能引起本可避免的、不必要的对抗,从而影响乃至破坏"韬光养晦"的大局。
邓 小 平同志在作"韬光养晦,有所作为"指示的同时,一再强调,"千万不要当头",而且说,"头头可不能当,头头一当就坏了。搞霸权主义的名声很坏,当第三世界的头头名声也不好。这不是客气话,这是一种真实的政治考虑。"他还说,即使将来中国强大了,也永远不当头,不称霸,不谋求势力范围,不搞集团政治,不干涉别国内政。邓小平同志的这些话,我们应该牢牢铭记在心。这些话也是对国际上关心中国事务人士的很好回答。
"有所作为"和"有所不为"
要真正"有所作为",首先要深入了解和掌握国际形势总体发展趋势,以及时代的主要问题和矛盾。在我看来,冷战结束后,世界各国民众普遍渴望和平与发展,渴望国际关系民主化;美国新霸权主义和它当前反恐谋霸的一系列政策行为,与之背道而驰。这之间的矛盾和斗争,正在形成新世纪的主要矛盾。
其次是要"有所为,有所不为"。一个国家,即使国力超强,十个指头也不可能按住十个跳蚤。"有所作为"不能没有重点,不能没有选择。一定要看有关事情的性质及其与我国切身利害关系如何。
具体说来,目前在国际上,我国提出国际关系民主化和发展模式多样化,努力推动世界多极化的发展,主张"和而不同",要求在联合国框架内解决重大国际安全问题;在亚太经合组织(APEC),提出以承认多样性和自主自愿、协商一致为主要内容的"APEC方式", 在上海合作组织提出新安全观,在同东盟关系方面,积极推动自由贸易区的早日实现;在反恐方面,既认真进行国际合作,又同有关国家保持一定距离,提出反恐要标本兼治,不应搞双重标准,不能随便给人扣"恐怖主义"帽子;在周边关系方面,积极奉行"以邻为伴,与邻为善"方针,等等,都是中国外交争取在力所能及和可行的范围内"有所作为"。而且,这种"有所作为",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增长和形势发展,在可预见的将来,还要加强。
0
评论
Comments
日志分类
首页
[1305]
偶思偶写
[368]
生活
[91]
生存
[95]
技术
[135]
工作
[11]
幽默
[118]
学术
[21]
逸事
[4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