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D艺术网首页
商城
|
资讯
|
作品
|
博客
|
教程
|
论坛
登录
注册
加为好友
发短消息
来自:
性别:秘密
最后登录:2008-10-04
http://man.5d.cn/
首页
|
新闻
|
话题
|
博客
|
相册
|
艺术作品
|
社交关系
|
留言板
|
社交圈
2004/03/20 | 计算机启动更快的十五大绝招
类别(技术)
|
评论
(8)
|
阅读(70)
|
发表于 16:22
计算机启动更快的十五大绝招
作者:站长之家 来源:enet 加入时间:2005-3-20-14:58 下么软件园
--------------------------------------------------------------------------------
嫌计算机启动太慢是每个计算机迷的共同心病,让计算机启动更快是大家的共同心愿,本人在使用计算机过程中总结了加快计算机启动速度的"十五式",与您分享。嫌计算机启动太慢是每个计算机迷的共同心病,让计算机启动更快是大家的共同心愿,本人在使用计算机过程中总结了加快计算机启动速度的"十五式",与您分享。
一、bios的优化设置
在bios设置的首页我们进入"advanced bios features"选项,将光标移到"frist boot device"选项,按"pageup"和"pagedown"进行选择,默认值为"floppy",这表示启动时系统会先从软驱里读取启动信息,这样做会加长机器的启动时间,减短软驱的寿命。所以我们要选"hdd-0"直接从硬盘启动,这样启动就快上好几秒。 另外,对于bios设置中的"above 1mbmemorytest"建议选"disabled",对于"quickpoweronselftest"建议选择enabled。
在"advanced chipset features"项中的设置对机子的加速影响非常大,请大家多加留意。将"bank 0/1 dram timing"从"8ns/10ns"改为"fast"或"turbo"。"turbo"比"fast"快,但不太稳定,建议选"fast"。如果记忆体质量好可以选"turbo"试试,不稳定可以改回"fast"。
对于内存品质好的内存条建议在"sdram cas latency"选项中设置为"2",这样可以加快速度哦。
较新的主板都支持agp4x,如果你的显卡也支持agp4x,那么就在"agp-4xmode"处将这项激活,即选为"enabled",这才会更好的发挥显卡的能力,加快系统启动速度。
二、启动dma方式,提高硬盘速度
采用udma/33、66、100技术的硬盘最高传输速率是33mb/s、66mb/s、100mb/s,从理论上来说是ide硬盘(这里是指pio mode4 模式,其传输率是16.6mb/s)传输速率的3~6倍,但是在windows里面缺省设置中,dma却是被禁用的,所以我们必须将它打开。
具体方法是:打开"控制面板→系统→设备管理器"窗口,展开"磁盘驱动器"分支,双击udma硬盘的图标,进入"属性→设置→选项",在"dma"项前面"√",然后按确定,关闭所有对话框,重启计算机即可。
三、去掉windows的开机标志。
首先你要打开"开始"→"设置"→"活页夹选项",从"查看"标签里的"高级设置"列表框中勾选"显示所有文件"。然后打开c盘,找到msdos.sys这个文件,并取消它的"只读"属性,打开它,在"option"段落下,加上一行语句:logo=0,这样windows的开机图案就不会被加载运行,开机时间也可以缩短3秒钟。
四、优化"启动"组。
计算机初学者都爱试用各种软件,用不多久又将其删除,但常常会因为某些莫名其妙的原因,这些软件还会驻留在"启动"项目中(尤其是在使用一些d版软件时),windows启动时就会为此白白浪费许多时间。要解决这个问题,其实很简单,你可以打开"开始"→"运行",在出现的对话框的"打开"栏中选中输入"msconfig",然后点击"确定",就会调出"系统配置实用程序",点击其中的"启动"标签,将不用加载启动组的程序前面的"√"去掉就可以了。如此一来,至少可以将启动时间缩短10秒。
五、整理、优化注册表。
windows在开机启动后,系统要读取注册表里的相关资料并暂存于ram(内存)中,windows开机的大部分时间,都花费了在这上面。因此,整理、优化注册表显得十分必要。有关注册表的优化,可以使用windows优化大师等软件。以windows优化大师,点击"注册信息清理"→"扫描",软件就会自动替你清扫注册表中的垃圾,在扫描结束后,会弹出个菜单让你选择是否备份注册表,建议选择备份,备份后再点击"清除"即可。
六、经常维护系统。
如果在系统中安装了太多的游戏、太多的应用软件、太多的旧资料,会让你的计算机运行速度越来越慢,而开机时间也越来越长。因此,最好每隔一段时间,对计算机做一次全面的维护。点击"开始"→"程序"→"附件"→"系统工具"→"维护向导",然后点击"确定"按钮即可对计算机进行一次全面的维护,这样会使你的计算机保持在最佳状态。对于硬盘最好能每隔2个星期就做一次"磁盘碎片整理",那样会明显加快程序启动速度的,点击"系统工具"→"磁盘碎片整理程序"即可。注意在整理磁盘碎片时系统所在的盘一定要整理,这样才能真正加快windows的启动顺序。
七、扩大虚拟内存容量。
如果你的硬盘够大,那就请你打开"控制面板"中的"系统",在"性能"选项中打开"虚拟内存",选择第二项:用户自己设定虚拟内存设置,指向一个较少用的硬盘,并把最大值和最小值都设定为一个固定值,大小为物理内存的2倍左右。这样,虚拟内存在使用硬盘时,就不用迁就其忽大忽小的差别,而将固定的空间作为虚拟内存,加快存取速度。虚拟内存的设置最好在"磁盘碎片整理"之后进行,这样虚拟内存就分不在一个连续的、无碎片文件的空间上,可以更好的发挥作用。
八、去掉"墙纸"、"屏幕保护"等花哨的设置。
这些设置占用系统资源不说,还严重影响windows的启动顺序。去掉它们的方法是:在桌面空白处点击鼠标右键,在弹出的菜单中选择"属性",在弹出的对话框中分别选择"背景"和"屏幕保护程序"标签,将"墙纸"和"屏幕保护程序"设置为"无"即可。
九、删除autoexec.bat和config.sys。
系统安装盘根目录下的autoexec.bat和config.sys这两个文件,windows已经不需要它们了,可以将它们安全删除,这样可以加快windows的启动速度。
十、精简*.ini文件,尤其是system.ini和win.ini的内容。
在system.ini的[boot]和[386enh]小节中加载了许多驱动程序和字体文件,是清除重点。尤其要注意的是,[boot]字段的shell=explorer.exe是木马喜欢的隐蔽加载之所,木马们通常会将该句变为这样:shell=explorer.exe file.exe,注意这里的file.exe就是木马服务端程序!有了木马随后加载运行不仅对系统安全造成了威胁,计算机启动也慢了许多;对win.ini中的"run"及"load"后面加载的、不是每次开机必须运行的程序,可以暂时清除,等以后要用时再点击运行。这样开机时windows调用的相关文件就会减少许多,启动速度自然就会快多了。
十一、关闭磁盘扫描。
用文本编辑器打开msdos.sys,会看到以下内容:
[options]
bootmulti=1
bootgui=1
autoscan=1
如果不想非正常关机后运行磁盘扫描程序,可以把atuoscan=1改为autoscan=0,这样在非正常关机后计算机的启动速度也会快上一些(因为scandisk没有运行嘛)。
十二、让引导信息停留时间最短。
用文本编辑器打开msdos.sys,设置[options]中的bootdelay为0即可。
十三、减少不必要的字体文件。
字体文件占用系统资源多,引导时很慢,并且占用硬盘空间也不少。因此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字体文件。但如果删错了字体文件,搞不好会使windows不正常。因此可以采用下面这个"偷梁换柱"的方法(可以实现字体文件的安装,而不占用大量的磁盘空间):首先打开字库活页夹(如f:\zk),选中全部truetype字体文件,用鼠标的右键将它们拖动到c:\windows\fonts活页夹中,在弹出的菜单中选择"在当前位置创建快捷方式",这样就可以在系统的字体活页夹下建立字库文件的快捷方式了。当需要使用这些字库文件时,只要插入字库光盘,不用时取出就可以了。
十四、删去多余的dll文件。
在window操作系统的system子目录里有许多的dll文件,这些文件可能被许多文件共享,但有的却没有没有一个文件要使用它,也就是说这些文件没用了,为了不占用硬盘空间和提高启动运行速度,完全可以将其删除。
十五、"旁门左道"的办法。
如采用系统悬挂,即将当前系统状态在关机后保存,下次开机后,系统会直接进入上次关机前的桌面,用这种方法,开机时间最快可以达到4-5秒钟,但不是所有的主板bios都支持的,设置起来也稍显麻烦。
打开注册表,展开到hkey_local_machine\software\microsoft\windows\currentversion\shareddlls子键,在右边的有许多dll文件,如果资料为0,则可以判定该dll文件没有程序共享,可以删掉它。
如果按以上的方法做了计算机启动速度仍不够快,除了升级硬件(cpu、内存、硬盘等)外,另一个好办法是重装系统,这样可以明显加快计算机启动速度,不信就试试看!
不过要下载个驱动精灵~把所有驱动都备份起来哦~这样可以重装系统而不用重找驱动了~
0
评论
Comments
(
8
条)
[man]
2005/3/20 16:35:06
#8
[电脑相关]试图保存文件时出现内存不足错误信息
leo 发表于 2005-3-18 14:47:00
重要说明:本文包含有关修改注册表的信息。修改注册表之前,一定要先进行备份,并且一定要知道在发生问题时如何还原注册表。
本页内容
症状
原因
解决方案
替代方法
更多信息
参考
症状
• 在 Microsoft Outlook 中,您无法在网络共享上打开“个人文件夹”(.pst) 文件。
• 在 Microsoft Office 中,您无法在“分布式文件系统”(DFS) 共享上保存文档。
• 当您修改网络文件服务器上的文件时,无法保存文件,并收到以下错误信息
Disk is Full - not enough resources
即使网络驱动器上有足够的可用磁盘空间也是如此。
• 您会看到下列应用程序错误信息之一: • 在 Microsoft Excel 中,当您试图保存文件时显示:
Document not saved
The disk is full
• 在 Microsoft Word 中,当您试图将文件保存到同一位置时显示:
The save failed due to out of memory or disk space (drive:\path\filename)
The disk is full or too many files are open.
注意:您可以使用 RTF 格式 (.rtf) 将 Word 文件保存到映射驱动器上,但不能保存 .doc 文件。
• 在 Microsoft PowerPoint 中,当您试图访问文件时显示:
Read only file
There was an error accessing (filename)
• 在 Outlook 中显示:
Cannot start the reminder service.Unable to show reminders.An error occurred that prevented the file <drive letter>:\Outlook\filename.pst from being saved.Close and then re-start all mail-enabled applications.
• 在 Outlook 中,当您试图访问个人文件时显示:
Unable to expand the folder.An error occurred that prevented the file (file name.pst) from being saved.Close and then restart all mail-enabled applications.
• 在 Microsoft“画图”程序中,当您试图保存文件时显示:
An unknown error occurred when accessing <drive letter>:\folder\filename.bmp
注意:您可以将该文件另存为 JPEG(联合图像专家组)、TIFF(Tag 图像文件格式)或 GIF(可交换的图形格式)文件。在“画图”中,只有 BMP(位图)文件会出现问题。
• 在 Adobe PageMaker 7.0 中,当您试图保存文件时显示:
disk full
invalid parameter
• 在其他应用程序中,当您试图保存一个文件时可能显示
Disk full or out of memory
Access Denied
Document not saved
Disk full or not enough memory
或返回一个表明该文件正在使用的信息,即使您并没有使用该文件。
• 有时,尽管没有出现任何错误,而且文件看起来好像已经正确保存,但实际上该文件并没有被保存。
• 还可能出现下列症状:
a. 收到此信息:事件 ID 2020 INVALID_PARAMETER
b. 对计算机执行关闭或重新启动操作后,计算机不能成功关闭,而是显示黑屏,有时黑屏中还有一个闪烁的指针。计算机停留在此屏幕而无法继续。
请注意,本文描述的症状适用于下列客户端操作系统: • Microsoft Windows XP
• Microsoft Windows 2000 Professional
• Microsoft Windows NT 4.0 Workstation
• Microsoft Windows 98
• Microsoft Windows 95
原因
发生此问题可能是因为以下原因: • 计算机上安装的某个非 Microsoft 应用程序使用了过期的内核模式筛选驱动程序。
• 第三方文件系统筛选驱动程序与其他筛选驱动程序发生冲突。
• 加载 VERITAS Backup Exec Advanced Open File Option(Vsp.sys 筛选驱动程序)时,还加载了一个防病毒筛选驱动程序,例如下面的某个 Symantec AntiVirus 企业版 8.0 筛选驱动程序: • Symevent.sys (Symantec 事件库)
• Navap.sys (Symantec 自动保护)
引发此问题的文件是 SystemRoot\system32\drivers\Vsp.sys 文件。
解决方案
要解决此问题,请与筛选驱动程序的制造商联系,询问该筛选驱动程序是否有可用的更新。
有关更多信息,请访问下面的 VERITAS 网站:
support.veritas.com
/
seer.support.veritas.com/docs/264490.htm
?
要下载 VERITAS 更新,请访问下面的网站:
ftp.support.veritas.com/pub/support/products/Backup_Exec_for_
WindowsNT/be4454vsp103_264490.exe
Microsoft 提供了第三方联系信息以便于您寻求技术支持。这些联系信息如有更改,恕不另行通知。Microsoft 不保证这些第三方联系信息的准确性。
替代方法
要解决 Vsp.sys 驱动程序的问题,请执行下面的相应步骤: • 删除 Vsp.sys 驱动程序,或者删除 VERITAS Remote Agent(这样就会删除 Vsp.sys 驱动程序)。
• 删除 VERITAS NetBackup 4.5 客户端,然后安装 3.4.1 版 NetBackup 客户端。该版本不包含 Vsp.sys 驱动程序。
• 删除 VERITAS Remote Agent 软件,然后不带 Advanced Open File Option 安装 VERITAS Remote Agent。
• 安装 VERITAS Advanced Open File Option 的最新版修补程序。
注意:VERITAS Advanced Open File Option 是 VERITAS 备份软件的一个可选组件。执行常规备份时不需要使用它。
• 编辑注册表,暂时禁用 Vps.sys 筛选驱动程序,然后重新启动系统。在 Windows 2000 中,请使用 Regedt32.exe 编辑注册表子项。
警告:注册表编辑器使用不当可能导致严重问题,可能需要重新安装操作系统。Microsoft 不能保证您可以解决因注册表编辑器使用不当而导致的问题。使用注册表编辑器需要您自担风险。
要手动禁用 Advanced Open File Option 服务,请按照下列步骤操作: 1. 找到以下注册表子项:
\HKEY_LOCAL_MACHINE\System\CurrentControlSet\Services\VSP\Start
2. 将 Start 值设置为 0x4。
该设置可阻止计算机在重新启动时加载该驱动程序。
重要说明:如果只禁用该驱动程序,则计算机在下次重新启动时可能会停止并显示“STOP 0x7B INACCESSIBLE_BOOT_DEVICE”错误。这是因为,以下注册表子项中的一个或两个引用了 Vsp.sys 驱动程序或它的前身 Otman5.sys 驱动程序:
\HKEY_LOCAL_MACHINE\SYSTEM\CurrentControlSet\Control\Class\{4D36E967-E325-11CE-BFC1-08002BE10318}\UpperFilters
\HKEY_LOCAL_MACHINE\SYSTEM\CurrentControlSet\Control\Class\{71A27CDD-812A-11D0-BEC7-08002BE2092F}\UpperFilters
如果使用 Windows 2000,请使用 Regedt32.exe 编辑注册表子项。删除引用 Vsp.sys 驱动程序的行。
更多信息
Vsp.sys 驱动程序使备份进程可以将自身挂起并在备份过程中缓存文件写入。 Vsp.sys 驱动程序位于 %systemroot%\SYSTEM32\DRIVERS 中。有影响的文件版本包括 1.2:0.0 和 1.0:0.0。
该驱动程序包含在 VERITAS NetBackup 或 VERITAS BackupExec for Windows 9.0 (Backup Exec Advanced Open File Option) 中。 此文件也可由 VERITAS Remote Agent 安装在系统上。
注意: • 如果您已经更新到最新版本的 VERITAS NetBackup 或 VERITAS BackupExec,则可能无法更新 Vsp.sys 驱动程序。
• 如果删除 VERITAS 软件,则可能无法删除 Vsp.sys 驱动程序。
• 要验证 Vsp.sys 驱动程序是否已被删除,请查看 Drivers.exe 实用工具或 Pstat.exe 实用工具的输出。这两个实用工具的输出一定不能包括 Vsp.sys 驱动程序。
VERITAS NetBackup
VERITAS NetBackup 客户端版本 3.4.1ga 不会引起此问题,因为该版本不会安装 Vsp.sys 驱动程序。如果升级为 VERITAS 4.5 Feature Pack 4 客户端,则可能引入此问题。
网络监视器
在网络监视器捕获中,当您刷新缓存时可能会出现错误。 写入一个文件后,会有一个 SMB C_Flush_File 请求从客户端发往服务器。服务器用下面的 STATUS_INVALID_PARAMETER 错误进行响应:
Client Request:
SMB:C Flush File
Server Response:
SMB:R flush file - NT error, System, Error, Code = (13) STATUS_INVALID_PARAMETER
SMB:NT status code = 0xC000000D, Facility = System, Severity = Error, Code = (13) STATUS_INVALID_PARAMETER
SMB:NT Status Severity Code = Error
SMB:NT Status Customer Code = 0 (0x0)
SMB:NT Status Reserved Bit = 0 (0x0)
SMB:NT Status Facility = System
SMB:NT Status Code System Error = STATUS_INVALID_PARAMETER
使用 SMB_COM_FLUSH 命令,就可以确保相应文件的所有数据和分配信息都被写入到稳定的存储区中。直到写入操作完成后,才会将该响应发送出去。
注意: • “症状”一节中描述的问题通常会在文件服务器的运行时间超过数小时或数天时发生。
• 您可以将写字板或记事本文档保存到同一网络共享中而不会出现问题。
• 当应用程序在保存过程中使用临时文件时会发生此问题。
当您保存文件时,大多数 Office 应用程序会执行下列操作: 1. 打开源文件。
2. 打开文件的临时副本。
3. 更改临时副本。
4. 刷新对临时文件所做的所有更改,然后将原始的源文件替换为临时文件。
[man]
2005/3/20 16:34:38
#7
--------------------------------------------------------------------------------
[电脑相关]电脑重启故障解析
leo 发表于 2005-3-18 21:00:00
一、软件
1.病毒破坏
自从有了计算机以后不久,计算机病毒也应运而生。当网络成为当今社会的信息大动脉后,病毒的传播更加方便,所以也时不时的干扰和破坏我们的正常工作。比较典型的就是前一段时间对全球计算机造成严重破坏的“冲击波”病毒,发作时还会提示系统将在60秒后自动启动。其实,早在DOS时代就有不少病毒能够自动重启你的计算机。
对于是否属于病毒破坏,我们可以使用最新版的杀毒软件进行杀毒,一般都会发现病毒存在。当然,还有一种可能是当你上网时被人恶意侵入了你的计算机,并放置了木马程序。这样对方能够从远程控制你计算机的一切活动,当然也包括让你的计算机重新启动。对于有些木马,不容易清除,最好重新安装操作系统。
2.系统文件损坏
当系统文件被破坏时,如Win2K下的KERNEL32.DLL,Win98 FONTS目录下面的字体等系统运行时基本的文件被破坏,系统在启动时会因此无法完成初始化而强迫重新启动。你可以做个试验,把WIN98目录下的字库“FONTS”改名试一试。当你再次开机时,我们的计算机就会不断的重复启动。
对于这种故障,因为无法进入正常的桌面,只能覆盖安装或重新安装。
3.定时软件或计划任务软件起作用
如果你在“计划任务栏”里设置了重新启动或加载某些工作程序时,当定时时刻到来时,计算机也会再次启动。对于这种情况,我们可以打开“启动”项,检查里面有没有自己不熟悉的执行文件或其他定时工作程序,将其屏蔽后再开机检查。当然,我们也可以在“运行”里面直接输入“Msconfig”命令选择启动项。
二、硬件
1.市电电压不稳
一般家用计算机的开关电源工作电压范围为170V-240V,当市电电压低于170V时,计算机就会自动重启或关机。因为市电电压的波动我们有时感觉不到,所以就会误认为计算机莫名其妙的自动重启了。
解决方法:对于经常性供电不稳的地区,我们可以购置UPS电源或130-260V的宽幅开关电源来保证计算机稳定工作。
2.插排或电源插座的质量差,接触不良
市面上的电源插排多数质量不好,内部的接点都是采用手工焊接,并且常采用酸性助焊剂,这样容易导致在以后的使用中焊点氧化引起断路或者火线和零线之间漏电。因为手工焊接,同时因为采用的磷黄铜片弹性差,用不了多长时间就容易失去弹性,致使与主机或显示器的电源插头接触不良而产生较大的接触电阻,在长时间工作时就会大量发热而导致虚接,这时就会表现为主机重新启动或显示器黑屏闪烁。
还有一个可能是我们家里使用的墙壁插座,多数墙壁插座的安装都不是使用专业人员,所以插座内部的接线非常的不标准,特别这些插座如果我们经常使用大功率的电暖器时就很容易导致内部发热氧化虚接而形成间歇性的断电,引起计算机重启或显示器眨眼现象。
解决方法:
① 不要图省钱而购买价廉不物美的电源排插,购买一些名牌的电源插排,因为其内部都是机器自动安装压接的,没有采用手工焊接。
② 对于是否属于墙壁插座内部虚接的问题,我们可以把主机换一个墙壁插座试一试,看是否存在同样的自动重启问题。
3.计算机电源的功率不足或性能差
这种情况也比较常见,特别是当我们为自己主机增添了新的设备后,如更换了高档的显卡,增加了刻录机,添加了硬盘后,就很容易出现。当主机全速工作,比如运行大型的3D游戏,进行高速刻录或准备读取光盘,刚刚启动时,双硬盘对拷数据,就可能会因为瞬时电源功率不足而引起电源保护而停止输出,但由于当电源停止输出后,负载减轻,这时电源再次启动。因为保护后的恢复时间很短,所以给我们的表现就是主机自动重启。
还有一种情况,是主机开关电源性能差,虽然电压是稳定的也在正常允许范围之内,但因为其输出电源中谐波含量过大,也会导致主机经常性的死机或重启。对于这种情况我们使用万用表测试其电压时是正常的,最好更换一台优良的电源进行替换排除。
解决方法:现换高质量大功率计算机电源。
4.主机开关电源的市电插头松动,接触不良,没有插紧
这种情况,多数都会出现在DIY机器上,主机电源所配的电源线没有经过3C认证,与电源插座不配套。当我们晃动桌子或触摸主机时就会出现主机自动重启,一般还会伴有轻微的电打火的“啪啪”声。
解决方法:更换优质的3C认证电源线。
5.主板的电源ATX20插座有虚焊,接触不良
这种故障不常见,但的确存在,主要是在主机正常工作时,左右移动ATX20针插头,看主机是否会自动重启。同时还要检查20针的电源插头内部的簧片是否有氧化现象,这也很容易导致接触电阻大,接触不良,引起主机死机或重启。有时还需要检查20针插头尾部的连接线,是否都牢靠。
解决方法:
① 如果是主板焊点虚焊,直接用电烙铁补焊就可以了。注意:在对主板、硬盘、显卡等计算机板卡焊接时,一定要将电烙铁良好接地,或者在焊接时拔下电源插头。
② 如果是电源的问题,最好是更换一台好的电源。
6.CPU问题
CPU内部部分功能电路损坏,二级缓存损坏时,计算机也能启动,甚至还会进入正常的桌面进行正常操作,但当进行某一特殊功能时就会重启或死机,如画表,播放VCD,玩游戏等。
解决办法:试着在CMOS中屏蔽二级缓存(L2)或一级缓存(L1),看主机是否能够正常运行;再不就是直接用好的CPU进行替换排除。如果屏蔽后能够正常运行,还是可以凑合着使用,虽然速度慢些,但必竟省钱了。
7.内存问题
内存条上如果某个芯片不完全损坏时,很有可能会通过自检(必竟多数都设置了POST),但是在运行时就会因为内存发热量大而导致功能失效而意外重启。多数时候内存损坏时开机会报警,但内存损坏后不报警,不加电的故障都还是有的。最好使用排除法,能够快速确定故障部位。
8.光驱问题
如果光驱内部损坏时,也会导致主机启动缓慢或不能通过自检,也可能是在工作过程中突然重启。对于后一种情况如果是我们更换了光驱后出现的,很有可能是光驱的耗电量不同而引起的。大家需要了解的是,虽然光驱的ATPI接口相同,但不同生产厂家其引脚定义是不相同的,如果我们的硬盘线有问题时,就可能产生对某一牌子光驱使用没有问题,但对其他牌子光驱就无法工作的情况,这需要大家注意。
9.RESET键质量有问题
如果RESET开关损坏,内部簧片始终处于短接的位置时,主机就无法加电自检。但是当RESET开关弹性减弱或机箱上的按钮按下去不易弹起时,就会出现在使用过程中,因为偶尔的触碰机箱或者在正常使用状态下而主机突然重启。所以,当RESET开关不能按动自如时,我们一定要仔细检查,最好更换新的RESET按钮开关或对机箱的外部按钮进行加油润滑处理。
还有一种情况,是因为机箱内的RESET开关引线在焊接时绝缘层剥离过多,再加上使用过程中多次拆箱就会造成RESET开关线距离过近而引起碰撞,导致主机自动重启。
10.接入网卡或并口、串口、USB接口接入外部设备时自动重启
这种情况一般是因为外设有故障,比如打印机的并口损坏,某一脚对地短路,USB设备损坏对地短路,网卡做工不标准等,当我们使用这些设备时,就会因为突然的电源短路而引起计算机重启。
三、其他原因
1.散热不良或测温失灵
CPU散热不良,经常出现的问题就是CPU的散热器固定卡子脱落,CPU散热器与CPU接触之间有异物,CPU风扇长时间使用后散热器积尘太多,这些情况都会导致CPU散热不良,积聚温度过高而自动重启。
还有就是CPU下面的测温探头损坏或P4 CPU内部的测温电路损坏,主板上的BIOS有BUG在某一特殊条件下测温不准,这些都会引起主机在工作过程中自动保护性重启。
最后就是我们在CMOS中设置的CPU保护温度过低也会引起主机自动重启。
2.风扇测速失灵
当CPU风扇的测速电路损坏或测速线间歇性断路时,因为主板检测不到风扇的转速就会误以为风扇停转而自动关机或重启,但我们检查时可能看到CPU风扇转动正常,并且测速也正常。
3.强磁干扰
不要小看电磁干扰,许多时候我们的电脑死机和重启也是因为干扰造成的,这些干扰既有来自机箱内部CPU风扇、机箱风扇、显卡风扇、显卡、主板、硬盘的干扰,也有来自外部的动力线,变频空调甚至汽车等大型设备的干扰。如果我们主机的搞干扰性能差或屏蔽不良,就会出现主机意外重启或频繁死机的现象。
[man]
2005/3/20 16:34:13
#6
[电脑相关]电脑故障全集(7)
leo 发表于 2005-3-18 20:51:00
七十六、20种死机案例实录
案例一:
故障现象
一台配置为MMX166处理器、T2P4主板,32MB内存和3.2GB硬盘的兼容电脑,使用的操作系统为Windows98。开机时电源指示灯亮,电源风扇也正常转动,但计算机并没有启动,也没有出现开机自检画面。
分析及处理
据该机使用者称,最后一次使用该机的时间是4月26曰,他运行Word时出现了白字蓝屏故障,关掉电源后再次启动便出现上述现象。听说4月26日这个日子,估计是CIH破坏了这台电脑的主板BIOS芯片和硬盘,唯一的解决办法是重写BIOS。
对此进行了如下处理:
1.把该机主板上的BIOS芯片拔下,插上另外一块正常的T2P4主板的BIOS芯片,然后启动电脑。此时只能从软盘上启动,该启动盘上应包括该种型号主板的BIOS升级程序(BIOS升级程序在主极驱动盘上可以找到)、比如Award的BIOS升级程序是Awdflash.exe。
2.运行Awdflash.exe,按照要求备份一个BIOS文件,备份完成后用损坏了的BIOS芯片替下正常的,然后继续进行Awdflash.exe的下一步骤--将刚才备份的BIOS文件写回损坏的芯片中,刷新BIOS的过程只需要几秒钟时间。到这一步时,BIOS已修复。
3.该机硬盘也被破坏,好在上面没有什么重要的东西,将该盘重新分区、格式化,安装Windows98后恢复正常。
上面修复BIOS的方法便是大家常提到的“热插拔法”,这种方法需要带电拔插BIOS芯片,有一定的风险,但只要操作者胆大心细、一般说来还是安全的(笔者用这种方法修复的十几个BIOS,从未出过什么问题)。同时“热插拔法”不需要其它设备(如擦除器等),操作简便,不失为业余条件下的首选方法。
--------------------------------------------------------------------------------
案例二:
故障现象
一台586兼容机,配置为INTEL 430TX主板、Pentium 100MHZCPU、16MB内存、Trident 9680显卡、Segate 1080MB硬盘。开机后出现两种不同情况:①屏幕无显示,出现“死机”现象,敲任何键都没有反应(显示器、主机电源指示灯亮),亦不能听到任何自检声和报警声;②有时能正常工作,用Kv300最新版清杀病毒,发现硬盘无毒,但若关机或者热启动即出现第一种情况。
分析及处理
1.因屏幕无显示,故首先考虑是否是显示器或显卡的问题。找来一台同型号的显示器更换,故障依旧。打开机箱,更换一块好的显卡,开机后显示正常。
2.关机,重新启动,故障重新又出现。又将显卡转移到其它的几个PCI插槽分别测试,没有任何改善,排除了PCI插槽的因素。
3.找来一块好的ISA显卡插入后开机,故障消失。重新热启动,屏幕再次无显示。
4.取下显卡,重新开机、发现主机自检时没有听到显卡故障的报警声。故怀疑与内存有关。
5.拔下内存条,调换顺序,首先安装原第3和第4条内存条,然后重新开机,OK!屏幕显示内存为8MB(每条为4MB)。关机,再安装第1和第2条内存条,开机、显示为16MB、故障消失。找回原来的显示器和显卡,并将显卡插到原来的PCI槽上,开机后一切正常。
从故障发生的情况来看,是因为数据在装入内存(主要是RAM的前64KB)时出现错误引起的。从内存条来分析,是由于第一块内存条个别芯片不稳定或是质量不良,在电脑启动寻址时出现了错误。
--------------------------------------------------------------------------------
案例三:
故障现象
一台配置为PII 350CPU、64MB内存、Abit BH6主板、8.4G硬盘的兼容电脑,启动时出现黑屏故障,并且计算机发出紧急的报警声。
分析及处理
该机运行在133X3.5=467MHZ下,一直较稳定。上述故障出现于一次玩《极品飞车3》时,当时系统突然崩溃,之后就再也无法启动。有报警声表示电源、主板、CPU没有什么大的问题,显示器上显示画面前便已死机并报警,则说明从自检CPU后到显卡之间的某个硬件出了问题。符合上述条件的只有内存和显示卡了。
PC133规范未推广以前,运行在133MHZ外频下的电脑,其内存条(PC100)、AGP显示卡(工作于133X2/3=88.7MHZ)均处于极度超频状态、相比之下内存条更容易出问题。用一根LGS 7K的64M内存条换下原来那根杂牌的,电脑顺利启动。
现在市面上的PC100内存条质量也参差不齐,劣质的PC 100 SDRAM内存条在100MHZ下还勉强顶得住,等上到124MHZ、133MHZ这些高外频时便多半要出问题了。本例便是如此,长时间工作在133MHZ下的杂牌内存条终于因为过度发热而烧毁了。
--------------------------------------------------------------------------------
案例四:
故障现象
一台配置为赛扬366CPU,华硕P3B-F主板、华硕V3400显卡、6.4GB硬盘、64MB内存及普通声卡的兼容电脑,在超频情况下使用,运行一般程序时正常,但在播放MP3后系统死机。
分析及处理
死机是在播放MP3一段时间后发生的,所以初步怀疑是MP3播放软件冲突引起的,但经过更换其它的MP3播放软件后故障仍未排除。同时经过降频使用发现仍有故障,又排除了超频引起死机的可能。后来仔细检查与播放MP3有关的各硬件,发现声卡芯片上的温度非常高,几乎可以“烤鸡蛋”,在声卡芯片上加装了散热风扇后,故障消失。
案例五:
故障现象
在Windows95系统下安装Windows98,安装将结束时出现对话框:“按立即启动按钮,计算机将立即重新启动、否则15秒后计算机将自动重新启动”。启动后蓝光闪过,死机。
分析及处理
初步分析可能是某些硬件设备冲突造成的。将除显卡外的其它扩展卡或设备拔掉,再安装Windows98,如果仍出现上述情况,可在开机时按下F5键,用安全模式启动Windows98,然后将显卡驱动程序解压到硬盘。在“设置”-〉“控制面板”-〉“系统”-〉“设备管理”中,将自动设置的显卡和监示器驱动删除,再安装随卡的驱动程序后,将安装光盘从光驱中取出,重新启动计算机。在Windows98启动后开始提示发现新的硬件设备,正在安装软件,选择从磁盘安装显示卡驱动,再将原来的显卡驱动程序安装后即可。
为什么要取出安装光盘呢?如果不取出,Windows98会固执的安装上它所认定的驱动程序,根本不给你选择的机会,所以将光盘取出,给它来个釜底抽薪。
--------------------------------------------------------------------------------
案例六:
故障现象
在使用Windows98操作系统时忽然死机。重新启动后,双击“我的电脑”,还是死机;按“Win+R”,死机;点“地址”,死机;启动资源管理器,死机;右击任意一处,死机;点击Quick Launch中自己创建的Word图标,死机……
分析及处理
首先怀疑是系统受损、遂重装Windows 98,再装上各种驱动程序。重新启动,继续死机……盛怒之下,进行了“Fdisk/MBR”、“format C:”、“format D:“Sys C:”几项操作,装上光驱(Toshiba 16x)的驱动程序,重新安装Windows 98操作系统,一切复原,没有死机现象。随后一股脑把所有的驱动程序都安装上,包括主板、IDE、显卡、声卡等,重新启动后双击“我的电脑”,又出现死机!本人一不上网,二来两个月没买D版光盘了,杀毒软件刚升级,这是什么道理?
先Reset到安全模式(Safe Mode)下看看!自检过后,紧接着出现“Verifying DMA Pool DATA”,“Starting Windows 98……”,迟了一步,没按F8,但这一迟不要紧,迟出正果了!DMA!刚才装IDE驱动程序时似乎有这个选项,被我一路回车过去了。快快,连按两次“Ctrl+Alt+Del”(没死机,真是万幸),按F5进入Safe Mode,先把IDE驱动程序卸掉再说,之后再按两次“Ctrl十Alt十Del”、OK,正常了。再看驱动程序,果然有个“PIO”、“DMA”的选项,被我回车成了PIO,模式不同.于是Windows 98就不认识了,当然死翘翘。由此可见:驱动程序决定了硬件的工作状况,是性命攸关的大东东,一定要仔细看好每一个选项,做好每—步操作。
--------------------------------------------------------------------------------
案例七:
故障现象
一台联想电脑(P166/16MB)在玩游戏时死机,先用KV300(V++)检查,未发现有病毒,将Windows 95的command子目录下DOS启动文件覆盖根目录下同名文件,再启动后,先出现Win95启动画面并立即出现提示:
DriveSpace Alarm#15
A Program has corrocted memory belonging to DriveSpace Further disk activity could result result in the loss or
some or all of the Data on your driver. Therefore, Driverspace has halted your computer.
For more information, consult your online help or document.
然后又死机。
分析及处理
这和Windows 95使用的DriveSpace文件有关,可能是病毒或其它原因(包括非正常关机、系统不稳定等)造成的。可以在开机时按F8键,出现启动菜单,选择以前版本的DOS,进入DOS6.x(也可用带光驱驱动的DOS6.x启动软盘启动计算机)在DOS6.X下执行光盘上Windows 95的SETUP,选择“恢复被破坏的文件”即可把该文件恢复。
如果重新安装后,玩游戏还是死机,可能是游戏光盘质量差、光驱纠错能力不强、内存不足、需要安装EMM386软件等原因造成的。
--------------------------------------------------------------------------------
案例八:
故障现象
在启动电脑时,屏幕上显示“Error Loading Operation System”错误信息而死机。
分析及处理
此错误信息的意思是“装载操作系统错误”,此信息是在读取分区引导扇区出错时提示的。可能的原因有:
1.分区表指示的分区起始地址不正确。例如,把分区表项第三个字节(起始扇区号)由1改为0,即指示该分区的起始地址为指示磁头、指定磁道上的第0个肩区(此位为物理地址,扇区号应由1开始),INT13H读盘失败后,即报此错。
2.分区引导扇区所在磁道的磁道标志和扇区ID损坏,找不到指定的扇区。
3.驱动器读电路故障。这种情况比较少见,多数是随机性读错误,因为系统引导能进行到此处,至少说明已正确地读出了一个主引导扇区。
当遇到此错误时、可以使用磁盘医生NDD来直接恢复分区表。
案例九:
故障现象
一台电脑使用昆腾大脚1.2G硬盘。某日,在玩Win98的“空当接龙”游戏时,系统提示“读盘错误”后死机,热启动后显示:Disk boot failure. Insert system disk press enter.
使用软盘启动后,转c盘,提示:
Invalid drive specfication.
使用sys c:也失败,使用Fdisk命令,得到一声提示和信息:NO fixed disks Present.
把CMOS参数设置为默认值,把硬盘设置为自动检测。保存后重新启动,内存检测OK后,显示:
Detecting HD Primary Slave…QUANTUM BIGFOOT1280A.
System Configuration信息框中的提示是:Primaster disk: None.
重复上述操作一切如故。后把硬盘拆到正常电脑上,被告之检查不到硬盘。
分析及处理
真是硬盘坏了!使用低级格式化可能还有救,但希望不大。昆腾的硬盘有专门的DM软件,可以请朋友从网上下载或从本地的昆腾代理处拷贝一张昆腾的DM盘,做最后的尝试。
--------------------------------------------------------------------------------
案例十:
故障现象
一台电脑使用赛扬300A,AL007的PCI声卡,将电脑超频至100MHz外频后,死机频繁。查看BIOS中的CPU的温度,仍保持在30度左右,也没有发现任何病毒。
分析及处理
死机很可能与超频有关。赛扬300A的超频能力并不能让人十分放心,而且主板也不能十分肯定地支持100MHz外频。由于超频并不完全取决于CPU的温度,所以在正常的温度下也可能死机。降频即可解决此问题。
--------------------------------------------------------------------------------
案例十一:
故障现象
一台电脑配置为华硕TX97-LE主板、Cyrix200MX处理器、16MB SDRAM、Trident9680显卡、美声98声卡、TE2000B网卡、钻石2.1GB硬盘。开机可以正常启动,启动结束后移动鼠标或进行一些简单的操作即死机。如果再次开机或者按复位键一下,机器的运行情况就可以恢复正常,不再死机。然而如果停机时间超过半个小时,再次开机故障将又出现。
分析及处理
该机器的使用地点是一个网吧,里面有十台同样配置的机器,其中三台出现上述的情况,而其余七台则一切正常。该机的故障较不常见,分析起来应该判断为机器里的某种设备复位电路存在问题,不能一次复位成功。但是究竟是什么设备呢?无从判断,只得用替换法来试验。由于替换后需要半个小时以后开机才能够看出结果,所以这次替换实验颇费了一番周折。替换的结果是声卡有故障:将有故障和无故障的机器的声卡替换后,过半小时开机,故障转移到了原来没有故障的机器上。
--------------------------------------------------------------------------------
案例十二:
故障现象
一台586兼容机采用430VX兼容主板、8MB内存、2032显卡、Cyrix 6x86MX PR166处理器、850MB SEGATE硬盘、三星8速光驱。最近一段时间学生上机运行时经常死机,每小时平均3—5次,DOS下工作正常。
分析及处理
首先怀疑是内存问题(虽然系统自检内存通过,而且也没有报错)。将主机打开,重新更换内存,故障依旧,其次怀疑是有关板卡接触不良,将显示卡拔下,更换插槽后开机,还是没有排除故障,最后怀疑是主板或CPU的毛病,更换其它机器上的同种CPU后故障还是不能排除。显然只有主板故障,由于机器已经过了保修期限,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将主板跳线由60x2.5=150(Cyrix 6x86 166实际工作频率)降到60x2=120,开机后屏幕显示主频为150,运行数小时后一切正常,继续运行2个多月,没有发现死机现象。
主板故障应该说是比较大的故障,没有相当的专业知识和专门设备几乎不可能维修。但本例情况特殊,只要主板能动,不妨降频一试,正如超频使用会增加整个系统的负担一样,降频会减小系统负担,从而会解决一些小故障。当然,这是以牺牲系统的部分性能为代价的
案例十三:
故障现象
一台配置为赛扬333、64MB内存、BX主板、6.4GB硬盘的兼容电脑,操作系统为中文Windows 98。开机时电源指示灯亮,电源风扇也正常转动,但计算机并没有启动,也没有出现开机自检画面。
分析及处理
该机一直运行正常,也没有CIH病毒发作的迹象。但故障发生前使用人员曾经取下过CPU,并在CPU散热片上加装了一个风扇。因使用者曾经动过计算机硬件,因此将查找重点放到硬件故障方面。
1.揭开机箱盖子观察,发现开机瞬间,硬盘、光驱灯都亮了一下,同时CPU风扇(接在主板CPU风扇接口上)也运转正常,用万用表测试、电源的±12v、±5v输出均正常、可以先排除电源的问题。
2.将该机的CPU、内存、显卡等部件取下重新安装一次,确保安装到位、接触良好。再次启动,故障依旧,排除了接触不良的问题。
3.取下声卡、光驱、硬盘等,主板上只留CPU、内存条、显卡,组成一个最小化系统,这时开机仍未出现启动画面。到这一步可以确定故障原因在CPU、内存或主板上。
4.从理论上讲,内存有问题时,启动时应有报警声,只有主板、CPU损坏时才会黑屏无声。找来一颗正常的赛扬300A替下原来的赛扬333,开机出现了自检画面,判断是原CPU损坏。
5.仔细观察换下的CPU,发现在CPU金手指的两根引脚上有一道很深的划痕,凭直觉这两脚已被切断。问到该用户,说是安装第二个CPU风扇时因用力过猛,螺丝刀的刀口碰到了CPU上。于是非常小心地用烙铁把这两根被切断的引脚焊好,完成后将这块CPU插回到原主板上,这次终于能正常启动了,问题全部解决。
--------------------------------------------------------------------------------
案例十四:
故障现象
一台配置为赛扬366处理器、微星6199NA主板、华硕V3800(TNT2标准版)显卡、32MB内存和IBM 15.2GB硬盘的兼容电脑,操作系统为Windows98。在每次运行3D游戏后退出时发生黑屏死机,但在游戏中无论使用多长时间也不会发生死机现象。
分析及处理
1.因该机为将赛扬366超到500来使用,故发生死机后首先就怀疑是超频所致。但是经过降频为366来使用却发现故障依旧。
2.随即怀疑是否是因为内存过小、不足以运行3D游戏所致(Windows98要求内存为48MB,但经过增加内存来测试后也得到了否定的结果。
3.现在就只存在两个方面的问题:硬件本身的质量好坏和硬件的驱动程序。在经过使用者更换了显卡的最新驱动程序(不是随卡自带的驱动程序)后,故障得以消除。后来又在一些介绍中得知“使用了低版本驱动程序的华硕v3800系列显卡都会发生在退出一些游戏时黑屏死机的故障”,更确认了故障的原因,但使用高版本的驱动程序就不会出现故障。这是一起典型的驱动程序引起死机的案例。
--------------------------------------------------------------------------------
案例十五:
故障现象
在安装了光盘的应用软件Turbo C2.0后,在启动时出现“Starting MS-DOS”就死机了。
分析及处理
估计该光盘中的Turbo C2.0软件有毒。使用系统盘启动后,进入硬盘中查看发现COMMAND.COM的文件长度为0字节,显然为病毒所为。重新从软盘中拷贝此文件,则硬盘可以启动了。
--------------------------------------------------------------------------------
案例十六:
故障现象
在Word97中编写了一个全是表格的文档,总共有30页左右。有一次打开它后,Word在自动分页到第8页时就停止了,使得我无法编辑,不知道该如何处理。
分析及处理
这种情况通常是文档中含有某些Word不能识别的字符或宏之类的东西,可以试一试下面的办法:打开此文档后,在Word还没有分页到第8页时就立即将此文档另存为某个低版本的Word格式,比如可以从“另存为”对话框的“保存类型”中选择“Word 6.0/95(*.doc)”或“Word for Windows 5.0(*.doc)”,这样既可以保存表格的样式,也可以将Word不能识别的字符或宏屏蔽掉。最后在Word97中将这个低版本的Word文档打开重新编辑即可。实际上,对于Word97中出现的其它类似问题,都可以试着用这个办坛来解决。
案例十七
故障现象
在Windows95中运行大型应用程序时,出现硬盘灯疯狂地闪烁、提示“装载操作系统错误’随即死机。
分析及处理
这与虚拟内存有关。如果内存比较小、而又运行了大型应用程序,则需要较大的虚拟内存,此时若虚拟内存不够,则会使系统死机。建议删除一些临时文件、为虚拟内存腾出空间来。
--------------------------------------------------------------------------------
案例十八:
故障现象
在一次安装Norton 3.0工具失败后,重新启动计算机,结果发现系统有时提示“你可以安全地关闭计算机了”的关机画面,不能进入Windows界面。而有时虽能够进入,但系统提示“注册表错误,不能备份注册表”或“没有足够的空间备份注册表”,而且桌面的字体设置、壁纸设置等丢失,桌面显示字体非常小以至看不清楚。重新安装Windows98,故障依旧,检查无病毒,无硬盘坏道,就是用Regclean等注册表修复工具也不能修复,感到束手无策。
分析及处理
一次偶然打开注册表,发现一打开其中HKEY-DYN-DATA项目树,就提示该项目错误,打开后发现其中内容为空。于是从另一台机器上找到注册表,选择该项目,选择导出注册表,和成了一个5MB的reg文件,用压缩软件将该文件压缩,在故障机上解压缩后将该数据导入注册表,重启机器,系统恢复正常。
HKEY-DYN-DATA项目树中存放的是Windows95/98的用户配置信息,一旦丢失就会造成系统出错,但若能从其它机器将该条目内容导人,就可能解决。
--------------------------------------------------------------------------------
案例十九:
故障现象
我有一台IBM 300GL PC机,随机安装了Windows 95 OSR2操作系统,用过一段时间后,出现系统关机不正常的现象,表现为当选择“开始”-〉“关闭系统”,选择“关闭计算机”或“重新启动计算机”后,屏幕出现“正在关闭系统,请稍候……”的提示后死机。我该怎么办?
分析及处理
Windows95在关机时,需要首先关闭各种应用程序,关闭已打开的文件,切断网络连接,将硬盘缓冲区的内容写回硬盘,最后关闭电源。在出现“正在关机,请稍候……”的提示后死机,您可以试看等候较长一段时间。如果—段时间后系统能自动关机,一般为网络的问题。Windows98对于网络的驱动程序有所修正,升级为Windows后可以解决关机时类似于死机的现象。如果您的机器根本没有连网,在排除病毒感染的情况下,可能是由于Windows95的虚拟内存交换文件出现了问题。通过修改“控制面板”-〉“系统”中对于虚拟内存的设置或许能解决问题。如果问题继续存在,那么很不幸,就需存在,那么很不幸,就需要重新安装Windows95了。
--------------------------------------------------------------------------------
案例二十:
故障现象
一台新配置的兼容机在玩光盘游戏时总在开始后三、五分钟左右死机,画面不动,光驱停止读盘。
分析及处理
单从以上给出的信息,无法判断问题所在。该电脑使用的S3 SAVAGE显卡以及64MB BX专用内存和技嘉BXC主板也并不冲突。在排除硬件出现伪劣假冒等情况之后,对以下几方面进行检查。
声卡:8900等部分早期型号的产品跟Windows 95/98的兼容性很不好,如果游戏中有音频信号的出现,死机现象十有八九。
光盘游戏本身:某些盗版的光盘游戏在制作中很有可能丢失或修改了部分文件名(如game-1.dat改成game_1.dat),这些被改动的文件如果是游戏运行中(而不是启动游戏时)所需数据,死机也就理所当然。
系统:盗叛的操作系统,尤其是Windows 95/98,在处理大批量数据时往往容易出现中断错误触发现象。如果玩家试玩光盘游戏规模庞大,必然导致系统开销陡增,最后死机。
经最后检查发现问题是出现在光盘上(若根据以上情况检查还不能解决,下一步就应该检查硬件插接和接线了)。
--------------------------------------------------------------------------------
结束语:
事实上,电脑死机的因素就象蟑螂般隐藏在你的电脑各个角落里,从硬件、系统程序、应用软件到操作习惯等等,随时在你最忙碌的时候就爬出来弄得你手忙脚乱。所以,当你的电脑再一次失去理智的时候,不妨看看我们上面为你提供的二十种死机情况及其分析和解决方法,也许会在短时间内找到一打捷径,真正让你摆脱死机噩梦的困扰。
七十七、电脑故障应急处理
朋友们在使用电脑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许多的突发故障,这些故障的起因可能是软件原因造成的,也可能是硬件故障引发的,或是其它的因素……那么,我们这些初级的电脑用户们又该如何应对这些事件呢,请看下文:遭遇停电
现象:显示器,主机,音箱等会在一瞬间“强行关闭”。
现象分析:这是突然“停电”造成的。由停电的瞬间产生的电压波动会冲击电脑硬件的芯片,电路,电阻等。而一旦停电时您正在进行磁盘读写操作,则有可能产生坏道,或当你在编写文稿时,则数据资料就会丢失……
应当之策:配电脑时选配个品牌电源,这样能最大限度的从电源上减小电压波动对硬件造成的不良影响。停电后,关闭所有电源,以防下次来电时显示器和部份ATX电源同时启动,这样会造成对硬件的不良损害。当您用WORD编辑文稿时,用上WORD的自动保存功能。如果停电的瞬间恰好您在对磁盘进行操作,建议您下次开机不要在启动时跳过磁盘检测,检测有无产生坏道。一旦发现坏道,则用NORTON,PQMAGIC等工具软件来修复或屏蔽坏道。另外,如果您经济上许可,建议选配一个UPS,为电脑提供一段时间的断电保护。
自动关机
现象:电脑在正常运行过程中,突然自动关闭系统或重启系统。
现象分析:现今的主板对CPU有温度监控功能,一旦CPU温度过高,超过了主板BIOS中所设定的温度,主板就会自动切断电源,以保护相关硬件。另一方面,系统中的电源管理和病毒软件也会导致这种现象发生。
应当之策:上述突然关机现象如果一直发生,先确认CPU的散热是否正常。开机箱目测风扇叶片是否工作正常,再进入BIOS选项看风扇的转速和CPU的工作温度。发现是风扇的问题,就对风扇进行相关的除尘维护或更换质量更好的风扇。如果排除硬件的原因,进入系统,从“吻到死”的安装光盘中覆盖安装电源管理,再彻底查杀病毒。当这些因素都排除时,故障的起因就可能是电源老化或损坏,这可以通过替换电源法来确认,电源坏掉就换个新的,切不可继续使用,会烧毁硬件的。
系统当机
现象:桌面被锁定,鼠标不能动,严重时连热启动(ALT+CTRL+DEL)都不行。还有就是蓝屏现象。
现象分析:“吻到死”系统自身的BUG以及各软件间的兼容性问题是该故障的原因,也可能是用户同一时间运行了过多的大程序,从而导致进程阻塞,引发当机。
应对之策:当机分2种,真当和假当,二者区分的最简单方法是按下小键盘区的Numlock键,观察其指示灯有无变化。有,则假当;反之,真当。假当可以同时按下ALT+CTRL+DEL在出现的任务列表里选定程序名后标注没有响应的项,单击结束任务。真当,只有冷启动了。对于蓝屏,在按下ESC键无效后,选择重启,按机箱面板上的复位键。对于兼容性问题,可以从卸载“问题”软件和更新主板BIOS和相关主板驱动程序上来解决。
病毒发作
现象:系统运行缓慢,当机,非法操作,硬盘灯乱闪,经常蓝屏,以及莫名奇妙的系统提示……
现象分析:病毒实质上是一种恶意的电脑程序代码,病毒通过大量的自身复制,同时在系统中隐秘运行,占有系统资源,严重的还会对软件和硬件造成破坏,如CIH,硬盘锁等。
应对之策:道高一尺,魔低一丈,病毒的克星是杀毒软件。一旦怀疑自己的机器染上病毒,请重新启动系统到DOS,运行正版的杀毒软件(DOS版)这样可以杀掉在“吻到死”下杀不了的病毒;而后再启动到系统桌面,运行杀毒软件的WINDOWS版本进行再杀毒。另一方面,由于病毒发作严重时会破坏一些文件;我们就在病毒发作之前把重要的文件备份到C盘之外其它驱动器,且把数据文件的属性设定为只读。同时,大家要时刻更新杀毒软件病毒库,少用盗版碟,已上网的朋友们对不明的邮件附件千万不要下载。
系统故障
现象:进不了系统,典型表现为开机自检通过,在启动画面处停止,或显示:The disk is error等有E文提示的诸多现象。
现象分析:此为系统故障,可由很多原因引起,比较常见的就是系统文件被修改,破坏,或是加载了不正常的命令行。此外,硬盘的故障也是原因之一。
应对之策:首先要尝试能否进入安全模式,开机按F8键,选择启动菜单里的第三项:Safe model(安全模式)。进入安全模式后,可以通过设备管理器和系统文件检查器来找寻故障,遇到有“!”号的可以查明正身再确定是否del或设置中断。也可以重装驱动程序,系统文件受损可以从安装文件恢复(建议事先就把WINDOWS的安装盘复制在硬盘里)。如果连安全模式都不能进入,就通过带启动的光盘或是软盘启动到DOS,在DOS下先杀毒并且用Dir检查C盘内的系统文件是否完整,必要时可通过系统软盘进行Sys C:,恢复相关的基本系统文件。如果C盘内没有发现文件,则只有对系统进行彻底重装。
驱动丢失
现象:开机时16色显示,放音频文件时显示“XXX”设备正被占用。
现象分析:排除病毒的原因后,这种现象多发生在用过N个月的老机子上,或用户新近动过主机内的部件,(如显卡和PCI卡),则可能造成该硬件的接触不良,导致系统实质上并没有彻底检测到相关硬件。
应对之策:重新安装显卡的驱动程序,并检查相关配件与主板是否完全接触:一是要保证显卡,声卡金手指上的清洁,二是将其插入相关插槽时用力适当,对准垂直插入即可,再接上与之搭配的音箱和显示器连线。必要时,可以更换PCI卡的插槽位置,避免和显卡产生资源冲突。
开机黑屏
现象:开机黑屏,没有显示,可能会有报警声。
现象分析:硬件之间接触不良,或硬件发生故障,相关的硬件涉及到内存,显卡,CPU,主板,电源等。电脑的开机要先通过电源供电,再由主板的BIOS引导自检,而后通过CPU,内存,显卡等。这个过程反映在屏幕上叫自检,先通过显卡BIOS的信息,再是主板信息,接着内存,硬盘,光驱等。如果这中间哪一步出了问题,电脑就不能正常启动,甚至黑屏。
应对之策:首先确认外部连线和内部连线是否连接顺畅。外部连线有显示器,主机电源等。内部有主机电源和主机电源接口的连线(此处有时接触不良)。比较常见的原因是:显卡,内存由于使用时间过长,与空气中的粉尘长期接触,造成金手指上的氧化层,从而导致接触不良。对此,用棉花粘上适度的酒精来回擦拭金手指,待干后插回。除此外,观察CPU是否工作正常,开机半分钟左右,用手触摸CPU风扇的散热片是否有温度。有温度,则CPU坏掉的可能性就可基本排除。没温度就整理一下CPU的插座,确保接触到位。这之后还没温度,阁下的CPU就可以升级了:(除了上面的方法外,还有一招必杀技:用拔跳线的方法清除BIOS设置或更换主板的CMOS电池。当这些方法都尝试过并全部失败的话,就可以召唤大虾哥出山相助了。
怪响异味
现象:听到怪响或者闻到异味。
现象分析:怪响,可能是由于硬盘的坏道造成硬盘发出的(格格的刺耳声);也有可能是硬盘,光驱螺丝没有上牢,造成机箱的共振。异味,多为焦糊味,很刺鼻子的那种。
应对之策:首先关闭电源。若是怪响,则打开机箱面板,一一检查,若是坏道,则修复或屏蔽。对于异味,要千万小心。这时用你的鼻子闻闻,找到发出异味的部件,然后卸下交由电脑公司处理,在这中间,大家一定要捍卫自己的消费者权益。(没过质保期的——该换的换,该修的修。)这个千万大意不得!因为,笔者的昂达光驱就是闻到焦糊味后断电不及(慢了N秒)给活活烧坏驱动芯片的,而后,再拿钱找JS大叔也没办法。(所以大家如果闻到异味,马上断掉电源,然后再下开机箱寻找原因,但是显示器千万别开,只能交由专业人员维修,那可是有高压电的,千万别拿自己的生命开玩
七十八、四种丢失的光驱常见故障原因解决
1.由于硬件改变而找不到光驱
曾经有一位朋友的主板损坏,到经销商处进行更换,发现原型号的主板早就停产,只好加钱换了另一种。换了主板后,当然要重装驱动。在装好显卡声卡后,发现光驱无论如何也找不到。重新安装了Intel的INF程序(芯片识别)和IAA(硬盘加速)程序,还是没有用。解决方法:在“控制面板”中点击“添加新硬件”,然后让系统自动查找新硬件,经过几分钟时间后,你会发现“丢失”的“光盘驱动器”又回来了。
2.由于BIOS设置而造成光驱丢失
一台某品牌机,原来不配光驱,在安装一个新光驱后,操作系统内找不到该光驱。解决方法:进入BIOS,检查IDE设置,发现除了PRIMERY MASTER显示有主硬盘之外,其它均设置为NONE。将SECONDERY MASTER改为AUTO,保存设置后重启。顺利找到了光驱。虽然不同的机器BIOS各有不同,但其中都有关于IDE设备的设置,只要IDE相关的参数能设置正确,就能顺利地找到光驱。
3.光驱的跳线选择不对
光驱的后面通常有三根跳线:MASTER(主盘)、SLAVE(从盘)、CS(Cable Select,线缆选择)。如果光驱和硬盘共用一根IDE数据线,光驱跳线通常选择为SLAVE,硬盘则设为MASTER。如果光驱是独立连接的IDE线,则可以大大方方地跳成MASTER。但我曾经碰到过一个少见的故障,光驱无论是主盘还是从盘都找不到,最后跳成CS,光驱才乖乖出现。所以要是实在不行时,不妨试试CS跳线。
4.由于意外造成系统信息丢失(如停电、病毒等)
就是开头所说的那种情况了。解决方法:删掉“IDE控制器”及主IDE和从IDE设备(注意顺序),重启后,让系统重新寻找设备即可。有时安装IDE驱动时手头没有Intel或VIA等厂家的专用驱动,不妨使用系统自带的“标准IDE驱动”来应一下急。
其实可能造成光驱找不到的原因还有很多,如IDE数据线断裂、主板IDE接口损坏、光驱本身的损坏等,但由于处理方法相对较简单(更换相应设备即可),本文就不赘述了。
七十九、巧解“非法操作”
用户在使用计算机过程中经常遇到“非法操作”的故障,这类故障不仅可以由软件和硬件引起,还有可能是由病毒引发。下面,我们结合实际来探讨一下“非法操作”产生的原因及其解决办法。
由软件自身的不完善引起
典型例子: Photoshop图形软件在运行时容易产生“非法操作”故障。
解决办法: 将软件升级为高版本或升级补丁程序。在运行图形软件的过程中,用户应减少其他程序占用内存,用户也可以升级显卡、声卡或者显示器的驱动程序。
由病毒的残留“僵尸”以及冰河木马引起
典型例子: .dll文件失效。
解决办法: 一些病毒在发作过程中,会改动一些文件,一旦某些重要文件被改动,计算机将很难正常工作。对于这种情况,用户可以采用干净的引导盘启动系统,利用杀毒软件清除病毒,再用采用相应软件恢复系统。或者先终止内存中正在运行的冰河木马,进入注册表删除“KEY_LOCAL_MAC HINE\Software\Microsoft\ Windows\Current-Version\Run”和“RunServices”的键值; 将“HKEY_CLASSES_ROOT\xtfileshellopenco-mmand”的键值改成“C\Windwos\NOTE-PAD.EXE %1”; 重启到DOS,再到硬盘C\Windows\ System中,将Kernel32.exe和Sys-explr.exe删除。
由系统文件的损坏或丢失引起 典型例子: Rundll32程序执行无效,即将关闭。
解决办法: 当按下“详细资料”按钮时,若显示“Rundll32 caused a general protection fault in module Mmsystem.dll....”信息,原因很可能是用户的 System.ini 文件在[boot]这个区段中,缺少了“drivers =mmsystem.dll”命令行,用户只要添加上这一命令行便可以解决问题。
由软件间的不兼容引起
典型例子: Windows 98下的KVW3000所引起的“非法操作”。
解决办法: 许多病毒软件在运行过程中不遵循Windows 9x的“内存管理”,从而造成“非法操作”。解决这类问题,用户可以升级扫毒软件,还可以加载 Windows 9x的内存管理程序Emm386.exe进行解决。
由缓存设置不合理引起
典型例子: 缓冲区空间不足。
解决办法: Win386.swp可以将一部分硬盘空间当作内存使用(是按物理内存的2倍大小来设置),把内存中闲置太久的程序,放到硬盘上,等CPU需要使用这些程序时,再从硬盘的win386.swp里读出来。在Windows 98中,使用虚拟设备磁盘缓存Vcache也可以解决此类问题。
由系统资源匮乏引起
典型例子: 打印或保存时引起的“非法操作”。
解决办法: 升级内存,加大缓存,移除一些不必要的软件。最好是在启动系统后,先运行较大的软件。用户还可以增加一个内存管理专家软件。
由系统及其系统部件过热引起
典型例子: SDRAM的过热故障。
解决办法: 选择好的散热片和散热风扇,风扇转速要高,散热片的散热面积要大,散热片材质要利于散热,与被散热部件的接触面积要大。
由硬件质量不好引起
典型例子: SDRAM质量不稳定引发的“非法操作”。
解决办法: 首先将BIOS中的内存参数设置得保守一些,如SDRAM CAS LATENCY的值,设为CL=3。
由硬件I/O冲突兼容性差引起
典型例子: 网卡的冲突。
解决办法: 在设备管理中删除带“!”的设备,让系统重新识别一下硬件,然后安装驱动程序。
由硬件超频引起的“非法操作”
典型例子: CPU和SDRAM超频故障。
解决办法: 将散热的危害性降到最小程度,控制CPU和SDRAM的温度。
* * * * *
避免“非法操作”小常识
★ 对机房环境加强维护,防尘、避免高温、高湿度;定期进行除尘、除湿的维护;
★ 看清故障,不要盲目处理,避免引发其他故障;
★ 做好接地,避免静电的危害;
★ 注意防范木马冰河,经常进行杀毒软件的更新;
★ 保持机箱的稳定性,避免不必要的振动,防止硬物的冲击;
★ 保持硬盘的数据整洁,定期运行管理软件,如磁盘扫描、系统文件检查器、磁盘碎片整理和备份程序。
如何解决"非法操作"的问题? (非法操作解决实例二)
我们常见到这样一个错误提示,"应用程序执行了非法操作,程序将关闭",然后打开的程序会自动关闭。如何避免这个问题呢?
虽然我们不能保证杜绝出现的"非法操作",但如果这些提示经常出现,就需要找出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找出解决办法。
如果此类问题常出现,特别是常在相同环境下出现时,说明应用程序可能存在BUG。下次再出现该问题时,点击提示对话框中的"详细信息"按钮。您可以看到类似如下的消息:"Excel在FMIO.DLL模块的0137:60067585处产生了无效缺省页",这些消息通常是很有用的。
如果程序提供商知道此BUG,这些消息会有助于解决此类问题。浏览提供商的网页,并查找相关的关键字或错误号,或许您会找到解决此BUG的办法。如果在多个程序中出现"非法操作",或者即使查找提供商网页仍解决不了此问题,则有可能是某些驱动程序的问题。打印机的驱动程序常会引起其他应用程序的错误。您可试着使用一个更通用的驱动程序。例如,多数激光打印机兼容HP LaserJet SeriesⅡ或HP LaserJetⅢ驱动。这些驱动已被广泛使用,或许会解决您遇到的问题。显示卡驱动的问题则更不确定,有可能您的显卡只支持640×480的分辨率,即使Super VGA也有可能受此限制。
有时,一种显示卡芯片只能用特定的驱动程序,如S3系列,这时您就需要知道安装的显示卡到底是哪一种,以便选择合适的驱动程序。
windows98、windows2000、windows xp蓝屏故障研究与解决方案
硬盘出现了坏扇区或者久未经整理而致碎片太多时,就会出现蓝屏死机。这滋味可不好受,这蓝色"闪电"常是在你聚精会神工作或期待欣喜的结果时"闪"现,此时,如果用ctr+alt+del键不能强行中止程序的话,只好restart了,硬盘碎片越积越多,蓝屏也越闪越厉害,形成了恶性循环。
前日,涉及到关于蓝屏的,到相关论坛一看,问者颇多,也搜索了一些文章,深感自己的认识是很肤浅的,引起蓝屏的原因很多,有硬件、有软件的,还有其它不易觉察的因素,其解决办法也比较多。鉴于此,本专题围绕"蓝屏"从原因综述,到Windows98或2000具体的软、硬现象,预防作出了详尽的分析,并推荐一些工具。希望你在阅读时根据自己的机?quot;对症下药",攻克蓝屏!
蓝屏原因及对策概览篇:
"蓝屏"的硬件原因及解决
在计算机的使用过程中,经常会遇到蓝屏的情况。当"蓝屏"出现时,我们首先想到的是不是硬件出了问题,不错,"蓝屏"现象多和内存大小、CPU频率、光驱、硬盘碎片等等关系密切......
"蓝屏"的软件原因及解决
与硬件密切联系的是软件,有时软件在"蓝屏"现象中也"功不可没",加载了过多的程序、注册表有问题、软硬不兼容、驱动程序有问题,相对于硬件原因来说要不易察觉些,可要多加注意.........
Windows 2000"蓝屏"分析与解决篇
Windows2000在理论上据说是号称永不死机,但实际应用过程中,可能不期而至,针对Windows2000的蓝屏,在上述概括的现象与对策基础上,我们分两方面来分析:
Windows 2000中蓝屏死机之停止信息分析
Win2000的"蓝屏"(BSOD)和NT4以前的"蓝屏"消息是完全不同的。最大的不同就是NT中的BSOD只包含一个通用的停止消息类型(就是实际的出错代码), 但是Win2000的BSOD包含有两种消息类型:停止消息和硬件消息。停止消息是指,当win2000的内核发现一个它不能够恢复的软件错误时候产生的错误消息,它分为:常规停止消息、安装停止消息、可执行程序安装停止消息、软件陷阱停止消息四种类型......
Windows 2000蓝屏死机之STOP对"症"下药
从理论上讲,纯32位的Windows 2000是不会出现死机的,但是这仅仅是理论上。病毒或硬件和硬件驱动程序不匹配等原因将造成Windows2000的崩溃,出现的"STOP"信息将是我们对"蓝屏"原因进行分析的很好途径。
八十、19个主动报错的电脑启故障现象分析
启动电脑,如果发现问题,就会主动报错。主要有以下一些信息显示:
(1)Bad CMOS Battery说明:主机内的CMOS电池电力不足。
(2)Cache Controller Error说明:Cache Memory 控制器损坏。
(3)Cache Memory Error说明:Cache Memory运行错误。
(4)CMOS Checks UM Error说明:CMOS RAM存储器出错,请重新执行CMOS SETUP。
(5)Diskette Drive Controller Error说明:该错误信息出现的原因有:一是软盘驱动器未与电源连接; 二是软盘驱动器的信号线与I/O卡之间的连接不正确;三是软盘驱动器损坏;四是多功能卡损坏;五是 CMOS里软驱参数设置错。
(6)Display Card Mismatch说明:主机内装显示卡与系统设定值不匹配。
(7)Equipment Config Ration Error 说明:硬件设备参数不合,重新设置CMOS。
(8)Fixed Disk Controller Error说明:该错误信息出现的原因可能是:一是硬盘未接电源;二是硬盘信号线与I/O卡之间的连接不正确;三是硬盘已损坏。
(9) Fixed Disk 0 Error说明:硬盘0磁道损坏。
(10)Insert System Diskette, Press ENTER Key To Reboot说明:没有系统引导盘。
(11) I/O Parity Error说明:输入输出程序无法正确运行。
(12)Keyboard Error说明:键盘连接错误或键盘损坏。
(13) Memory Error说明:主板上DRAM、SIMM或附加的内存条损坏。
(14)Memory Size Mismatch说明:系统检测到的内存条容量与实际不符。
(15)Press Fl To Continue or Ctrl+Alt+ESC For SETUP说明:系统设定错误。
(16) Protected Mode Test Fail说明:CPU保护模式错误。在该情况下,系统仍可在实模式(Real Mode)DOS环境下运行。
(17)RAM BIOS Not Exist说明:当用户想启动SHADOW RAM,但SHADOW RAM不存在。
(18)RAM Parity Error说明:主板上DRAM或SIMM无法正常运行。
(19)Real Time Clock Error说明:时钟设定不正确。
16、缺少COMMAND.COM 文件造成的故障排除方法。
出现“Bad or missing command interpreter (解释命令出错或丢失)”信息时,怎么办?由于操作系统每次开机时,都需要引导两个隐含的系统文件(IO.SYS、MSDOS.SYS)及COMMAND.COM文件,从而完成机器的启动。出现以上问题是由于引导盘里缺少COMMAND.COM 文件所造成的。解决方法是:拷贝一个COMMAND.COM文件到硬盘上,则故障消失。换一张完好的系统盘引导机器(必须要与您硬盘上的系统版本一致);使用系统盘的Copy命令,格式为:COPY COMMAND.COM C:17.硬盘引导记录损坏引起的故障排除。
出现“Disk boot failure,Insert systemdisk”(硬盘引导记录损坏,插入系统盘)信息时,怎么办?若出现此类信息,表明系统引导区受损或遭到病毒侵袭,此时比较保险的方法是通过确认无病毒的系统软盘启动,使用系统软盘上的formAT命令(格式为:formAT C:/S/U ),对硬盘的引导记录进行复写,但是您要注意,此命令也把 C盘上的信息一扫而空了。
18.缺少两个隐含文件造成的故障及排除方法。
出现“ Non - systemdisk or disk error. Replace andstrike any key when ready.(非系统盘或磁盘出错,换一张软盘,当一切准备好时,按任意一键)”信息时,怎么办?由于操作系统每次开机时,都要引导两个隐含文件IO.SYS、
MSDOS.SYS,和COMMAND.COM 文件,从而完成机器的启动。出现这一问题是由于缺少这两个隐含文件所造成的。解决方法是:换一张完好的系统盘引导机器;用SYS.COM 命令(格式为:SYS C: )拷贝IO.SYS及MSDOS.SYS两个隐含文件到硬盘上,则故障消失。
19.开机密码丢失后的解救办法。
如果您忘记了BIOS设置的开机密码,那怎么办呢?不要紧,事情总有解决的办法。从 586电脑开始,主板上都设有BIOS口令屏蔽跳线,只要找到该跳线,再按照说明书的操作方法去做,就可以轻松地把口令给去掉了。但是如果您的电脑是486 那又怎么办呢?先别灰心,查看一下主板的BIOS是否是 AWARD公司出品的,如果是,您不妨试一试以下的几个万能密码:( 1)Syxz;( 2)eBBB;(3)h996;( 4)wantgirl;( 5)Award。请注意大小写。
20.怎样把老BIOS的程序更新掉?
在586 级的电脑上,一般主板都提供了升级BIOS的功能,具体的细节请查阅相关主板的操作手册,以下只作简单的介绍。首先,打开机箱,将BIOS可擦写跳线设置为ENABLED(路线的位置请查阅手册),默认为DISABLED。用不含CONFIG.SYS和AUTOEXEC.BAT的启动盘启动计算机。将随主板带的磁盘插入计算机软驱,启动PFLASH。当程序启动后,选择 3。再选择 2。这时程序将提示你给出BIOS文件名,您只要键入所要升级的文件的文件名(注意给出完整路径),然后按 Y,再按ESC键,再按 N,再按ESC,关机。别忘了将跳线跳回原样,重新开机,一切大功告成了。
21.不能正常引导的11种故障现象分析及排除。
操作系统在使用中,往往会发生各种各样的故障,有时开机不能正常进入操作系统,也就是机器不能正常引导;伴随着故障,有时屏幕上会出现相应的信息,有时又没有提示。怎样从PC机的引导过程看不引导故障?下面我们从开机的过程来分析一下不引导的各种现象。
(1)开机后,系统有显示,检测内存完毕后,出现“Wait”,过很长一段时间后,出现“HDD Failed”或“FDD Failed”,屏幕上提示硬盘设置错或软驱设置错,按F1向下执行,或按Del键进入BIOS设置,此时,系统停止不动,按 DEL 键进入BIOS设置,检查一下硬盘、软驱设置是否正确,若不正确,修正过来。若是检测不到硬盘,说明硬盘有故障。设置完毕后,保存设置参数后退出,就可以进入系统。
(2)开机后,内存检测完毕,系统报键盘错,不向下运行了。此时,先关机,看键盘是否插好,若没插好,重插一下再开机,看是否能排除故障。若故障依旧,说明键盘或主板有问题,需更换其中之一来排除报键盘错的故障。
(3)开机后,内存检测完毕后,报BIOS电池失效,此时,系统停止不动了。若是新更换的主板,进入BIOS设置一下即可。若没有更换过主板,则说明主板的BIOS电池失效或者充电线路有问题,需更换一块主板来排除故障。
(4)开机后,内存、硬盘、软驱均检测通过,系统没有任何提示就停止不动了。这可能是因为硬盘没有系统文件或者系统的Io.sys、Msdos.sys文件被破坏,此时可用系统软盘启动一下,并执行一下SYS C:命令向硬盘传一下系统。
(5)开机后,报“没有系统或系统盘错误”(No systemdisk or disk error)。可能的故障原因是:A驱中的软盘非系统盘而从A驱启动; C盘上没有系统文件;即没有Command.com, Io.sys, Msdos.sys。C盘上的系统文件被破坏;硬盘介质的表面有物理损伤。
解决办法是:在软驱中插入系统盘; 执行SYS C:命令,向C盘上传一下系统;维修或更新硬盘。
(6)开机后,报“磁盘启动失败”(Disk Boot failure)。这说明 C 盘上的系统文件读出错误,可能是因为隐含文件被破坏,也可能是硬盘上的DOS引导记录有错误。
解决办法如下:一是 用A盘启动,运行“Sys c:”后,再从C盘启动。二是若无法启动,则运行“format c:/s”后,再启动系统。三是若无法启动,查一下病毒,看有无引导型病毒。四是若上述办法均无效,说明硬盘有物理损坏,需要修复或更新。
(7)开机后,报“不正确的DOS版”。(Incorrect DOS Version)。这说明硬盘上DOS系统的Command.com文件下系统中的两个隐含文件的版本不对。这种故障可能是因为在将A盘上所有文件拷入C盘时,将C盘上原有的Command.com履盖所致。这时拷入正确的Command.com文件即可。
(8)开机后,报“错误的操作系统”(Missing operatingsystem)。这说明C盘上DOS引导记录不正确,产生的原因可能是对 DOS分区没有进行格式化,或DOS 引导记录所在扇区有物理损伤。解决办法是:先对硬盘进行格式化,若不能启动 或不能进行格式化可对硬盘进行维修。
(9)开机后,报“无效的分区表”(Invalid Partitiontable)。这说明分区标志不正确,或分区所在扇区有错误。解决办法是正确地对硬盘重新分区,并设置好活动分区。
(10)有时开机不引导。这是由于病毒破坏了系统文件,更改了引导记录,破坏了文件分配表。因此若出现不能判断的不引导故障,可以先查一下有无病毒,再做其它处理。若有引导型病毒而又杀不掉时,可以用手工方法(如:Debug)将引导区重置。
(11)以上分析是在DOS系统下的故障情况,若是Windows操作系统,系统启动时,在“Starting Windows 95...”时,停止不动了,这也属于不引导。
解决方法如下:一是重新开机,启动Windows时进入安全模式,以安全模式启动Windows ,若能够启动,说明系统的硬件设备之间有冲突,需要调试一下各种设备,避免中断冲突;二是若安全模式启动不了,则需检查一下,看是否有病毒。如果有病毒,清除以后,看Windows是否启动;三是若还是无法启动,重装Windows即可;四是Windows 不能启动时,有时可反复启动多次,直到正确启动为止。这种方法的条件是,每次重启之后,系统启动的表现都会不同,即第二次比第一次所见到的启动内容多。
八十一、WORD菜单不见了
首先我们先来看看菜单和工具栏丢失的原因。在正常的Word窗口中选择"工具"菜单的"自定义"命令,会弹出对话框。
在对话框的"工具栏"标签内,凡是打勾选中的项目都会显示在Word窗口中,如果全部取消选择就会出现菜单和工具栏全部不见了的现象。知道了原理,我们就有办法让它们恢复原状了。
方法一,重新弹出"自定义"对话框:您可以使用"Alt+T+C"快捷键激活"自定义"对话框,重新选中"菜单栏"、"常用"、"格式"选项的复选框,Word窗口立刻出现菜单和工具栏。
方法二,恢复Word的默认状态:Word的相关设置保存在一个名为"Normal. dot"的模板文件中,我们可以利用 "开始/查找/文件或文件夹"命令(或在Word安装目录下的Templates目录)找到Normal. dot,将该文件删除,然后重新启动Word,系统会生成一个新的"Normal. dot"文件,回到原来默认状态,菜单和常用工具栏也就出现了。
奇怪的重启故障
一般电脑出现重启故障都是因为电源供电不足,市电电压不稳而造成供电不正常,或者电脑外设有电路故障等原因。但是笔者这次遇到的却是主板原因造成重新启动故障。
配置:捷波P4 MFM主板、256MB现代DDR、40GB西捷酷鱼、小影霸7900Ti 64MB DDR、长城300W P4电源。
故障现象:客户新配的电脑,该电脑有时会重启,说不准时间,有时开机就重启,有时使用一天也不重启。
故障解决:笔者到客户家检查,电脑使用了一个下午也没有重启一次。估计电脑硬件没有什么问题,但还是为客户重装了系统,并升级了杀毒软件。可是没多久,客户又打电话说,还是老样子,笔者判断这种情况很有可能是客户家里的电源线路有问题。笔者原来碰到过这样的问题:如果电脑和冰箱、空调等定期启动的家用电器使用一条线路时,当上述电器启动时,会产生接近其正常工作时10倍的电流,这时该线路的电压会明显下降。当低于170V时,电脑就会重启。
另外如果该客户家的进户线有接触不良的情况,当家用电器长时间工作时,有虚接的地方因为接触电阻大,便会发热,当热量积聚到一定程度时,接触在一起的导线会受热膨胀而瞬间分离,这时也会产生重启现象。鉴于上述原因,笔者这次去客户家时自带了个UPS电源,仔细检查线路,电脑是单独电源引线应该不存在笔者估计的问题。因为故障现象没有规律出现,最后就把UPS给客户留下使用。
第二天早晨一上班,客户就打电话来说还是出现重启。没办法,笔者把电脑运到公司拆机检查,把主板、显卡、电源、硬盘放在测试台上逐一进行检测。测试中,笔者无意动了一下电源线,主机马上重启了。笔者发现只要用手动一下电源线,电脑就会马上重启。最后仔细检查,发现P20ATX电源插座的一脚Power-on脚与主板锡盘存在虚接,有一圈很轻微的裂纹。原来是它在作怪啊!由于在保修期内,笔者为客户换了个同型号的主板,给客户送去。重启故障再也没有出现。
拯救无法启动的98
一日朋友的电脑无法启动了,急呼笔者前去诊治。开机查看,显示如下信息:
Starting Windows 98…
Unknown Flash Type.
em disk
Disk I/O error
Replace the disk, and then Press any key.
这是我第二次遇到同样的故障了。记得上次我曾先对硬盘进行分区、格式化,又重新安装了Windows 98系统及部分常用软件,花费了好几个钟头,尤其是安装这台机器的旧声卡驱动程序更是费了好大劲,难道这次又要重复一遍上次繁杂的步骤?一想起这些就有点不寒而栗,于是我决定找到一个更简便的解决办法。
我先尝试从软盘引导,成功,又试着进入C盘,用DIR命令可列出文件目录,疑是C区上的引导文件被破坏,便执行了“SYS A: C:”命令传递系统,完成后重新启动机器,故障依旧。
我想,硬盘无法引导,一般跟硬盘的主引导扇区出了问题有很大关系,而且我还依稀记得用“FDISK/MBR”命令可修复大部分硬盘的主引导扇区,何不赶快试试!于是立即从软盘启动,先执行了“FDISK/MBR”命令,再用“SYS A: C:”传递系统文件,完成后重启电脑,C盘果然引导成功。可遗憾的是此时只能进入DOS状态,无法继续启动Windows 98。再仔细查看系统引导文件,发现其中的MSDOS.SYS的字节数小了许多,修改此文件的属性后用EDIT查看其内容,果然少了许多命令行。我马上从另一台能正常启动的机器COPY了一个MSDOS.SYS文件,再次重启电脑,终于出现了Windows 98的界面,而且系统也恢复如初了。
从这次经历总结出,在硬盘不能启动时,不要着急,要认真分析并一步一步地查找原因,试着寻找最佳的解决办法。虽然对硬盘重新分区、格式化再重装系统可以彻底地解决问题,但费时费力,还破坏了原有的系统及数据,往往得不偿失。
[man]
2005/3/20 16:33:39
#5
--------------------------------------------------------------------------------
[电脑相关]电脑故障全集(6)
leo 发表于 2005-3-18 20:53:00
六十五、浏览器问题总结
一、教你一招:使用IE不能打开新窗口的解决办法
www.duba.net
文章来源:中国电脑教育报
最近发现我的IE不能打开新窗口,具体表现形式是:用鼠标左键点击超链接没有反应,用鼠标右键点击超链接,在弹出的菜单中选择“在新窗口打开”也没有动静。怎么办呢?经过查找试验,终于找到了解决方法:
1、在“开始”菜单中打开“运行”窗口,在其中输入“regsvr32 actxprxy.dll”,然后“确定”,接着会出现一个信息对话框“DllRegisterServer in actxprxy.dll succeeded”,再次点击“确定”。
2、再次打开“运行”窗口,输入“regsvr32 shdocvw.dll”,“确定”后在出现的信息对话框中点击“确定”。
3、重新启动Windows,运行IE,随便打开一个网页,点击一个超链接,你会发现IE又能打开新窗口。再试试用鼠标右键选择“在新窗口打开”,问题解决。
二、MIE2浏览网页时,随时会出现如下故障提示: A Unhandled Exception Occured. Error Code=C0000005 解决方法: 换用ie或者卸载MYIE2试验试验~如果信得过“windows优化大师”可以扫描一下错误或者用其所带的“系统医生检测一下”,估计是系统问题或者软件兼容问题
三、开一个浏览器看网页,CPU使用率就能到100%
解决方法:1、通俗一些,你的系统是否稍微有些弱或配件搭配不好存在“瓶颈”。反映在内存方面,个人感觉是否开双通道是关键(128M单条跟64x2应该速度差异挺大),另外就是内存大小(单位p4 2.x 128M 硕泰克 vs 家用xp1800+ 256x2 磐正8RDA,后者性能明显优于前者,前者p4机器有你所谓的“短路”现象)
2、病毒防火墙或网络防火墙导致系统“短路”现象,试将其关闭后观察。
3、长时间使用,系统错误过多,导致“短路”现象,建议用优化大师进行彻底的清理和优化。
4、重装系统,尽量少安装应用软件,此时观察是否有“短路”现象。如有,说明硬件问题。
5、上贴所说再加一条内存开双通道(需主板支持)
6、升级主板coms(不建议采用)
另:关于你所说的“CPU使用率就能到100%”的现象,不知是否看错了?是空闲100%还是使用率100%?如果长时间“100%”,相信你会经常死机的~另外看看是什么导致你cpu使用率100%
四、IE看网页时有的flsah动画不能显示
解决方法:1、系统禁用了FLSH播放功能,打开即可
2、升级浏览器到6.0以上版本,或干脆修复安装
五、IE非法操作,即将关闭
解决方法:1、可能是系统冲突,建议修复安装
2、如果修复不可用,高格后安装,如果是刚刚安装的系统出项以上问题,可能是你的98安装盘或备份的系统的有问题,换一个光盘即可解决
六、alonetree 的经验总结
第一招:在、属性、常规、设置、查看文件中删掉所有插件,通常是3721或FLASH及一些国外色情站点的插件,不能删掉的,在添加删除程序里卸掉,能解决大部分IE不稳定的问题(如非法操作等、窗口自动关闭的-跟3721的广告拦截有一些关系);
第二招:常备98、2K、XP的才安装后的Internet Exploer注册表键值,出现莫名其妙的问题时,直接删掉原来的主键,再导入备份的注册表(不能打开链接或第二层链接的,百试百灵)
第三招:实在没辙,升级到最高版IE6.0SP1
第四招:如果以上几招不足以解决问题,估计系统核心文件受损,在排除病毒影响后,最好格了重装
一般来说,前二招足以解决80%的问题了,用到第四招不到1%,如果有更好的方法,请帖出来大家共学哦!
其实道理很简单:IE也是一个软件,起作用的就是程序文件夹里的几个文件和注册表里的一些设置,同时调用到系统核心里的一些DLL,这些DLL在2K或XP中受系统保护,一般很少出问题。大家只要对文件或设置对症下药即可
七、WIN2000 SERVER+IE6.0 打开浏览器一会,就会出现错误,提示发送或不发送,不管点击什么浏览器就关闭了
解决方法:由于IE核心的某些DLL文件在注册表中的相关内容(注册信息)丢失或者出错,一般是因为安装了某些软件引起的,特别是一些设计存在问题的软件。解决步骤如下:
1、开始----运行
2、输入命令regsvr32 actxprxy.dll------确定
3、输入命令regsvr32 shdocvw.dll------确定
4、重启,一般可以解决。
如果还有问题,按上面的方法把以下几个DLL文件同样进行注册:
mshtml.dll,urlmon.dll,msjava.dll,browseui.dll,oleaut32.dll,shell32.dll
5、修复安装或升级到6.0 的浏览器或用其他的浏览器也可以
八、使IE浏览器窗口打开后为最大化
IE有记忆功能,即重新开启的窗口默认为前一次关闭的状态,使它最大化,进行如下操作:运行注册表
开始——运行——regedit,找到
HKEY-CURRENT-USER\software\microsoft\internet explorer\main 子键,在右边窗口中删除“windows_piacement".
HKEY-CURRENT-USER\software\microsoft\internet explorer\desktop\old work-areas子键,在右边删除"old workarearects",关闭编辑器
重新启动计算机,连续辆次最大化(最大化-最小化-最大化)后,关闭浏览器,重新启动浏览器即可
九、怎样修复浏览器
1、设置主页 主页就是你打开浏览器时自动打开的网页,设置方法:
工具\internet选项\常规\主页\可更改主页地址,输入你常去的网址,或在打开网页后,工具\internet选项\常规\主页\可更改主页地址,按"使用当前页"即可。
2、有些恶意网站会更改你的主页,更可恶的是,修改主页按钮变成灰色,即不让你修改。这是因为网站程序修改了你的注册表,你必须修改注册表才能激活该选项,但修改注册表是复杂且危险的操作,一般用户不敢轻易动手,且有些网站还会把你的注册表锁定,这里推荐几个小程序,轻松搞定 (相关软件下载区)
3、第二天,当你打开电脑时,可能那个可恶的网站一开机就自动打开了,你昨天白忙乎。这是因为该网站修改了你的启动程序。好在windows自带了一个小程序帮你修改注册表,方法是:开始\程序\附件\系统工具\系统信息\系统配置实用程序\启动,把含有网址的可疑项前面的"√"去掉,确定,OK了。还有一个方法调用系统配置实用程序:开始\运行\输入"msconfig",确定
十、如何清除浏览器上设置的分级审查密码
简单点----如果有的话,用兔子和大师也可以做到
复杂点----关于注册表的修改
点击“开始→运行”,输入Regedit.exe,按下“确定”按钮启动注册表编辑器。依次选择“HKEY_LOCAL_MACHINE\Software\Microsoft\Windows\CurrentVersion\Policies”,删除Ratings键值,然后在C:\Windows\System目录下将Ratings.pol文件重命名为其他文件名,重新启动电脑,在下一次使用分级审查时,系统将会提示你输入一个新的密码。
十一、手工快速清除恶意网页灌水(中子原创课堂)
中子教授上网十来年了,最讨厌的莫过于恶意网页,现在越流行越历害,种类越多,今撰文以谢网友继续支持中文之家。
恶意网页的种类:一、开机画面弹出型,在系统启过程中,弹出“请登陆少女脱衣网站
www.???.com",这类网站不会对系统产生危害,但这话语不登大雅之堂,使许多网友在异性朋友\上司\家长面前,很狼狈,通常重装系统不启任何作用;二、自动弹出收费
*** 或黄色网站型,你一但登陆过该网站,下次只要打开IE,这类网站就会弹出,无限超链接,你关也关不了,越关越多,越发着紧急,因为这类话语不堪入目,图片下流,打搅了你的正常上网,甚至你无法下载清除恶意网页之类的软件;三、无止境发问型,你只要打开该网页,就会出现诸如“你吃过了吗?”,你点确定,他又问“你找对象发吗?”,一直问这些无聊的话语;四、锁死鼠标\键盘\定格画面型,你要是受到危害,就会使你的机子假死。
恶意网页产生原因:一、邮箱,当你打开一封信件,一开始你并不知道他是内容,打开后就大呼上当,二、收费电影网,你一但浏览譔网站,又改变注意不要注册,那么你就受骚拢了,下次你要打开IE,他就超链接到此处,三、QQ,网友恶作剧,你俩聊天时他告诉你一个网站,你打开后就上当了,他在偷偷笑;四、黄色网站(成年人网站),你要是打开就会出现这种情况;五、鼠标经过浮动的动画图标,这完全是不自觉的,但也是无赖的。
恶意网页形成原理:一、在网站原代码之中加入恶意代码,诸如鼠标经过热区,进行超链接;二、恶意修改注册表,使你的机子为他调配;三、恶意黑客程序。
恶意网页清除之法:这里完全是中子教授首创。上述一\二类情况,在该类别发生时,你先不要惊慌,一类情况重装系统不起作用,格式化才行,二类情况重装系统后完全清除,但中子教授不赞成这种无谓的方式,你要先准备一张纸,一支笔,把这些恶意网址全部记下来,然后开始-------运行--------regedit--------編辑-------查找--------你刚才记下的网站,如“www.???.com”,一个一个来,不要心急
给大家推荐几个修复浏览器的软件
1、IE修复器 3.0 Build 2003.10.01
软件大小:1376KB
软件语言:简体中文
软件类别:国产软件 / 免费版 / 浏览辅助
运行环境:Win9x/WinNT/2000/ME/XP
软件介绍:
是否觉得您的IE浏览器经常在浏览的时候被恶意更改呢?时候觉得束手无策呢?不用怕,IE修复器的发布是你的福音,可以使你随心所欲地尽情在网上冲浪,再也不用怕哪些恶意网页对您爱机中的IE浏览器进行恶意地修改,可以保证到你的爱机的安全。内置工具有IE修复器、IE监测器及快速启动程序,通过这些工具的完美结合,可以令你在网上冲浪更加安心。
下载地址:http://networld. *** net/ietools/ietools.exe
2、黄山IE修复专家 7.0
软件大小:4382KB
软件语言:简体中文
软件类别:国产软件 / 免费版 / 浏览辅助
运行环境:Win9x/WinNT/2000/ME/XP
软件介绍:
修复恶意网页破坏的IE ,系统优化.
www.superdown.com/soft/6022.htm
3、瑞星杀毒软件2003免A盘免序列号原版光盘 ISO 精简版
17down.jaying.net/SoftView.asp?SoftID=1835
www.52sy.com/SoftView.asp?SoftID=227
这个不用多说了,大家都知道了
4、将民的杀毒软件有修复浏览器的功能,大家可以到一下地址去看
bbs.chinesejia.com/dispbbs.asp?boardID=2&ID=5713
5、瑞星的注册表修复工具:http://it.rising.com.cn/newSite/Cha...gePackage/spite ;;ful.htm
瑞星的在线修复网站:
it.rising.com.cn/default/clean.htm
6、毒霸的注册表修复工具:http://sh.duba.net/download/other/t...27_RegSolve.htm ;;
7、推荐一个很好的在线修复www.j3j4.com
六十六、多媒体音箱常见故障的排除
当今,计算机正在向多媒体、智能化推进,而音箱是多媒体设备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说音箱是除显示器外与我们感观接触最为直接的电脑外设,它的好坏直接影响多媒体电脑的效果。下面就多媒体音箱的一些常见故障排除方法为大家作以介绍:
当音箱不出声或只有一只出声时,首先应检查电源、连接线是否接好,有时过多的灰尘往往会导致接触不良。如不确定是否是声卡的问题,则可更换音源(如接上随身听),以确定是否是音箱本身的毛病。当确定是音箱本身问题时应检查扬声器音圈是否烧断、扬声器音圈引线是否断路、馈线是否开路、与放大器是否连接妥当。当听到音箱发出的声音比较空,声场涣散时,要注意音箱的左右声道是否接反,可考虑将两组音频线换位。如果音箱声音低,则应重点检查扬声器质量是否低劣、低音扬音器相位是否接反。当音箱有明显的失真时,可检查低音、3D等调节程度是否过大。此外,扬声器音圈歪斜、扬声器铁心偏离或磁隙中有杂物、扬声器纸盆变形、放大器馈给功率过大也会造成失真。
当音箱有杂音时,一般都应该首先确定杂音的来源。
一、先在录音机或收音机上测试音箱是否自身有杂音,如果有,是音箱本身的问题可更换或维修音箱。音箱本身的问题主要出在扬声器纸盆破裂、音箱接缝开裂、音箱后板松动、扬声器盆架未固定紧、音箱面网过松等方面。
二、将声卡换个插槽,尽量远离其他插卡,如显示卡、Modem卡、网卡等,尤其是显示卡,它的干扰性最强,可能会干扰包括声卡在内的任何插卡。
三、将声卡上的音频线拔掉测试,若不再有杂音,则说明杂音是该音频线导致的,可换一根音频线或更换声卡。
下面介绍几个维修实例。
例一:冲击波音箱维修
故障现象:
一对冲击波防磁音箱,额定功率为30w,音箱在使用过程中突然没声音。
故障分析处理:
首先检查了一下音箱的外观,并没有发现有什么异常,接通电源,能听到嗡嗡的噪声,这说明音箱的喇叭没有烧坏。摸了一下音箱的后盖,发觉后盖正逐渐变烫。因为音箱的后盖同时作为功放集成块的散热片,所以初步确定是音箱的功放集成块损坏了。切断电源,打开音箱后盖,观察音箱的功率放大电路,没有发现电路及电容电阻等元器件有异常的迹象。再接通电源,发现除了功放集成块特别烫之外,电桥也特别烫,初步判断为功放集成块损坏的可能性较大。
更换电桥,将电桥四个管脚上的焊锡用烙铁和吸锡器除去。更换完后通电,发现故障依旧;再将功放集成块换下来。TDA1521功放集成块有九个管脚且排列较密,所以它的拆卸比较繁杂。首先要将功放放集成块上的螺钉卸下,然后慢慢地将集成块上各个管脚的焊锡去掉;安装时,要注意在每个管脚上搪的锡不要太多,否则容易造成相邻的管脚短路。在上集成块的螺钉时,要特别注意上紧,让集成块与音箱的后盖紧密结合,以达到良好散热的效果。更换完集成块后,故障排除。
例二:麦克风带来的噪声消除
故障现象:
一台兼容机,接上麦克风时出现各种噪声,包括CPU风扇、硬盘、光驱读盘的噪声。
故障分析处理:
首先我们分析一下导致多媒体电脑出现噪声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几种。
1.如果的确听到的是硬盘、光驱和CPU风扇带来的噪声,则可能是主板、电源的滤波电路性能不良,无法滤除硬盘、光驱和CPU风扇所产生的干扰信号造成的影响。缩短IDE电缆线和CPU风扇电源线均可减少相应设备的影响,也可换个电源试试。
2.麦克风与声卡的连线未使用屏蔽线或屏蔽线接地不良,外界高频干扰信号由麦克风输入串入均会引起噪声。在这种情况下,拔掉麦克风后,噪声应当消失。如果是接上麦克风带来的影响,未使用屏蔽线的需换用屏蔽线:如使用了屏蔽线,则用万用表检查屏蔽线外层的金属屏蔽层是否与机箱接通,排除接地不良的影响。此外,从声卡到有源音箱的信号线也应使用屏蔽线并接地。
3.用“附件”是的“画图”命令打开一幅高彩图形,剪下一块,用鼠标快速拖动,如能听到拖动时的“刷刷”声,则是由于机内主板、显示卡产生的高频辐射的影响所致,将声卡插在远离显示卡的扩展槽中,用铝制屏蔽罩将声卡屏蔽并接地(拉寻箱),就能减少高频辐射的影响。
4.检查一下音箱和声卡的连线,ALS007声卡有两个音频输出插座,即Line Out和SPK,Line Out 插座输出未经放大的音频信号(高阻),用于接有源音箱或放大器;SPK插座输出经声卡内置放大器放大的音频信号(低阻),用于接无源音箱或喇叭。如果错误地将有源音箱的输入线插在SPK插座上,由于阻抗不匹配、音频信号(包括噪声信号)经两次放大带来的失真均会产生噪声。
如采取上述措施后仍不满意,可考虑换个声卡试试,如果确实是声卡带来的故障,应检查声卡上ALS007芯片旁边的电解电容C4、C20,如果这两只电容容量下降,则无法滤除低频噪声,在其两端并联一只30~300pF的小电容,就能滤除高频噪声。
例三:USB音箱不能播放音频CD。
故障现象:
一台新购的USB音箱,其他均正常,只是不能播放音频CD。
故障分析处理:
这是因为许多电脑中的CD-ROM播放器并不支持将CD盘中的数字音频直接用音箱播放。因此,在使用USB音箱前,一定要看清CD-ROM驱动器的兼容性。
按要求装好了USB音箱后,即可进入到“控制面板”中,再进入“多媒体属性”窗口”,并选择新安装的USB音箱作为首选的音频回放设备。此外,应该选择“该CD-ROM设备可播放数字CD音频”选项。如果该选没有出现或者变灰,那就说明CD-ROM驱动器不支持数字音频。
例四:每次开机音箱均有噪声。
故障现象:
一台电脑,在使用一段时间后,主机每次开机时音箱均有噪声。
故障分析处理:
首先更换音箱,如故障依旧,则说明故障不在音箱本身,更换SRS后噪声消除,一切恢复正常。
六十七、内存篇
VXD导致windows98内存丢失
我在使用Windows 98时有时会遇到系统报告的内存与实际安装的内存数量不一致的情况我安装了32M内存而在系统属性对话框中显示仅有30M内存也就是说有2M内存丢失了这是什么原因
导致内存丢失的原因较多如在启动Windows之前加载了实模式的驱动程序如SMARTDRV 加载了与Windows不兼容的虚拟设备驱动程序VXD程序等而后者的解决
尤其让普通用户头痛下面我们就说说利用Windows 98提供的系统配置实用程序来解决因虚拟设备驱动程序错误导致系统内存丢失的问题
首先我们必须确定系统内存丢失的原因其方法是
1单击开始选择运行来打开运行对话框
2在运行对话框中输入Msconfig并确定,以启动系统配置实用程序
3在常规选项卡里复选选择性启动选项
4清除处理System.ini文件前面的选勾再单击确定按钮
5当系统询问是否重机关报启动计算机时单击是按钮
重新启动计算机后再次查看系统内存如果Windows所报告的内存数量依然不正确则说明系统内存丢失与虚拟设备驱动程序无关用户应重复上述步骤并在常规选项卡中复选正常启动选项恢复系统原有设置并作另行处理如果 Windows所报告的内存数量正确则说明系统内存丢失是由于加载了不正常的虚拟设备驱动程序造成的这时我们就应进一步地确定引起故障的文件具体步骤为
1再次启动系统配置实用程序
2在系统配置实用程序对话框中选择上面的System.ini选项卡来打开System.ini文件列表
3双击[386enh]小节会发现[386enh]小节中部分命令行的左边有Windows徽标而有的命令行左边没有Windows徽标这些没有Windows微标的命令就是加载的虚拟设备驱动程序清除该命令行旁的选勾就可禁止Windows 98启动时加载该虚拟设备驱动程序所以我们可以逐一取消各个命令行的选勾然后重新启动计算机来查找问题所在
4重新启动计算机之后若系统所报告的内存与实际内存相符则说明该行命令所加载的虚拟设备驱动程序就是造成Windows 98系统内存丢失的罪魁祸首若系统报告的内存数量仍然不对则用户应重复1-3步恢复刚才取消的命令行选勾然后取消下一个命令行的选勾再启动重复上述步骤直至找出导致Windows 98内存丢失的虚拟设备驱动程序
5在找到引发Windows系统内存丢失的虚拟设备驱动程序之后再对其进行适当的处理如升级等即可避免此类故障的发生在问题没有解决之前我们可暂时禁止使用该程序
常见内存故障及其处理
内存自检
●内存检测时间长
别人的电脑在开机时检测一遍,但我的电脑检测3遍,我的128M 内存检测时间太长了。
方法:设置Quick Power On Self Test 和Esc 键。
步骤:开机时,按Del 键进入Setup ;选择BIOS Features Setup ,回车;使用PgDn 键把“Quick Power On SelfTest”设置为“Enabled”;使用F10键退出(回答Y);开机自检内存时,按Esc 键跳过自检。
说明:随着内存价格急剧下降,电脑基本配置内存容量的增加,开机内存自检时间越来越长,即使使用快速检测,把三遍检测改成一遍检测,时间也不短,因此需要使用Esc 键直接跳过检测。以后Setup 一定会有完全不检测内存的开关。
●不识别128MB 以上内存?由于内存条便宜了,我就安装了很多内存条,结果发现136MB内存只检测到128M 内存,其余的内存哪里去了?
方法:主板限制。
步骤:略。
说明:主板有个指标,就是最大内存容量支持。一般的限制是256MB,高的512MB。而128MB是比较低档的主板的内存容量限制。只能更换主板。因此,与其增加内存条不如更换主板和CPU。
内存数量与实际不符
●整条内存丢失
开机后内存数量成为8M 了,原来我的电脑开机时显示的是16M。这根本无法解释,我使用的72线内存条。CPU 是586、64位的,而72线内存条是32位的,必须两条两条的插,可是我插的两条8M 内存条怎么会变成8M 呢?如果是一条接触不良,电脑应该不能工作呀??方法:更换内存条?步骤:略。
说明:因为内存条与主板存在兼容性,因此有可能出现这样的问题。这时是不能根据两条32位内存条同时有效的理论解释的。
●内存部分减少
开机后,在Win 95中发现内存减少了1MB,本来应该是16MB的。
方法:区分集成显示卡主板共享存储器、BIOS 保留15-16M 的空间给扩展卡、Smartdrv 占用问题。
步骤:如果您使用的是集成在主板上的显示卡,而显示卡与主板共享内存,就会发现这样的情况。开机后,内存自检时显示的内容与正常主板显示的内容不一样。正常主板只显示一个内存容量,而集成声卡主板会显示“15360MB+1024KBShared Memory[a1]”,表示16M 有1M 用于显示缓存了。
开机,按Del 键进入BIOS 设置,把“ChipSet Fea?tures Setup”中的“Memory Hole At 15M-16M”设置成“Disabled”。
如果设置成“Disabled”后,系统或某个扩展卡不能稳定地使用,请恢复上面的设置为“Enabled”。
如果上面的选项是本来就是“Disabled”,就接着检查Smartdrv 占用。
检查Smartdrv 占用:开机后,进入MS-DOS 兼容方式,使用Edit C:\Autoexec .bat 把发现的Smartdrv 命令删除掉或在前面加注释前缀Rem。
●常规内存减少1K?我在使用电脑的过程中无意发现,常规内存只有639K,是否存在故障??方法:检查病毒、看CMOS 参数。
步骤:把杀毒软盘插入软驱;开机;在出现A>后,输入KV300;出现提示后,输入C和回车;杀毒工作就开始了。
说明:早期的名牌电脑,如COMPAQ 等名牌电脑本身就少1K 甚至几K 内存,是正常的。一些386/486电脑上BIOSSetup 中在BIOSFeatures Setup 中有CMOS参数是否占有DOS1K 的选项,也是可以让内存减少1K 的,选择另外的选项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六十八、内存故障详解
一、开机无显示
由于内存条原因出现此类故障一般是因为内存条与主板内存插槽接触不良造成,只要用橡皮擦来回擦试其金手指部位即可解决问题(不要用酒精等清洗),还有就是内存损坏或主板内存槽有问题也会造成此类故障。
由于内存条原因造成开机无显示故障,主机扬声器一般都会长时间蜂鸣(针对Award Bios而言)
二、windows系统运行不稳定,经常产生非法错误
出现此类故障一般是由于内存芯片质量不良或软件原因引起,如若确定是内存条原因只有更换一途。
三、windows注册表经常无故损坏,提示要求用户恢复
此类故障一般都是因为内存条质量不佳引起,很难予以修复,唯有更换一途。
四、windows经常自动进入安全模式
此类故障一般是由于主板与内存条不兼容或内存条质量不佳引起,常见于PC133内存用于某些不支持PC133内存条的主板上,可以尝试在CMOS设置内降低内存读取速度看能否解决问题,如若不行,那就只有更换内存条了。
五、随机性死机
此类故障一般是由于采用了几种不同芯片的内存条,由于各内存条速度不同产生一个时间差从而导致死机,对此可以在CMOS设置内降低内存速度予以解决,否则,唯有使用同型号内存。还有一种可能就是内存条与主板不兼容,此类现象一般少见,另外也有可能是内存条与主板接触不良引起电脑随机性死机,此类现象倒是比较常见。
六、内存加大后系统资源反而降低
此类现象一般是由于主板与内存不兼容引起,常见于PC133内存条用于某些不支持PC133内存条的主板上,即使系统重装也不能解决问题。
七、windows启动时,在载入高端内存文件himem.sys时系统提示某些地址有问题
此问题一般是由于内存条的某些芯片损坏造成,解决方法可参见下面内存维修一法。
八、运行某些软件时经常出现内存不足的提示
此现象一般是由于系统盘剩余空间不足造成,可以删除一些无用文件,多留一些空间即可,一般保持在300M左右为宜。
九、从硬盘引导安装windows进行到检测磁盘空间时,系统提示内存不足
此类故障一般是由于用户在config.sys文件中加入了emm386.exe文件,只要将其屏蔽掉即可解决问题。
其实,从硬盘以DOS方式引导安装windows的方法比较复杂而且速度慢,其一,必须要在硬盘上安装DOS文件,且还要配置config.sys和autoexec.bat文件,若文件配置不当,还会引发一系例不可预见的故障,对于初学者很不实用。其二,windows装入成功后,由于每次启动系统都会调入config.sys与autoexec.bat文件来驱动光驱,使得系统启动时间延长,如若屏蔽掉config.sys与autoexec.bat后,在windows下有时光驱又不能正常工作。
十、安装windows进行到系统配置时产生一个非法错误
此类故障一般是由于内存条损坏造成,可以按内存维修一法来解决,如若不行,那就只有更换内存条了。
十一、启动windows时系统多次自动重新启动
此类故障一般是由于内存条或电源质量有问题造成,当然,系统重新启动还有可能是CPU散热不良或其他人为故障造成,对此,唯有用排除法一步一步排除。
十二、内存维修一法
出现上面几种故障后,倘若内存损坏或芯片质量不行,如条件不允许可以用烙铁将内存一边的各芯片卸下,看能否解决问题,如若不行再换卸另一边的芯片,直到成功为止(如此焊工只怕要维修手机的人方可达到)。当然,有条件用示波器检测那就事半功倍了),采用此法后,因为已将内存的一边芯片卸下,所以内存只有一半可用,例如,64M还有32M可用,为此,对于小容量内存就没有维修的必要了。
内存插槽损坏引发启动故障
朋友的电脑启动时出现如下故障:显示器黑屏,主机电源灯、硬盘灯长亮,机内不断发出“嘟嘟”的报警声。他将机子送到装机店里修理,更换了内存和CPU,都没有用,说是主板坏了,要换,但保修期已过,需自费,于是他找我验证一下是不是真的要换主板。
既然已换内存和CPU试过,我想还是拆开机箱看看电源。测量电源电压,全部正常,CPU风扇也转得欢快。一般地讲,系统自检时不停地“嘟嘟”响是内存条没有安装到位、CPU接触不良或BIOS错误等。如果是前两者只要正确安装就可解决,后者需刷新BIOS。但现在不能启动,所以刷新不便,更换BIOS芯片一时又找不到同型号主板。于是只好取下CPU,细心吹去灰尘,再小心地安装好,开机依旧。再仔细观察内存条,看到一根64MB的HY内存条插在DIMM 1上,插得很端正,且四周十分干净,明显做过清洁。但DIMM 2是空的,我找来一根128MB的HY条子把它插入DIMM 2,开机,“嘀……”,嘿!屏幕亮了,但内存自检仅128MB。莫非64MB的条子坏了?我又将128MB条插入DIMM 1,64MB条插入DIMM 2,再开机,又亮了,但内存自检却只有64MB,说明插在DIMM 1上的内存条没有起作用,应是内存插槽坏了。
那为什么装机店的维修人员没试出来呢?我想可能是维修者认为内置显卡无板载显存的主板,内存条一定要插在DIMM 1上才能启动电脑,故没有去试DIMM 2的缘故。我以前也在《电脑报》写过一篇短文讲到过这个问题,但涉及的是SiS的整合主板,现在看来Intel的i810主板不存在这种现象。老经验也不灵了,我们还是要多学习,多阅读各种技术资料,掌握更多知识,才能应付各种各样的问题。
六十九、内存导致异常故障
笔者一台兼容机,配置为华硕P3V133、赛扬300A OC 450MHz、64M HY PC100内存、MGA G200显卡。升级至PC133 128M之后出现故障,故障表现为第一次开机系统无任何反应,必须重新开机或者reset之后系统才能点亮,此后系统正常工作,关机一段时间之后,下次重新开机故障依旧。
本来怀疑是显卡或者内存接触不良,重新安装。
一日偶然的机会,在超频处理器时因为频率设置过高导致机器无法点亮,在清除BIOS之后,却发现故障现象消失,看来BIOS设置与这个故障息息相关!
于是按着昔日设置的习惯试着优化BIOS,发现将内存参数设置之后,系统就又出现了以前的故障!看来故障原因找到了。于是设置为CL=3,故障排除。笔者这个内存是内存降价的时候所购买,尽管支持PC133,但是CL参数却只能设置为3,设置为2时,尽管使用中也很稳定,但是正是这个原因导致了开机时的故障。
尽管本例故障比较少见,但是从这个故障,我们可以看出,内存质量对于系统的稳定性有紧密的联系,特别是目前市面上的内存质量良莠不齐,很多用户忽略了CL这个重要的参数,希望本例故障能够让大家在选购时对内存的参数引起重视。
内存故障处理
启动系统或运行应用程序时,系统报:“error:unable to control A20 line”、“memory write/read failure”或报:“memory allocation error”等,这些问题都属内存出错故障,它与内存减少、内存不足及奇偶检验错误不同。
系统报“内存出错”有三种情况,分别由不同原因造成。一是开机自检时报“内存出错”,引起该故障的原因主要是内存条或内存控制器的硬件故障;二是在CMOS中设置了启动系统时不自检1M以上内存,而在运行应用程序时系统报“内存出错”,引起该故障的原因可能是内存条或内存控制器的硬件故障,也可能是软件故障;三是开机自检通过,进入DOS或Windows平台,在运行应用程序时报“内存出错”,引起该故障的原因主要是软件故障。
对于由软件故障造成的内存出错,可按下列步骤检查和处理:
1.如果是在DOS环境下运行应用程序时报“内存出错”,则怀疑是否是内存分配出错,检查DOS与运行的应用程序是否冲突,并作出相应的处理。一般可通过重新启动系统或重新编写系统配置文件来解决,对应用程序的问题则可通过相应的修改来解决。
2.如果是在Windows环境下运行应用程序时报“内存出错”,则怀疑是否是由应用程序非法访问存储器造成的,一般可通过清除内存驻留程序,减少活动窗口,调整配置程序或重新安装系统和应用程序来解决。
3.如果问题只是在运行一特殊的应用程序才出现,可能是由该软件造成的。
4.用KILL或KV300+检测系统是否带有病毒,有则杀毒。
硬件故障造成的内存出错比较常见,CMOS设置错误、内存条接触不良、内存条安装组合错误、内存条硬件损坏、内存控制器出错等均会造成内存出错,一般可按下列步骤检查和处理:
1.由于开机自检即显示“内存出错”,首先进入CMOS设置,检查CMOS中关于内存条的参数设置是否正确,是否与内存条的配置情况相符;比如,如果设置的内存读写周期或内存读写等待时间小于内存条实际值,则应增大内存读写周期或者增加内存读写等待时间。
2.如果故障仍存在,检查内存条与内存插座槽之间接触是否良好,并作出相应的处理。
3.如果故障仍未排除,检查内存条的安装组合是否正确。一般主板的存储器安装插座分为几个体(Bank),每个体中有二至四个存储器安装插座,可安装二至四个存储器条。由于72线的内存条一次可以提供32位有效数据(30线内存条已淘汰,在此不予讨论),对于Pentium类CPU,其数据线为64位,要一次能存取64位数据,就必须同时安装两个72线内存条,所以586级微机的主机板,一般必须按偶数安装72线内存条,即一次应安装2条或4条72线SIMM存储器条。如果主板上的内存条插座是168线的,由于168线的内存条一次就可以提供64位有效数据,所以只安装一条也能正常工作。安装内存条时应注意以下几点:对大多数PC机来说,不能在同一个Bank内将容量不同的SIMM条混插在一起。很多PC机都可安装不同容量的SIMM条,但装在同一组Bank中的所有SIMM条必须具有相同的容量。
.对于很多PC机来说,若把不同速度的SIMM条混插在一起,即使它们的容量相同,也会带来麻烦。例如,计算机中已有运行速度为60ns(纳秒)的16MB内存,如果在主板的空闲内存槽中再插入速度为70ns的SIMM条,系统就有可能会拒绝引导或在启动后不久就陷于崩溃。对于某些微机来说,若把速度低的SIMM条放至第一组,则可解决速度混合问题,计算机会按最低速度存取。
.对于大多数PC机来说,必须将一组中的所有插槽都插满,或者将一组全部置空(当然第一组不行),在一组插槽中不能只插一部分内存条。
.PC机可接受的内存大小有一个上限(最大值可从PC机说明书中找到。若没有说明书,唯一的方法就是从实践中找到最大值了)。SDRAM是新一代的动态存储器,又称为同步动态存储器或同步DRAM。虽然有不少主板支持SDRAM与EDO内存混合安装,但是最好还是不要混用。原因是SDRAM只能在3.3V电压下工作,而EDO内存则多数在5V电压下工作。虽然主机板上对DIMM和SIMM分别供电,但它们的数据线总是要连在一起的,如果SIMM(72线内存)与DIMM(168线SDRAM)混用,尽管开始系统可以正常工作,但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可能会造成SDRAM的数据输入端被损坏。当然,如果你的SDRAM是适合宽电压(3V~5V)工作的产品,就不会出现这种损坏情况。
4.如果故障还未解决,则用替换法检查内存条是否已损坏,并作出相应的处理。
5.如果以上措施均不能奏效,则怀疑主板或控制芯片有问题,可送专业人员检修
启动系统或运行应用程序时,系统报:“error:unable to control A20 line”、“memory write/read failure”或报:“memory allocation error”等,这些问题都属内存出错故障,它与内存减少、内存不足及奇偶检验错误不同。
系统报“内存出错”有三种情况,分别由不同原因造成。一是开机自检时报“内存出错”,引起该故障的原因主要是内存条或内存控制器的硬件故障;二是在CMOS中设置了启动系统时不自检1M以上内存,而在运行应用程序时系统报“内存出错”,引起该故障的原因可能是内存条或内存控制器的硬件故障,也可能是软件故障;三是开机自检通过,进入DOS或Windows平台,在运行应用程序时报“内存出错”,引起该故障的原因主要是软件故障。
对于由软件故障造成的内存出错,可按下列步骤检查和处理:
1.如果是在DOS环境下运行应用程序时报“内存出错”,则怀疑是否是内存分配出错,检查DOS与运行的应用程序是否冲突,并作出相应的处理。一般可通过重新启动系统或重新编写系统配置文件来解决,对应用程序的问题则可通过相应的修改来解决。
2.如果是在Windows环境下运行应用程序时报“内存出错”,则怀疑是否是由应用程序非法访问存储器造成的,一般可通过清除内存驻留程序,减少活动窗口,调整配置程序或重新安装系统和应用程序来解决。
3.如果问题只是在运行一特殊的应用程序才出现,可能是由该软件造成的。
4.用KILL或KV300+检测系统是否带有病毒,有则杀毒。
硬件故障造成的内存出错比较常见,CMOS设置错误、内存条接触不良、内存条安装组合错误、内存条硬件损坏、内存控制器出错等均会造成内存出错,一般可按下列步骤检查和处理:
1.由于开机自检即显示“内存出错”,首先进入CMOS设置,检查CMOS中关于内存条的参数设置是否正确,是否与内存条的配置情况相符;比如,如果设置的内存读写周期或内存读写等待时间小于内存条实际值,则应增大内存读写周期或者增加内存读写等待时间。
2.如果故障仍存在,检查内存条与内存插座槽之间接触是否良好,并作出相应的处理。
3.如果故障仍未排除,检查内存条的安装组合是否正确。一般主板的存储器安装插座分为几个体(Bank),每个体中有二至四个存储器安装插座,可安装二至四个存储器条。由于72线的内存条一次可以提供32位有效数据(30线内存条已淘汰,在此不予讨论),对于Pentium类CPU,其数据线为64位,要一次能存取64位数据,就必须同时安装两个72线内存条,所以586级微机的主机板,一般必须按偶数安装72线内存条,即一次应安装2条或4条72线SIMM存储器条。如果主板上的内存条插座是168线的,由于168线的内存条一次就可以提供64位有效数据,所以只安装一条也能正常工作。安装内存条时应注意以下几点:对大多数PC机来说,不能在同一个Bank内将容量不同的SIMM条混插在一起。很多PC机都可安装不同容量的SIMM条,但装在同一组Bank中的所有SIMM条必须具有相同的容量。
.对于很多PC机来说,若把不同速度的SIMM条混插在一起,即使它们的容量相同,也会带来麻烦。例如,计算机中已有运行速度为60ns(纳秒)的16MB内存,如果在主板的空闲内存槽中再插入速度为70ns的SIMM条,系统就有可能会拒绝引导或在启动后不久就陷于崩溃。对于某些微机来说,若把速度低的SIMM条放至第一组,则可解决速度混合问题,计算机会按最低速度存取。
.对于大多数PC机来说,必须将一组中的所有插槽都插满,或者将一组全部置空(当然第一组不行),在一组插槽中不能只插一部分内存条。
.PC机可接受的内存大小有一个上限(最大值可从PC机说明书中找到。若没有说明书,唯一的方法就是从实践中找到最大值了)。SDRAM是新一代的动态存储器,又称为同步动态存储器或同步DRAM。虽然有不少主板支持SDRAM与EDO内存混合安装,但是最好还是不要混用。原因是SDRAM只能在3.3V电压下工作,而EDO内存则多数在5V电压下工作。虽然主机板上对DIMM和SIMM分别供电,但它们的数据线总是要连在一起的,如果SIMM(72线内存)与DIMM(168线SDRAM)混用,尽管开始系统可以正常工作,但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可能会造成SDRAM的数据输入端被损坏。当然,如果你的SDRAM是适合宽电压(3V~5V)工作的产品,就不会出现这种损坏情况。
4.如果故障还未解决,则用替换法检查内存条是否已损坏,并作出相应的处理。
5.如果以上措施均不能奏效,则怀疑主板或控制芯片有问题,可送专业人员检修
七十、内存故障导致BIOS设置错误
近日朋友的计算机在开机后警笛一阵长鸣显示器便漆黑一片,主机没有任何响应,委托我去帮忙修理一下。本来认为不会有多大毛病,可谁知却给我带来了不少的麻烦。
朋友的配置为华硕P3B-F主板、华硕V3800 TNT2 M64 32M显卡、奔腾3代450CPU、东芝64M x1(条)内存。经检验起初认为其电源损坏,为其更换一台长城250W电源后,显示器无信号,主机仍无任和响应,故障依旧,只得将其于部件逐依检查。由于我自己的计算机与其配置基本相同:华硕P3B-F主板、现代(HY)PC-100 64Mx2(条)内存条、丽台s320-2 TNT2 PRO 32M显卡,赛扬466 CPU。因此将其各部件拿回家,装入我的计算机中检测。
首先,将其华硕V3800显卡插入AGP显卡接口,启动计算机,进入WINDOWS98界面,更换显卡驱动程序后一切正常,显卡损坏可能性排除。接下来将P3 450 CPU安装完毕将主板跳线调到P3 450 档位,启动计算机,一切运转正常,CPU损坏可能性排除。因此怀疑是内存条损坏。随后先将我的2条内存小心翼翼的取下,并将朋友的内存条插入内存插槽,确认到位后启动计算机。这时显示器黄色指示灯长明,屏幕无信号,并且主机无任和响应。看来毛病找到了,是出在内存上。因此我将内存条取下,将计算机恢复到我本身的配置,重新启动计算机,并打算将内存条损坏的消息告知朋友,高兴之余回头一看显示器--天哪!显示器依旧无信号,主机也无任何响应,我的计算机也“瘫痪了”!!会是病毒?可昨天才用KV300检查过没有病毒!难道是主板---因为朋友的内存把我的主板“烧”掉了!!
这对于还是学生的我可是最不愿接受的结果。抱着侥幸的心理,我将我的两条64M内存条每次只插一条分别重新启动计算机,但都和刚才一样,状况依旧。由于事先确认显卡、内存、CPU、显示器均正常工作,故障肯定出在主板上,看来只得拿我平时节衣缩食剩下的零花钱来维修或买一块新主板了(几年前我还曾经“烧”坏过一块主板,状况和现在差不多)。维修一块主板少则几十元,要是买一块新主板那至少要几百元,这对我来说可不是一个小数目,可谁叫我是热心肠,为帮助朋友不惜“牺牲”一切代价,只得自认“倒霉”了。就没有办法自己修复了吗?突然我的思绪中闪过一个疑惑,会不会是主板BIOS的事?可计算机无法启动便无法恢复BIOS设置,怎麽办?正在我踌躇之际突然想到,如果将主板上的电池卸下来,给主板来一次“放电”会不会行呢?想到此便抱着这一丝的希望找来一把钟表改锥,将主板上的电池小心的取下来,稍等片刻再将其原样安装回去,重启计算机。只见显示器的指示灯有黄变绿,屏幕上出现了熟悉的显卡及各部件的自检目录,一切恢复正常,故障排除。原来故障原因是由于损坏的内存与主板BIOS产生冲突,导致BIOS设置错误,计算机无法启动。
第二天,如法炮制为朋友更换内存并恢复BIOS后,他的计算机故障也一同排除,至此问题圆满解决。仅以此文为同遭遇的朋友提供参考,不妨一试。
内存故障巧排除
内存故障是电脑故障中最常见的一种,而且大多表现各异,不是很好检查排除。前段时间遇到了一些由于内存引起的电脑故障,现在把解决的过程写出来,供大家参考。
故障一
故障表现:一台电脑配置为赛扬1.7GHz、845D主板、两条128M DDR内存,但是开机显示内存显示128M,偶尔显示256M。
故障分析:打开机箱检查,发现两条内存品牌不同,做工设计也有很大差异,一问机主原来是刚升级增加了一条内存。因此先把内存条单独插到机子上试,都显示为128M,没有问题,但是一起插上仍然显示128M,调换了内存的插槽也没用。很明显,内存兼容问题暴露出来了,让他拿旧内存去市场加差价换回一条和第一次升级内存相同的内存条,故障排除。
维修心得:内存的兼容问题虽然不是很多,但是危害还是不小,因为它们往往有很多奇怪的表现,大家还是尽量避免不同型号的内存混用,这样能最大限度避免兼容问题的发生。
故障二
故障表现:一台电脑配置为KT133主板、Geforce4 MX440显卡、128M内存,装Windows XP频繁死机,始终无法正常安装。
故障分析:经询问,机主之前刚给电脑进行了除尘,之后发生了系统崩溃,然后就无法装系统了。经过对硬件的仔细察看,发现其内存上有一处不是很明显的硬划伤,伤及了部分PCB上的电路,看来问题也出在这里。经过换用其他内存,故障消失,看来原内存已经被彻底损坏。
维修心得:装机器或者除尘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不要给硬件造成损伤,像这样无意中损坏配件的事情,小心一点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故障三
故障表现:电脑配置为815EP主板、128MB内存,原本使用正常,后来得到一条64MB内存,一起插上之后,内存总量只认出是64MB。
分析解决:首先将内存一条一条单独插到主板上,证实都是好的,可以排除内存条的质量问题,看来兼容问题再次出现。不过这次用换内存的方法不是很现实,毕竟白来的64M内存小了点,换128M内存也需要不少花销。忽然想起升级主板BIOS可能会对内存支持有所提高,于是顺便把BIOS进行了购买以来的第一次升级,故障终于排除。
维修心得:很多时候兼容问题可以通过升级主板BIOS解决,因此经常去看看有没有适合自己的BIOS、驱动下载也是不能忘记的。
故障四
故障表现:一台电脑配置为赛扬667MHz、BX芯片组主板、现代128M SDRAM,一天突然开机黑屏,蜂鸣器报警。
故障分析:由主板发出的报警声可以判断,极有可能是内存或者内存插槽有问题。先把内存条拔下换个插槽,故障依旧,看来内存插槽正常;接着换另外一条内存插上,故障消失。看来是内存条有问题,但内存条无故坏的可能性很小,于是仔细察看内存,发现金手指部分有厚厚的污垢,看来问题在于接触不良。于是找来橡皮在金手指部分擦拭几次,重新插入插槽,发现一切正常了。
维修心得:内存金手指和插槽接触是否良好,对于工作是否稳定非常重要。如果出现类似接触不良,我们只需要用橡皮擦拭即可,非常简单,因此电脑的防尘还是有必要强调的。
故障五
表现:朋友本来想扩充内存,结果容量反而变小了。
故障分析:朋友不知从哪里弄来了四根相同容量和型号的内存,把四个内存插槽全部插满了。查看一下说明书,四条内存条的总容量并没有超过主板的最大内存容量支持,看来是主板BANK支持的问题,果然经过测试,上三条内存显示都正常,一旦用了四条内存,总容量反而会显示为一条内存容量,换内存的方式暂时行不通,还是去掉一跟内存吧。
维修心得:主板所支持的BANK数量大家应该多注意,并不是说主板有四个插槽就能支持四条内存的,还必须要看内存BANK数同主板支持数。而且,除了为支持双通道而采用两条内存外,还是建议大家使用单条大容量内存。
故障一:给电脑添加一条PC133内存以后(原内存为PC100内存),运行时频繁死机和热启。
分析与解决:这种情况一般是由于添加的内存与原有内存之间,品牌,速度,容量都不同或某些不同,解决方法可以采用“就低”原则,进入CMOS,在Advanced Chipest Features中看到DRAM Timing By SPD被设置成Enable,将其修改为Disable。然后把DRAM Clock改为100MHz.重新启动计算机,故障解决。如若还不行,可以试试更换内存的插槽,一般要将速度较快的内存插在第一个插槽上。假如以上方法都失败,建议在纯DOS下对主板的BIOS进行更新,一般问题都可以解决。
故障二:开机时系统自检要检验3遍才能通过。现象为:每次检验完毕马上从头开始检测,数次后才能通过。
分析与解决:遇到以上问题,通常是因为CMOS中的内存自检次数设置不当。只需进入CMOS中把“Quick boot”(快速启动)设为“Enable”(允许),以后开机自检就只会检测一遍内存了。
故障三:一台电脑采用KT133主板,使用普通HY PC133 128内存,在Windows下出现频繁死 机的非法操作。
分析与解决:原因是用户将BIOS进行优化,是内存工作处于最优设置下,可质量不过硬的内存在这种环境下,往往不稳定。进入CMOS,在Advance Chipest Features中将SDRAM Cycle Length由2改为3,Bank InterLeave由4Bank 改为Disable。问题解决!
故障四:机器无法进入Win98,现象为进入系统后立即自动关机。用安全模式启动,读取Himem.sys后提示“Error:Himem.sys has delected unreliable XMS memory at address XXXXX……”
分析与解决:根据提示信息,问题应该与主板或内存有关。由于提示表面在启动Himem.sys文件是内存出错,所以一般先应从内存上找出问题。此时可以试试以下方法:(1)、将BIOS中的参数设为保守方式,最简单的方法就是使用缺省的BIOS参数。(2)、可以尝试使用放电方式清除CMOS存储器中的信息。假如以上方法均不行,建议将主板送维修点或直接更换。
故障五:HY 128MB内存,运行Win98正常,但是升级安装Win2000之后,经常发生中断,退回DOS状态,有时能完成安装,但运行不稳定。
分析与解决:光盘没有问题,将内存换成King Max128后,非常顺利,也十分稳定。Win NT/Win 2000对硬件要求比较高,安装时对硬件检测严格,想用Win2000/NT,最好用高质量,大容量的内存。
故障六:开机后机器无法点亮,且伴有一长三短的报警声
分析与解决:根据一长三短的报警声可初步判断是内存校验出错。可在关机后打开机箱,看内存条是否存在松动现象。此外,假如内存条上的金手指有老化现象,可用微湿的干净毛巾轻轻擦拭。最后再将其插会原插槽中。问题一般都可解决。当然,要注意以上步骤都要保证将所有插座电源均关闭后才能进行,否则容易造成配件短路烧毁“惨剧”发生。
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当你参考了众多资料,绞尽脑汁地写出来一篇自己很满意的文章,正准备按下保存键收工的时候……眼前的电脑突然给你个大蓝脸看,继而宣布彻底罢工,把你孤零零地丢在一边!
这种天下第一惨事居然就发生在我眼前!
“伤亡”情况
我木然了几秒钟,硬件问题吗?PⅢ800MHz+256MB千禧内存条(128MB×2)+华硕P3BF主板+希捷酷鱼Ⅳ80GB硬盘+华硕TNT2 M64显卡,个个都是兼容性一流的产品;软件呢?Windows XP Home Edition+Windows98,也没有装多少东西,更没用优化软件“折磨”过,这样一套稳定压倒一切的系统,怎么偏偏就出现问题了呢?
重新开机,发现无论是Windows 98还是Windows XP都进不去了,偶尔进去一次,Windows 98却不停地出现“非法操作”的提示;Windows XP更严重,“张口”就是一个“Stop错误”,按任意键系统就重启。我明白这种错误只会在最严重的情况下出现,一般预示着某个核心硬件发生故障或是Windows彻底崩溃,由于事发突然,我判断是硬盘或内存出了问题。
查找“凶手”
硬盘的嫌疑最大!这块希捷酷鱼Ⅳ80GB硬盘新近“服役”,这条“酷鱼”虽然以低噪音博得了我的欢心,但是发热量也比较大,莫非真的是因为散热问题而“英勇就义”了?
好像是验证了我的担心,接下来,我注意到开机自检的时候,检测硬盘的时间长得惊人,再进入BIOS里面查看EIDE设备时,更发现硬盘一项显示为一团乱码!
看到这里,这块硬盘基本上可以“下岗”了。只是为了抢救出一点资料,我把它作为从盘挂在朋友的一台电脑上进行对拷。令人吃惊的是这块硬盘一下子变得“神勇无比”,连续工作了几十分钟后,表面已经烫的不敢用手摸,却没有丝毫崩溃的迹象,心里一动。把酷鱼Ⅳ硬盘设为主盘再引导系统,怪了,居然一切正常!但是当我将硬盘装回爱机里面的时候,又故态复萌了。
重新分区、格式化、安装Windows 98,都还顺利,但是很快它频频出现的那副蓝脸就让我受够了,看来还是得安装Windows XP才行。但在安装过程中不时提示有些文件无法拷贝,只能跳过去,安装完成以后,Windows XP的LOGO一闪,爱机又把我甩在一片无尽的黑暗中……
真相大白
这个时候我才意识到应该是主板或内存出了问题,于是扩大范围逐个排除,折腾了足有两个小时,最后发现有一根内存条如果插在第一条内存槽上系统根本就无法开机,插在别的插槽里虽然可以开机,但是系统极不稳定。最后确认是内存故障,找商家更换了一根新内存条后,所有的问题迎刃而解。
回顾整个过程,可以看到我走了很多弯路,但是像这种内存条在使用中出现故障的例子毕竟少见,而且从表面上看又非常像是硬盘的故障,如果不是用替换法,还真的很难确定问题所在。看来,“替换法”真的是解决硬件故障最直接、有较的方法。
内存没插到位引起主机无响应
我是一个电脑爱好者,经常爱给自己的电脑升升级,可是前两天在扩内存时遇到点麻烦,费了点周折。
我的机器配置为Celeon266,内存64M,对于电脑升级首先选扩充内存。为此,我准备再加一条内存。在安装内存时,我先将原内存取下,在插新内存时发现内存插槽非常紧(这是我没有想到的),而且插内存时,主板都向下弯曲,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将内存两端的卡上。本以为大功告成,赶紧上电开机,怎么主机没响应!甚至连一点提示的声音都没有。难道内存有问题?我赶紧换上旧内存条,还是没响应!
象这样主机无响应、黑屏的现象我也遇到过几次,一般是显卡接触不好,拔下来重新插好就行了。可这次这招却不灵了。我又按照《电脑报》介绍的最小系统办法折腾了半天,可还是没找到原因所在。一气之下,将主机大卸八块,拿出主板仔细查看(因为我怀疑在插内存时可能压断了某根线路),忽然发现虽然内存的两端都已卡上,但内存条中部的引脚却呈向上凸的弧线形(如右图),我随手在内存的中部一按,只听啪的一声,内存条引脚完全进入插槽。我心头一喜,难道这就是问题的原因。我立刻插上CPU、显卡,接上硬盘,开机启动,一切又恢复正常。再插上新内存条,也没有问题了。
正常插好的内存条 未插到位的内存,虽然两端已卡上,但中部没有完全进入插槽
细想一下,造成这次故障的原因是由于我的主板有两端没有固定螺丝,所以在插内存时主板向下弯曲,虽然我强行将内存的两端卡上,但内存的中间部分并没有完全插入内存槽中。
这种故障虽然简单,但是在安装机器的时候却难免不会遇到,不光是内存条,在安装其他硬件的时候,例如显卡螺丝上得过紧,也有可能造成显卡移位,不能正常接触的情况,所以我们在安装硬件的时候一定要小心,不能启动事小,损坏硬件可就后悔莫及了。所以建议大家在更换硬件之后,仔细检查安装是否稳固,风扇插头是否接上等等,总之,小心检查一下,可以尽可能的避免接触不好带来的故障甚至损坏硬件。
七十一、正确处理内存故障
我启动系统或运行应用程序时系统报error: unable to control A20 line memory write/read failure或报 memory allocation error等这是什么回事
这些问题都属内存出错故障,它与内存减少内存不足及奇偶检验错误不同。系统报内存出错。有三种情况分别由不同原因造成。
一是开机自检时报内存出错引起该故障的,原因主要是内存条或内存控制器的硬件故障。
二是在CMOS中设置了启动系统时不自检1M以上内存,而在运行应用程序时系统报内存出错 。引起该故障的原因可能是,内存条或内存控制器的硬件故障,也可能是软件故障。
三是开机自检通过,进入DOS或Windows平台在运行应用程序时报内存出错。
引起该故障的原因主要是软件故障
对于由软件故障造成的内存出错,可按下列步骤检查和处理 。
1如果是在DOS环境下运行应用程序时报内存出错
则怀疑是否是内存分配出错,检查DOS与运行的应用程序是否冲突,并做出相应的处理。一般可通过重新启动系统或重新编写系统配置文件来解决;对应用程序的问题则可通过相应的修改来解决。
2如果是在Windows环境下运行应用程序时报内存出错
则怀疑是否是由应用程序非法访问存储器造成的。一般可通过清除内存驻留程序,减少活动窗口,调整配置程序或重新安装系统和应用程序来解决 。
3如果问题只是在运行一特殊的应用程序时,才出现可能是由该软件造成的。
4用KILL或KV300+检测系统,是否带有病毒有毒则杀。
硬件故障造成的内存出错比较常见。CMOS设置错误,内存条接触不良,内存条安装组合错误,内存条硬件损坏,内存控制器出错,等均会造成内存出错。一般可按下列步骤检查和处理
1由于开机自检即显示内存出错
首先进入CMOS设置,检查CMOS中关于内存条的参数设置是否正确,是否与内存条的配置情况相符。比如设置的内存读写周期、内存读写等待时间,小于内存条实际值。则应增大内存读写周期或者增加内存读写等待时间。
2如果故障仍存在。检查内存条与内存插座槽之间接触,是否良好并做出相应的处理。
3如果故障仍未排除。检查内存条的安装组合是否正确。一般主板的存储器,安装插座分为几个体Bank 。
每个体中有二至四个存储器,安装插座可以提供32位有效数据。对于Pentium类CPU其数据线为64位,要一次能存取64位数据,就必须同时安装两个72线内存条。所以微机的主机板,一般必须按偶数安装72线内存条。即一次应安装2条或4条72线SIMM存储器条。如果主板上的内存条插座,是168线的由于168线的,内存条一次就可以提供64位有效数据。所以只安装一条也能正常工作。安装内存条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对大多数PC机来说,不能在同一个Bank内,将容量不同的SIMM条混插在一起。很多PC机都可安装不同容量的SIMM条。但装在同一组Bank中的所有SIMM条,必须具有相同的容量。 对于很多PC机来说,若把不同速度的SIMM条混插在一起。即使它们的容量相同,也会带来麻烦。例如,计算机中已有运行速度为60ns纳秒的16MB内存。如果在主板的空闲内存槽中,再插入速度为70ns的SIMM条,系统就有可能会拒绝引导或在启动后不久就陷于崩溃。对于某些微机来说,若把速度低的SIMM条,放至第一组则可解决速度混合问题。计算机会按最低速度存取。
对于大多数PC机来说,必须将一组中的所有插槽都插满或者将一组全部置空。当然第一组不行。 在一组插槽中不能只插一部分内存条。
虽然有不少主板支持SDRAM与EDO内存混合安装。但是,最好还是不要混用。原因是SDRAM只能在3.3V电压下工作,而EDO内存则多数在5V电压下工作。虽然机板上对DIMM和SIMM分别供电,但它们的数据线总是要连在一起的。如果SIMM72线内存与DIMM168线SDRAM混用,尽管开始系统可以正常工作。但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可能会造成SDRAM的数据输入端损坏。当然如果您的SDRAM是适合宽电压3V-5V工作的产品,就不会出现这种损坏情况。
4如果故障还未解决,则用替换法检查内存条是否已损坏并做出相应的处理。
5如果以上措施均不能奏效,则怀疑主板或控制芯片有问题。
网络故障可能与内存有关
在蓝屏时你无助的一次有一次的重新启动;在EXPLOER非法操作时你一次有一次的重新安装你的系统;超频不成功你总是觉得好象运气没有站在你的这一边;今天他居然引起网络故障。可是你想到过没有?也许就是被你忽略的我,决定了你悲剧的命运…… 你真的是了解了我?并且驯服了我吗?
一次奇特的网络故障:
笔者在家里有两台机器,配置分别如下:
1号机:主板ASUSTXP4/CPUP133,超频到180(60*3)/内存8M*2+4M*2=24M/硬盘3.2G
2号机:主板旗舰VP3/CPUk6-2,400/内存64m7j/硬盘6.4G
两台机器通过win98组成了对等网络。并使用win98se的INTERNET连接共享上网。
一日,朋友给我两根32M的EDO内存,言明在原装的机器上有些不稳定。我也没有介意,拿到内存后回家立刻将1号机那两根4M内存请出了机器,将两根32M的内存插上。开机,启动,主板自检到了80M的内存,然后开始进入WIN98,一切都没有问题。
我在立刻在该机器上模拟了光驱,运行DDR跳舞毯的程序没有问题。直到我的老婆大人跳累了都没有再出现问题。然后我想试一下到底上网的情况如何。
将另一台机器(2号)拨号上网后回到1号机面前,启动IE发现不能浏览。打开网上邻居,已经没有了2号机的身影。到查找项目中去也没有找到。直接PING那2号机的IP发现已经PING不通了。但两台机器的网络属性没有更改过,各自都是好好的。没有异常。注销以后重新登录也不解决问题。无赖之下,我只好重新起动。
这下问题就出来了。进入WIN98前,就是在系统让输入网络口令后出现蓝屏,连续回车后进入WIN98但系统提示EXPLOR非法,只好又重起。这次就没有蓝屏,直接进来了,但还是和刚才的情况一样,不能访问网络。由于朋友告之该内存有点问题,再加上刚才在登录网络时出现的蓝屏,我将怀疑的重点留在了内存上,我将原先的内存换上,启动,登录网络,一直都正常。在98下面访问INTERNET,在网络上拷贝文件等等,再也没有问题。
内存心语:
我无处不在,你却往往忽视了我。其实你每一刻都和我在相处,你却不能时时都感受到我的存在。你总是在考虑那颗芯跑得够不够快,硬盘是不是能装下足够的东西。在蓝屏时你无助的一次有一次的重新启动;在EXPLOER非法操作时你一次有一次的重新安装你的系统;超频不成功你总是觉得好象运气没有站在你的这一边;今天他居然引起网络故障。可是你想到过没有?也许就是被你忽略的我,决定了你悲剧的命运…… 你真的是了解了我?并且驯服了我吗?
内存介绍:
我先向大家介绍两种基本的内存类型。第一种类型是ROM(即Read Only Memory,只读式内存),此类型内存常被用于存储重要的或机密的数据。理想上认为,此种类型的内存是只能读取,而不允许擦写。第二种类型就是RAM(即Random Access Memory,随机存取内存),此类型内存是我们最常接触的。它允许我们随机地读写内存中的数据。电脑上使用RAM来临时存储运行程序需要的数据,不过如果电脑断电后,这些存储在RAM中的数据将全部丢失。
有关RAM的详细情况
内存的工作原理:
每一个内存单元是由一个能短暂存储电荷的电容器构成的,这电荷表示内存单元所存储的信息代表什么含义,如果电容器所存储的电荷量超过一半,那就表示其值为1,如果其所存储的电荷量少于一半或者没有存储电荷,那表示此电容器的值为0。非常不幸得是内存单元(即电容器)失去电荷的速度非常快(也就是失去存储在其中的数据)。因此DRAM必须包括一个涮新电路,此电路能不断地检查每一个内存单元(即电容器),然后需要时就涮新其中的电荷,以使其值保持不变。 对于SRAM,每个内存单元具有2-4晶体管,他们都含有一些值(0或1),并且不确定性地工作于开关(1)或关断(0)状态上,正因为每个SRAM单元中都包括有2-4个晶体管,这使其物理体积相对于DRAM来说大好多。 当RAM处理信息时,它实际上处理得是就些位,一个位只有两种状态,即0或1。这些由许多位组成数字串就是所谓的二进制。RAM将这些位数据存储在由许多行及列组成的像栅格一样的东东里。这些行与列包含着数以万计的内存单元。 当CPU(中央处理器)处理信息时,它可能需要将部份信息存储到RAM中以供稍后的时间里使用,如果需要完成这项动作,则处理器会发出一个"写"信号到CPU中,通过系统总线,到达RAM单元。这些RAM单元然后就按特殊地址编排将这些信息数据存储到那些"栅格"中。当CPU需要读取RAM中的数据,则他会向RAM发出请求信号,这些信号中包含地址信息,以确定数据在那些数以万计的栅格中的位置。
DRAM - 不同的类型
现在你知道内存很重要,但如何买到好的内存呢?
要选购内存,首先要明白芯片编号的含义,通过以下介绍,相信你一定能学会选择PC133内存。
1、LGS(http://www.lgsemicon.co.kr/)
芯片格式:GM72V xx xx 1 x T/x -xx
最前面的两个xx表示容量,16为16MB,66为64MB,28为128MB。最后两个xx代表速度。
7棗143MHz(PC133)
7.5棗133MHz(PC133)
8棗125MHz
7K棗100MHz(CL为2,PC100)
7J棗100MHz(CL为3,PC100)
10K棗100MHz(PC66规格)
2、日立(Hitachi)(http://www.hitachi.com/)
芯片标识:HM 52 xx xx 5 x xTT -xx
前两个xx为容量,最后的xx则表示速度:
75棗133MHz
80棗125MHz
A60棗100MHz(CL为2)
B60棗100MHz(CL为3)
3、现代(Hyundai)(http://www.hei.co.kr/)
芯片格式:HY 5x x xxx xx x x x x xx -xx
5x中的x表示类型:7为SDRAM,D为DDR SDRAM。
第二个x表示电压:V棗3.3v,U棗2.5v,空白为5v
3、4、5位是容量:16棗16M;64棗64M;128棗128M;256棗256M
"-"后面的x是速度:
7棗143MHz
8棗125MHz
10P棗100MHz(CL为2)
10S棗100MHz(CL为3)
10棗100MHz(PC66规格)
4、Micron(http://www.micron.com)
芯片标识:MT48 xx xx M xx Ax -xx
第一个xx为芯片类型:LC为SDRAM。
芯片容量为M前后两数的乘积,最后的xx为速度:
7棗143MHz
7.5棗133MHz
8(A~E)棗125MHz(E级最好,A级最差)
10棗100MHz(CL为3)
Micron公布的标准PC133芯片:
MT4L SD T 4 64 A (32MB)
MT8L SD T 8 64 A (8 64表示8粒×64M,即最后两数字乘积为容量)
MT16L SD T 16 64 A
MT5L SD T 4 72 A
MT9L SD T 16 72
注释:字母L为低功耗,T为TSOP封装,无字母A的为Registered型
5、三星(Samsung)(http://www.intl.samsungsemi.com/)
芯片标识:KM4 xx s xx 0 x x xT-G/Fx
S前后两个数字的乘积为该芯片容量,最后的x为速度:
7棗143MHz
8棗125MHz
H棗100MHz(CL为2)
L棗100MHz(CL为3)
10棗100MHz(PC66规格)
三星公布的标准PC133芯片
Unbuffered型:KMM3 xx s xxxx BT/BTS/ATS-GA
Registered型:KMM3 90 s xxxx BTI/ATI-GA
6、西门子(Siemens)(http://www.infineon.com)
芯片标识:HYB39S xx xx0 x T x -xx
前两个xx为容量,最后两位xx是速度:
6棗166MHz
7棗143MHz
7.5棗133MHz
8棗125MHz
8B棗100MHz(CL为3)
10棗100MHz(PC66规格)
内存常见故障与解决
解决办法:
(1)、安装到另一组条形插座中,然后重启系统。
(2)、如果所有的条形插座中簧片变形失效,应请专业人员修理主板上条形插座。
(5)、安装内存条时错插,引起启动故障。
解决办法:正确安装内存条,然后重启系统。
三、 储器行、列地址转换电路损坏,导致内存不能读写或读写随机性错。
解决办法:(1)、交付专业人员修理。(2)、更换内存条。
四、 内存数据传输用的数据缓冲驱动器损坏,造成无法读写或随机性错误的故障。
解决办法:(1)、交付专业人员修理。
五、存读写时行、列选通信号错误,导致主板不能工作。
解决办法:(1)、芯片组错误,应交付专业人员修理。
六、 刷新及奇偶校验电路不正常,导致内存不 能正常工作。
解决办法:检查奇偶校验是否一致,否则更换内存条。
七、 内存条容量与主板容量不,或内存条的类型、速度不与主板相匹配,引起启动故障。
解决办法:详细阅读主板手册,更换内存条。
八、 内存条电压设定过高,或散热不良造成当机。
解决办法:重新设定电压,并注意散热。
九、 内存条不一致造成启动性故障。
解决办法:更换成一致的内存条。
十、 BIOS中内存设定错误造成启动故障。
解决办法:重新设定BIOS。
七十二、修复金手指剥离的内存
大约一个多月以前,有位朋友来找我帮忙,说他家的一条64MB内存坏了,我到他家看了一下,电脑开机后发出连续的长鸣,听起来的确像是内存故障。我把他原先的内存换了几个插槽试了试,开机后故障依旧,给他换上了我随身带来的内存后,电脑马上就正常启动了,看来他原先的内存真是坏了。
用得好好的内存怎么会突然坏了呢?朋友回答说他只是给电脑做了一次清洁卫生,为了方便打扫就拔下了内存条和所有的板卡,等到再插回去时电脑就点不亮了。我一时间也搞不太明白,只好带着那条坏内存回家了。
回家后,我仔细观察了这条内存条,这是一条很普通的使用LGS芯片的 PC100内存条,在此之前一直使用正常,基本可以排除是主板兼容性的问题。我检查了内存条上的各个芯片,也没有发现任何灼烧和变形的痕迹,我也曾详细询问过好友清洁电脑的过程,绝对没有热插拔之类的错误操作。既然找不到原因,看来这条内存只能算是属于“自然死亡”了,算了吧,反正现在内存也很便宜。我正打算把它扔到一边,猛然发现这条内存上的金手指好像缺了一条,我又仔细看了看,的确是在内存的第二个缺口后面少了一枚金手指(如图1),上面与金手指相连的引脚也只剩下了不到1 毫米。原来这条内存条在经过多次插拔之后,上面有一枚金手指从内存条剥离脱落,这样就造成了内存无法与内存槽正常接触,自然要罢工了,如果我能为内存接上这枚金手指,那它就可以正常工作了。
想修复很不容易,这样薄如蝉翼的金手指,以前都是通过印刷电路事先就做好了的,用我们常用的电烙铁之类的工具,是根本不可能修复的。以前不是有人通过用铅笔破解毒龙CPU的锁频吗?看来铅笔的导电性也是很好的,我可不可以用铅笔来“画”出一个金手指呢?也许可以成功。于是我找来了一枝2B的铅笔,把笔头削尖,然后在缺少金手指的那个地方涂抹,并与剩余的引脚相连。为了使铅笔不涂到相邻的金手指上,我在两边都用纸盖住,用铅笔涂了大约有两分钟后,此时铅笔的痕迹看起来已经很深了,用毛刷轻轻地扫去内存条上多余的铅笔粉末,我又用万用表在这条修复后的金手指与相邻的金手指之间测了一下,它们之间都没有短接,否则就要用橡皮擦去后重新再画。
经过这样的修复后,为了安全起见,我先找了一块升级后留下来的586主板,插上去试了一下,开机后很正常,用 了近一天的时间也没有发现任何不对的地方,于是我才把这条内存插到我平时用的那台电脑上,至今为此已经使用了1 个多月了,看来这条内存又可以发挥余热了。
特别提示:2B铅笔是很软的,不要让铅笔的粉末落到内存芯片的引脚上,以免造成短路。在画引脚时也不要画太多,以避免和其他的金手指短接。画完以后,一定要用刷子将内存上的铅笔粉末清理干净。另外不要让铅笔粉末掉到主板的其他地方,切记!
七十三、找回丢失的内存
春节期间,我无意中发现我的电脑速度明显不如以前了。我的电脑主要配置是:微星815EP主板、赛扬633 CPU、西部数据20G(7200r)硬盘、HY 128Mb Pc-133内存。按理,作为家庭用的电脑,128M内存是足够的,这是怎么了?再看看系统属性,发现属性的性能状态栏显示:内存:64MB的RAM;系统资源:54%可用……等等。怎么?我买的电脑明明是128M内存,怎么变成了64M呢?于是打开“优化大师”的系统信息检测显示,物理内存63028Kb(31%可用),其他信息显示与我购买时的相符。还是64M内存,这究竟是什么原因?
联想到一个月前我的电脑曾送到电脑城修理过,我的第一感觉是遭了,我的电脑内存条被人调包了。提起电话想质问电脑城,才想到是春节期间,哪里找人啊!没办法,还是自己先看看再说。
我赶紧关掉电脑,断开电源,并迫不及待地打开机子,查看我的“爱机”,我拔下内存条一看,好象还是我的“原装”双面内存HY 128Mb Pc-133,什么原因呢?我仔细查看内存条上的每一金手指,也并没发现有断脚的情况,用小刷轻轻刷干净每一根针脚,再小心翼翼地卡上内存条,开机,显示器上指示灯亮,但没有信号反映。是不是有什么地方没接触好,我只好关掉电源,重新检查显示器与主机的联接线,重新开机,问题依然。什么原因呢? 我反复查看,重新连接,开机,显示器亮了,并进入了Windows98画面,我一阵兴奋,但随即出现的是pleaes watting…我赖心地等待,一分钟,两分钟……十一分钟过去了,屏幕上依然显示pleaes watting…移动鼠标,不动;敲动键盘,不动;重新启动电脑,问题依旧……
没办法,偶然记得以前我的电脑内存条是安装在DIMM2位置上的,怎么现在安在了DIMM1上,拔出内存条,插入DIMM2,开机,随着光标的快速闪动,一阵清脆的电脑启动音乐响了,我的心跳随着光标的一闪一闪快速地跳动着,电脑正常启动了,打开一个个窗口,发现速度明显快了许多,似孚又回到从前,赶紧查看系统属性,属性的性能状态栏清晰显示出,内存:128.0 MB的RAM……“成功了!” 我惊喜万分。
再回过头来看看DIMM1插槽,问题终于发现了,原来,DIMM1插槽上第7个针脚的一根金属片已经严重锈蚀断裂了,致使我的双面内存条实际上只发挥了单面的作用,电脑当然只能检测到64M内存。
七十四、对付硬盘碎片、坏区的杀手锏
相信GHOST这款软件一定是每一位DIYer必备的工具软件。但是如果你只是用GHOST来备份和还原数据的话,那你可委屈了这款“功能强大”的软件了。其实GHOST还有一些比较另类的功能。
如果你觉得用formAT来清除硬盘上的所有数据这种方法太古老的话,你也可以用GhostExp制作一个空的镜像文件,然后用GHOST把这个空的镜像克隆到你想要删除所有数据的分区即可。如果你用的镜像文件是从NTFS(FAT32)格式分区上克隆下来的话,那么把这个镜像文件还原到的分区不管是FAT32还是NTFS,结果会变成NTFS(FAT32)。所以我们也可以用GHOST来实现硬盘格式的转换。
GHOST还有一杀手锏,那就是能修复硬盘的坏扇区。本人前不久就用GHOST把一个硬盘给搞定了。事情是这样的:本人从朋友处得到一20G的硬盘,接上计算机却发现这个硬盘分成了7个分区,朋友告诉我,这个硬盘上有多处坏扇区,为了把坏扇区隐藏掉,所以才分成这么多的分区。我想20G的硬盘在这样的时代里也算不上大,分成7个区用着实在不方便,于是我把这个硬盘上的分区全都删除,然后分成了一个区,格式化时有9处不能格过去。我使用了各种磁盘工具都不能修复,最后我决定不去管这些坏扇区,直接用GHOST把我的E盘上的所有数据全都克隆到这个硬盘上。用过一段时间后没有发现任何问题,于是我又把这个硬盘格式化了,发现很顺利,我再用各种工具检测也没有发现问题(也并不是所有硬盘的坏扇区都能用此法修复,所以当哪位读者用此法修复硬盘时不能修复好,可千万别说我在这里乱写)。
以上乃是本人使用GHOST时的一点心得。如果哪位大虾在使用GHOST时有其它心得,也请指点一二
七十五、浏览器弹出窗口清除全攻略
我们在浏览网站时,经常时不时的会碰到不少弹出的小窗口,这些窗口内容多以图片广告,宣传活动为主,甚至有时会一下子弹出四,五个,尤以个人网站更加突出。手忙脚乱的关了一通,结果往往弄得大倒胃口,同时也极大的浪费了系统资源,妨碍了我们的正常浏览,那么有没有什么办法可以让它们不"出来"呢?
如果你注意一下的话,你会发现在IE以后产生的许多国产浏览器很大部分都提供了一个类似的"过滤"功能,包括后来腾讯公司的TE浏览器也内置了这方面的设置。
打开TE浏览器窗口,在"工具"菜单里,你除了看到一个与IE一样的"Internet选项"外,还会额外的发现一个专门的"TE选项"。
选中"TE选项",窗口。
其中"综合设置"下的"不显示弹出式窗口"复选框恰恰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广告窗口过滤功能,同时设定"过滤器"还可对网页内容进一步的限定。
你或许说,我用了这么长时间的IE,总不能为了这个专门去换一款新的浏览器软件来用吧,再说毕竟IE有着诸多其他"后来者"所没有的优点。别着急,接着看!
也许是弹出窗口已经到了泛滥成灾的程度,因而也随之产生了不少专门"对付"它们的小的共享软件工具,这些工具一般没有太过复杂的功能,设计上也不是太成熟,但杀灭广告窗口倒是绰绰有余。
下面笔者特意挑选了七款不错的该类软件,以供大家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使用,另外还要提醒你的就是,由于某些原因,可能有的工具在自动关闭弹出窗口的同时,也或多或少的在某种情况下影响了正常的浏览行为,当然相比讨厌的广告窗口而言,还是值得一试的。
1、广告窗口终结者
2、AtGuard(守护者)
3、ADfilter(广告过滤器)
4、Ad Muncher(广告杀手)
5、AdSubtract
6、NoAds
7、PopUp Killer
上面我们介绍了共七种工具软件,在使用上,应该说它们各有优劣之处,至于具体用到哪一个就要看你自己的喜好了。不过简单一点,实用一点,是大家都希望的!也是笔者选择它们的一个基准。
1、广告窗口终结者
从它的名字,不难看出这个小工具是专门为"广告窗口"而设计的,下载会得到一个名字为AdBreaker.zip的压缩文件,解压缩后单击文件夹中的AdBreaker.exe,它已经启动开始工作了,并同时会弹出一个提示窗口。
鼠标在该窗口上任意位置点击一下,它就自动消失了,这时在系统状态栏里会有一个"笑脸"的LOGO,代表当前处于监测状态,当浏览器有广告窗口打开时,它能够自动捕捉到并在最短时间内(不超过1秒)关闭。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它会误会一些类似全屏状态的窗口,比如WEB下聊天室的运行,因此当我们需要这些窗口时,可在状态栏LOGO上鼠标右击,选择"退出"关闭它就行了。
2、AtGuard(守护者)
相对前面介绍的广告窗口终结者,AtGuard算得上是一个庞然大物了,当然它自身的功能也不单单是清除些广告窗口这么简单,你可以选择性的设定需要下载的内容类型,从而加快网页的浏览速度,甚至你还能够控制服务器关于Cookie资料的调用,提高安全性能,说它是一个小型的个人电脑防火墙应该也不算过分了吧。
与其他工具不同,AtGuard启动后会在桌面的最上方显示一个与窗口等宽的工具条,为了方便你随时更改其中的任意选项,所有其他窗口将被强迫在其下方显示,也即工具条永远保持可见状态。
去除"Ads"前的对勾能有效的防止弹出广告的骚扰,除此,通过"Cookies"前的复选框,你还可以选择性的设定对"小甜饼"功能的支持。
3、ADfilter(广告过滤器)
虽然名字叫做"广告过滤器",ADfilter的功能可不单是去除广告这么简单,抛除对网页上的广告,弹出窗口的过滤外,ADfilter还能刷掉背景音乐,对一些黄色内容站点进行有效的监测,同时在保护个人隐私上也有不错的体现。
默认情况下"Setup adFilter"是被选中的,也即过滤功能处于开启状态,单击"Setup adFilter"按钮可进行自定义设置。
选中"Popup ads"前的复选框就可以轻松避免开弹出广告了,此外在下面的"Forced Filetering"(强迫过滤)选项中还包括更具体的过滤措施,比如"Remove ALL popup windows no matter what!"干脆可以关闭所有以弹出形式打开的窗口。
4、Ad Muncher(广告杀手)
Ad Muncher最大的特点或许不在它对广告窗口的处置上,它能够极好的适应目前多数浏览器的使用,那么你也可以将这个理解为一种功能的"兼容性"。
Ad Muncher没有提供安装目录的浏览功能,因此如果默认的路径不能满足你的要求的话,可以直接在输入框内键入目标地址,如
如果你不希望它在下次系统启动时一块出现,可以去掉下面的复选框,依次完成安装,窗口如下
上面我们看到的是Ad Muncher界面中"Server-Suppplied Lists "标签窗口的内容,注意下右下的标明为"Remove popup windows frome these servers"的那个小窗口,因为我们需要把待过滤网站的地址放到这个列表中,前面的*号代表以该域名为起始的所有子域名,具体的操作步骤:
单击"Suggest s keyword"按钮,在随后窗口中键入一个有效的电子邮件地址,或者保持为空也可以,"Next"。
选中"Popup servers"单选项,在下面的窗口中键入目标地址,如图中的"*.163.com",好了,下面你可以安心浏览网站了。
5、AdSubtract
与其他几款软件相比,AdSubtract应该说是相对专业多了,这些无论从功能的应用,还是界面的整体设计上,均可见一斑,多少有些大家风范的感觉,这应该也是国产软件需要效仿的地方了。
启动后选择"Filters"标签进入我们关心的过滤参数设置窗口。
AdSubtract同样是通过"过滤列表"的方式来实现禁止广告窗口的功能的,选中其中的"Advertisement"复选框,单击"Add"按钮在列表中添加新的目标网站,你可以将经常访问的网站悉数放进去。
同时选中"Cookie"复选框,还可以禁止Cookie的应用以增强安全性。
6、NoAds
这里介绍的NoAds其实是一个大家都非常熟悉的网络安全软件工具,只不过我们用在这里换了个名字而已,它就是NetAlert,知道了吧!
启动NetAlert以后,你会发现一个悬浮的提示条,它是用来标定当前NetAlert的工作状态的,比如正常时会显示类似"NetAlert 2001 is Active"的信息,同时在状态栏里会自动增加一个酷似蚂蚁的LOGO图标,右击它选择"Show"打开操作窗口(注意默认时该窗口隐藏
其中"Results"标签下显示所有处理结果信息,单击"Options"标签。
选中右边的"Don't popUp"复选框,就可以达到去除弹出广告的目的了。
7、PopUp Killer
这是给大家介绍的最后一个工具了,PopUp Killer同样也属于"监测杀灭"类的去除方式,因此我们根本不会看到有窗口弹出,这样可以得到很好的浏览效果。
从PopUp Killer的操作窗口上来看,它对弹出广告窗口的针对性是特别强的,表现在设置上就非常"丰富"了,
分别从四个标签窗口中,我们不仅能查看所有弹出窗口的执行状态,而且还可以以共享的方式与其他使用该工具的网友交流,从而获取更好的处理效果。
使用菜单"Popup"-"Add",可以自定义的添加新目标网站到所谓的"黑名单"里,输入弹出窗口的Title内容,确定后它已经被添加到"待关闭列表"里了。
为了保证"Black Lists"的全面性,你可以直接下载最新的名单列表,鼠标切换到"synchronize"标签。
选中"Download available PopUp's"复选框,然后单击下面的"Start"就开始了。当然你也可以让大家分享你的本地列表,方法同上。
[man]
2005/3/20 16:33:04
#4
[电脑相关]电脑故障全集(5)
leo 发表于 2005-3-18 20:54:00
四十九、Windows2000安全检查清单
具体清单如下:
初级安全篇
1.物理安全
服务器应该安放在安装了监视器的隔离房间内,并且监视器要保留15天以上的摄像记录。另外,机箱,键盘,电脑桌抽屉要上锁,以确保旁人即使进入房间也无法使用电脑,钥匙要放在另外的安全的地方。
2.停掉Guest 帐号
在计算机管理的用户里面把guest帐号停用掉,任何时候都不允许guest帐号登陆系统。为了保险起见,最好给guest 加一个复杂的密码,你可以打开记事本,在里面输入一串包含特殊字符,数字,字母的长字符串,然后把它作为guest帐号的密码拷进去。
3.限制不必要的用户数量
去掉所有的duplicate user 帐户, 测试用帐户, 共享帐号,普通部门帐号等等。用户组策略设置相应权限,并且经常检查系统的帐户,删除已经不在使用的帐户。这些帐户很多时候都是黑客们入侵系统的突破口,系统的帐户越多,黑客们得到合法用户的权限可能性一般也就越大。国内的nt/2000主机,如果系统帐户超过10个,一般都能找出一两个弱口令帐户。我曾经发现一台主机197个帐户中竟然有180个帐号都是弱口令帐户。
4.创建2个管理员用帐号
虽然这点看上去和上面这点有些矛盾,但事实上是服从上面的规则的。 创建一个一般权限帐号用来收信以及处理一些日常事物,另一个拥有Administrators 权限的帐户只在需要的时候使用。可以让管理员使用 “ RunAS” 命令来执行一些需要特权才能作的一些工作,以方便管理。
5.把系统administrator帐号改名
大家都知道,windows 2000 的administrator帐号是不能被停用的,这意味着别人可以一遍又一边的尝试这个帐户的密码。把Administrator帐户改名可以有效的防止这一点。当然,请不要使用Admin之类的名字,改了等于没改,尽量把它伪装成普通用户,比如改成:guestone 。
6.创建一个陷阱帐号
什么是陷阱帐号? Look!>创建一个名为” Administrator”的本地帐户,把它的权限设置成最低,什么事也干不了的那种,并且加上一个超过10位的超级复杂密码。这样可以让那些 s cripts s忙上一段时间了,并且可以借此发现它们的入侵企图。或者在它的login s cripts上面做点手脚。嘿嘿,够损!
7.把共享文件的权限从”everyone”组改成“授权用户”
“everyone” 在win2000中意味着任何有权进入你的网络的用户都能够获得这些共享资料。任何时候都不要把共享文件的用户设置成”everyone”组。包括打印共享,默认的属性就是”everyone”组的,一定不要忘了改。
8.使用安全密码
一个好的密码对于一个网络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它是最容易被忽略的。前面的所说的也许已经可以说明这一点了。一些公司的管理员创建帐号的时候往往用公司名,计算机名,或者一些别的一猜就到的东西做用户名,然后又把这些帐户的密码设置得N简单,比如 “welcome” “iloveyou” “letmein”或者和用户名相同等等。这样的帐户应该要求用户首此登陆的时候更改成复杂的密码,还要注意经常更改密码。前些天在IRC和人讨论这一问题的时候,我们给好密码下了个定义:安全期内无法破解出来的密码就是好密码,也就是说,如果人家得到了你的密码文档,必须花43天或者更长的时间才能破解出来,而你的密码策略是42天必须改密码。
9.设置屏幕保护密码
很简单也很有必要,设置屏幕保护密码也是防止内部人员破坏服务器的一个屏障。注意不要使用OpenGL和一些复杂的屏幕保护程序,浪费系统资源,让他黑屏就可以了。还有一点,所有系统用户所使用的机器也最好加上屏幕保护密码。
10. 使用NTFS格式分区
把服务器的所有分区都改成NTFS格式。NTFS文件系统要比FAT,FAT32的文件系统安全得多。这点不必多说,想必大家得服务器都已经是NTFS的了。
11.运行防毒软件
我见过的Win2000/Nt服务器从来没有见到有安装了防毒软件的,其实这一点非常重要。一些好的杀毒软件不仅能杀掉一些著名的病毒,还能查杀大量木马和后门程序。这样的话,“黑客”们使用的那些有名的木马就毫无用武之地了。不要忘了经常升级病毒库
12.保障备份盘的安全
一旦系统资料被破坏,备份盘将是你恢复资料的唯一途径。备份完资料后,把备份盘防在安全的地方。千万别把资料备份在同一台服务器上,那样的话,还不如不要备份。
中级安全篇:
1.利用win2000的安全配置工具来配置策略
微软提供了一套的基于MMC(管理控制台)安全配置和分析工具,利用他们你可以很方便的配置你的服务器以满足你的要求。具体内容请参考微软主页:
www.microsoft.com/windows2000/techinfo/howitworks/security/sctoolset.asp
2.关闭不必要的服务
windows 2000 的 Terminal Services(终端服务),IIS ,和RAS都可能给你的系统带来安全漏洞。为了能够在远程方便的管理服务器,很多机器的终端服务都是开着的,如果你的也开了,要确认你已经正确的配置了终端服务。有些恶意的程序也能以服务方式悄悄的运行。要留意服务器上面开启的所有服务,中期性(每天)的检查他们。下面是C2级别安装的默认服务:
Computer Browser service TCP/IP NetBIOS Helper
Microsoft DNS server Spooler
NTLM SSP Server
RPC Locator WINS
RPC service Workstation
Netlogon Event log
3.关闭不必要的端口
关闭端口意味着减少功能,在安全和功能上面需要你作一点决策。如果服务器安装在防火墙的后面,冒的险就会少些,但是,永远不要认为你可以高枕无忧了。用端口扫描器扫描系统所开放的端口,确定开放了哪些服务是黑客入侵你的系统的第一步。\system32\drivers\etc\services 文件中有知名端口和服务的对照表可供参考。具体方法为:
网上邻居>属性>本地连接>属性>internet 协议(tcp/ip)>属性>高级>选项>tcp/ip筛选>属性 打开tcp/ip筛选,添加需要的tcp,udp,协议即可。
4.打开审核策略
开启安全审核是win2000最基本的入侵检测方法。当有人尝试对你的系统进行某些方式(如尝试用户密码,改变帐户策略,未经许可的文件访问等等)入侵的时候,都会被安全审核记录下来。很多的管理员在系统被入侵了几个月都不知道,直到系统遭到破坏。下面的这些审核是必须开启的,其他的可以根据需要增加:
策略 设置
审核系统登陆事件 成功,失败
审核帐户管理 成功,失败
审核登陆事件 成功,失败
审核对象访问 成功
审核策略更改 成功,失败
审核特权使用 成功,失败
审核系统事件 成功,失败
5.开启密码密码策略
策略 设置
密码复杂性要求 启用
密码长度最小值 6位
强制密码历史 5 次
强制密码历史 42 天
6.开启帐户策略
策略 设置
复位帐户锁定计数器 20分钟
帐户锁定时间 20分钟
帐户锁定阈值 3次
7.设定安全记录的访问权限
安全记录在默认情况下是没有保护的,把他设置成只有Administrator和系统帐户才有权访问。
8.把敏感文件存放在另外的文件服务器中
虽然现在服务器的硬盘容量都很大,但是你还是应该考虑是否有必要把一些重要的用户数据(文件,数据表,项目文件等)存放在另外一个安全的服务器中,并且经常备份它们。
9.不让系统显示上次登陆的用户名
默认情况下,终端服务接入服务器时,登陆对话框中会显示上次登陆的帐户明,本地的登陆对话框也是一样。这使得别人可以很容易的得到系统的一些用户名,进而作密码猜测。修改注册表可以不让对话框里显示上次登陆的用户名,具体是:
HKLM\Software\Microsoft\Windows NT\CurrentVersion\Winlogon\DontDisplayLastUserName
把 REG_SZ 的键值改成 1 .
10.禁止建立空连接
默认情况下,任何用户通过通过空连接连上服务器,进而枚举出帐号,猜测密码。我们可以通过修改注册表来禁止建立空连接:
Local_Machine\System\CurrentControlSet\Control\LSA-RestrictAnonymous 的值改成”1”即可。
10.到微软网站下载最新的补丁程序
很多网络管理员没有访问安全站点的习惯,以至于一些漏洞都出了很久了,还放着服务器的漏洞不补给人家当靶子用。谁也不敢保证数百万行以上代码的2000不出一点安全漏洞,经常访问微软和一些安全站点,下载最新的service pack和漏洞补丁,是保障服务器长久安全的唯一方法。
高级篇
1. 关闭 DirectDraw
这是C2级安全标准对视频卡和内存的要求。关闭DirectDraw可能对一些需要用到DirectX的程序有影响(比如游戏,在服务器上玩星际争霸?我晕..$%$^%^&??),但是对于绝大多数的商业站点都应该是没有影响的。 修改注册表 HKLM\SYSTEM\CurrentControlSet\Control\GraphicsDrivers\DCI 的Timeout(REG_DWORD)为 0 即可。
2.关闭默认共享
win2000安装好以后,系统会创建一些隐藏的共享,你可以在cmd下打 net share 查看他们。网上有很多关于IPC入侵的文章,相信大家一定对它不陌生。要禁止这些共享 ,打开 管理工具>计算机管理>共享文件夹>共享 在相应的共享文件夹上按右键,点停止共享即可,不过机器重新启动后,这些共享又会重新开启的。
默认共享目录 路径和功能
C$ D$ E$ 每个分区的根目录。Win2000 Pro版中,只有Administrator
和Backup Operators组成员才可连接,Win2000 Server版本
Server Operatros组也可以连接到这些共享目录
ADMIN$ %SYSTEMROOT% 远程管理用的共享目录。它的路径永远都
指向Win2000的安装路径,比如 c:\winnt
FAX$ 在Win2000 Server中,FAX$在fax客户端发传真的时候会到。
IPC$ 空连接。IPC$共享提供了登录到系统的能力。
NetLogon 这个共享在Windows 2000 服务器的Net Login 服务在处
理登陆域请求时用到
PRINT$ %SYSTEMROOT%\SYSTEM32\SPOOL\DRIVERS 用户远程管理打印机
3.禁止dump file的产生
dump文件在系统崩溃和蓝屏的时候是一份很有用的查找问题的资料(不然我就照字面意思翻译成垃圾文件了)。然而,它也能够给黑客提供一些敏感信息比如一些应用程序的密码等。要禁止它,打开 控制面板>系统属性>高级>启动和故障恢复 把 写入调试信息 改成无。要用的时候,可以再重新打开它。
4.使用文件加密系统EFS
Windows2000 强大的加密系统能够给磁盘,文件夹,文件加上一层安全保护。这样可以防止别人把你的硬盘挂到别的机器上以读出里面的数据。记住要给文件夹也使用EFS,而不仅仅是单个的文件。 有关EFS的具体信息可以查看
www.microsoft.com/windows2000/techinfo/howitworks/security/encrypt.asp
5.加密temp文件夹
一些应用程序在安装和升级的时候,会把一些东西拷贝到temp文件夹,但是当程序升级完毕或关闭的时候,它们并不会自己清除temp文件夹的内容。所以,给temp文件夹加密可以给你的文件多一层保护。
6.锁住注册表
在windows2000中,只有administrators和Backup Operators才有从网络上访问注册表的权限。如果你觉得还不够的话,可以进一步设定注册表访问权限,详细信息请参考:
support.microsoft.com/support/kb/articles/Q153/1/83.asp
7.关机时清除掉页面文件
页面文件也就是调度文件,是win2000用来存储没有装入内存的程序和数据文件部分的隐藏文件。一些第三方的程序可以把一些没有的加密的密码存在内存中,页面文件中也可能含有另外一些敏感的资料。 要在关机的时候清楚页面文件,可以编辑注册表
HKLM\SYSTEM\CurrentControlSet\Control\Session Manager\Memory Management
把ClearPageFileAtShutdown的值设置成1。
8.禁止从软盘和CD Rom启动系统
一些第三方的工具能通过引导系统来绕过原有的安全机制。如果你的服务器对安全要求非常高,可以考虑使用可移动软盘和光驱。把机箱锁起来扔不失为一个好方法。
9.考虑使用智能卡来代替密码
对于密码,总是使安全管理员进退两难,容易受到 10phtcrack 等工具的攻击,如果密码太复杂,用户把为了记住密码,会把密码到处乱写。如果条件允许,用智能卡来代替复杂的密码是一个很好的解决方法。
10.考虑使用IPSec
正如其名字的含义,IPSec 提供 IP 数据包的安全性。IPSec 提供身份验证、完整性和可选择的机密性。发送方计算机在传输之前加密数据,而接收方计算机在收到数据之后解密数据。利用IPSec可以使得系统的安全性能大大增强。有关IPSes的详细信息可以参考:
www.microsoft.com/china/technet/security/ipsecloc.asp
五十、搞定非法操作
作为“菜鸟”,相信大多数朋友在操作Windows时都遇到过和我一样的情况:正在优哉游哉地听着歌曲爬格子,忽然机器罢工了,马上弹出个窗口,“XX程序执行了非法操作,即将关闭”,然后只得眼睁睁地看着刚刚点灯熬油写出来的文章消失在蓝天白云的背景之中,懊恼不已。其实,“非法操作”这种情况并不可怕,只要稍加处理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造成“非法操作”的原因主要是动态链接库(.dll文件)出现了问题,通常由于安装程序时改变了程序的初始目录,或是删除程序时误删了.dll文件,也可能是病毒修改了.dll文件等原因造成的。我们可以通过查看C盘Windows目录下System文件夹中的.dll文件的日期,找出最近更新的.dll文件;也可以将可能引起问题的.dll文件找出,然后设法恢复即可。
找出症结,我们就可以用“附件”中的“系统工具”,从指定文件夹中提取未被更新过的.dll文件,恢复它就行了。具体步骤是:
打开“附件/系统工具”中的“系统信息”,点击“工具”菜单中“系统文件检查器”命令,选择“从安装软盘提取一个文件”,输入要提取的文件名称,点击“开始”,在弹出的对话框“还原自”一项中指定要提取的文件所在的文件夹,通常在d:\win98目录下,也可以通过安装光盘从.cab文件中提取(当然要先“查找”该.dll文件在那个.cab文件夹中);在“保存到”一项中选定要恢复的文件所在的文件夹,点“确定”提取该文件,重新启动系统即可。
要想减少“非法操作”情况的出现,可以这样做:少安装测试版软件;不安装多个防火墙;删除程序时,不要用“Del”键,而尽量使用软件自带的卸载程序,若没有,则要用“控制面板”中“添加/删除程序”来删除
五十一、“内存不足”的解决方法
大家在应用电脑时一定都遇到过机器提示内存不足的现象吧,那么什么是内存不足,又该如何处理呢,下面我们就来讲一讲有关这方面的内容。
所谓"内存不足"就是指在启动或运行DOS应用程序和Windows应用程序时,系统报"Out of memory"或"内存不足"的错误信息。"内存不足"是一种很常见的故障,运行DOS应用程序和Windows应用程序引起"内存不足"的原因不完全相同。
一、DOS下的内存不足
如果是在运行DOS应用程序时出现" Out of memory"(内存不足)的故障,可按以下方法进行检查和处理:
1、检查系统是否提供对扩充内存的支持,必须保证CONFIG.SYS文件中的EMM386.EXE命令中含有RAM参数,关于RAM参数的设置请参考相关文章,这里就不述叙;
2、 如果故障仍存在,检查DOS内核程序与其它运行的应用程序是否兼容,某些程序是否占用了大量的常规内存,并作出相应的处理。
举个例子:一次我在运行WPS 时,屏幕显示"内存不够",系统无法运行。考虑到在运行WPS之前曾执行过一些其它程序,可能是这些程序没有完全从内存中退出,于是重新启动,运行金山汉字系统,WPS 编辑软件仍无法进入,用DOS 6.22的Mem命令查看内存,仅剩200KB左右的空间,且CHLIB文件占用主内存达255KB,即字库放在了常规内存中,而金山系统是应该可以自动使用扩展内存存放字库的,查看系统配置情况,在CONFIG.SYS中设有:
DEVICE=C:\DOS\HIMEM.SYS
DOS=HIGH
这就是说,DOS内核程序调入扩展内存后,虽然扩大了可用主内存空间,但是由于扩展内存与金山系统发生冲突,以致汉字库无法载入扩展内存。解决的办法有两种:
1、去掉DOS=HIGH设置,将DOS内核程序从扩展内存撤出,即可正常运行。
2、将"/DEVICE=C:\DOS\HIMEM.SYS"改为"/DEVICE=C:\DOS\HIMEM.SYS/INT15=320",因金山系统使用的是扩展内存的低端,这一区域若有其它程序驻留,字库就不能正常载入,利用INT15参数给系统先预留出一部分传统的扩展存储器(即不由XMS规范管理而由INT15直接使用的扩展存储器),字库和DOS内核都可使用扩展内存了,这样设置之后,在金山汉字系统状态下可用的主内存空间可达512KB,比不设置时多出250KB左右。
二、Windows中的内存不足
如果在运行Windows应用程序时,出现"内存不足"的故障,可按下列方法进行检查和处理:
1、首先应检查Windows的资源使用情况,如果资源占用较多,可用资源较少,打开新文件时会出现"内存不足"的问题。这时可以清理屏幕,减少窗口的数目,关闭不用的应用程序,包括TSR内存驻留程序,将Windows应用程序最小化为图标,如果问题只是在运行一特殊的应用程序时出现,则与应用软件销售商联系,可能是数据对象的管理不好所致;
2、如果问题没有解决,清除或保存Clipboard(剪贴板)的内容,使用ControlPanel Desktop选项将墙纸(Wallpaper)设置为None;
3、如问题仍存在,可用PIF编辑器编辑PIF文件,增大PIF文件中定义的MemoryRequirements:KB Required的值;在标准模式下,选择Prevent ProgramSwitch,该开关选项打开后,退出应用程序返回Windows;如果是386增强模式,则要将Display Usage设置成Full Screen(全屏幕方式),将Execution设置为Exclusive,将Video memory设置为尽可能低的方式;
4、 如果问题仍存在,则重新开机进入Windows系统,并且确保在"启动"图标中没有其它无关的应用软件同时启动运行,在WIN.INI文件中也没有Run或Load命令加载的任何无关的应用程序。
在平时,出现"内存不足"的问题一般可以按以下办法处理。 首先,退出那些不需要运行的应用程序,然后,再检查系统的可用资源为多少。如果可用资源大于30%,一般可以运行新的程序。当有多个应用程序在系统中运行时,可以退出一个,检查一次可用资源,如果某个应用程序在退出前后,可用资源的百分比没有变化,说明这个应用程序没有释放它所占用的资源。如果要收回这些没有释放的资源,只能退出Windows后,再重新进入Windows。为了确保在启动进入Windows时系统的可用资源足够,在"启动"图标中应该没有无关的应用软件同时启动运行,在WIN.INI文件中也没有由Run或Load命令加载的任何无关的应用程序,因为这些同时启动的无关应用程序可能已经占用了很多资源,使得要使用的应用程序无法运行。
一般说来,经过这样处理,就不会出现"内存不足"的问题了.
五十二、软件残骸地大曝光
被你一次次删除的软件,并没有完全从你的系统中消失,它们还留了一些“尾巴”在你注册表里面。上期《电脑报》给大家介绍了用第三方软件来自动删除这些残骸,这次笔者就把这些残骸的藏身之地给大家曝曝光。
第一处:
“HKEY_USERS\.DEFAULTSoftware\Microsoft\Windows\CurrentVersion\Explorer\MenuOrder\Start Menu\&Programs”把它打开一看,咦?怎么以前删除的软件名称都在这?原来这是程序菜单下软件的排序。
程序目录下是没有了,而排序仍然保留了下来。
第二处:
“HKEY_LOCAL_MACHINESoftware\Microsoft\Windows\Current
Version\Uninstall”这里是软件的卸载信息,一些软件有时会在“添加/删除”程序里留下垃圾,而又在此删不掉,只好在这删了!
五十三、内存故障详解
一、开机无显示
由于内存条原因出现此类故障一般是因为内存条与主板内存插槽接触不良造成,只要用橡皮擦来回擦试其金手指部位即可解决问题(不要用酒精等清洗),还有就是内存损坏或主板内存槽有问题也会造成此类故障。
由于内存条原因造成开机无显示故障,主机扬声器一般都会长时间蜂鸣(针对Award Bios而言)
二、windows系统运行不稳定,经常产生非法错误
出现此类故障一般是由于内存芯片质量不良或软件原因引起,如若确定是内存条原因只有更换一途。
三、windows注册表经常无故损坏,提示要求用户恢复
此类故障一般都是因为内存条质量不佳引起,很难予以修复,唯有更换一途。
四、windows经常自动进入安全模式
此类故障一般是由于主板与内存条不兼容或内存条质量不佳引起,常见于PC133内存用于某些不支持PC133内存条的主板上,可以尝试在CMOS设置内降低内存读取速度看能否解决问题,如若不行,那就只有更换内存条了。
五、随机性死机
此类故障一般是由于采用了几种不同芯片的内存条,由于各内存条速度不同产生一个时间差从而导致死机,对此可以在CMOS设置内降低内存速度予以解决,否则,唯有使用同型号内存。还有一种可能就是内存条与主板不兼容,此类现象一般少见,另外也有可能是内存条与主板接触不良引起电脑随机性死机,此类现象倒是比较常见。
六、内存加大后系统资源反而降低
此类现象一般是由于主板与内存不兼容引起,常见于PC133内存条用于某些不支持PC133内存条的主板上,即使系统重装也不能解决问题。
七、windows启动时,在载入高端内存文件himem.sys时系统提示某些地址有问题
此问题一般是由于内存条的某些芯片损坏造成,解决方法可参见下面内存维修一法。
八、运行某些软件时经常出现内存不足的提示
此现象一般是由于系统盘剩余空间不足造成,可以删除一些无用文件,多留一些空间即可,一般保持在300M左右为宜。
九、从硬盘引导安装windows进行到检测磁盘空间时,系统提示内存不足
此类故障一般是由于用户在config.sys文件中加入了emm386.exe文件,只要将其屏蔽掉即可解决问题。
其实,从硬盘以DOS方式引导安装windows的方法比较复杂而且速度慢,其一,必须要在硬盘上安装DOS文件,且还要配置config.sys和autoexec.bat文件,若文件配置不当,还会引发一系例不可预见的故障,对于初学者很不实用。其二,windows装入成功后,由于每次启动系统都会调入config.sys与autoexec.bat文件来驱动光驱,使得系统启动时间延长,如若屏蔽掉config.sys与autoexec.bat后,在windows下有时光驱又不能正常工作。
十、安装windows进行到系统配置时产生一个非法错误
此类故障一般是由于内存条损坏造成,可以按内存维修一法来解决,如若不行,那就只有更换内存条了。
十一、启动windows时系统多次自动重新启动
此类故障一般是由于内存条或电源质量有问题造成,当然,系统重新启动还有可能是CPU散热不良或其他人为故障造成,对此,唯有用排除法一步一步排除。
十二、内存维修一法
出现上面几种故障后,倘若内存损坏或芯片质量不行,如条件不允许可以用烙铁将内存一边的各芯片卸下,看能否解决问题,如若不行再换卸另一边的芯片,直到成功为止(如此焊工只怕要维修手机的人方可达到)。当然,有条件用示波器检测那就事半功倍了),采用此法后,因为已将内存的一边芯片卸下,所以内存只有一半可用,例如,64M还有32M可用,为此,对于小容量内存就没有维修的必要了。
五十四、拯救硬盘十大方法
为了有效地保存硬盘中的数据,除了经常性地进行备份工作以外,还要学会在硬盘出现故障时如何救活硬盘,或者从坏的区域中提取出有用的数据,把损失降到最小程度。
一、系统不认硬盘
系统从硬盘无法启动,从A盘启动也无法进入C盘,使用CMOS中的自动监测功能也无法发现硬盘的存在。这种故障大都出现在连接电缆或IDE端口上,硬盘本身故障的可能性不大,可通过重新插接硬盘电缆或者改换IDE口及电缆等进行替换试验,就会很快发现故障的所在。如果新接上的硬盘也不被接受,一个常见的原因就是硬盘上的主从跳线,如果一条IDE硬盘线上接两个硬盘设备,就要分清楚主从关系。
二、CMOS引起的故障
CMOS中的硬盘类型正确与否直接影响硬盘的正常使用。现在的机器都支持“IDE Auto Detect”的功能,可自动检测硬盘的类型。当硬盘类型错误时,有时干脆无法启动系统,有时能够启动,但会发生读写错误。比如CMOS中的硬盘类型小于实际的硬盘容量,则硬盘后面的扇区将无法读写,如果是多分区状态则个别分区将丢失。还有一个重要的故障原因,由于目前的IDE都支持逻辑参数类型,硬盘可采用“Normal,LBA,Large”等,如果在一般的模式下安装了数据,而又在CMOS中改为其它的模式,则会发生硬盘的读写错误故障,因为其映射关系已经改变,将无法读取原来的正确硬盘位置。
三、主引导程序引起的启动故障
主引导程序位于硬盘的主引导扇区,主要用于检测硬盘分区的正确性,并确定活动分区,负责把引导权移交给活动分区的DOS或其他操作系统。此段程序损坏将无法从硬盘引导,但从软驱或光驱启动之后可对硬盘进行读写。修复此故障的方法较为简单,使用高版本DOS的FDISK最为方便,当带参数/mbr运行时,将直接更换(重写)硬盘的主引导程序。实际上硬盘的主引导扇区正是此程序建立的,FDISK.EXE之中包含有完整的硬盘主引导程序。虽然DOS版本不断更新,但硬盘的主引导程序一直没有变化,从DOS 3.x到Windos 95的DOS,只要找到一种DOS引导盘启动系统并运行此程序即可修复。
四、分区表错误引发的启动故障
分区表错误是硬盘的严重错误,不同的错误程度会造成不同的损失。如果是没有活动分区标志,则计算机无法启动。但从软驱或光驱引导系统后可对硬盘读写,可通过FDISK重置活动分区进行修复。
如果是某一分区类型错误,可造成某一分区的丢失。分区表的第四个字节为分区类型值,正常的可引导的大于32MB的基本DOS分区值为06,而扩展的DOS分区值是05。很多人利用此类型值实现单个分区的加密技术,恢复原来的正确类型值即可使该分区恢复正常。
分区表中还有其它数据用于记录分区的起始或终止地址。这些数据的损坏将造成该分区的混乱或丢失,可用的方法是用备份的分区表数据重新写回,或者从其它的相同类型的并且分区状况相同的硬盘上获取分区表数据。
恢复的工具可采用NU等工具软件,操作非常方便。当然也可采用DEBUG进行操作,但操作繁琐并且具有一定的风险。
五、分区有效标志错误的故障
在硬盘主引导扇区中还存在一个重要的部分,那就是其最后的两个字节:“55aa”,此字节为扇区的有效标志。当从硬盘、软盘或光盘启动时,将检测这两个字节,如果存在则认为有硬盘存在,否则将不承认硬盘。此处可用于整个硬盘的加密技术,可采用DEBUG方法进行恢复处理。另外,当DOS引导扇区无引导标志时,系统启动将显示为:“Mmissing Operating System”。方便的方法是使用下面的DOS系统通用的修复方法。
六、DOS引导系统引起的启动故障
DOS引导系统主要由DOS引导扇区和DOS系统文件组成。系统文件主要包括IO.SYS、MSDOS.SYS、COMMAND.COM,其中COMMAND.COM是DOS的外壳文件,可用其它的同类文件替换,但缺省状态下是DOS启动的必备文件。在Windows 95携带的DOS系统中,MSDOS.SYS是一个文本文件,是启动Windows必须的文件,但只启动DOS时可不用此文件。DOS引导出错时,可从软盘或光盘引导系统后使用SYS C:命令传送系统,即可修复故障,包括引导扇区及系统文件都可自动修复到正常状态。
七、FAT表引起的读写故障
FAT表记录着硬盘数据的存储地址,每一个文件都有一组FAT链指定其存放的簇地址。FAT表的损坏意味着文件内容的丢失。庆幸的是DOS系统本身提供了两个FAT表,如果目前使用的FAT表损坏,可用第二个进行覆盖修复。但由于不同规格的磁盘其FAT表的长度及第二个FAT表的地址也是不固定的,所以修复时必须正确查找其正确位置,一些工具软件如NU等本身具有这样的修复功能,使用也非常的方便。采用DEBUG也可实现这种操作,即采用其m命令把第二个FAT表移到第一个表处即可。如果第二个FAT表也损坏了,则也无法把硬盘恢复到原来的状态,但文件的数据仍然存放在硬盘的数据区中,可采用CHKDSK或SCANDISK命令进行修复,最终得到*.CHK文件,这便是丢失FAT链的扇区数据。如果是文本文件则可从中提取出完整的或部分的文件内容。
八、目录表损坏引起的引导故障
目录表记录着硬盘中文件的文件名等数据,其中最重要的一项是该文件的起始簇号。目录表由于没有自动备份功能,所以如果目录损坏将丢失大量的文件。一种减少损失的方法也是采用CHKDSK或SCANDISK程序恢复的方法,从硬盘中搜索出*.CHK文件,由于目录表损坏时仅是首簇号丢失,每一个*.CHK文件即是一个完整的文件,把其改为原来的名字即可恢复大多数文件。
九、误删除分区时数据的恢复
当用FDISK删除了硬盘分区之后,表面上是硬盘中的数据已经完全消失,在未格式化时进入硬盘会显示为无效驱动器。如果了解FDISK的工作原理,就会知道FDISK只是重新改写了硬盘的主引导扇区(0面0道1扇区)中的内容,具体说就是删除了硬盘分区表信息,而硬盘中的任何分区的数据均没有改变。可仿照上述的分区表错误的修复方法,即想办法恢复分区表数据即可恢复原来的分区及数据。如果已经对分区格式化,在先恢复分区后,可按下面的方法恢复分区数据。
十、误格式化硬盘数据的恢复
在DOS高版本状态下,formAT格式化操作在缺省状态下都建立了用于恢复格式化的磁盘信息,实际上是把磁盘的DOS引导扇区、FAT分区表及目录表的所有内容复制到了磁盘的最后几个扇区中(因为后面的扇区很少使用),而数据区中的内容根本没有改变。这样通过运行UNformAT命令即可恢复。另外DOS还提供了一个MIROR命令用于记录当前磁盘的信息,供格式化或删除之后的恢复使用,此方法也比较有效。
五十五、光电鼠标常见故障全解决
光电鼠标使用光电传感器替代机械鼠标中的机械元件,因而维修方法具有独特性。光电鼠标故障的90%以上为断线、按键接触不良、光学系统脏污造成,少数劣质产品也常有虚焊和元件损坏的情况出现。
1.电缆芯片断线
电缆芯线断路主要表现为光标不动或时好时坏,用手推动连线,光标抖动。一般断线故障多发生在插头或电缆线引出端等频繁弯折处,此时护套完好无损,从外表上一般看不出来,而且由于断开处时接时断,用万用表也不好测量。处理方法是:拆开鼠标,将电缆排线插头从电路板上拔下,并按芯线的颜色与插针的对应关系做好标记后,然后把芯线按断线的位置剪去5cm~6cm左右,如果手头有孔形插针和压线器,就可以照原样压线,否则只能采用焊接的方法,将芯线焊在孔形插针的尾部。
为了保证以后电缆线不再因疲劳而断线,可取废圆珠笔弹簧一个,待剪去芯线时将弹簧套在线外,然后焊好接点。用鼠标上下盖将弹簧靠线头的一端压在上下盖边缘,让大部分弹簧在鼠标外面起缓冲作用,这样可延长电缆线的使用寿命。
2.按键故障
1)按键磨损。这是由于微动开关上的条形按钮与塑料上盖的条形按钮接触部位长时间频繁摩擦所致,测量微动开关能正常通断,说明微动开关本身没有问题。处理方法可在上盖与条形按钮接触处刷一层快干胶解决,也可贴一张不干胶纸做应急处理。
2)按键失灵:按键失灵多为微动开关中的簧片断裂或内部接触不良,这种情况须另换一只按键;对于规格比较特殊的按键开关如一时无法找到代用品,则可以考虑将不常使用的中键与左键交换,具体操作是:用电烙铁焊下鼠标左、中键,做好记号,把拆下的中键焊回左键位置,按键开关须贴紧电路板焊接,否则该按键会高于其他按键而导致手感不适,严重时会导致其他按键而失灵。另外,鼠标电路板上元件焊接不良也可能导致按键失灵,最常见的情况是电路板上的焊点长时间受力而导致断裂或脱焊。这种情况须用电烙铁补焊或将断裂的电路引脚重新连好。
3.灵敏度变差
灵敏度变差是光电鼠标的常见故障,具体表现为移动鼠标时,光标反应迟钝,不听指挥。故障原因及解决方法是:
1)发光管或光敏元件老化:光电鼠标的核心IC内部集成有一个恒流电路,将发光管的工作电流恒定在约50mA,高档鼠标一般采用间歇采样技术,送出的电流是间歇导通的(采样频率约5KHz),可以在同样功耗的前提下提高检测时发光管的功率,故检测灵敏度高。有些厂家为了提高光电鼠标的灵敏度,人为加大了发光二极管的工作电流,增大发射功能。这样会导致发光二极管较早老化。在接收端,如果采用了质量不高的光敏三极管,工作时间长了,也会自然老化,导致灵敏度变差。此时,只有更换型号相同的发光管或光敏管。
2)光电接收系统偏移,焦距没有对准。光电鼠标是利用内部两对互相垂直的光电检测器,配合光电板进行工作的。从发光二极管上发出的光线,照射在光电板上,反射后的光线经聚焦后经反光镜再次反射,调整其传输路径,被光敏管接收,形成脉冲信号,脉冲信号的数量及相位决定了鼠标移动的速度及方向。光电鼠标的发射及透镜系统组件是组合在一体的,固定在鼠标的外壳上,而光敏三极管是固定在电路板上的,二者的位置必须相当精确,厂家是在校准了位置后,用热熔胶把发光管固定在透镜组件上的,如果在使用过程中,鼠标被摔碰过或震动过大,就有可能使热熔胶脱落、发光二极管移位。如果发光二极管偏离了校准位置,从光电板反射来的光线就可能到达不了光敏管。此时,要耐心调节发光管的位置,使之恢复原位,直到向水平与垂直方向移动时,指针最灵敏为止,再用少量的502胶水固定发光管的位置,合上盖板即可。
3)外界光线影响。为了防止外界光线的影响,透镜组件的裸露部分是用不透光的黑纸遮住的,使光线在暗箱中传递,如果黑纸脱落,导致外界光线照射到光敏管上,就会使光敏管饱和,数据处理电路得不到正确的信号,导致灵敏度降低。4)透镜通路有污染,使光线不能顺利到达。原因是工作环境较差,有污染,时间长了,污物附着在发光管、光敏管、透镜及反光镜表面,遮挡光线接收路径使光路不通。处理方法是用棉球沾无水乙醇擦洗,擦洗的部件包括发光管、透镜及反光镜、光敏管表面,要注意无水乙醇一定要纯,否则会越清洗越脏,也可以在用无水乙醇清洗后,对准透镜及反光镜片呵一口气,然后再用干净的棉棒轻轻擦拭,直到光洁如初为止。5)光电板磨损或位置不正。光电鼠标的光电板上印有许许多多黑白相间的小格子,光照到黑色的格子时就被黑色吸收,光敏三极管便接收不到反射光。相反,若照到白色的格子上,光敏三极管便可以收到反射光。使用时,要注意保持光电板的清洁和良好感光状态,同时鼠标相对于光电板的位置要正,光电板位置有偏斜或光电板磨损厉害,则会使反射后的光线脉冲变形或模糊不清,电路便无法识别而导致鼠标灵敏度变差。
4.鼠标定位不准
故障表现为鼠标位置不定或经常无故发生飘移,故障原因主要有: 1)外界的杂散光影响。现在有些鼠标为了追求漂亮美观外壳的透光性太好,如果光路屏蔽不好,再加上周围有强光干扰的话,就很容易影响到鼠标内部光信号的传输,而产生的干扰脉冲便会导致鼠标误动作。
2)电路中有虚焊的话,会使电路产生的脉冲混入造成干扰,对电路的正常工作产生影响。此时,需要仔细检查电路的焊点,特别是某些易受力的部位。发现虚焊点后,用电烙铁补焊即可。
3)晶振或IC质量不好,受温度影响,使其工作频率不稳或产生飘移,此时,只能用同型号、同频率的集成电路或晶振替换。
以上维修注意事项:
许多故障都需要打开鼠标外壳进行修理,此时需要卸下底部的螺丝,如果卸下了可见螺丝还不能打开鼠标,那么千万不要硬撬,检查一下标签或保修贴下是否还有隐藏的螺丝,有些鼠标连结处还有塑料倒钩,拆卸时更要小心。
五十六、计算机病毒与计算机故障的区别
在清除计算机病毒的过程中, 有些类似计算机病毒的现象纯属由计算机硬件或软件故障引起, 同时有些病毒发作现象又与硬件或软件的故障现象相类似, 如引导型病毒等。这给用户造成了很大的麻烦, 许多用户往往在用各种查解病毒软件查不出病毒时就去格式化硬盘, 不仅影响了硬盘的寿命, 而且还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所以, 正确区分计算机的病毒与故障是保障计算机系统安全运行的关键。
一、计算机病毒的现象与查解方法
在一般情况下, 计算机病毒总是依附某一系统软件或用户程序进行繁殖和扩散, 病毒发作时危及计算机的正常工作, 破坏数据与程序, 侵犯计算机资源。计算机在感染病毒后, 总是有一定规律地出现异常现象:
①屏幕显示异常, 屏幕显示出不是由正常程序产生的画面或字符串, 屏幕显示混乱;
②程序装入时间增长, 文件运行速度下降;
③用户没有访问的设备出现工作信号;
④磁盘出现莫名其妙的文件和坏块, 卷标发生变化;
⑤系统自行引导;
⑥丢失数据或程序, 文件字节数发生变化;
⑦内存空间、磁盘空间减小;
⑧异常死机;
⑨磁盘访问时间比平时增长;
⑩系统引导时间增长。
如果出现上述现象时, 应首先对系统的BOOT区、IO.SYS、MSDOS.SYS、COMMAND.COM、.COM、.EXE文件进行仔细检查, 并与正确的文件相比较, 如有异常现象则可能感染病毒。然后对其它文件进行检查,有无异常现象, 找出异常现象的原因。病毒与故障的区别的关键是, 一般故障只是无规律的偶然发生一次而病毒的发作总是有规律的。
这里建议使用在DOS6.0以上版本所带的MSAV软件, 它的最突出的功能是能查出所有文件的变化, 并能做出记录。
如果MSAV报告有大量的文件被改动, 则系统可能被病毒感染。
二、与病毒现象类似的硬件故障
硬件的故障范围不太广泛, 但是很容易被确认。在处理计算机的异常现象时很容易被忽略, 只有先排除硬件故障,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
1. 系统的硬件配置
这种故障常在兼容机上发生, 由于配件的不完全兼容, 导致一些软件不能够正常运行。笔者遇到过一台兼容机, 联迅绿色节能主板, 昆腾大脚硬盘, 开始时安装小软件非常顺利, 但是安装WINDOWS时却出现了装不上的故障, 开始也怀疑病毒作怪, 在用了许多杀毒软件后也不能解决问题。后来查阅了一些资料才发现了问题所在, 因主板是节能型的,而CPU、硬盘却不是节能型的, 当安装软件的时间超过主板进入休眠时间的期限时, 主板就进入了休眠状态, 于是就由于主板、CPU、硬盘工作不协调而出现了故障。解决的办法很简单, 把主板的节能开关关掉就一切正常了。所以, 用户在自己组装计算机时应首先考虑配件的兼容性, 购买配件前应仔细阅读产品说明书。
[iduba_page]
2. 电源电压不稳定
由于计算机所使用的电源的电压不稳定, 容易导致用户文件在磁盘读写时出现丢失或被破坏的现象, 严重时将会引起系统自启动。如果用户所用的电源的电压经常性的不稳定, 为了使您的计算机更安全地工作, 建议您使用电源稳压器或不间断电源(UPS)。
3. 插件接触不良
由于计算机插件接触不良, 会使某些设备出现时好时坏的现象。例如: 显示器信号线与主机接触不良时可能会使显示器显示不稳定; 磁盘线与多功能卡接触不良时会导致磁盘读写时好时坏; 打印机电缆与主机接触不良时会造成打印机不工作或工作现象不正常; 鼠标线与串行口接触不良时会出现鼠标时动时不动的故障等等。
4. 软驱故障
用户如果使用质量低劣的磁盘或使用损坏的、发霉的磁盘, 将会把软驱磁头弄脏, 出现无法读写磁盘或读写出错等故障。遇到这种情况, 只需用清洗盘清洗磁头, 一般情况下都能排队故障。如果污染特别严重, 需要将软驱拆开, 用清洗液手工清洗。
5. 关于CMOS的问题 众所周知, CMOS中所存储的信息对计算机系统来说是十分重要的, 在微机启动时总是先要按CMOS中的信息来检测和初始化系统(当然是最基本的初始化)。在486以上的主板里, 大都有一个病毒监测开关, 用户一般情况下都设置为"ON", 这时如果安装WINDOWS95, 就会发生死机现象。原因是安装WINDOWS95时, 安装程序会修改硬盘的引导部分、系统的内部中断和中断向量表, 而病毒监测程序不允许这样做, 于是就导致了死机。 建议用户在安装新系统时, 先把CMOS中病毒监测开关关掉。另外, 系统的引导速度和一些程序的运行速度减慢也可能与CMOS有关, 因为CMOS的高级设置中有一些影子内存开关, 这也会影响系统的运行速度。
三、与病毒现象类似的软件故障
软件故障的范围比较广泛, 问题出现也比较多。对软件故障的辨认和解决也是一件很难的事情, 它需要用户有相当的软件知识和丰富的上机经验。这里介绍一些常见的症状。
1. 出现“Invalid drive specification”(非法驱动器号)
这个提示是说明用户的驱动器丢失, 如果用户原来拥有这个驱动器, 则可能是这个驱动器的主引导扇区的分区表参数破坏或是磁盘标志50AA被修改。遇到这种情况用DEBUG或NORTON等工具软件将正确的主引导扇区信息写入磁盘的主引导扇区。
五十七、CMOS数据丢失现象的处理
【现象】:对于CMOS中的数据,哪些情况会造成CMOS中的数据丢失?
【分析处理】:CMOS数据的丢失,也就是通过CMOS程序设置的计算机各硬件参数不能保存,当计算机重新冷启动时,CMOS-RAM参数丢失,致辞使系统无法检测到各硬件,从而使计算机无法正常的工作.CMOS参数丢失是系统常见的帮障,可能是由于破坏性开/关机、电池接触不良、病毒、CMOS跳线开关设置不当、电池电压不足、软件及主板故障等问题引起.造成CMOS参数丢失的情况有以下几种:
(1)破坏性关机
在操作系统正常运行的过程中,突然掉电或关闭计算机电源开关,可能会造成CMOS的参数丢失.
(2)病毒性破坏
用杀毒软件检查系统是否有病毒,某些病毒会定期破坏CMOS设置.如有病毒存在,就及时杀除病毒.
(3)主板的电池接触不良
检查主板上的电池接触是否良好.有些主板由于布局结构不合理,使电池经常受到其他部件的挤压,造成电池接触不良,导致CMOS芯片经常掉电,造成系统信息丢失.也有一些主板所使用的电池部件本身不合规格,造成电池接触不良,应确保电池与主板接触良好.
(4)BIOS-RAM芯片接触不良
检查BIOS-RAM芯片接触是否良好,如接触不良,及时插好BIOS-RAM芯片.
(5)CMOS跳线开关设置有误
有些主板上有CMOS设置开关,如CMOS CLEAR类开关或清除CMOS内容的跳线,检查此类开关是否被设置为“清除”状态,如果被设置成了“清除”状态,就会导致开机时系统自动清除以前的CMOS设置.因此要正确设置这类开关.
(6)电池的电压不足
当主板上的电池电压不足时,会导致BIOS信息经常丢失,可用万用表测量电池的电压,一般5V左右的电压为正常.若电压相差太大,应及时更换电池.
(7)软件原因
检查常用的软件在使用时是否对CMOS进行写操作.若有读写的情况,最好不要使用该软件.
(8)主板故障
若上述几项均无问题,那就是主板上的电路出问题了.
五十八、主板故障的分类和维修
一主板故障的分类
1局部性故障和全局性故障
局部性故障指系统某一个或几个功能运行不正常如主板上打印控制芯片损坏仅造成联机打印不正常并不影响其他功能全局性故障往往影响整个系统的正常运行使其丧失全部功能例如时钟发生器损坏将使整个系统瘫痪
2非致命性故障和致命性故障
非致命性故障也发生在系统上电自检期间一般给出错误信息致命性故障发生在系统上电自检期间一般导致系统死机
3稳定性故障和不稳定性故障
稳定性故障是由于元器件功能失效电路断路短路引起其故障现象稳定重复出现而不稳定性故障往往是由于接触不良元器件性能变差使芯片逻辑功能处于时而正常时而不正常的临界状态而引起如由于I/O插槽变形造成显示卡与该插槽接触不良使显示呈变化不定的错误状态
4独立性故障和相关性故障
独立性故障指完成单一功能的芯片损坏相关性故障指一个故障与另外一些故障相关联其故障现象为多方面功能不正常而其故障实质为控制诸功能的共同部分出现故障引起例如软硬盘子系统工作均不正常而软硬盘控制卡上其功能控制较为分离故障往往在主板上的外设数据伟输控制即DMA控制电路
5电源故障总线故障元件故障等
电源故障包括主板上+12V+5V及+3.3V电源和Power Good信号故障总线故障包括总线本身故障和总线控制权产生的故障元件故障则包括电阻电容集成电路芯片及其他元部件的故障
二引起主板故障的主板原因
1人为故障带电插拔I/O卡以及在装板卡及插头时用力不当造成对接口芯片等的损害
2环境不良静电常造成主板上芯片特别是CMOS芯片被击穿另外主板遇到电源损坏或电网电压瞬间产生的高峰脉冲时往往会损坏系统板供电插头附近的芯片如果主板上布满了灰尘也会造成信号短路等
3器件质量问题由于芯片和其他器件质量不良导致的损坏
三主板故障检查维修的常用方法
主板故障往往表现为系统启动失败屏幕无显示等难以直观判断的故障现象下面列举的维修方法各有优势和局限性往往结合使用
1清洁法
可用毛刷轻轻刷去主板上的灰尘另外主板上一些插卡芯片采用插脚形式常会因为引脚氧化而接触不良可用橡皮擦去表面氧化层重新插接
2观察法
反复查看待修的板子看各插头插座是否歪斜电阻电容引脚是否相碰表面是否烧焦芯片表面是否开裂主板上的铜箔是否烧断还要查看是否有异物掉进主板的元器件之间遇到有疑问的地方可以借助万用表量一下触摸一些芯片的表面如果异常发烫可换一块芯片试试
3电阻电压测量法
为防止出现意外在加电之前应测量一下主板上电源+5V与地GND之间的电阻值最简捷的方法是测芯片的电源引脚与地之间的电阻未插入电源插头时该电阻 一般奕不300 最低也不应该低于100再测一下反向电阻值略有差异但不能相差过大若正反向阻值很小或接近导通就说明有短路发生应检查短的原因产生这类现象的原因有以下几种
1系统板上有被击穿的芯片一般说此类故障较难排TTL芯片LS系列的+5V连在一起可吸去+5V引脚上的焊锡使其悬浮逐个测量从而找出故障片子如果采用割线的方法势必会影响主板的寿命
2板子上有损坏的电阻电容
3板子上存有导电杂物
当排除短路故障后插上所有的I/O卡测量+5V+12V与地是否短路特别是+12V与周围信号是否相碰当手头上有一块好的同样型号的主板时也可以用流量电组值的方法测板上的疑点通过对比可以较快地发现芯片故障所在
当上述步骤均未见效时可以将电源插上加电测量一般测电源的+5V和+12V当发现某一电压值偏离标准太远时可以通过分隔法或割断某些引线或拔下某些芯片再测电压当割断某条引线或拔下某块芯片时若电压变为2为则这条引线引出的元器件或拔下来的芯片就是故障所在
4拔插交换法
主机系统产生故障的原因很多例如主板自身故障或I/0总线上的各种插卡故障均可导致系统远行不正常采用拔插维修法是确定故障在主板或I/O设备的简捷方法该方法就是关机将插件板逐块拔出每拔出一块板卡就开机观察机器运行状态一旦拔出某块板卡后主板运行正常那么故障原因就是该插件板故障或相应I/O总线槽及负载电路故障若拔出所有插件板后系统启动仍不正常则故障很可能就在主板上采用交换法实质上就是将同型号
插件板总线方式一致功能相同的插件板或同型号芯片相互芯片相互交换根据故障现象的变化情况判断故障所在此法多用于易拔插的维修环境例如内存自检出错可交换相同的内存芯片或内存条来确定故障原因
5静态动态测量分析法
1静态测量法让主板暂停在某一特写状态下由电路逻辑原理或芯片输出与输入之间的逻辑关系用万用表或逻辑笔测量相关点电平来分析判断故障原因
2动态测量分析法编制专用论断程序或人为设置正常条件在机器运行过程中用示波器测量观察有关组件的波形并与正常的波形进行比较判断故障部位
6先简单后复杂并结合组成原理的判断法
随着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广泛应用主板上的控制逻辑集成度越来越高其逻辑正确性越来越难以通过测量来判断可采用先判断逻辑关系简单的芯片及阻容元件后将故障集中在逻辑关系难以判断的大规模集成电路芯片
7软件诊断法
通过随机诊断程序专用维修诊断卡及根据各种技术参数如接口地址自编专用诊断程序来辅助硬件维修可达到事半功倍之效程序测试法的原理就是用软件发送数据命令通过读线路状态及某个芯片如寄存器状态来识别故障部位此法往往用于检查各种接口电路故障及具有地址参数的各种电路但此法应用的前提是CPU及基总线运行正常能够运行有关诊断软件能够运行安装于I/O总线插槽上的诊断卡等
五十九、软件六大“硬伤害”
硬盘是计算机中最重要的存储介质,关于硬盘的维护保养,相信每个电脑用户都有所了解。不过,以前的很多文章都是针对拨号时代的单机用户,在宽带逐渐普及、大硬盘不断降价的今天,很多人一打开电脑就会让硬盘满负荷运转:看高清晰的DVDRip影片、进行不间断的BT下载、使用Windows的系统还原功能……不过,你可能并不清楚,这些新软件带来的新的应用模式,会给硬盘带来新的伤害!
新应用模式带来的隐患
1.编码错误的DVDRip
现在网上由DVD转录压缩的DVDRip格式的影片相当受欢迎。这种格式的影片清晰度和DVD相差无几,但下载一部影片只有700MB~1.3GB大小,因此很多用户喜欢将DVDRip格式的影片下载到硬盘上慢慢欣赏。不过,播放这种格式的影片对系统有较高的要求:除了CPU、显卡要求足够强劲以保证播放流畅外,硬盘负荷也非常大——因为播放DVDRip就是一个不断解码解压缩,再输送到显示系统的过程。笔者发现,在遇到有编码错误的DVDRip文件时,Windows会出现磁盘占用率非常高的现象:系统不断想要把编码转换为视频信号,但编码错误的文件索引和相应的信号段是不匹配的——此时,硬盘灯会不断地闪烁,整个系统对用户的操作响应极慢,用户点击菜单但几乎没有反应。如果编码错误较多,系统有时候甚至会死机。很多用户在此时非常不耐烦,直接按下机箱上的RESET键甚至是直接关闭计算机电源,在硬盘磁头没有正常复位的情况下,这种操作相当危险!
提示:Windows XP的用户需要特别注意,当我们在Windows XP中自动预览一些体积较大的ASF、WMV等文件时,虽然没有进行正式播放,但也会出现计算机速度突然变慢、硬盘灯不断闪烁等现象,其罪魁祸首仍然是视频文件错误编码!
2. Bittorrent下载
Bittorrent下载是宽带时代新兴的P2P交换文件模式,各用户之间共享资源,互相当种子和中继站,俗称BT下载。由于每个用户的下载和上传几乎是同时进行,因此下载的速度非常快。不过,它会将下载的数据直接写进硬盘(不像FlashGet等下载工具可以调整缓存,到指定的数据量后才写入硬盘),因此对硬盘的占用率比FTP下载要大得多!
此外,BT下载事先要申请硬盘空间,在下载较大的文件的时候,一般会有2~3分钟时间整个系统优先权全部被申请空间的任务占用,其他任务反应极慢。有些人为了充分利用带宽,还会同时进行几个BT下载任务,此时就非常容易出现由于磁盘占用率过高而导致的死机故障。
因此,除非你的电脑硬件配置相当高(尤其是内存,至少要在256MB以上),否则在BT下载作出改进以前,如果要进行长时间、多任务的下载应用,最好还是采用传统的FTP软件。
3. PQMAGIC转换的危险
PQMAGIC是大名鼎鼎的分区魔术师,能在不破坏数据的情况下自由调整分区大小及格式。不过,PQMAGIC刚刚推出的时候,一般用户的硬盘也就2GB左右,而现在60~80GB的硬盘已是随处可见,PQMAGIC早就力不从心了:调整带数据的、5GB以上的分区,通常都需要1小时以上!
除了容量因素影响外,PQMAGIC调整硬盘分区时,大量的时间都花在校验数据和检测硬盘上,可以看出,在这种情况下“无损分区”是很难保证的:由于转换的速度很慢,耗时过长,转换调整过程中,很容易因为计算机断电、死机等因素造成数据丢失。这种损失通常是一个或数个分区丢失,或是容量变得异常,严重时甚至会导致整个硬盘的数据无法读取。
4.硬盘保护软件造成的异常
容易造成硬盘异常的,还有硬盘保护软件。比如“还原精灵”,由于很多人不注意在重装系统或是重新分区前将它正常卸载,往往会发生系统无法完全安装等情况。此时再想安装并卸载“还原精灵”,却又提示软件已经安装,无法继续,陷入死循环中。这种故障是由于“还原精灵”接管了INT13中断,在操作系统之前就控制了硬盘的引导,用FDISK/MBR指令也无法解决。本来这只是软件的故障,但很多人经验不足,出了问题会找各种分区工具“试验”,甚至轻率地低级格式化,在这样的折腾之下,硬盘很可能提前夭折!
5.频繁地整理磁盘碎片
磁盘碎片整理和系统还原本来是Windows提供的正常功能,不过如果你频繁地做这些操作,对硬盘是有害无利的。磁盘整理要对硬盘进行底层分析,判断哪些数据可以移动、哪些数据不可以移动,再对文件进行分类排序。在正式安排好硬盘数据结构前,它会不断随机读取写入数据到其他簇,排好顺序后再把数据移回适当位置,这些操作都会占用大量的CPU和磁盘资源。其实,对现在的大硬盘而言,文档和邮件占用的空间比例非常小,多数人买大硬盘是用来装电影和音乐的,这些分区根本无需频繁整理——因为播放多媒体文件的效果和磁盘结构根本没有关系,播放速度是由显卡和CPU决定的。
6. Windows XP的自动重启
Windows XP的自动重启功能可以自动关闭无响应的进程,自动退出非法操作的程序,从而减少用户的操作步骤。不过,这个功能也有一个很大的问题:它会在自动重新启动前关闭硬盘电源,在重新启动机器的时候再打开硬盘电源!这样一来,硬盘在不到10秒的时间间隔内,受到电流两次冲击,很可能会发生突然“死亡”的故障。为了节省一些能源设置成让系统自动关闭硬盘,对硬盘来说也是弊大于利的。
消除隐患的应对方案
1.解决编码错误
遇到编码错误的视频文件,最好的方法是通过正常途径向系统发出关机或重新启动指令,耐心等待系统自己处理完毕后重新启动计算机。然后上网搜索一些专门修复编码错误的软件来修复这些影片,再进行观看。
2.加大系统缓存
对于像BT这种线程没优化好、同时读取和写入硬盘的软件,如果一定要使用,可以通过修改注册表的方式加大磁盘缓冲,以减小硬盘读写的频率。以Windows XP为例:
单击“开始”、“运行”,键入“Regedit”后回车,打开注册表编辑器。依次展开HKEY_LOCAL_MACHINE\SYSTEM\CURRENTCONTROLSET\CONTROL\SESSION MANAGER\MEMORY MANAGEMENT分支,在右侧窗口中单击鼠标右键,选择“新建”、“DWORD”值,将新值命名为“Iopagelocklimit”,并将其值设置为“4000”(16进制,即16MB)或“8000”(即32MB),这样硬盘的读写频率会降低不少。对于BT造成的CPU占用率过高问题,可以通过调节任务的优先级来解决:在Windows 2000/XP下同时按下“Ctrl+Alt+Delete”组合键,选择“任务管理器”,然后单击“进程”选项卡,用鼠标右键单击“Btdownloadgui.exe”,选择“设置优先级”下低于“标准”的一个级别即可。不过这样调节有时会引起BT非法操作退出。
3.巧妙卸载“还原精灵”
如果你的计算机安装了“还原精灵”,但在重装系统前忘记了正确卸载“还原精灵”,导致无法分区及安装系统,那么可尝试使用以下方法来解决问题:启动计算机后在系统引导前按“Ctrl+Home”组合键,调出“还原精灵”的菜单,输入密码进去后,选择“卸载”即可。也可以在光驱中放入“还原精灵”安装光盘,找到卸载程序Uninst.exe并执行它,当出现“不能运行在……要重新启动计算机吗?”的提示时,单击“确定”,重新启动后再安装“还原精灵”,然后再将它卸载。此方法在“还原精灵”5.0、2002、2003等版本上均验证通过。
4.加速PQMAGIC的操作
在PQMAGIC中打开“常规”选项下的“PartitionMagic优选设置”,将“忽略FAT上的OS/2 EA错误”和“跳过坏扇区检查”这两个选项均选中,忽略校验数据和检测硬盘的过程,自然会大大加快PQMAGIC的速度。当然,在使用PQMAGIC对分区进行操作之前,我们应该先用磁盘扫描工具检查和修复硬盘上的错误,然后再进行分区转换操作。
此外,最好不要用PQMAGIC调整带数据的分区,更不要在调整分区容量时进行分区格式转换。最好的方法是将要调整的分区上的数据备份到不参与调整的分区(最好是其他硬盘上),然后清空调整的一个或多个分区,这样转换速度会快很多,也更安全。
5.采用NTFS格式的分区
NTFS分区的好处在这里就不用多说了吧?由于NTFS分区本身的簇很小,不容易产生磁盘碎片,微软在文件分配表和目录索引上也作了特殊处理,万一出错后恢复文件也较容易。不过为了保证系统兼容性,最好不要将引导分区设置为NTFS格式。
6.禁用自动重启功能
在Windows XP中用鼠标右键单击“我的电脑”,选择“属性”,然后单击“高级”选项卡,单击“启动和故障恢复”按钮,在打开的界面中将“系统失败”下面的“自动重新启动”前的复选框清空。不过在系统遇到像显卡驱动兼容性这样严重的故障时,Windows XP还是会自动重新启动。但此时Windows XP一般会先生成一个日志文件,以便你启动后查看,此时要抓紧时间按下RESET键启动,防止Windows XP关闭硬盘。
7.关闭硬盘节能功能
先在BIOS中的电源选项中将硬盘节能全部设置为“DISABLED”,然后在Windows的“控制面板”、“电源选项”中,将“电源方案”下面的“关闭硬盘”、“系统待机”设置为“从不”(要让系统关机和休眠,还是手工控制好)。
六十、WIN98 SE不能关机的原因及解决办法
这种现象并不少见,而且专门针对此问题有一个补丁程序,但是好像这个补丁也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所以我们只能从系统的关机原理上想办法了。
当Windows系统关闭时,在关机的过程中需要完成下列工作:
1.完成所有的写盘作业。
2.刷新磁盘缓存(Cache)。
3.运行关闭窗口的代码程序,关闭所有当前正在运行的应用。
4.将所有保护模式下的驱动转变成实模式。
在Windows 98 SE里的关机问题有可能是由下列原因引起的,相应的解决办法如下:
1.非正常关闭的应用。关机前要关闭所有正在运行的程序,包括关闭任何在实模式下加载的TSR程序、关闭开机时从启动组自动启动的程序、关闭任何非系统引导必需的第三方设备驱动程序。
可以通过检查config.sys 、autoexec.bat、win.ini文件确定并删除其中加载的有关实模式程序,还可以使用Microsoft系统配置工具Msconfig.exe(在c:\windows\system目录下)检查有哪些运行的程序,取消后对系统进行干净引导(指只加载最少的驱动程序、并在启动时不运行启动组中的任何程序进行系统引导)。如果干净引导可以解决问题,你就可以利用系统配置工具确定引起不能正常关机的程序。
2.安装了不兼容的、已经损坏的或者有冲突的设备驱动程序。
可以对利用bootlog.txt分析。
正常的最后一行一般含有EndTerminate=Kernel, win98
不正常现象有:
terminate=query drivers 内存管理程序问题
terminate=Unload Network 与config.sys中的实模式网络驱动程序有冲突
terminate=reset display 视频驱动的问题
terminate=rit 声卡或鼠标驱动与计时器有冲突
terminate=win32与32位程序有关的问题注册了线程
3.用于退出窗口的声音文件已经被破坏。可以在“控制面板-声音”中重新选定其他声音文件或设为“无”。
4.硬件设备配置不正确或者已经损坏。
将任何可能引起问题的硬件删除或使之失效。
可以采用下列步骤使设备管理器中的某些设备无效:
进入“控制面板”,“系统”的“设备管理”标签下,双击包含你想选定的设备,单击该设备,然后单击属性。在“常规”标签下,选定“在此硬件配置文件中禁用”复选框,然后单击“确定”。
重新引导系统。
如果问题解决,逐个启用上述禁用的设备,并检查有没有设备冲突:
在设备管理器中双击包含你想选定的设备,单击该设备,然后单击属性。 在“常规”标签下逐个启用上述禁用的设备。在“资源”标签下检查“冲突的设备列表”的内容。注意,并非所有设备都有“资源”标签。
如果通过上述步骤,确定了是某一个硬件引起非正常关机问题,应与该设备的代理商联系,或者通过Internet与厂商联系,以更新驱动程序。
如果问题仍然没有解决,可以单击“开始>程序>附件>系统工具>系统信息”然后单击“工具”菜单,单击“自动跳过驱动程序代理”工具以启用所有被禁用设备的驱动程序。
5.BIOS配置不正确。
在PnP/PCI Configurations选项中,有一项Assign IRQ VGA,如果你装的是Win98SE版本,关不了机,跟这个选项可能有关,要把它打开。
6.由于高级电源管理或者高级配置和电源接口(Advanced Configuration and Power Interface)的设置不正确。
Windows 98 SE包含最新的Advanced Configuration and Power Interface(ACPI)、OnNow and Advanced Power Management(APM)。可以检查“系统-设备管理器-系统设备”是否有这些项目,如果没有,就要刷新或重新安装。再检查“高级电源管理”的设置是否正确。
7.注册表中定义了快速关闭系统功能。请依次选择“开始/程序/附件/系统工具/系统信息/工具/系统配置实用程序/高级”,并选中“禁用快速关机”。而Windows 98SE中解决的方法也可以运行MSCONFIG程序,在禁用快速关机前打钩。
也可以修改注册表,只要把HKEY_LOCAL_MACHINE\system\currentControlSet\control\shutdown下面FastReboot的值由“1”改为“0”就可以了。
8.一些现存的计算机也许需要升级BIOS才能完全支持Windows 98 SE。
六十一、Windows 98 死机密码
使用Windows出现蓝色屏幕是经常的事,而且每每因为不清楚错误的来源而频繁重新安装系统,劳神费时。下列收集了一些Windows死机码,供大家参考。
0x0000 操作完成
0x0001 不正确的函数
0x0002 系统找不到指定的文件
0x0003 系统找不到指定的路径
0x0004 系统无法打开文件
0x0005 拒绝存取
0x0006 无效的代码
0x0007 内存控制模块已损坏
0x0008 内存空间不足,无法处理这个指令
0x0009 内存控制模块地址无效
0x000a 环境不正确
0x000b 尝试载入一个格式错误的程序
0x000c 存取码错误
0x000d 资料错误
0x000e 内存空间不够,无法完成这项操作
0x000f 系统找不到制定的硬盘
0x0010 无法移除目录
0x0011 系统无法将文件移到其他的硬盘
0x0012 没有任何文件
0x0019 找不到指定的扇区或磁道
0x001a 指定的磁盘或磁片无法存取
0x001b 磁盘找不到要求的扇区
0x001c 打印机没有纸
0x001d 系统无法将资料写入制定的磁盘
0x001e 系统无法读取指定的装置
0x001f 连接到系统的某个装置没有作用
0x0021 文件的一部分被锁定
0x0024 开启的分享文件数量太多
0x0026 到达文件结尾
0x0027 磁盘已满
0x0036 网络繁忙
0x003b 网络发生意外的错误
0x0043 网络名称找不到
0x0050 文件已经存在
0x0052 无法建立目录或文件
0x0053 int24失败
0x006b 因为代用的磁盘尚未插入,所以程序已经停止
0x006c 磁盘正在使用中或被锁定
0x006f 文件名太长
0x0070 硬盘空间不足
0x007f 找不到指定的程序
0x045b 系统正在关机
0x045c 无法种植系统关机,因为没有关机的动作在进行中
0x046a 可用服务器储存空间不足,无法处理这项指令
0x047e 指定的程序需要新的Windows版本
0x047f 指定的程序不是Windows或MS-DOS程序
0x0480 指定的程序已经启动,无法再启动一次
0x0481 指定的程序是为旧版的Windows所写的
0x0482 执行此应用程序所需的程序库文件之一毁坏
0x0483 没有应用程序与此项操作的指定文件建立关联
0x0484 传送指令到应用程序发生错误
0x04b0 指定的装置名称无效
0x05a2 窗口不是子窗口
0x05aa 系统资源不足,无法完成所要求的服务
0x05ab 系统子还不足,无法完成所需要的服务
0x05ac 系统资源不足,无法完成所要求的服务
0x06b9 资源不足,无法完成操作
六十二、老主板在BIOS中优化内存的方法
内存在电脑中的重要性和地位仅次于CPU,其品质的优劣对电脑性能有至关重要的影响。为充分发挥内存的潜能,必须在BIOS设置中对与内存有关的参数进行调整。下面针对稍老一点的支持Intel PentiumⅢ、CeleronⅡ处理器的Intel 815E/815EP芯片组主板、VIA(威盛)694X芯片组主板和支持AMD Thunder bird(雷鸟)、Duron(钻龙)处理器的VIA KT133/133A芯片组主板,介绍如何在最常见的Award BIOS 6.0中优化内存设置。对于使用较早芯片组的主板和低版本的Award BIOS,其内存设置项相对要少一些,但本文所介绍的设置方法同样是适用的。
Intel 815E/815EP芯片组主板
在这类主板BIOS的Advanced Chipset Features(高级芯片组特性)设置页面中一般包含以下内存设置项:
Set SDRAM Timing By SPD(根据SPD确定内存时序)
可选项:Disabled,Enabled。
SPD(Serial Presence Detect )是内存条上一个很小的芯片,它存储了内存条的工作参数信息。如果使用优质的品牌内存,则可以将DRAM Timing By SPD设置成Enabled,此时,就无需对下面介绍的BIOS内存参数进行设置了,系统会自动根据SPD中的数据确定内存的运行参数。有些兼容内存的SPD是空的或者感觉某些品牌内存的SPD参数比较保守,想充分挖掘其潜能,则可以将该参数设置成Disabled,这时,就可以对以下的内存参数进行调整了。
SDRAM CAS Latency Time(内存CAS延迟时间)
可选项:2,3。
内存CAS(Column Address Strobe,列地址选通脉冲)延迟时间控制SDRAM内存接收到一条数据读取指令后要等待多少个时钟周期才实际执行该指令。同时该参数也决定了在一次内存突发传送过程中完成第一部分传送所需要的时钟周期数。这个参数越小,则内存的速度越快。在133MHz频率下,品质一般的兼容内存大多只能在CAS=3下运行,在CAS=2下运行会使系统不稳定、丢失数据甚至无法启动。CAS延迟时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存参数,对电脑性能的影响比较大,Intel与VIA就PC133内存规范的分歧也与此参数有关,Intel认为PC133内存应能稳定运行于133MHz频率、CAS=2下,而VIA认为PC133内存能稳定运行于133MHz频率即可,并未特别指定CAS值,因此Intel的规范更加严格,一般只有品牌内存才能够满足此规范,所以大家感觉Intel的主板比较挑内存。
SDRAM Cycle Time Tras/Trc(内存Tras/Trc时钟周期)
可选项:5/7,7/9。
该参数用于确定SDRAM内存行激活时间和行周期时间的时钟周期数。Tras代表SDRAM行激活时间(Row Active Time),它是为进行数据传输而开启行单元所需要的时钟周期数。Trc代表SDRAM行周期时间(Row Cycle Time),它是包括行单元开启和行单元刷新在内的整个过程所需要的时钟周期数。出于最佳性能考虑可将该参数设为5/7,这时内存的速度较快,但有可能出现因行单元开启时间不足而影响数据传输的情况,在SDRAM内存的工作频率高于100MHz时尤其是这样,即使是品牌内存大多也承受不了如此苛刻的设置。
SDRAM RAS-TO-CAS Delay(内存行地址传输到列地址的延迟时间)
可选项:2,3。
该参数可以控制SDRAM行地址选通脉冲(RAS,Row Address Strobe)信号与列地址选通脉冲信号之间的延迟。对SDRAM进行读、写或刷新操作时,需要在这两种脉冲信号之间插入延迟时钟周期。出于最佳性能考虑可将该参数设为2,如果系统无法稳定运行则可将该参数设为3。
SDRAM RAS Precharge Time(内存行地址选通脉冲预充电时间)
可选项:2,3。
该参数可以控制在进行SDRAM刷新操作之前行地址选通脉冲预充电所需要的时钟周期数。将预充电时间设为2可以提高SDRAM的性能,但是如果2个时钟周期的预充电时间不足,则SDRAM会因无法正常完成刷新操作而不能保持数据。
Memory Hole At 15M-16M(位于15M~16M的内存保留区)
可选项: Disabled,Enabled。
一些特殊的ISA扩展卡的正常工作需要使用位于15M~16M的内存区域,该参数设为Enabled就将该内存区域保留给此类ISA扩展卡使用。由于PC’99规范已不再支持ISA扩展槽,所以新型的主板一般都没有ISA插槽,因而应将该参数设为Disabled。
System Memory Frequency(系统内存频率)
可选项:AUTO、100MHz、133MHz。
此项设置实现内存异步运行管理功能。AUTO:根据内存的特性自动设定内存的工作频率;100MHz:将内存强制设定在100MHz频率下工作;133MHz:将内存强制设定在133MHz频率下工作。
Memory Parity/ECC Check(内存奇偶/ECC校验)
可选项:Disabled,Enabled。
如果系统使用了ECC内存,可以将该参数设为Enabled,否则一定要将该参数设成Disabled。ECC表示差错校验和纠正(Error Checking and Correction)一般是高档服务器内存条所具备的功能,这种内存条有实现ECC功能的内存颗粒,使系统能够检测并纠正内存中的一位数据差错或者是检测出两位数据差错。ECC功能可以提高数据的完整性和系统的稳定性,这对服务器尤其重要,但ECC会造成一定的性能损失。
VIA芯片组主板
VIA芯片组主板一般比Intel芯片组主板内存设置选项要丰富一些,在这类主板BIOS的Advanced Chipset Features(高级芯片组特性)设置页面中一般包含以下内存设置项:
Bank 0/1、2/3、4/5 DRAM Timing(内存速度设定)
可选项:Turbo(高速),Fast(快速),Medium(中等),Normal(正常),SDRAM 8/10 ns。
该选项用于设定内存的速度,对于SDRAM内存条,设定为SDRAM 8/10 ns即可。
SDRAM Clock(内存时钟频率)
可选项:HOST CLK,HCLK+33M(或HCLK-33M)。
该参数设置内存的异步运行模式。HOST CLK表示内存运行频率等于系统的外频,HCLK+33M表示内存运行频率等于系统外频再加上33MHz,HCLK-33M表示内存运行频率等于系统外频减去33MHz。如PentiumⅢ 800EB时,BIOS自动使该参数的可选项出现HOST CLK和HCLK-33M,如果使用PC133内存,可以将该参数设为HOST CLK,如果使用PC100内存,则可以将该参数设为HCLK-33M,这样就可使系统配合性能较低的PC100内存使用。内存异步功能使系统对内存的兼容性的提升是比较明显的,也是VIA芯片组一项比较重要的功能。
Bank Interleave(内存Bank交错)
可选项:Disabled,2-Bank,4-Bank。
内存交错使SDRAM内存各个面的刷新时钟信与读写时钟信号能够交错出现,这可以实现CPU在刷新一个内存面的同时对另一个内存面进行读写,这样就不必花费专门的时间来对各个内存面进行刷新。而且在CPU即将访问的一串内存地址分别位于不同内存面的情况下,内存面交错使CPU能够实现在向后一个内存面发送地址的同时从前一个内存面接收数据,从而产生一种流水线操作的效果,提高了SDRAM内存的带宽。因此,有人甚至认为启用内存交错对于系统性能的提高比将内存CAS延迟时间从3改成2还要大。
不过,内存交错是一个比较高级的内存设置选项,有一些采用VIA 694X芯片组的主板由于BIOS版本较旧,可能没有该设置项,这时可以升级主板的BIOS。如果在最新版的BIOS中仍未出现该设置项,那就只有通过某些VIA芯片组内存BANK交错开启软件,如WPCREdit和相应的插件(可以从“驱动之家”网站下载)来修改北桥芯片的寄存器,从而打开内存交错模式。
SDRAM Driver Strength(内存访问信号的强度)
可选项:Auto,Manual。
此选项用于控制内存访问信号的强度。一般情况下可以将该选项设置成Auto,此时芯片组承担内存访问信号强度的控制工作并自动调整内存访问信号的强度以与电脑中安装的内存相适应。如果需要超频或排除电脑故障,则可以将该参数设为Manual,这时就可以手工调整SDRAM Driver value(内存访问信号强度值)的数值。
SDRAM Driver value(内存访问信号强度值)
可选项:00至FF(十六进制)。
该选项决定了内存访问信号强度的数值。要注意的是只有将SDRAM Driver Strength选项设为 Manual时,SDRAM Driver value的数值才是有效的。SDRAM Driver value的范围是十六进制的00至FF,其数值越大,则内存访问信号的强度也越大。内存对工作频率是比较敏感的,当工作频率高于内存的标称频率时,将该选项的数值调高,可以提高电脑在超频状态下的稳定性。这种作法尽管没有提高内存的工作电压(有一些超频功能较强的主板可以调整内存的工作电压),但在提高SDRAM Driver value的数值时仍然要十分慎重,以免造成内存条的损坏。
Fast R-W Turn Around(快速读写转换)
可选项: Enabled,Disabled。
当CPU先从内存读取数据然后向内存写入数据时,通常存在额外的延迟,该参数可以降低这种读写转换之间的延迟。将该参数设置成Enabled,可以降低内存读写转换延迟,从而使内存从读状态转入写状态的速度更快。然而,如果内存不能实现快速读写转换,则会造成数据丢失和系统不稳定,这时就需要将该参数设置成Disabled。
注意:在BIOS中对内存进行优化设置可能会对电脑运行的稳定性造成不良影响,所以建议内存优化后一定要使用测试软件进行电脑稳定性和速度的测试。如果您对自己内存的性能没有信心,那么最好采取保守设置,毕竟稳定性是最重要的。如果因内存优化而出现电脑经常死机、重启动或程序发生异常错误等情况,只要清除CMOS参数,再次设置成系统默认的数值就可以了。
六十三、内存的几个常见疑问
1.内存的单面与双面,单Bank与双Bank的区别?
单面内存与双面内存的区别在于单面内存的内存芯片都在同一面上,而双面内存的内存芯片分布在两面。而单Bank与双Bank的区别就不同了。Bank从物理上理解为北桥芯片到内存的通道,通常每个通道为64bit。一块主板的性能优劣主要取决于它的芯片组。不同的芯片组所支持的Bank是不同的。如Intel 82845系列芯片组支持4个Bank,而SiS的645系列芯片组则能支持6个Bank。如果主板只支持4个Bank,而我们却用6个Bank的话,那多余的2个Bank就白白地浪费了。双面不一定是双Bank,也有可能是单Bank,这一点要注意。
2.内存的2-2-3通常是什么意思?
这些电脑硬件文章经常出现的参数就是在主板的BIOS里面关于内存参数的设置了。通常说的2-2-3按顺序说的是tRP(Time of Row Precharge),tRCD(Time of RAS to CAS Delay)和CL(CAS Latency)。tRP为RAS预充电时间,数值越小越好;tRCD是RAS到CAS的延迟,数值越小越好;CL(CAS Latency)为CAS的延迟时间,这是纵向地址脉冲的反应时间,也是在一定频率下衡量支持不同规范的内存的重要标志之一。
3.内存的双通道技术和单通道有什么不同?
什么是双通道DDR技术呢?需要说明的是,它并非DDRII,而是一种可以让2条DDR内存共同使用,数据并行传输的技术。双通道DDR技术的优势在于,它可以让内存带宽在原来的基础上增加一倍,这对于P4处理器的好处可谓不言而喻。大家都知道400MHz FSB的P4处理器和主板传输数据的带宽为3.2GB/s,而533MHz FSB的P4处理器的吞吐能力更是达到了4.3GB/s,但是目前除了I850E支持的Rambus PC1066规范外,根本没有内存可以满足处理器的需要,我们最常用的DDR333本身仅具有2.7GB/s的带宽。
4.DDR-Ⅱ和现在的DDR内存有什么不同?
DDR-II内存是相对于现在主流的DDR-I内存而言的,它们的工作时钟预计将为400MHz或更高。主流内存市场将从现在的DDR-333产品直接过渡到DDR-II。DDR-II内存将采用0.13微米制程,容量为18MB/36MB/72MB,最大288MB,字节架构为X8、X18、X36,读取反应时间为2.5个时钟周期。通过将DLL(delay-locked loop,延时锁定回路)设计到内存中(这与Rambus设计理念相似),输出的数据效率提升65%左右,DDR数据传送方式为每周期32个字节,并且可以随工作频率的提升达到更高性能 。已知道的规格有:系统内存方面包括400MHz(4.8GB/s带宽)、533MHz(5.6GB/s带宽)、667MHz(6.4GB/s带宽)三种,显卡(默认规格)方面包括800MHz、1000MHz两种。所有的DDR-II内存均在1.8V下工作,单条容量至少有512MB。DDR-II管脚数量有200pin、220pin、240pinFBGA封装形式之分,与现在的DDR内存不相容。
六十四、DOS命令八大经典案例
DOS已逐渐远去,我们每天都习惯地使用着Windows 98/Me/2000/XP,可是你了解Windows中的DOS吗?其实在有些时候DOS还是比Windows要方便快捷得多,毕竟这个是操作系统的经典之作。下面就笔者在使用DOS过程中摸索的技巧总结成八大案例来说明一下,希望多多少少能对读者在使用电脑的过程中有点启发和帮助。
案例一、“FC”-文件对比
众所周知,在安装软件时,一般会在注册表中或多或少留下点什么,时间一长就会有大量的垃圾留在里面,让我们的系统逐渐变慢直至崩溃。诚然现在有很多好用的工具可以帮我们解决这个难题,可是如果我们想知道它们究竟在注册表中留下了什么,而手头又没有合适的工具,难道就束手无策了吗﹖等等,我们请出DOS下最方便的比较工具--“FC”
格式:FC [path]<filename>[path]<filename></b>
使用方法:首先在安装软件前把注册表导出为一个文件如:“1.reg”,在安装软件后再导出为一个文件如:“2.reg”。这两个文件假设都放在C盘根目录下。我们进入MS-DOS方式输入“C:\fc 1.reg 2.reg”回车。看到了没有?屏幕上显示的正是注册表被改动的地方。
注:FC默认逐行比较两个文件。文件中每一行的长度应小于256个字符,如果行长超过256个字符或者比较对象是二进制文件或程序文件,应在后面加上/b参数,FC将对它们逐字节比较。
案例二、定向输出
我们接着上面的案例。有的时候我们在用上面的方法时发现屏幕不停地往上滚动,好多信息一闪而过停都停不下来,这种情况是由于两个文件相差太大的缘故,文件被改动的地方太多了。怎么办呢﹖别着急,这时候我们要用到另外一个小技巧--使用定向输出。
格式:命令(或程序)>定向输入设备(或文件名)
使用方法:我们还用上面的例子,在DOS下输入C:\fc 1.reg 2.reg >change.txt回车。 怎么什么信息都没了啊。其实你仔细看一下就会发现在该目录下多了一个FC.txt文件,快用写字板打开它啊,里面可是放着这两个文件的全部比较信息。
注:你可以把它输出为任何格式的文件,它们都可以以文本方式打开。
案例三、“copy”-文件合并
有很多时候网上把视频文件分割成好多小段让大家分别下载,可是下载好的文件在看的时候又老是不停地要打开,那么有没有什么办法让它们重新合并成一个整的文件呢?用专门的视频编辑工具固然可以,可是那繁琐的E文让我辈头痛。其实DOS下就有现成的工具,用我们常用的“copy”命令就可以完成,让我们来看看吧。
格式:copy /b <filename1>+<filename2>+…+<filenameN>>filename>
使用方法:假设你的硬盘有两个文件分别是video1.mpg 和 video2.mpg 那么我们在该目录下输入“copy /b video1.mpg+video2.mpg video.mpg”就可以了,其中video.mpg是你合并后生成的新文件名。赶紧试一试,打开播放器看看是不是拼合好了。
当然,你喜欢的小说、音乐,如果嫌不停地打开关闭太麻烦,不妨试试这个方法把它们合并在一起观看。
案例四、“copy”-批量重命名
一个朋友要做项目需要把一系列文本文件按编号重新命名,可是由于数量实在太多,在Windows中一点点地改太麻烦了,头都大了:(有没有简单一点的方法呢﹖)好多杂志上介绍了好多工具和方法来实现这个,可是我觉得都比较麻烦。其实我们把DOS命令和回收站结合使用就可以完成批量改名。
使用方法:假设E盘上有大量要改名的文件,那么首先把它们弄到回收站里!(切记!仅仅只是删除,不要清空回收站啊,文件丢了我可不负责!),然后我们进入MS-DOS模式下的E盘,在根目录下输入“cd recycled”进入回收站,看看,是不是所有的文件名都改变成有顺序的接下来我们把它们都给拷贝出来。输入“copy *.* e:\”哈哈,返回Windows去看看吧是不是所有的文件都为DE1、DE2……了。
注:1.删除之前要先清空“回收站”,否则文件将有可能从未知数字基数开始。
2.在哪个盘删除的就进入哪个盘的recycled文件夹,别的盘里没有对应文件的。 3.文件名被修改后命名格式为DX1,D是固定的表示DISK,X是对应你的盘符,如果是在F盘就是DF1,如果是D盘就是DD1,依此类推。
案例五、“copy”-改文件日期
某同事因为工作需要要修改文件的日期,在Windows中忙乎了半天也不知道该怎么改:(难道我们真的只能求助于专用工具了吗?其实不然,同样是使用copy命令就可以轻松完成。 格式:copy <filename>+
使用方法:假设我们要修改的文件是redate.dat文件,它在C盘,那么我们首先进入MS-DOS方式,在C盘下输入“copy 123.dat+,,”(注:加号后面紧跟2个逗号)回车后系统会询问你是否覆盖?这时键入“Y”即更改为当前日期,是不是非常简单啊?
案例六、FDISK-修复引导区
同事今天开机突然发现系统无法启动,屏幕提示“No System,System Halted”其实根据提示我们可以知道,问题肯定出在硬盘的引导区上。这种情况一般是引导记录损坏或被病毒感染,或是分区表中无自举标志,还有可能是结束标志55AAH被改写而造成的。
格式:fdisk /MBR
使用办法:用DOS引导盘启动电脑,在提示符下执行“FDISK /MBR”命令。FDISK中本身就包含有主引导程序代码和结束标志55AAH,这一招对于修复主引导记录和结束标志55AAH既快又灵,而且不用担心会损坏任何硬盘上的文件! 案例七、“ping”-查看是否连线
在网吧上网时服务器突然断线,网管在解决故障,看他忙得满头大汗我们都不好意思问“什么时候可以通”。可是总不能打开个网页不停按刷新吧,这个时候用一个简单的DOS命令就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检测出什么时候能连上线了,而且还不用那么费事。
格式:ping <count name> -t
使用方法:在MS-DOS模式下执行“ping
www.XXX.com
-t”就可以啦:)你可以看到屏幕不停地上滚,如果是通的话就会显示“Reply from xxx.xxx.xxx.xxx: bytes=32 ……”的信息,否则就显示“Destination host unreachable”。这样你就可以一边干别的一边在第一时间知道什么时候网络是通的啦。
案例八、“debug”-破解COMS
朋友的品牌机CMOS被他无意中锁住了,怎么办呢﹖这时候你也许会说打开机箱给电池放电不就行了吗。可是品牌机如果拆了机箱多半保修的问题就泡汤了。其实DOS下有个非常好用的工具来解开这个密码--DEBUG。由于这个是个工具,它实在太博大精深了,所以没法给出格式。不过可以跟着我一步步地做,咱们不学太多,只就事论事不就成了。
启动系统后进入DOS模式,如果是Windows Me(XP)则用启动盘启动,在DOS下输入以下指令: debug -o70 21 -o71 20 -q
好了,咱们重新启动电脑看看是不是已经解开了。
关于案例分析咱们就先说到这里了,虽然DOS已经落伍淘汰离我们远去了,可是当你的系统出现蓝屏时、当你的系统崩溃时、当你对一些问题的解决觉得烦琐时,也许DOS能给你最好的答案。
说明:以上各方法均可在微软任何操作系统环境下使用,所有外部程序在Windows 98的启动盘中均可以找到。
--------------------------------------------------------------------------------
[man]
2005/3/20 16:32:29
地板
[电脑相关]电脑故障全集(4)
leo 发表于 2005-3-18 20:55:00
三十八、 实战FDisk
启动FDisk
在启动盘根目录(如A:\)下键入FDisk,按回车键确认后,系统会询问是采用FAT16还是FAT32分区格式?由于FAT32拥有更好的磁盘空间利用率等优点,且Windows 95 OS2版本后的Windows操作系统都支持FAT32,因此建议大家采用FAT32分区格式。
按“Y”键进入FDisk后。会出现如下界面:
fdisk的主界面
microsoft window 98fixed disk setup program(c)
copyright microsoft corp. 1983-1998fdisk options
版权信息
current fixed disk drive:1
检测到一个硬盘:1
choose one of the following:
在下面的内容中选择其一
1.create dos partition or logical dos drive
1.建立主分区或逻辑分区
2.set active partition
2.设置活动分区
3.delete partition or logical dos drive
3.删除主分区或逻辑驱动器(区)
4.display partition information
4.显示分区信息
enter choice [1]
当前选项[1]
查看分区信息
选择表1中的“4.Display Partition Information”,查看现有的分区状况,如出现下表内容(如表2),则至“删除分区”。如无分区信息显示,则跳至“创建分区”。
显示现有的分区状况
display partition information
current fixed disk drive:1
partition
status
type
volume label
mybytes
system
usage
c:1
2
a
pri dos
ext dos
5005
14614
unknow
26%
74%
total disk space is 19618 mbytes(1mbyte=1048576 bytes)
the extended dos partition contains logial dos drive.
do you want to display the logial dos drive information(y/n)…[y]
逻辑驱动器包含在扩展分区中。
你要查看逻辑驱动器的信息吗?(是/不)……[是]
删除分区
选择表1中的“3、Delete Partition Or Logial Dos Drive”,出现下表(如表3):
删除分区的主界面
choose one of the following:
在下面的内容中选择其一
1.delete primary dos partition
1.删除主分区
2.delete extended dos partition
2.选择扩展分区
3.delete logical dos drive in the extended dos partition
3.删除逻辑驱动器(区)
4.delete non-dos partition
4.设置活动分区
enter choice [1]
当前选项[1]
建议以“逻辑驱动器→扩展分区→主分区”的顺序将各分区(驱动器)删除,删除后硬盘上的内容将全部丢失。
创建分区
选择表1中的“1.Create Dos Partition Or Logical Dos Drive”会出现下面的内容(如表4):
创建分区的主界面
current fixed disk drive:1
检测到一个硬盘:1
choose one of the following:
在下面的内容中选择其一
1.create primary dos partition
1.创建主分区
2. create extended dos partition
2.创建扩展分区
3. create logical dos drive in the extended dos partition
3.创建逻辑驱动器(区)
enter choice [1]
当前选项[1]
选择“1.Create Primary Dos Partition”,随后FDisk会询问“你希望用最大容量创建一个主分区且把它激活吗?”
如果想将所有的硬盘空间划分为一个区,则按键盘上的“Y”键,否则至“创建主分区”。
创建主分区
如果不止创建一个分区,这时则按“N”键。会得到如下提示(如表5):
Total Disk Space Is 19618 Mbytes(1Mbyte=1048576 Bytes)Maximum Space Avaible For Partition Size In Mbytes Or Percent Of Disk Space(%)To Create A Primary Dos Partition
总计磁盘空间为19618MB,创建主分区要输入数量或百分比(注:这个括号内的数字是硬盘的整个空间,这时你可以根据需要输入一个具体的数字或百分比,百分比是对整个硬盘而言的)。
提示输入主分区的容量或百分比
输入具体的数字或百分比后,按回车键即创建了主分区,这时FDisk会提示:“Primary Dos Partition Created(主分区创建完毕)”,接着按“Esc”键返上级菜单。
创建扩展分区
选择“2. Create Extended Dos Partition”,创建扩展分区,提示如下(如表6):
Total Disk Space Is 19618 Mbytes(1mbyte=1048576bytes)Maximum Space Available For Partition Is 15608 Mbytes (80%) Enter Partition Size In Mbyte Or Percent Of Disk Spack(%)To Create An Extended Dos Partition ...
在19618MB的磁盘空间中,有15608MB(80%)可用作创建扩展分区
创建扩展分区
直接按回车键即可把剩余空间划分为扩展分区,随后得到如下提示:“Extended Dos Partition Created(扩展分区创建完成)。”
创建逻辑驱动器
按“Esc”继续出现如下提示(如表7):
Total Extended Dos Partition Size Is 15608 Mbytes(1mbyte=1048576bytes)Maximum Space Available For Logical Drive Is 15608 Mbytes(100%).
Enter Logical Drive Size In Mbytes Or Percent Of Disk Space( %).
总计扩展分区的空间为15608MB,有效逻辑驱动器空间15608MB。键入逻辑驱动器的所占空间的大小(百分比)。
创建逻辑驱动器
此时如果只想给硬盘分两个区,即C、D两个区,则把全部空间划分为一个逻辑驱动器。如想划分多个分区,则根据需要进行调整。比如想赋予D区7000MB的空间,E区剩余空间。就在上面的提示中输入7000,在创建好D区后,系统会提示输入下一个逻辑驱动器的空间,此时将剩余空间全部输入即可。
激活分区
分区的空间调整好了,最后我们还需要将主分区激活,方法是选择表1中的“2.Set Active Partition”一项,接着会出现下面的内容(如表8)。
表8 激活主分区
set active partition
current fixed disk drive:1
partition
status
type
volume label
mybytes
system
usage
c:1
2
pri dos
ext dos
5005
14614
unknow
26%
74%
total disk space is 19618 mbytes(1mbyte=1048576 bytes)
enter the number of the partition you want to make active...:(1)你需要激活哪个分区?
此时选择“1”将主分区激活,随后提示:
You Must Restart Your System For Your Changed To Take Effect,Any Drives You Have Created Or Changed Must Be formatted After You Restart Shut Down Windows Before
Restarting.Press Esc To Exit FDisk.
你必须重新启动系统才能完成分区工作,在使用这些分区前你需要对它们进行格式化。按Esc键退出FDisk。
按下“Ctrl+Alt+Del”键重新启动计算机,分区工作全部完成。
三十九、Windows 非法操作详解
---------------------------------------------------------------------------
同志们肯定都用过Windows的,想必经历过“非法操作”吧。一吧的“非法操作”有两个选项:“关闭”和“详细资料”。可是“详细资料”里面的内容大多数人都看不明白,只好草草的饿关闭了。现在不用怕了,我来给大家讲解一下非法操作的每个详细资料的具体含义。还等什么呢~~~~~赶快来看啊~~~:)
---------------------------------------------------------------------------
1.停止错误编号:0x0000000A
说明文字:IRQL-NOT-LESS-OR-EQUAL
通常的原因:驱动程序使用了不正确的内存地址.
解决方法:如果无法登陆,则重新启动计算机.当出现可用的作系统列表时,按F8键.在Windows高级选项菜单屏幕上,选择"最后一次正确的配置",然后按回车键.
检查是否正确安装了所有的新硬件或软件.如果这是一次全新安装,请与硬件或软件的制造商联系,获得可能需要的任何Windows更新或驱动程序.
运行由计算机制造商提供的所有的系统诊断软件,尤其是内存检查.
禁用或卸掉新近安装的硬件(RAM,适配器,硬盘,调制解调器等等),驱动程序或软件.
确保硬件设备驱动程序和系统BIOS都是最新的版本.
确保制造商可帮助你是否具有最新版本,也可帮助你获得这些硬件.
禁用 BIOS内存选项,例如cache或shadow.
--------------------------------------------------------------------------
2.停止错误编号:0x0000001E
说明文字:KMODE-EXPTION-NOT-HANDLED
通常的原因:内核模式进程试图执行一个非法或未知的处理器指令.
解决方法:确保有足够的空间,尤其是在执行一次新安装的时候.
如果停止错误消息指出了某个特定的驱动程序,那么禁用他.如果无法启动计算机.应试着用安全模式启动,以便删除或禁用该驱动程序.
如果有非 Microsoft支持的视频驱动程序,尽量切换到标准的VGA驱动程序或Windows提供的适当驱动程序.
禁用所有新近安装的驱动程序.
确保有最新版本的系统BIOS.硬件制造商可帮助确定你是否具有最新版本,也可以帮助你获得他.
BIOS内存选项,例如cache,shadow.
---------------------------------------------------------------------------
3.停止错误编号:0x00000023或0x00000024
说明文字:FAT-FILE-SYSTEM或MTFS-FILE-SYSTEM
通常原因:问题出现在Ntfs.sys(允许系统读写NTFS驱动器的驱动程序文件)内.
解决方法:运行由计算机制造商提供的系统诊断软件,尤其是硬件诊断软件.
禁用或卸载所有的反病毒软件,磁盘碎片整理程序或备份程序.
通过在命令提示符下运行Chkdsk /f命令检查硬盘驱动器是否损坏,然后重新启动计算机.
---------------------------------------------------------------------------
4.停止编号:0x0000002E
说明文字:DATA-BUS-ERROR
通常的原因:系统内存奇偶校验出错,通常由硬件问题导致.
解决方法:卸掉所有新近安装的硬件(RAM.适配器.硬盘.调制解调器等等).
运行由计算机制造商提供的系统诊断软件,尤其是硬件诊断软件.
确保硬件设备驱动程序和系统BIOS都是最新版本.
使用硬件供应商提供的系统诊断,运行内存检查来查找故障或不匹配的内存.
禁用BIOS内存选项,例如cache或shadow.
在启动后出现可用作系统列表时,按F8.在Windows高级选项菜单屏幕上,选择"启动VGA模式:.然后按回车键.如果这样做还不能解决问题,可能需要更换不同的视频适配器列表,有关支持的视频适配器列表,请参阅硬件兼容性列表.
---------------------------------------------------------------------------
5.停止编号:0x0000003F
说明文字:NO-MOR-SYSTEM-PTES
通常的原因:每哟正确清理驱动程序.
解决方法:禁用或卸载所有的反病毒软件,磁盘碎片处理程序或备份程序.
---------------------------------------------------------------------------
6:停止错误编号:0x00000058
说明文字:FTDISK-INTERN-ERROR
通常的原因:容错集内的某个主驱动器发生故障.
解决方法:使用Windows安装盘启动计算机,从镜象(第2)系统驱动器引导.有关如何编辑Boot.ini文件以指向镜象系统驱动器的指导,可在MIcrosoft支持服务Web站点搜索"Edit ARC path".
--------------------------------------------------------------------------
7.停止错误编号:0x0000007B
说明文字:INACCESSI-BLE-BOOT-DEVICE
通常原因:初始化I/O系统(通常是指引导设备或文件系统)失败.
解决方法:引导扇区病毒通常会导致这种停止错误.是用反病毒软件的最新版本,检查计算机上是否有存在病毒.如果找到病毒,则必须执行必要的不找把他从计算机上清除掉,请参阅反病毒软件文档了解如何执行这些步骤.
卸下所有新近安装的硬件(RAM,适配器,调制解调器等等).
核对MIcrosoft硬件兼容性列表以确保所有的硬件和驱动程序都与Windows兼容.
如果使用的适SCSI适配器,可以从硬件供应商除获得最新WINDOWS驱动程序,禁用SCSI设备的同步协商,检查该SCSI链是否终结,并核对这些设备的SCSI ID,如果无法确定如何执行能够这些步骤,可参考硬件设备的文档.
如果你用的是IDE设备,将板上的IDE端口定义为唯一的主端口.核对IDE设备的主/从/唯一设置.卸掉除硬盘之外的所有IDE设备.如果无法确认如何执行这些不找,可参考硬件文档.
如果计算机已使用NTFS文件系统格式化,可重新启动计算机,然后在该系统分区上运行Chkdsk /f/r命令.如果由于错误而无法启动系统,那么使用命令控制台,并运行Chkdsk /r命令.
运行Chkdsk /f命令以确定文件系统是否损坏.如果Windows不能运行Chkdsk命令,将驱动器移动到其他运行Windows的计算机上,然后从这台计算机上对该驱动器运行Chkdsk命令.
---------------------------------------------------------------------------
8.停止错误编号:0x0000007F
说明文字:UNEXPECTED-KERNEL-MODE-TRAP
通常的原因:通常是由于硬件或软件问题导致,但一般都由硬件故障引起的.
解决方法:核对Microsoft硬件兼容性列表以确保所有的硬件和驱动程序都与Windows兼容.如果计算机主板不兼容就会产生这个问题.
卸掉所由新近安装的硬件.
运行由计算机制造商提供的所有系统诊断软件,尤其是内存检查.
禁用BIOS内存选项,例如cache或shadow.
---------------------------------------------------------------------------
9.停止错误编号:0x00000050
说明文字:PAGE-FAULT-IN-NONPAGED-AREA
通常的原因:内存错误(数据不能使用分页文件交换到磁盘中).
解决方法:卸掉所有的新近安装的硬件.
运行由计算机制造商提供的所有系统诊断软件.尤其是内存检查.
检查是否正确安装了所有新硬件或软件,如果这是一次全新安装,请与硬件或软件制造商联系,获得可能需要的任何Windows更新或驱动程序.
禁用或卸载所有的反病毒程序.
禁用BIOS内存选项,例如cache或shadow.
---------------------------------------------------------------------------
10.停止错误编号:0x00000077
说明文字:KERNEL-STEL-STACK-INPAGE-ERROR
通常的原因:无法从分页文件将内核数据所需的页面读取到内存中。
解决方法:使用反病毒软件的最新版本,检查计算机上是否有病毒。如果找到病毒,则执行必要的步骤把他从计算机上清除掉。请参阅制造商提供的所有系统诊断软件,尤其是内存检查。
禁用BIOS内存选项,例如cache,shadow.
---------------------------------------------------------------------------
11.停止错误编号:0x00000079
说明文字:MISMATCHED-HAL
通常的原因:硬件抽象层与内核或机器类型不匹配(通常发生在单处理器和多处理器配置文件混合在同一系统的情况下)。
解决方法:要解决本错误,可使用命令控制台替换计算机上错误的系统文件。
单处理器系统的内核文件是Ntoskml.exe,而多处理器系统的内核文件是Ntkrnlmp.exe,但是,这些文件要与安装媒体上的文件相对应;在安装完Windows2000和,不论使用的是哪个原文件,都会被重命名为Ntoskrnl.exe文件。HAL文件在安装之后也使用名称Hal.dll但是在安装媒体,但是在安装媒体上却有若干个可能的HAL文件。
---------------------------------------------------------------------------
12.停止错误编号:0x0000007A
说明文字:KERNEL-DATA-INPAGE-ERROR
通常的原因:无法从分页文件将内核数据所需的页面读取到内存中。(通常是由于分页文件上的故障,病毒,磁盘控制器错误或由故障的RAM引起的)。
解决方法:使用反病毒软件的最新版本,检查计算机上是否存在病毒。如果找到病毒。则执行必要的步骤把他从计算机上清除掉,请参阅犯病度软件文档了解如何执行这些步骤。
如果计算机已使用NTFS文件系统格式化。可重新启动计算机,然后在该系统分区上运行Chkdsk /f/r命令。如果由于错误而无法启动命令,那么使用命令控制台,并运行Chkdsk /r命令。
运行由计算机制造商提供的所有的系统在很端软件,尤其是内存检查。
---------------------------------------------------------------------------
13.停止错误编号:0xC000021A
说明文字:STATUS-SYSTEM-PROCESS-TERMINATED
通常的原因:用户模式子系统,例如Winlogon或客户服务器运行时子系统(CSRSS)已被损坏,所以无法再保证安全性。
解决方法:卸掉所有新近安装的硬件。
如果无法登陆,则重新启动计算机。当出现可用的作系统列表时按F8。在Windows2000高级选项菜单屏幕上,选择:“最后一次正确的配置”。然后按会车。
运行故障恢复台,并允许系统修复任何检测到的错误。
---------------------------------------------------------------------------
14.停止错误编号:0xC0000221
说明文字:STATUS-IMAGE-CHECKISU7M-MISMATCH
通常的原因:驱动程序或系统DLL已经被损坏。
解决方法:运行故障复控台,并且允许系统修复任何检测到的错误。
如果在RAM添加到计算机之后,立即发生错误,那么可能是分页文件损坏,或者新RAM由故障或不兼容。删除Pagefile.sys并将系统返回到原来的RAM配置。
运行由计算机制造商提供的所有的系统诊断软件,尤其是内存检查。
---------------------------------------------------------------------------
吁~~~~~~~终于写完了,眼睛也歪了.怎么样,这下明白了吧,下次不用把“非法操作”关闭了,可以进入“详细资料”看个究竟了
四十、硬盘软故障完全修复手册
俗话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我们平时应该熟练掌握几种硬盘维护工 具的使用方法,这样当遇到硬盘软故障时才不至于晕头转向、手忙脚乱。下面我 就硬盘的常见软故障简单介绍几种硬盘维护工具的使用方法。
★ 修复硬盘主引导记录 ★
由于病毒的破坏或操作上的失误,使硬盘主引导记录和分区表损坏,硬盘将 无法启动。
① KV3000
作为一款著名的杀毒软件,KV3000同样具有非常强大的主引导记录和分区修 复的功能。我们可以先用软盘启动后,执行KV3000,按下F6键,就可查看已经不 能引导的硬盘隐含扇区,即查看硬盘0面0柱1扇区主引导信息是否正常,如果在 硬盘的0面0柱1扇区,没有找到关键代码,即硬盘分区表关键代码“80”“55 AA ”,那么硬盘本身将不能引导,即使软盘引导后也不能进入硬盘。这时,可按动 翻页键PgDn或PgUp键,在硬盘的隐含扇区内查找,如有,会在表中出现闪动的红 色“80”和“55AA”,并响一声来提示你,下行会出现一行提示,“F9 = Save To Side 0 Cylinder 0 Sector 1 !!!”。这时,按一下“F9”键,就可将刚找 到的、即在表中显示出的原硬盘主引信息, 覆盖到硬盘0面0柱1扇区中,然后, 机器会重新引导硬盘,恢复硬盘的起动性能。
② FDISK
用FDISK/MBR覆盖主引导记录的代码区,但不重建主分区表。适用于主引导 记录被引导区型病毒破坏或主引导记录代码丢失,但主分区表并未损坏的情况下 。注意:FDISK/MBR并不适用于清除所有引导型病毒,因此要慎用。
③ FIXMBR
FIXMBR是专门用于重新构造主引导扇区的小工具,使用方法也简单。直接运 行FIXMBR的情况下它将检查MBR结构,如果发现系统不正常则会出现是否进行修 复的提示。如果回答“YES”,它将搜索分区。当搜索到相应的分区以后,系统 会提示是否修改MBR,回答“YES”则开始自动修复,如果搜索的结果不对,可使 用/Z开关符,重新启动系统将恢复到原来的状态。如果想详细了解FIXMBR的使用 方法,可以用/H开关来查看。
★ 修复硬盘分区表 ★
① KV3000
在KV3000的主菜单上,按下F10键,就可对系统的有关参数和硬盘分区表快 速测试, 如果硬盘分区表不正常,KV3000会先将坏分区表保存到软盘上以防不 测,再自动重建硬盘分区表,使硬盘起死回生。
但如果硬盘只有一个分区,而且文件分配表(FAT表)、文件目录表(ROOT表) 严重损坏,数据已经都没有了。那么,用这个功能即使恢复了C盘分区表,也不 能使C盘引导,数据也不能恢复。这时需要配合其它的硬盘修复工具来恢复数据 。如果硬盘还有D、E、...等几个分区,一般情况下,KV3000能找回后面没有被 破坏掉的分区,重建一个新的硬盘分区表,然后,再用DOS系统软盘引导机器后 ,就可进入硬盘后面几个分区,将数据备出后,再将硬盘重新分区、格式化。
KV3000修复硬盘的详细使用方法,大家可以查看KV3000杀毒软件的使用说明 文件,也可以到江民网站去查看。
② FDISK
用FDISK还可以新建立分区、重建主分区表,但这种方法不覆盖主引导记录 的代码区。如果要保证硬盘内数不受破坏,分区时必需与原来的分区相一致,否 则数据不保。具体的使用方法我就不哆嗦了,建议大家使用FDISK的汉化版,很 容易上手。
③ DiskMan
DiskMan过人之处就在于它的硬盘分区表恢复功能,并采用图形界面,以图 表方式表示分区表的详细结构。使用方法详见《宝刀不老的小工具——DiskMan 》
★ 挽救硬盘FAT(文件分配表)和DIR(根目录表) ★
如果FAT表损坏,就可能丢失所有文件,即便对DOS很精通的人,要修复FAT表 损坏的磁盘文件也不是件轻松的事情。
① NDD(Norton Utilities 8.0)
启动NU工具包中的磁盘修复程序NDD,在其菜单中选择Options/General确认 NDD将进行包括主引导区和CMOS在内的全面检查,然后在主菜单中选择Diagnose Disk对硬盘进行诊断,NDD在发现错误时将会自动报告,并提示错误描述( Description)和推荐意见(Recommendation),可以根据情况选择修复与否。 修复时注意保存UNDO磁盘,以便恢复操作之用。在修复过程中,尤其是在表面测 试(Surface Test)过程中如果提示读写错误,则说明硬盘存在物理损坏,数据 可能会丢失。
在诊断、修复结束后重新启动计算机,若能对C盘进行访问则大功告成,可 以通过备份数据、重装操作系统简单地恢复硬盘功能。否则只能进行恢复操作( UNDO),尝试手工或通过其他方法恢复。 但NDD(Norton Utilities 8.0)只能在DOS下运行,且不支持FAT32格式。
② SCANDISK
微软操作系统自带的类似NDD的硬盘检测工具,大家对它应该都不会陌生, 因为我们在WIN 9X非法关机后重启时它就会自动运行扫描硬盘,用法有点类似 NDD。
③ CHKDSK
同样也是微软操作系统自带的DOS下专门用于检查硬盘的工具,CHKDSK/F命 令格式专门用来捡回硬盘的丢失簇并释放丢失的硬盘空间,有时我们可以在它运 行以后生成的*.CHK文件里找到一些重要的数据。
硬盘的FAT表与根目录随着用户写入和删除文件而不断变化,如果能经常备 份FAT表和根目录,当FAT表损坏时用回写FAT表、根目录的方法,可以使硬盘恢 复到上一次保存的状态。当硬盘的FAT表或根目录损坏,需要将保存的FAT表、根 目录数据回写时,必须保证FAT表和根目录的起始逻辑扇区号和长度(扇区个数 )正确。
★ 恢复误删除的分区 ★
① FDISK & formAT
如果在误删除分区后没有执行过其他分区操作,按照下面的方法一般都能够 恢复原来的数据:执行FIDSK分区程序,重建删除的分区,但是注意要保持分区 与原来分区在大小、位置上一致;重新启动系统到MS—DOS模式,执行“format X:/u/q”(X为误删的扩展分区盘符)。这时系统首先会警告说:“这是一个大 硬盘,如果格式化,数据将全部丢失”,这时选择“YES”;而后系统会告诉你 该分区无法进行快速格式化并问你是否进行“完整格式化”,回答“NO”。该步 骤的关键是加入参数/q(快速格式化),这样进行一次“假格式化”后,如果没 有什么意外的话,应该可以访问该分区的数据了。
另外,该方法恢复的分区有可能在再次重启系统后无法访问,虽然仍可以按 上面的方法恢复数据,但我们建议恢复分区后备份该分区所有数据,而后执行完 整的格式化过程。
★ 硬盘零磁道损坏的抢救 ★
① DE (PCTOOLS 9.0)
如果运行ScanDisk扫描C盘在第一簇出现一个红色的“B”,即说明C盘零磁 道损坏!在DOS下运行DE,先进入Options菜单,选项Configuration,按空格去 掉Read Only(只读模式)前面的“√”号(按Tab键切换),保存退出。接着选 主菜单Select中的Drive;进去后在Drive type项选Physical,按空格选定,再 按Tab键切换到Drive项,选中hard disk,然后选OK回车。之后回到主菜单,打 开Select菜单,这时会出现Partition Table,选中并进入,之后就可以看见硬 盘的分区表信息。例如:该硬盘有两个分区,那么在硬盘的分区表信息中我们可 以看到1分区就是C盘,该分区是从硬盘的0柱面开始的,那么将1分区的Beginnig Cylinder的0改成1就可以了。保存后退出。重新启动进入BIOS,运行自动侦测硬 盘可以看到CYLS的个位数减少了一位(例如:782→781),保存退出,重新分区 格式化,大功告成。
但DE不支持FAT32格式且只在DOS下运行,而且PCTOOLS 9.0现在已经不太好 找了,想当年它与Norton Utilities 8.0在工具软件之中是两朵奇葩……
② PQMAGICT
大名鼎鼎的分区魔术师(Partition Magician)可能是大家最常用的硬盘分 区工具。PQMAGICT是它的DOS版的工具,用它来修复损坏的硬盘零磁道可谓易如 反掌。
假设一块硬盘有两个分区(C、D),用ScanDisk检查D盘时显示D盘零磁道损 坏,因此不能用formAT不能进行格式化,如果用FDISK重新调整逻辑D盘的大小, 使D盘的逻辑0磁道向前或向后移动,跨越这个坏磁道,但这样一来,就会破坏C 盘上的所有数据。因此这时我们必须借助PQMAGICT的威力。首先在DOS下启动 PQMAGICT(必须先把PQ COPY到C盘),选择查看D盘,此时屏幕会显示D盘的分区 和容量信息,然后选择Option菜单中的Reszie Selected Partition,用鼠标拖 动左边的容量标尺,让D区减少一点,或者直接手动输入分配D区的容量大小,目 的是空出坏的区域,确定后PQMAGICT便开始对D区进行转换,完成以后退出 PQMAGICT。这样对C盘上的文件秋毫无犯,且D盘又重见天日了。
② SPecialFDisk
SPecialFDisk在建立主分区时可由使用者自定启始柱面,故可跳过损坏的柱 面区域。此招是SPecialFDisk的一个必杀技,使用方法请详见《宝刀不老的小工 具——SPecialFDisk》
★ 抢救被“逻辑锁”锁定的硬盘 ★
① DM
中了“逻辑锁”的硬盘不能用软盘、光驱、双硬盘正常启动,但我们可以利 用软件DM为硬盘解锁。因为DM是不依赖于主板BIOS识别硬盘的硬盘工具,就算在 主板BIOS中将硬盘设为“NONE”,DM也可识别硬盘并进行分区和格式化等操作。 首先你要把DM拷到一张系统盘上,接上被锁硬盘后开机,按DEL键进入BIOS设置 ,将IDE硬盘设为“NONE”(这是关键所在!)。保存设置后退出,系统即可“ 带锁”启动。启动后运行DM,你会发现DM可以识别出硬盘。选中该硬盘进行分区 格式化就可以了。但是,这种方法的弱点是硬盘上的数据将全部丢失。
硬盘软故障的产生原因比较复杂,病毒、误操作,甚至一次意外掉电都可能 使硬盘崩溃。因此平时一定要养成备份硬盘重要数据的习惯,在关键时刻才能顺 利地解决问题。
硬盘故障大致可分为硬故障和软故障两大类
硬故障即PCBA板损坏、盘片划伤、磁头音圈电机损坏等。由于硬故障维修要 求的基本知识及维修条件较高,需要由专业技术人员才能解决,所以在本文中不 作讨论。
软故障即硬盘数据结构由于某种原因,比如说病毒导致硬盘数据结构混乱甚 至不可被识别而形成的故障。一般来说,主板BIOS硬盘自动检测(IDE HDD AUTO DETECTION)功能能够检测到硬盘参数,均为软故障。
一般情况下,硬盘在发生故障时系统会在屏幕上显示一些提示信息,所以我 们可以按照屏幕显示的提示信息找到故障原因,有针对性地实施解决方案。
★ 常见的硬盘启动出错信息及分析处理 ★
① Non-System disk or disk error,replace disk and press a key to reboot (非系统盘或盘出错)
出现这种信息的原因一是CMOS参数丢失或硬盘类型设置错误造成的。只要进 入CMOS重新设置硬盘的正确参数即可。二是系统引导程序未装或被破坏。重新传 递引导文件并安装系统程序。
② Invalid Partition Table(无效分区表)
造成该故障的原因一般是硬盘主引导记录中的分表有错误,当指定了多个自 举分区(只能有一个自举分区)或病毒占用了分区表时,将有上述提示。
主引导记录(MBR)中包括引导程序、分区表和结束标志“55 AA”三个部分 ,共占一个扇区。主引导程序中含有检查硬盘分区表的程序代码和出错信息、出 错处理等内容。当硬盘启动时,主引导程序将检查分区表中的自举标志。若某个 分区为可自举分区,则有分区标志“80”,否则为“00”,系统规定只能有一个 分区为自举分区,若分区表中含有多个自举标志时,主引导程序会给“Invalid Partition Table”的错误提示。最简单的解决方法是用硬盘维护工具来修复, 例如:用NU 8.0 NDD修复,它将检查分区表中的错误,若发现错误,将会询问是 否愿意修改,你只要不断地回答“YES”即可修正错误,或者用备份过的分区表 覆盖它也行。如果是由于病毒感染了分区表,即使是高级格式化也解决不了问题 ,可先用杀毒软件杀毒,再用硬盘维护工具进行修复。
如果用上述方法也不能解决的话,还可利用FDISK重新分区,但分区大小必 须和原来的分区一样,这一点尤为重要,分区后不要进行高级格式化,然后用 NDD进行修复。这样既保证硬盘修复之后能启动,而且硬盘上的数据也不会丢失 。其实用FDISK分区,相当于用正确的分区表覆盖掉原来的分区表。尤其当用软 盘启动后不认硬盘时,这招特灵。
③ Error Loading Operating System(装入DOS引导记录错误)
Missing Operating System(DOS引导记录损坏)
造成该故障的原因一般是DOS引导记录出现错误。DOS引导记录位于逻辑0扇 区,是由高级格式化命令formAT生成的。主引导程序在检查分区表正确之后,根 据分区表中指出的DOS分区的起始地址,读DOS引导记录,若连续五次都失败,则 给出“Error Loading Operating System”的错误提示;若能正确读出DOS引导 记录,主引导程序则会将DOS引导记录送入内存0:7c00h处,然后检查DOS引导记 录的最后两个字节是否为“55 AA”,若不是这两个字节,则给出“Missing Operating System”的提示。(文章来源:蔫老虎论坛)
四十一、“内存不足”的解决方法
大家在应用电脑时一定都遇到过机器提示内存不足的现象吧,那么什么是内存不足,又该如何处理呢,下面我们就来讲一讲有关这方面的内容。
所谓"内存不足"就是指在启动或运行DOS应用程序和Windows应用程序时,系统报"Out of memory"或"内存不足"的错误信息。"内存不足"是一种很常见的故障,运行DOS应用程序和Windows应用程序引起"内存不足"的原因不完全相同。
一、DOS下的内存不足
如果是在运行DOS应用程序时出现" Out of memory"(内存不足)的故障,可按以下方法进行检查和处理:
1、检查系统是否提供对扩充内存的支持,必须保证CONFIG.SYS文件中的EMM386.EXE命令中含有RAM参数,关于RAM参数的设置请参考相关文章,这里就不述叙;
2、 如果故障仍存在,检查DOS内核程序与其它运行的应用程序是否兼容,某些程序是否占用了大量的常规内存,并作出相应的处理。
举个例子:一次我在运行WPS 时,屏幕显示"内存不够",系统无法运行。考虑到在运行WPS之前曾执行过一些其它程序,可能是这些程序没有完全从内存中退出,于是重新启动,运行金山汉字系统,WPS 编辑软件仍无法进入,用DOS 6.22的Mem命令查看内存,仅剩200KB左右的空间,且CHLIB文件占用主内存达255KB,即字库放在了常规内存中,而金山系统是应该可以自动使用扩展内存存放字库的,查看系统配置情况,在CONFIG.SYS中设有:
DEVICE=C:\DOS\HIMEM.SYS
DOS=HIGH
这就是说,DOS内核程序调入扩展内存后,虽然扩大了可用主内存空间,但是由于扩展内存与金山系统发生冲突,以致汉字库无法载入扩展内存。解决的办法有两种:
1、去掉DOS=HIGH设置,将DOS内核程序从扩展内存撤出,即可正常运行。
2、将"/DEVICE=C:\DOS\HIMEM.SYS"改为"/DEVICE=C:\DOS\HIMEM.SYS/INT15=320",因金山系统使用的是扩展内存的低端,这一区域若有其它程序驻留,字库就不能正常载入,利用INT15参数给系统先预留出一部分传统的扩展存储器(即不由XMS规范管理而由INT15直接使用的扩展存储器),字库和DOS内核都可使用扩展内存了,这样设置之后,在金山汉字系统状态下可用的主内存空间可达512KB,比不设置时多出250KB左右。
二、Windows中的内存不足
如果在运行Windows应用程序时,出现"内存不足"的故障,可按下列方法进行检查和处理:
1、首先应检查Windows的资源使用情况,如果资源占用较多,可用资源较少,打开新文件时会出现"内存不足"的问题。这时可以清理屏幕,减少窗口的数目,关闭不用的应用程序,包括TSR内存驻留程序,将Windows应用程序最小化为图标,如果问题只是在运行一特殊的应用程序时出现,则与应用软件销售商联系,可能是数据对象的管理不好所致;
2、如果问题没有解决,清除或保存Clipboard(剪贴板)的内容,使用ControlPanel Desktop选项将墙纸(Wallpaper)设置为None;
3、如问题仍存在,可用PIF编辑器编辑PIF文件,增大PIF文件中定义的MemoryRequirements:KB Required的值;在标准模式下,选择Prevent ProgramSwitch,该开关选项打开后,退出应用程序返回Windows;如果是386增强模式,则要将Display Usage设置成Full Screen(全屏幕方式),将Execution设置为Exclusive,将Video memory设置为尽可能低的方式;
4、 如果问题仍存在,则重新开机进入Windows系统,并且确保在"启动"图标中没有其它无关的应用软件同时启动运行,在WIN.INI文件中也没有Run或Load命令加载的任何无关的应用程序。
在平时,出现"内存不足"的问题一般可以按以下办法处理。 首先,退出那些不需要运行的应用程序,然后,再检查系统的可用资源为多少。如果可用资源大于30%,一般可以运行新的程序。当有多个应用程序在系统中运行时,可以退出一个,检查一次可用资源,如果某个应用程序在退出前后,可用资源的百分比没有变化,说明这个应用程序没有释放它所占用的资源。如果要收回这些没有释放的资源,只能退出Windows后,再重新进入Windows。为了确保在启动进入Windows时系统的可用资源足够,在"启动"图标中应该没有无关的应用软件同时启动运行,在WIN.INI文件中也没有由Run或Load命令加载的任何无关的应用程序,因为这些同时启动的无关应用程序可能已经占用了很多资源,使得要使用的应用程序无法运行。
一般说来,经过这样处理,就不会出现"内存不足"的问题了.
四十二、 BIOS问答
Q:什么是BIOS
A:BIOS(Basic Input/Output System)即基本输入输出系统,通常是固化在只读存储器(ROM)中,所以又称为ROM-BIOS。它直接对计算机系统中的输入、输出设备进行设备级、硬件级的控制,是连接软件程序和硬件设备之间的枢纽。ROM-BIOS是计算机系统中用来提供最低级、最直接的硬件控制的程序。就PC而言,BIOS 包含了控制键盘、显示屏幕,磁盘驱动器,串行通讯设备和很多其它功能的代码。计算机技术发展到今天,出现了各种各样新技术,许多技术的软件部分是借助于BIOS来管理实现的。如PnP技术(Plug and Play-即插即用技术),就是在BIOS中加上PnP模块实现的。又如热插拔技术,也是由系统BIOS将热插拔信息传送给BIOS中的配置管理程序,并由该程序进行重新配置(如:中断、DMA通道等分配)。事实上热插拔技术也属于PnP技术。
Q:BIOS包含哪些部分
A:当我们打开PC机的电源后,中央处理器(CPU)便会自动执行一连串的命令,这些命令按其功能可分为以下几种:
POST上电自检:是微机接通电源后,系统进行的一个自我检查的例行程序。这个过程通常称为POST—上电自检(Power On Self Test)。对系统的几乎所有的硬件进行检测。
系统启动自举程序:在完成POST自检后,ROM BIOS将按照系统CMOS设置中的启动顺序搜寻软硬盘驱动器及CDROM、网络服务器等有效的启动驱动器 ,读入操作系统引导记录,然后将系统控制权交给引导记录,由引导记录完成系统的启动。
BIOS中断调用:即BIOS中断服务程序,它是微机系统软、硬件之间的一个可编程接口,用于程序软件功能与微机硬件实现的衍接。
此外,BIOS内还包含系统设置程序和服务程序等。
Q:BIOS在系统启动中的作用
A:当通电开机后,计算机即从BIOS芯片中读取出指令代码进行系统硬件的自检(含BIOS程序完整性检验、RAM可读写性检验、进行CPU、DMA控制器等部件测试)。对PnP设备进行检测和确认,然后依次从各个PnP部件上读出相应部件正常工作所需的系统资源数据等配置信息。BIOS中的PnP模块试图建立不冲突的资源分配表,使得所有的部件都能正常地工作。配置完成之后,系统要将所有的配置数据即ESCD——Extended System Config Data写入BIOS中,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在开机时看到主机启动进入Windows前出现一系列检测:配置内存、硬盘、光驱、声卡等,而后出现的“UPDATE.ESCD.
SUCCESSED”等提示信息。所有这些检测完成后,BIOS将系统控制权移交给系统的引导模块,由它完成操作系统的装入。
Q:BIOS在哪里
A:BIOS尽管也是一组程序,但是它同我们常见的在磁盘上的程序有很大的区别。对个人计算机而言,在软盘、光盘或硬盘上的程序必须先读到存储器中才能运行,但BIOS的运行顺序却在这些程序之前,换句话说,必须先跑完BIOS才能使软盘、光盘或硬盘上的程序正常工作,因此,不能把BIOS放在这些存储介质中,而应该直接放在存储器中,但是这种存储器也不能是常说的RAM(Read And Write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因为RAM中的内容在断电后会全部消失,下次再开机时就找不到BIOS了,因此,BIOS必须存放在ROM(Read Only Memory,只读存储器)中。BIOS既是软件,但它与普通的软件完全不同,它是固化在集成电路内部的程序代码,又属于硬件的一部分,所以,有时候人们就称它为Firmware —“固件”。另外,存放BIOS的ROM占用的地址也是固定的,也就是说该地址不能被其它的程序占用,以免每次开机都要寻找BIOS程序的起始点。正由于BIOS和ROM这种密不可分的关系,人们将它们合称为“BIOS ROM”或“ROM BIOS”。所以,我们通常所说的BIOS芯片实际上指的是储存BIOS的ROM芯片,ROM仅仅只是Firmware的载体。
Q:是不是只有主板才有BIOS
A:除了主板以外,其它设备上如网卡、显卡、MODEM、数字相机、硬盘等也有所谓的BIOS,部分SCSI卡和一些特殊功能的界面卡也有自己的BIOS。象显卡上的BIOS,来完成显卡和主板之间的通讯;硬盘的启动和使用也需要HDD BIOS来完成。在开机过程中,主板BIOS会调用并执行这些外加的BIOS的程序,完成对这些硬件的初始化工作。因此从理论上来讲,每种硬件都可以有自己的BIOS。但是BIOS满天飞的结果,不但会增加成本,更会导致兼容性的问题,因此,一般是把已标准化的装置整合在主板BIOS内,对于那些厂商独有的规格,才以外加BIOS的形式出现。这些外部设备上的BIOS也和主板的BIOS一样,采用FLASH ROM作BIOS ROM芯片,同样也可以方便地升级,以修改其缺陷及增强其兼容性。
但是如果主板厂商愿意合作,仍然可以把原本外加的BIOS整合到主板BIOS中,比如技嘉的G400显卡,上面就没有BIOS芯片,它的BIOS就是写在主板的BIOS中。
Q:BIOS芯片有哪些封装形式?
A:早期的BIOS芯片大多采用DIP(双列直插)形式的封装,随着半导体封装技术的发展,SOJ、TSOP、PSOP、PLCC等多种封装形式相继出台。目前台式机主板上的BIOS大多是DIP封装,有的为节省空间,采用了PLCC形式的封装。笔记本电脑上的BIOS大多采用SOJ封装。为了方便更换BIOS芯片,现在主板上都安装有插座,使用工具可以取下、更换BIOS芯片。
Q:BIOS芯片主要有哪些生产厂商?
A:生产ROM芯片的厂家很多,主要有Winbond、Intel、ATMEL、SST、MXIC等品牌。由于Winbond(华邦)生产BIOS ROM芯片时间较早,与主板的原始设计相兼容,因而市场占用量较大。Intel公司则在FLASH ROM市场始终占领着领导者的地位,其586时代的I28F001BX芯片、I810(815)主板上的N82802AB芯片,都在BIOS的恢复方面有独特的效果。
Q:计算机启动时出现的提示信息的含义是什么,应如何处理?
A:计算机启动时出现的提示信息
1.CMOS battery failed(CMOS 电池失效)。
原因:说明CMOS 电池的电力已经不足,请更换新的电池。wA1l^1
2.CMOS check sum error-Defaults loaded(CMOS 执行全部检查时发现错误,因此载入预设的系统设定值)。
原因:通常发生这种状况都是因为电池电力不足所造成,所以不妨先换个电池试试看。如果问题依然存在的话,那就说明 CMOS RAM 可能有问题,最好送回原厂处理。
3.Display switch is set incorrectly(显示开关配置错误)。
原因:较旧型的主板上有跳线可设定显示器为单色或彩色,而这个错误提示表示主板上的设定和 BIOS 里的设定不一致,重新设定即可。
4.Press ESC to skip memory test(内存检查,可按ESC键跳过)。 原因:如果在 BIOS 内并没有设定快速加电自检的话,那么开机就会执行内存的测试,如果你不想等待,可按 ESC 键跳过或到 BIOS 内开启 Quick Power On Self Test。
5.HARD DISK initializing【Please wait a moment...】(硬盘正在初始化 请等待片刻)。
原因:这种问题在较新的硬盘上根本看不到。但在较旧的硬盘上,其启动较慢,所以就会出现这个问题。
6.HARD DISK INSTALL FAILURE (硬盘安装失败)。
原因:硬盘的电源线、数据线可能未接好或者硬盘跳线不当出错误 ( 例如一根数据线上的两个硬盘都设为Master 或 Slave。)
7.Secondary slave hard fail (检测从盘失败)。
原因:1、 CMOS 设置不当(例如没有从盘但在CMOS里设有从盘)
2、 硬盘的电源线、数据线可能未接好或者硬盘跳线设置不当。
8.Hard disk(s) diagnosis fail (执行硬盘诊断时发生错误)。
原因:这通常代表硬盘本身的故障。你可以先把硬盘接到另一台电脑上试一下,如果问题一样,那只好送修了。
9.Floppy Disk(s) fail 或 Floppy Disk(s) fail(80) 或Floppy Disk(s) fail(40)(无法驱动软驱)。}
原因:软驱的排线是否接错或松脱?电源线有没有接好?如果这些都没问题,那买个新的吧。
10.Keyboard error or no keyboard present(键盘错误或者未接键盘)
原因:键盘连接线是否插好?连接线是否损坏?
11.Memory test fail (内存检测失败)
原因:通常是因为内存不兼容或故障所导致。
12.Override enable-Defaults loaded ( 当前CMOS设定无法启动系统,载入 BIOS 预设值以启动系统)。
原因:可能是你在BIOS内的设定并不适合你的电脑( 像你的内存只能跑100MHz但你让它跑133MHz ),这时进入 BIOS 设定重新调整即可。
13.Press TAB to show POST screen (按 TAB 键 可以切换屏幕显示)f
原因:有一些 OEM 厂商会以自己设计的显示画面来取代 BIOS 预设的开机显示画面,而此提示就是要告诉使用者可以按TAB来把厂商的自定义画面和BIOS预设的开机画面进行切换。
14.Resuming from disk,Press TAB to show POST screen(从硬盘恢复开机,按TAB显示开机自检画面)。
原因:某些主板的BIOS 提供了 Suspend to disk(挂起到硬盘)的功能,当使用者以 Suspend to disk 的方式来关机时,那么在下次开机时就会显示此提示消息。
Q:BIOS和CMOS有什么区别?
A:CMOS(Complimentary 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原意是指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一种应用于大规模集成电路芯片制造的原料)是微机主板上的一块可读写的RAM芯片,用来保存当前系统的硬件配置和用户对某些参数的设定。为了保证系统掉电后信息不会丢失,在主板上专门设置了一块电池给CMOS供电。
由于CMOS与BIOS都跟微机系统设置密切相关,所以才有CMOS设置与BIOS设置的说法,CMOS是系统存放参数的地方,而BIOS中的系统设置程序是完成参数设置的手段。因此,准确的说法是通过BIOS设置程序对CMOS参数进行设置。而我们平常所说的CMOS设置与BIOS设置是其简化说法,也就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两个概念的混淆。
Q:什么时候要对BIOS进行设置?
A:进行BIOS设置是由操作人员根据微机实际情况而人工完成的一项十分重要的系统初始化工作。在以下情况下,必须进行BIOS或CMOS进行设置:
1、新购微机:
即使带PnP功能的系统也只能识别一部分微机外围设备,而对软硬盘参数、当前日期、时钟等基本资料等必须由操作人员进行设置,因此新购买的微机必须通过进行CMOS参数设置来告诉系统整个微机的基本配置情况。Vcn
2.新增设备:
由于系统不一定能认识新增的设备,所以必须通过CMOS设置来告诉它。另外,一旦新增设备与原有设备之间发生了IRQ、DMA冲突,也往往需要通过BIOS设置来进行排除。
3.CMOS数据意外丢失:
在系统后备电池失效、病毒破坏了 CMOS数据程序、意外清除了CMOS参数等情况下,常常会造成CMOS数据意外丢失。此时只能重新进入BIOS设置程序完成新的CMOS参数设置。
4.系统优化:
对于内存读写等待时间、硬盘数据传输模式、内/外 Cache的使用、节能保护、电源管理、开机启动顺序等参数, BIOS中预定的设置对系统而言并不一定就是最优的,此时往往需要经过多次试验才能找到系统优化的最佳组合。
Q:市场上的BIOS主要有哪些品牌?
A:当年IBM PC刚一推出时,大家都以IBM原厂的BIOS为标准,竞相撰写功能与它最接近、但程序码略不相同的BIOS(因为,若程序码相同便可能侵犯著作权),这也正是决定能否号称“与IBM PC百分之百相兼容”的关键。后来随着大环境的改变,兼容机开始盛行,IBM已不再掌握个人计算机规格的主导权,因此兼容厂家的BIOS也都摆脱它的影子,走出自己的风格来,以下便简介其中较具有代表性的四家厂商。
●Award
Award公司创立于1983年,总部位于美国加州Mountain View,台湾分公司称为“帷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386、486时期,BIOS市场仍是AMI、Award和Phoenix三雄鼎立,产品占有率互有高低,但是自从Phoenix转战笔记本计算机市场、AMI产品青黄不接时,Award及时推出优良的产品填补此空白,因此争取到许多主板厂的订单,占有率节节攀升。以目前台湾生产的主板而言,绝大多数都是采用Award BIOS,它几乎已经成为 Pentium、Pentium Ⅱ主板的标准规格。
●AMI
AMI 为American Megatrend Inc.的缩写,成立于1985年,在早期AMI BIOS以其简洁的画面、易学的操作方式,迅速攻占台式计算机的市场,深受大众喜爱。尤其是许多 DIY玩家在购买主板时,更指定非采用AMI BIOS不可,可见当时其气势之盛实在令人咋舌。然而曾几何时,不知是因为行销策略、产品质量或是开发进度的问题,在Pentium、Pentium Ⅱ主板市场上,AMI BIOS就如同当初迅速窜红一般,也快速地沉寂于市场,以致于大好江山拱手让给了Award,虽然后来仍推出WinBIOS和HIFLEX等一系列评价不错的产品,无奈先机已失,终究是无力回天,难再恢复往日荣景。
●Phoenixqx
Phoenix 的总部位于加州圣荷西,从它的BIOS设置画面来看,不难发现其产品风格一直都很固定,没有什么大的改变,或许这正是该公司所坚持的传统吧。在早期的Pentium级台式计算机上还偶尔见到Phoenix BIOS,但自从转入笔记本电脑这个计算机市场后,在台式计算机市场已经难觅它的踪影了。而深耕笔记本电脑领域的结果,的确开拓了另一大市场,现在国内、外许多知名品牌的笔记本电脑都采用Phoenix BIOS,由此可知其产品质量深获许多厂商信赖。
●Microid Researcht
在诸多BIOS设计厂商中,Microid Research可算是其中最不同凡响的异类,因为早期它几乎是唯一提供“用满意才买”的公司。您可以先从网站上(http:\\www.mrbios.com)下载合用的BIOS文件,试用一定期限后若是满意才须注册付款,否则停止使用、回复到原BIOS即可,不必付一毛钱,这种破天荒的策略确实造福了许多计算机玩家,也打响了“MR BIOS”的名号。]l
可惜,曾几何时,Microid Research公司改变了行销策略,不再提供试用版给个人使用, 而是建议使用者向Unicore Software,Inc.订购正式版本,从此结束了许多爱用者的试用美梦,也因此MR BIOS不再是网路讨论区的热门话题,逐渐被大众所淡忘了。
Q:如何进入BIOS的设置程序?
A:进入BIOS设置程序通常有三种方法:
1、开机启动时按热键
在开机时按下特定的热键可以进入BIOS设置程序,不同类型的机器进入BIOS设置程序的按键不同,有的在屏幕上给出提示,有的不给出提示,几种常见的BIOS设置程序的进入方式如下:
Award BIOS:按Ctrl+Alt+Esc或Del,屏幕有提示;
AMI BIOS:按Del或Esc,屏幕有提示;
COMPAQ BIOS:屏幕右上角出现光标时按F10,屏幕无提示;
AST BIOS:按Ctrl+Alt+Esc,屏幕无提示。
2、用系统提供的软件
现在很多主板都提供了在DOS下进入BIOS设置程序而进行设置的程序,在Windows 95的控制面板和注册表中已经包含了部分BIOS设置项。
3、用一些可读写CMOS的应用软件
部分应用程序,如QAPLUS提供了对CMOS的读、写、修改功能,通过它们可以对一些基本系统配置进行修改。
Q:COMPAQ的Professional WorkStation工作站,敲F10为什么进不了BIOS的设置程序?
A:COMPAQ机的BIOS设置程序及设置参数的存放位置和普通的计算机不同,它是存放在硬盘的一个特殊的分区中。 COMPAQ的Professional WorkStation随盘有一张SmartStart光盘,其中有对工作站进行初始安装的每一步过程,而第一步就是在硬盘上建立一个新的分区并把CMOS中的数据存放在该分区,在该分区中还有对CMOS进行设置的软件,这一点和其他的品牌机、兼容机十分不同,不是直接就可以进入CMOS的设置。所以,如果工作站没有按照正确的步骤进行安装,没有这一特殊的分区,所以也就对F10键没有反应了。解决方法很简单,就是使用SmartStart光盘启动,并按照提示完成CMOS Setup的安装,但是注意应该把原来硬盘中的有用的数据进行备份,因为CMOS分区的过程会把硬盘中数据完全抹掉。
Q:为什么要升级BIOS0
A:BIOS中的程序决定了系统对硬件的支持、协调能力。现在的新硬件层出不穷,BIOS不可能预先具备对如此繁多的硬件的支持,这就依赖于对BIOS芯片内程序的更新。升级BIOS最直接的好处就是不用花钱就能获得许多新功能,比如原来你用的是PⅡ的CPU,升级BIOS后也许就能直接使用PⅢ的CPU,不用换主板了;看着别人能用光驱来启动的计算机,自己的不行,升级BIOS后,成了;另外还能增加PnP即插即用功能、新硬盘的LBA和DMA功能、识别其它新硬件等等,简直就是免费升级电脑!
另外,升级BIOS还可以解决一些特殊的电脑故障,这些故障往往令电脑高手也觉得莫名其妙。2000年的到来对全世界都是一件大事,对电脑更是一个大问题,升级BIOS可以有效地解决电脑的2000年问题。
为了充分发挥主板的性能,支持层出不穷的新硬件,并改正以前BIOS版本中的缺陷,厂家不断推出新的BIOS版本。利用专用的刷新程序,改写主板BIOS的内容,这就是我们常说的BIOS升级。现在的主板几乎都采用FLASH ROM(快闪ROM)作BIOS,在一定的电压、电流条件下,可对其Firmware进行改写。
Q:为什么BIOS升级具有很大的危险性?
A:BIOS存储在主板上的ROM 芯片中,这确保了BIOS的一般可用性和不会因为磁盘错误而损坏。BIOS在整个PC机系统中的地位,决定了它的重要性。它是否正常工作、是否能工作,直接决定了整个微机系统的生死。据不完全统计,主板的不良原因中有60%至80%是由于主板的BIOS芯片引起的,因此,BIOS的正常工作就显得尤其重要!但是,升级BIOS在提升性能的同时,常会出现一些不可预料的事。在升级过程中断电、升级时用错了升级文件、升级文件的版本不正确、升级文件被修改过(例受病毒侵袭过)等,都会造成重开机时没有显示。正因为此,一些主板厂家,如采用i820芯片组的华硕系列主板采用更贴近用户的方式来升级BIOS,在新出的华硕P3C系列主板中,具有方便的Live Update功能,更新BIOS时,只需要放入随机附带的驱动程序光盘,在选定更新BIOS的选项后,即可全自动下载最新版的BIOS,并全自动更新,避免了用户在操作上的失误。
Q:什么样的BIOS才能升级?
A:从BIOS出现至今,BIOS的存储介质由ROM、EPROM、EEPROM到今天的FLASH ROM,ROM的形式不同,更新其内部Firmware的方法也不同。ROM中的内容是无法更新的,一旦完成芯片的制造过程,其内部的内容便只能读出不能写入;EPROM的擦除要使用专用的紫外线擦除器,普通用户也无法完成对其的擦除、刷新的过程。从EEPROM起,BIOS芯片可以借助一定的电压(+12V)或电流,使用专用的程序完成刷新的过程,从而使EEPROM芯片能够迅速为市场所接受。FLASH ROM的更新更为简单,不需要特定的条件,在工作电压(+5V)下,利用刷新程序即可完成芯片的刷新。
Q:什么是ROM、EPROM、EEPROM、FLASH ROM
A:在微机的发展初期,BIOS都存放在ROM(Read Only Memory,只读存储器)中。ROM内部的资料是在ROM的制造工序中,在工厂里用特殊的方法被烧录进去的,其中的内容只能读不能改,一旦烧录进去,用户只能验证写入的资料是否正确,不能再作任何修改。如果发现资料有任何错误,则只有舍弃不用,重新订做一份。ROM是在生产线上生产的,由于成本高,一般只用在大批量应用的场合。
由于ROM制造和升级的不便,后来人们发明了PROM(Programmable ROM,可编程ROM)。最初从工厂中制作完成的PROM内部并没有资料,用户可以用专用的编程器将自己的资料写入,但是这种机会只有一次,一旦写入后也无法修改,若是出了错误,已写入的芯片只能报废。PROM的特性和ROM相同,但是其成本比ROM高,而且写入资料的速度比ROM的量产速度要慢,一般只适用于少量需求的场合或是ROM量产前的验证。
EPROM(Erasable Programmable ROM,可擦除可编程ROM)芯片可重复擦除和写入,解决了PROM芯片只能写入一次的弊端。EPROM芯片有一个很明显的特征,在其正面的陶瓷封装上,开有一个玻璃窗口,透过该窗口,可以看到其内部的集成电路,紫外线透过该孔照射内部芯片就可以擦除其内的数据,完成芯片擦除的操作要用到EPROM擦除器。EPROM内资料的写入要用专用的编程器,并且往芯片中写内容时必须要加一定的编程电压(VPP=12—24V,随不同的芯片型号而定)。EPROM的型号是以27开头的,如27C020(8*256K)是一片2M Bits容量的EPROM芯片。EPROM芯片在写入资料后,还要以不透光的贴纸或胶布把窗口封住,以免受到周围的紫外线照射而使资料受损。
鉴于EPROM操作的不便,后来出的主板上的BIOS ROM芯片大部分都采用EPROM(Electrically Erasable Programmable ROM,电可擦除可编程ROM)。EPROM的擦除不需要借助于其它设备,它是以电子信号来修改其内容的,而且是以Byte为最小修改单位,不必将资料全部洗掉才能写入,彻底摆脱了EPROM Eraser和编程器的束缚。EPROM在写入数据时,仍要利用一定的编程电压,此时,只需用厂商提供的专用刷新程序就可以轻而易举地改写内容,所以,它属于双电压芯片。借助于EPROM芯片的双电压特性,可以使BIOS具有良好的防毒功能,在升级时,把跳线开关打至“ON”的位置,即给芯片加上相应的编程电压,就可以方便地升级;平时使用时,则把跳线开关打至“OFF”的位置,防止CIH类的病毒对BIOS芯片的非法修改。所以,至今仍有不少主板采用EPROM作为BIOS芯片并作为自己主板的一大特色。
FLASH ROM则属于真正的单电压芯片,在使用上很类似EPROM,因此,有些书籍上便把FLASH ROM作为EPROM的一种。事实上,二者还是有差别的。FLASH ROM在擦除时,也要执行专用的刷新程序,但是在删除资料时,并非以Byte为基本单位,而是以Sector(又称Block)为最小单位,Sector的大小随厂商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只有在写入时,才以Byte为最小单位写入;FLASH ROM芯片的读和写操作都是在单电压下进行,不需跳线,只利用专用程序即可方便地修改其内容;FLASH ROM的存储容量普遍大于EPROM,约为512K到至8M KBit,由于大批量生产,价格也比较合适,很适合用来存放程序码,近年来已逐渐取代了EPROM,广泛用于主板的BIOS ROM,也是CIH攻击的主要目标。
四十三、被入侵系统恢复指南
本文主要讲述UNIX或者NT系统如果被侵入,应该如何应对。
注意:你在系统恢复过程中的所有步骤都应该与你所在组织的网络安全策略相符。
A.准备工作
1.商讨安全策略
如果你的组织没有自己的安全策略,那么需要按照以下步骤建立自己的安全策略。
1.1.和管理人员协商
将入侵事故通知管理人员,可能在有的组织中很重要。在be aware进行事故恢复的时候,网络管理人员能够得到内部各部门的配合。也应该明白入侵可能引起传媒的注意。
1.2.和法律顾问协商
在开始你的恢复工作之前,你的组织需要决定是否进行法律调查。
注意CERT(Computer Emergency Response Team)只提供技术方面的帮助和提高网络主机对安全事件的反应速度。它们不会提出法律方面的建议。所以,对于法律方面的问题建议你咨询自己的法律顾问。你的法律顾问能够告诉你入侵者应该承担的法律责任(民事的或者是刑事的),以及有关的法律程序。
现在,是你决定如何处理这起事故的时候了,你可以加强自己系统的安全或者
选择报警。
如果你想找出入侵者是谁,建议你与管理人员协商并咨询法律顾问,看看入侵者是否触犯了地方或者全国的法律。根据这些,你可以报案,看看警方是否愿意对此进行调查。
针对与入侵事件,你应该与管理人员和法律顾问讨论以下问题:
如果你要追踪入侵者或者跟踪网络连接,是否会触犯法律。
如果你的站点已经意识到入侵但是没有采取措施阻止,要承担什么法律责任。
入侵者是否触犯了全国或者本地的法律。
是否需要进行调查。
是否应该报警。
1.3.报警
通常,如果你想进行任何类型的调查或者 *** 入侵者,最好先跟管理人员和法律顾问商量以下。然后通知有关执法机构。
一定要记住,除非执法部门的参与,否则你对入侵者进行的一切跟踪都可能是非法的。
1.4.知会其他有关人员
除了管理者和法律顾问之外,你还需要通知你的恢复工作可能影响到的人员,例如其他网络管理人员和用户。
2.记录恢复过程中所有的步骤
毫不夸张地讲,记录恢复过程中你采取的每一步措施,是非常重要的。恢复一个被侵入的系统是一件很麻烦的事,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因此经常会使人作出一些草率的决定。记录自己所做的每一步可以帮助你避免作出草率的决定,还可以留作以后的参考。记录还可能对法律调查提供帮助。
B.夺回对系统的控制权
1.将被侵入的系统从网络上断开
为了夺回对被侵入系统的控制权,你需要将其从网络上断开,包括播号连接。断开以后,你可能想进入UNIX系统的单用户模式或者NT的本地管理者(local administrator)模式,以夺回系统控制权。然而,重启或者切换到单用户/本地管理者模式,会丢失一些有用的信息,因为被侵入系统当前运行的所有进程都会被杀死。
因此,你可能需要进入C.5.检查网络嗅探器节,以确定被侵入的系统是否有网络嗅探器正在运行。
在对系统进行恢复的过程中,如果系统处于UNIX单用户模式下,会阻止用户、入侵者和入侵进程对系统的访问或者切换主机的运行状态。如果在恢复过程中,没有断开被侵入系统和网络的连接,在你进行恢复的过程中,入侵者就可能连接到你的主机,破坏你的恢复工作。
2.复制一份被侵入系统的影象
在进行入侵分析之前,建议你备份被侵入的系统。以后,你可能会用得着。
如果有一个相同大小和类型的硬盘,你就可以使用UNIX命令dd将被侵入系统复制到这个硬盘。
例如,在一个有两个SCSI硬盘的Linux系统,以下命令将在相同大小和类型的备份硬盘(/dev/sdb)上复制被侵入系统(在/dev/sda盘上)的一个精确拷贝。 # dd if=/dev/sda of=/dev/sdb
请阅读dd命令的手册页获得这个命令更详细的信息。
还有一些其它的方法备份被侵入的系统。在NT系统中没有类似于dd的内置命令,你可以使用一些第三方的程序复制被侵入系统的整个硬盘影象。
建立一个备份非常重要,你可能会需要将系统恢复到侵入刚被发现时的状态。它对法律调查可能有帮助。记录下备份的卷标、标志和日期,然后保存到一个安全的地方以保持数据的完整性。
C.入侵分析
现在你可以审查日志文件和系统配置文件了,检查入侵的蛛丝马迹,入侵者对系统的修改,和系统配置的脆弱性。
1.检查入侵者对系统软件和配置文件的修改
a.校验系统中所有的二进制文件
在检查入侵者对系统软件和配置文件的修改时,一定要记住:你使用的校验工具本身可能已经被修改过,操作系统的内核也有可能被修改了,这非常普遍。因此,建议你使用一个可信任的内核启动系统,而且你使用的所有分析工具都应该是干净的。对于UNIX系统,你可以通过建立一个启动盘,然后对其写保护来获得一个可以信赖的操作系统内核。
你应该彻底检查所有的系统二进制文件,把它们与原始发布介质(例如光盘)做比较。因为现在已经发现了大量的特洛伊木马二进制文件,攻击者可以安装到系统中。
在UNIX系统上,通常有如下的二进制文件会被特洛伊木马代替:telnet、in.te
lnetd、login、su、ftp、ls、ps、netstat、ifconfig、find、du、df、libc、sync、inetd和syslogd。除此之外,你还需要检查所有被/etc/inetd.conf文件引用的文件,重要的网络和系统程序以及共享库文件。
在NT系统上。特洛伊木马通常会传播病毒,或者所谓的"远程管理程序",例如Back Orifice和NetBus。特洛伊木马会取代处理网络连接的一些系统文件。
一些木马程序具有和原始二进制文件相同的时间戳和sum校验值,通过校验和无法判断文件是否被修改。因此,对于UNIX系统,我们建议你使用cmp程序直接把系统中的二进制文件和原始发布介质上对应的文件进行比较。
你还可以选择另一种方法检查可疑的二进制文件。向供应商索取其发布的二进制文件的MD5校验值,然后使用MD5校验值对可疑的二进制文件进行检查。这种方法适用于UNIX和NT。
b.校验系统配置文件
在UNIX系统中,你应该进行如下检查:
检查/etc/passwd文件中是否有可疑的用户
检查/etc/inet.conf文件是否被修改过
如果你的系统允许使用r命令,例如rlogin、rsh、rexec,你需要检查/etc/hosts.equiv或者.rhosts文件。
检查新的SUID和SGID文件。下面命令会打印出系统中的所有SUID和SGID文件:
#find / ( -perm -004000 -o -perm -002000 ) -type f -print
对于NT,你需要进行如下检查:
检查不成对的用户和组成员
检查启动登录或者服务的程序的注册表入口是否被修改
检查"net share"命令和服务器管理工具共有的非验证隐藏文件
检查pulist.ext程序无法识别的进程
2.检查被修改的数据
入侵者经常会修改系统中的数据。所以建议你对web页面文件、ftp存档文件、用户目录下的文件以及其它的文件进行校验。
3.检查入侵者留下的工具和数据
入侵者通常会在系统中安装一些工具,以便继续监视被侵入的系统。
入侵者一般会在系统中留下如下种类的文件:
网络嗅探器
网络嗅探器就是监视和记录网络行动的一种工具程序。入侵者通常会使用网络嗅探器获得在网络上以明文进行传输的用户名和密码。(见C.5)
嗅探器在UNIX系统中更为常见。
特洛伊木马程序
特洛伊木马程序能够在表面上执行某种功能,而实际上执行另外的功能。因此,入侵者可以使用特洛伊木马程序隐藏自己的行为,获得用户名和密码数据,建立后门以便将来对系统在此访问被侵入系统。
后门
后门程序将自己隐藏在被侵入的系统,入侵者通过它就能够不通过正常的系统验证,不必使用安全缺陷攻击程序就可以进入系统。
安全缺陷攻击程序
系统运行存在安全缺陷的软件是其被侵入的一个主要原因。入侵者经常会使用一些针对已知安全缺陷的攻击工具,以此获得对系统的非法访问权限。这些工具通常会留在系统中,保存在一个隐蔽的目录中。
入侵者使用的其它工具
以上所列无法包括全部的入侵工具,攻击者在系统中可能还会留下其它入侵工具。这些工具包括:
系统安全缺陷探测工具
对其它站点发起大规模探测的脚本
发起拒绝服务攻击的工具
使用被侵入主机计算和网络资源的程序
入侵工具的输出
你可能会发现入侵工具程序留下的一些日志文件。在这些文件中可能会包含被牵扯的其它站点,攻击者利用的安全缺陷,以及其它站点的安全缺陷。
因此,建议你对系统进行彻底的搜索,找出上面列出的工具及其输出文件。一定要注意:在搜索过程中,要使用没有被攻击者修改过的搜索工具拷贝。
搜索主要可以集中于以下方向:
检查UNIX系统/dev/目录下意外的ASCII文件。一些特洛伊木马二进制文件使用的配置文件通常在/dev目录中。
仔细检查系统中的隐藏文件和隐藏目录。如果入侵者在系统中建立一个一个新的帐户,那么这个新帐户的起始目录以及他使用的文件可能是隐藏的。
检查一些名字非常奇怪的目录和文件,例如:...(三个点)、..(两个点)以及空白(在UNIX系统中)。入侵者通常会在这样的目录中隐藏文件。对于NT,应该检查那些名字和一些系统文件名非常接近的目录和文件。
4.审查系统日志文件
详细地审查你的系统日志文件,你可以了解系统是如何被侵入的,入侵过程中,攻击者执行了哪些操作,以及哪些远程主机访问了你的主机。通过这些信息,你能够对入侵有更加清晰的认识。
记住:系统中的任何日志文件都可能被入侵者改动过。
对于UNIX系统,你可能需要查看/etc/syslog.conf文件确定日志信息文件在哪些位置。NT通常使用三个日志文件,记录所有的NT事件,每个NT事件都会被记录到其中的一个文件中,你可以使用Event Viewer查看日志文件。其它一些NT应用程序可能会把自己的日志放到其它的地方,例如ISS服务器默认的日志目录是c:winntsystem32logfiles。
以下是一个通常使用的UNIX系统日志文件列表。由于系统配置的不同可能你的系统中没有其中的某些文件。
messages
messages日志文件保存了大量的信息。可以从这个文件中发现异常信息,检查入侵过程中发生了哪些事情。
*** erlog
如果被侵入系统提供FTP服务, *** erlog文件就会记录下所有的FTP传输。这些信息可以帮助你确定入侵者向你的系统上载了哪些工具,以及从系统下载了哪些东西。
utmp
保存当前登录每个用户的信息,使用二进制格式。这个文件只能确定当前哪些用户登录。使用who命令可以读出其中的信息。
wtmp
每次用户成功的登录、退出以及系统重启,都会在wtmp文件中留下记录。这个文件也使用二进制格式,你需要使用工具程序从中获取有用的信息。last就是一个这样的工具。它输出一个表,包括用户名、登录时间、发起连接的主机名等信息,详细用法可以使用man last查询。检查在这个文件中记录的可疑连接,可以帮助你确定牵扯到这起入侵事件的主机,找出系统中的哪些帐户可能被侵入了。
secure
某些些版本的UNIX系统(例如:RedHat Linux)会将tcp_wrappers信息记录到secure文件中。如果系统的inetd精灵使用tcp_wrappers,每当有连接请求超出了inetd提供的服务范围,就会在这个文件中加入一条日志信息。通过检查这个日志文件,可以发现一些异常服务请求,或者从陌生的主机发起的连接。
审查日志,最基本的一条就是检查异常现象。
5.检查网络嗅探器
入侵者侵入一个UNIX系统后,为了获得用户名和密码信息,一般会在系统上安装一个网络监视程序,这种程序就叫作嗅探器或者数据包嗅探器。对于NT,入侵者会使用远程管理程序实现上述目的。
判断系统是否被安装了嗅探器,首先要看当前是否有进程使你的网络接口处于混杂(Promiscuous)模式下。如果任何网络接口处于promiscuous模式下,就表示可能系统被安装了网络嗅探器。注意如果你重新启动了系统或者在单用户模式下操作,可能无法检测到Promiscuous模式。使用ifconfig命令就可以知道系统网络接口是否处于promoscuous模式下(注意一定使用没有被侵入者修改的ifconfig):
#/path-of-clean-ifconfig/ifconfig -a
有一些工具程序可以帮助你检测系统内的嗅探器程序:
cpm(Check Promiscuous Mode)--UNIX可以从以下地址下载:
coast.cs.purdue.edu/pub/tools/unix/cpm
/
ifstatus--UNIX可以从以下地址下载:
coast.cs.purdue.edu/pub/tools/unix/ifstatus
/
neped.c可以从以下地址的到:
apostols.org/AposTolls/snoapshots/neped/neped.c
一定要记住一些合法的网络监视程序和协议分析程序也会把网络接口设置为promiscuous模式。检测到网络接口处于promicuous模式下,并不意味着系统中有嗅探器程序正在运行。
但是,在Phrack杂志的一篇文章:(Phrack Magazine Volume 8,Issue 53 July
8,1998,article 10 of 15, Interface Promiscuity Obscurity)中,有人提供了一些针对FreeBSD、Linux、HP-UX、IRIX和Solaris系统的模块,可以擦除IFF_PROMISC标志位,从而使嗅探器逃过此类工具的检查。以此,即使使用以上的工具,你没有发现嗅探器,也不能保证攻击者没有在系统中安装嗅探器。
现在,LKM(Loadable Kernel Model,可加载内核模块)的广泛应用,也增加了检
测难度。关于这一方面的检测请参考使用KSAT检测可加载内核模块。
还有一个问题应该注意,嗅探器程序的日志文件的大小会急剧增加。使用df程序查看文件系统的某个部分的大小是否太大,也可以发现嗅探器程序的蛛丝马迹。建议使用lsof程序发现嗅探器程序打开的日志文件和访问访问报文设备的程序。在此,还要注意:使用的df程序也应该是干净的。
一旦在系统中发现了网络嗅探器程序,我们建议你检查嗅探器程序的输出文件确定哪些主机受到攻击者威胁。被嗅探器程序捕获的报文中目的主机将受到攻击者的威胁,不过如果系统的密码是通过明文传输,或者目标主机和源主机互相信任,那么源主机将受到更大的威胁。
通常嗅探器程序的日志格式如下:
-- TCP/IP LOG -- TM: Tue Nov 15 15:12:29 --
PATH: not_at_risk.domain.com(1567) => at_risk.domain.com(telnet)
使用如下命令可以从嗅探器程序的日志文件中得到受到威胁的主机列表:
% grep PATH: $sniffer_log_file | awk '{print $4}' |
awk -F( '{print $1}'| sort -u
你可能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对这个命令进行一些调整。一些嗅探器程序会给日志文件加密,增加了检查的困难。
你应该知道不只是在嗅探器程序日志文件中出现的主机受到攻击者的威胁,其它的主机也可能受到威胁。
建议你参加http://www.cert.org/advisories/CA94.01.ongoing.network.monitoring.attacks.html获得更为详细的信息。
6.检查网络上的其它系统
除了已知被侵入的系统外,你还应该对网络上所有的系统进行检查。主要检查和被侵入主机共享网络服务(例如:NIX、NFS)或者通过一些机制(例如:hosts.equiv、.rhosts文件,或者kerberos服务器)和被侵入主机相互信任的系统。
建议你使用CERT的入侵检测检查列表进行这一步检查工作。
www.cert.org/tech_tips/intruder_detection_checklist.html
www.cert.org/tech_tips/win_intruder_detection_checklist.html
7.检查涉及到的或者受到威胁的远程站点
在审查日志文件、入侵程序的输出文件和系统被侵入以来被修改的和新建立的文件时,要注意哪些站点可能会连接到被侵入的系统。根据经验那些连接到被侵入主机的站点,通常已经被侵入了。所以要尽快找出其它可能遭到入侵的系统,通知其管理人员。
D.通知相关的CSIRT和其它被涉及的站点
1.事故报告
入侵者通常会使用被侵入的帐户或者主机发动对其它站点的攻击。如果你发现针对其它站点的入侵活动,建议你马上和这些站点联络。告诉他们你发现的入侵征兆,建议他们检查自己的系统是否被侵入,以及如何防护。要尽可能告诉他们所有的细节,包括:日期/时间戳、时区,以及他们需要的信息。
你还可以向CERT(计算机紧急反应组)提交事故报告,从他们那里的到一些恢复建议。
中国大陆地区的网址是:
www.cert.org.cn
2.与CERT调节中心联系
你还可以填写一份事故报告表,使用电子邮件发送http://www.cert.org,从那里可以得到更多帮助。CERT会根据事故报告表对攻击趋势进行分析,将分析结果总结到他们的安全建议和安全总结,从而防止攻击的蔓延。可以从以下网址获得事故报告表:
www.cert.org/ftp/incident_reporting_form
3.获得受牵连站点的联系信息
如果你需要获得顶级域名(.com、.edu、.net、.org等)的联系信息,建议你使用interNIC的whois数据库。
rs.internic.net/whois.html
如果你想要获得登记者的确切信息,请使用interNIC的登记者目录:
rs.internic.net/origin.html
想获得亚太地区和澳洲的联系信息,请查询:
www.apnic.net/apnic-bin/whois.pl
www.aunic.net/cgi-bin/whois.aunic
如果你需要其它事故反应组的联系信息,请查阅FIRST(Forum of Incident Response and Security Teams)的联系列表:
www.first.org/team-info
/
要获得其它的联系信息,请参考:
www.cert.org/tech_tips/finding_site_contacts.html
建议你和卷入入侵活动的主机联系时,不要发信给root或者postmaster。因为一旦这些主机已经被侵入,入侵者就可能获得了超级用户的权限,就可能读到或者拦截送到的
e-mail。
E.恢复系统
1.安装干净的操作系统版本
一定要记住如果主机被侵入,系统中的任何东西都可能被攻击者修改过了,包括:内核、二进制可执行文件、数据文件、正在运行的进程以及内存。通常,需要从发布介质上重装操作系统,然后在重新连接到网络上之前,安装所有的安全补丁,只有这样才会使系统不受后门和攻击者的影响。只是找出并修补被攻击者利用的安全缺陷是不够的。
我们建议你使用干净的备份程序备份整个系统。然后重装系统。
2.取消不必要的服务
只配置系统要提供的服务,取消那些没有必要的服务。检查并确信其配置文件没有脆弱性以及该服务是否可靠。通常,最保守的策略是取消所有的服务,只启动你需要的服务。
3.安装供应商提供的所有补丁
我们强烈建议你安装了所有的安全补丁,要使你的系统能够抵御外来攻击,不被再次侵入,这是最重要的一步。
你应该关注所有针对自己系统的升级和补丁信息。
4.查阅CERT的安全建议、安全总结和供应商的安全提示
我们鼓励你查阅CERT以前的安全建议和总结,以及供应商的安全提示,一定要安装所有的安全补丁。
CERT安全建议:
www.cert.org/advisories
/
CERT安全总结:
www.cert.org/advisories
/
供应商安全提示:
ftp.cert.org/pub/cert_bulletins
/
5.谨慎使用备份数据
在从备份中恢复数据时,要确信备份主机没有被侵入。一定要记住,恢复过程可能会重新带来安全缺陷,被入侵者利用。如果你只是恢复用户的home目录以及数据文件,请记住文件中可能藏有特洛伊木马程序。你还要注意用户起始目录下的.rhost文件。
6.改变密码
在弥补了安全漏洞或者解决了配置问题以后,建议你改变系统中所有帐户的密码。一定要确信所有帐户的密码都不容易被猜到。你可能需要使用供应商提供的或者第三方的工具加强密码的安全。
澳大利亚CERT发表了一篇choosing good passwords的文章,可以帮助你选择良好的密码。
F.加强系统和网络的安全
1.根据CERT的UNIX/NT配置指南检查系统的安全性
CERT的UNIX/NT配置指南可以帮助你检查系统中容易被入侵者利用的配置问题。
www.cert.org/tech_tips/unix_configuration_guidelines.html
www.cert.org/tech_tips/win_configuration_guidelines.html
查阅安全工具文档可以参考以下文章,决定使用的安全工具。
www.cert.org/tech_tips/security_tools.html
2.安装安全工具
在将系统连接到网络上之前,一定要安装所有选择的安全工具。同时,最好使用Tripwire、aide等工具对系统文件进行MD5校验,把校验码放到安全的地方,以便以后对系统进行检查。
3.打开日志
启动日志(logging)/检查(auditing)/记帐(accounting)程序,将它们设置到准确的级别,例如sendmail日志应该是9级或者更高。经常备份你的日志文件,或者将日志写到另外的机器、一个只能增加的文件系统或者一个安全的日志主机。
4.配置防火墙对网络进行防御
现在有关防火墙的配置文章很多,在此就不一一列举了。你也可以参考:
www.cert.org/tech_tips/packet_filtering.html
G.重新连接到Internet全
完成以上步骤以后,你就可以把系统连接回Internet了。
H.升级你的安全策略
CERT调节中心建议每个站点都要有自己的计算机安全策略。每个组织都有自己特殊的文化和安全需求,因此需要根据自己的情况指定安全策略。关于这一点请参考RFC2196站点安全手册:
ftp.isi.edu/in-notes/rfc2196.txt
1.总结教训
从记录中总结出对于这起事故的教训,这有助于你检讨自己的安全策略。
2.计算事故的代价
许多组织只有在付出了很大代价以后才会改进自己的安全策略。计算事故的代价有助于让你的组织认识到安全的重要性。而且可以让管理者认识到安全有多么重要。
3.改进你的安全策略
最后一步是对你的安全策略进行修改。所做的修改要让组织内的所有成员都知道,还要让他们知道对他们的影响。
四十四、防火墙封阻应用攻击技术综述
你已经决心下大力气搞好应用安全吗?毕竟,例如金融交易、信用卡号码、机密资料、用户档案等信息,对于企业来说太重要了。不过这些应用实在太庞大、太复杂了,最困难的就是,这些应用在通过网络防火墙上的端口80(主要用于HTTP)和端口443(用于SSL)长驱直入的攻击面前暴露无遗。这时防火墙可以派上用场,应用防火墙发现及封阻应用攻击所采用的八项技术如下:
深度数据包处理
深度数据包处理有时被称为深度数据包检测或者语义检测,它就是把多个数据包关联到一个数据流当中,在寻找攻击异常行为的同时,保持整个数据流的状态。深度数据包处理要求以极高的速度分析、检测及重新组装应用流量,以避免给应用带来时延。下面每一种技术代表深度数据包处理的不同级别。
TCP/IP终止
应用层攻击涉及多种数据包,并且常常涉及多种请求,即不同的数据流。流量分析系统要发挥功效,就必须在用户与应用保持互动的整个会话期间,能够检测数据包和请求,以寻找攻击行为。至少,这需要能够终止传输层协议,并且在整个数据流而不是仅仅在单个数据包中寻找恶意模式。
SSL终止
如今,几乎所有的安全应用都使?*** TTPS确保通信的保密性。然而,SSL数据流采用了端到端加密,因而对被动探测器如入侵检测系统(IDS)产品来说是不透明的。为了阻止恶意流量,应用防火墙必须终止SSL,对数据流进行解码,以便检查明文格式的流量。这是保护应用流量的最起码要求。如果你的安全策略不允许敏感信息在未加密的前提下通过网络传输,你就需要在流量发送到Web服务器之前重新进行加密的解决方案。
[man]
2005/3/20 16:31:20
板凳
--------------------------------------------------------------------------------
[电脑相关]电脑故障全集(3)
leo 发表于 2005-3-18 20:57:00
二十六、硬盘引导故障怎么处理?
有些朋友说,最怕的就是硬盘引导时有故障,面对一个黑乎乎的屏幕,不知道该如何处理。不用怕,看看下面的分析情况,也许你会发现处理问题的窍门哦。 高兴提示:在这几篇故障分析及处理的文章中,数硬盘引导故障最为棘手,也需要操作者具有一定的计算机知识和经验,如果你是一个计算机新手,高兴建议你先根据其他文章尝试修复一些简单的故障,以此来建立你的自信心,同时也积累实战经验,最后再学习如何修复硬盘引导故障。硬盘引导时的故障一般有如下几种情况:电脑黑屏;电脑自检完毕后不引导操作系统,报告无效的磁盘或者没有找到操作系统。
电脑黑屏
分析:黑屏故障可分为主机原因引起的黑屏和显示器自身故障引起的黑屏两类,而主机引起的故障又分为系统启动时的黑屏故障和系统运行中的黑屏故障两类,总体说来黑屏故障的原因比较复杂。
解决方法:
读者请看2001年第24期步步高栏目的《被“黑”了,怎么办?》一文,此篇文章分析原因透彻,解决方案也非常详细清晰。
电脑自检完毕后不引导操作系统
分析:出现这种现象有几个可能:系统被病毒感染或者病毒发作破坏了启动数据;没有设置正确的活动分区;引导记录被破坏。
解决方法:
1.查看是否被病毒感染:首先用干净的启动盘启动系统(启动盘的制作可参看前文),检查硬盘是否感染了病毒,并清除病毒,一般情况下即可修复故障。
2.检查磁盘是否出错:将根据前文所制作的救命软盘放入软驱,运行SCANDISK程序扫描磁盘并自动修正错误,可以使用下面的命令:SCANDISK /ALL /AUTOFIX。(请注意:不要用Windows 98/Me带的SCANDISK扫描Windows NT/2000/XP所在的分区)
3.查看活动分区的设立是否有误,运行FDISK,查看是否设置了正确的启动分区标志。(请读者参看2001年第12期的步步高栏目第58页的文章)
4.将根据前文所备份的引导记录恢复。
计算机找不到硬盘
分析:计算机从硬盘引导前,必须要找到硬盘,如果硬盘出现了问题,则硬盘不能响应系统的请求。
解决方法:硬盘出现问题可分为两种:
一是硬盘不工作了,则你需要考虑是否为电源线松动或者硬盘损坏等原因。
二是硬盘在工作,则要检查数据线连接和计算机设置中的错误配置等原因。读者可参看2001年第19期杂志步步高栏目《拯救硬盘数据灌水》一文。系统在出现Starting Windows信息前出现错误信息
分析:
一般情况下是系统找不到重要的引导文件,或者这个文件已经被破坏。
解决方法:
记下启动时报告丢失的文件名,以Windows 98为例,我们经常会看到提示Himem.sys无法找到,随后就停止启动。先根据提示记录文件的位置,然后找到另一台与自己计算机运行相同版本的Windows的计算机,获取到一份新的Himen.sys文件,将它复制到指定位置。也可以从安装光盘中直接获得文件,方法是:使用命令D:\WIN98\extract D:\win98\base5.cab Himem.sys/I C:\Windows。
二十七、硬盘引导型故障分析及排除
硬盘引导型故障一般在启动机器时出现,这种故障有可能是系统本身的原因造成的,也可能是由病毒引起的。由病毒引起的故障通过查杀毒就能解决,因此下面就分析病毒以外的故障,供大家参考:
1、HDD controller failure(硬盘驱动器控制失败)
这是启动机器时,由POST程序向驱动器发出寻道命令后,驱动器在规定时间内没有完成操作而产生的超时错误。出现这种错误,有可能你的硬盘已经损坏了。
2、C:drive failure(硬盘C驱动失败)
RUN SETUP UTTLITY(运行设置功能) Press to Resume(按键重新开始) 这种故障一般是因为硬盘的类型设置参数与格式化时所用的参数不符。由于IDE硬盘的设置参数是逻辑参数,所以这种情况多数由软盘启动后,C盘也能够正常读写,只是不能启动。
3、Invalid Drive Specification(无效的驱动器号)
如果一个分区或逻辑驱动器在分区表里的相应表项已不存在,那么对于操作系统来说,该分区或逻辑驱动器也就不存在了,因此这种故障问题一般出在分区表。修复这类故障,最简单的方法是事先做好分区表的备份,比如Pctools9.0、Kv3000等都有这项功能。
4、Error Loading Operation System(调进操作系统错误)
这类故障是在读取分区引导区(BOOT区)出错时提示的。
其原因可能:
一是分区表指示的分区起始物理地址不正确。比如由于误操作而把分区表项的起始扇区号(在第三字节)由1改为0,因而INT 13H读盘失败后,即报此错;
二是分区引导扇区所在磁道的磁道标志和扇区ID损坏,找不到指定扇区;
三是驱动器读电路故障。
5、硬盘不能引导系统
如有软驱,则由A驱引导,显示: DRIVE NOT READY ERROR(设备未准备好) Insert Boot Diskette in A:(插入引导盘到A驱) Press any key when ready(准备好后按任意键) 这是由于由硬盘引导系统,就要通过BIOS中INT 19H固定读取硬盘0面0道1扇区,寻找主引导程序和分区表。INT 19H读取主引导扇区的失败原因有:
第一,硬盘读电路故障,使读操作失败,属硬件故障;
第二,0面0道磁道格式和扇区ID逻辑或物理损坏,找不到指定的扇区;
第三,读盘没有出错,但读出的MBR尾标不为"55AA",系统认为MBR不正确,这是软故障。
6、Non-System Disk or Disk Error Replace And Press any key when ready(非系统盘或磁盘错误,重新换盘后按任意键)
DOS BOOT区中的引导程序执行后发现错误,报此信息。
其可能的原因有:
硬盘根目录区第一扇区地址出界(在540M之后)、读盘出错。这类故障大多为软件故障,如果BPB表损坏,即用软盘启动后,硬盘不能正常读写,可以用NDD修复;如果BPB表完好,只需简单的SYS C:传送系统就可引导。
7、NO ROM BASIC(没有固化BASIC) SYSTEM HALT(系统停机)
这种错误在486及以前的机器上常常出现,是相当古老的机器才会出现的提示。主引导程序的作用,就是在分区表的四个表项中找出一个激活分区(可自举分区)。如果四个表项中没有一个是激活分区,系统就不知从何处引导操作系统,只能执行INT188H,调用固化BASIC程序,如果没有固化BASIC,就会引起死机。所以最简单的修复方法,就是用FDISK在硬盘上设置一个活动分区。
8、显示出"Starting Windows…",然后死机
一般来说,这是由于CONFIG.SYS和AUTOEXC.BAT中的可执行文件本身已经损坏,使得系统在执行到此文件时死机。这个故障非常简单,但因为没有什么故障信息,一般人很容易出现误判。当出现这种现象,并且确信系统文件是完好的,就可以取掉这两个文件,或者在屏幕上出现以上信息时,快速按下F8键,然后选择单步执行,找出已经损坏的文件。
9、Invalid Partition table(无效的分区表)
在找到激活分区后,主引导程序还将判断余下的三个表项的"分区引导标志"字节(首字节)是否均为0,即确认是否只有唯一的激活分区,如果有一个不为0,系统就报错并死机。
10、Invalid Media Type Reading Drive X(X驱动器介质类型无效)
Abort, Retry,Fail? 这条信息是针对DOS BOOT区中无效的BPB表而提示的。BPB表是DOS读写硬盘所用的逻辑地址换算成物理地址的桥梁,BPB表损坏,会使DOS对磁盘的操作无从谈起。
11、HDC controller fail(硬盘控制器控制失败)
这类故障是硬件故障,POST程序向控制器发出复位命令后,在规定的时间内没有得到控制器的中断响应,可能是控制器损坏或电缆没接好,另外,控制器控制失败与硬盘参数设置是否正确也有关。
二十八、用DEBUG修复硬盘不启动故障
前几天一个朋友拿来一块硬盘,告诉我说这块硬盘突然不能启动了,让我帮忙检查一下,我拿过硬盘看了一下,是一块昆腾15G的硬盘,用了还不到一年(因为不是在本地买的,要找到经销商很麻烦),把坏硬盘接到我的电脑上,在BIOS中可以检测到这块硬盘,但是启动到“Verifying DMI Data"时,硬盘灯长亮,系统却不动了。拔下原先电脑上的硬盘,把这块坏硬盘单独接到主盘上,用软盘启动,仍然是启动到“Verifying DMI Data"时就没有了响应,看来问题并不简单。
由于这块硬盘在出问题之前一直工作都很正常,从未发现过任何坏道,而且朋友用电脑一向很小心,也没有让硬盘受过什么碰撞,看来应该不是硬故障,估计是因为使用不当所造成的死锁,一般进行低格就可以解决问题了。但是现在也有一个问题,就是只要把这块坏硬盘接到电脑上,无论是接到主盘还是从盘上,那么不管是从硬盘还是从软件盘,都无法启动系统,这样所有的低格软件都无法使用了。尽管也可以先启动系统后再接上坏硬盘,但是这样热拔插有可能会造成硬盘或其它设备的损坏,还是不用为好。看来只能找一块主板BIOS中带有低格功能的电脑来对它进行低格了,而手边一时又找不到这样的电脑,我一下子陷入了困境。
正在我在这此烦恼时,我突然想到了几年前的KV300逻辑锁事件,当年KV300逻辑锁也是这样对硬盘进行了死锁,后来有人想出了对硬盘的主引导扇区清零的方法来恢复对硬盘的引导,故障的现象也和这块硬盘一模一样,幸好我还记得这种方法,为什么不用这种方法来试一下呢?
于是我又取下了那块坏硬盘,把我原先用的硬盘接了上去,重新开机后,启动到DOS实模式下,然后执行DEBUG命令 C:\windows\command\DEBUG(可能有些朋友对它不很熟悉,想当年我在上大学时它可是计算机专业的必修课),此时在软驱中插入一张空白的软盘,然后在DEBUG的软件环境中键入以下字符: -A 0100 XXXX:0100 XOR AX,AX XXXX:0102 PUSH AX XXXX:0103 POP DS XXXX:0104 PUSH AX XXXX:0105 POP ES XXXX:0106 MOV CX,100 XXXX:0109 MOV BX,7C00 XXXX:010C MOV WORD PTR [BX],00 XXXX:0110 INC BX XXXX:0111 INC BX XXXX:0112 LOOP 10C XXXX:0114 MOV AX,0301 XXXX:0117 MOV CX,0001 XXXX:011A MOV DX,80 XXXX:011D MOV BX,7C00 XXXX:0120 INT 13 XXXX:0122 JMP FFFF:0000 XXXX:0127 -W 100 0 0 1 -Q 此时,系统会在这张空白软盘上写入一段特殊的引导信息,这样这张特殊的引导盘就做好了。
最后关闭电脑,换上那块坏硬盘,并把它接到主盘上,重新在BIOS中设置硬盘的所有参数,并把系统设为从A盘启动,然后重新启动电脑,并把那张特殊的引导盘插入软驱,大约10秒钟后,电脑自动的重新启动,此时我将那张特殊的引导盘取出,插入WIN98的启动盘,1分钟后,系统顺利的启动了,熟悉的DOS提示符又出现在眼前,然后重新对硬盘分区,重装WIN98,至此硬盘的故障全部排除。
二十九、 操作系统启动及关机故障
一步步排除不能进入系统故障
操作系统启动步骤
1、贮存在ROM内读存储器中的Bootstrap Loader程序和自诊断程序移动到RAM随机存储器中
2、随着Bootstrap Loader的运行储存在辅助记忆装置中的操作系统将系统文件送到 RAM中 24
3、执行系统文件Io.sys和Msdos.sys这时画面上出现Starting Windows 98…… 的信息
4、若有Config.sys则执行它
5、执行系统文件的Command.com文件
6、若有Autoexec.bat则执行它
7、读取Windows的初始化文件System.ini和Win.ini 再读取注册表文件
8、启动结束出现初始画面运行操作系统因此如果是系统不能加载,请按以下步骤来分析排除故障。
一、进入安全模式
开机时,按下F8键或是Ctrl键,进入开机选单,选择Safe mode进入Windows 安全模式。只要能顺利进入,不需要做任何设置,再次重启电脑。一般都能顺利进入正常模式。
如果不能进入安全模式,就要重新安装系统了。至于具体安装方法将在后面的文章中为你作具体地介绍。
如果能进入安全模式,而不能在正常模式下启动。请进行下一步工作
二、Step-by-step检错,在开机选单中,选择Step-by-step confirmation来启动系统。可以逐步检查系统启动中的问题。
这里又可以分为以下几步:
第一步检查注册表
首先将出现Process the system registry 询问选项,选择Y载入注册表如果这时候电脑没有响应。进入死机状态就要进行注册表的修复。办法有两个。
1、重新启动,按下F8键进入开机菜单,选择Safe Mode进和安全模式在Windows 安全模式下运行scanreg启动注册表检查程序程序会自动检查修复损坏的地注册表修复后只要重新启动即可。
2、第二种方法是在开机时按下F8键或是Ctrl键进入开机选单选择Command Prompt Only 进入DOS状态在DOS提示符下输入Scanreg/restore 在操作界面里选择一个以前备份好的注册表记录注意要为Started状态 然后重新启动系统即可。
第二步建立启动记录
出现Create a startup log file(BOOTLOG.TXT) 提示问你是否建立启动记录建议选择Y。
第三步执行CONFIG.SYS
这里将出现Process your startup device drivers (CONFIG.SYS) 画面按下Y, 开始执行各个项目。如果在执行某一项的时候发生死机,则要重新启动进入安全模式,用记事本打开CONFIG.SYS文件,将出问题的那一行删除或是在前面加上rem文字叙述,以暂停执行该行。这样重新启动电脑就可能顺利进入系统了。
第四步执行AUTOEXEC.BAT
出现Process your startup command files (AUTOEXEC.BAT) 提示按下Y, 和 CONFIG.SYS一样。如果在执行某一行的时候发生死机,则要重新启动进入安全模式,用记事本打开AUTOEXEC.BAT文件,将出现问题的那一行删除或是在前面加上rem文字叙述,以暂停执行该行。
第五步执行Win
接着会询问你,是否执行Win程序,键入Y执行启动Windows。如果这时发生死机一般来说就只有重新安装系统了。
第六步载入驱动程序
将出现Load all Windows Drivers 提示,询问是否载入驱动程序键入Y,将逐个载入驱动程序。
如果当载入某个驱动设置,时出现死机可重新启动计算机,进入安全模式。在C\INDOWS\SYSETM\目录下,找到该驱动文件。将该文件改名再重新安装载入驱动。
如果在载入驱动时没有死机。但是还是不能进入操作系统。就是Win.INI和SYSTEM.INI 文件的问题。重新启动电脑进入安全模式,用记事本打开Win.INI和SYSTEM.INI文件,将每一行后面扩展名为.drv或是.dll等驱动文件前,都加上rem文字叙述以暂停使用。但注意 display=和Keyboard=前不要加,不然将造成不能正常显示与无法使用键盘。修改两个文件后,再重新启动系统。如果能正常启动再逐个删除刚才在两个文件中加上的rem文字。直到找出真凶,重新安装有关的驱动。
还有一种更简单的方法,就是进入安全模式。开始/运行,填入sfc 运行系统文件检查器这个程序可以用来检查驱动程序是否安装正确。
系统启动后为什么直接进入了关机画面
病因分析:
造成启动是系统接直接进入关机的原因主要是系统文件Vmm32.vxd丢失或该文件的数据出现了错误,解决这一故障的有效方法是重新安装系统。
治疗方法:
在DOS状态下将Vmm32.vxd文件删除或改名,然后重新安装系统。 注意:Windows安装光盘上可能有Vmm32.vxd文件,将其拷贝到系统中,系统同样无法正常运行,因为在安装操作系统时要向Vmm32.vxd文件写入一些信息后才能正常使用。
电脑启动的三种故障分析与排除
如果一次你的电脑开机,没法启动,屏幕黑着脸告诉你没有可以应用的启动系统,这种情况大概是什么原因呢?
1、最有趣的是这种情况了,原因是在软盘驱动器中有一张没有启动系统的软盘,在电脑中可以设置电脑的启动顺序,一般人的机器上顺序都是:软盘、硬盘……,而电脑经常犯傻,读到软盘发现没有可启动的系统时就停在那里了。解决的方法最简单了,把软盘取出来就可以了。
2、硬盘上的启动系统文件损坏了,这种情况解决起来麻烦一点,你需要传送系统文件到硬盘上,首先你需要一张可以启动的,带系统传输文件(sys.com )的软盘,然后用这张软盘启动(把软盘放入软驱,启动电脑),然后运行sys c:回车(这个命令就是将系统文件传输到硬盘)。取出软盘,看看好了没有。要注意的是尽量使用你硬盘上系统的引导盘来做这件事。如何做引导盘?方法是:"开始"-"设置"-"控制面板"-"增加/删除程序"-"启动盘"。
3、当第1、2两种情况都不是的话,那就先到BIOS设置中使用硬盘自动检测(详见你主板的说明书),如果查不到硬盘那么一般就是硬件问题了,如硬盘线(连接硬盘和主板的数据线)或电源线接触不良,甚至是磁盘损坏等等。
三十、用紧急修复盘恢复Win98/2000双启动
一、制作Win2000紧急修复磁盘
1、单击"开始/程序/附件/系统工具/系统信息",打开"系统信息"窗口;
2、单击"工具/Windows/备份",打开"备份"窗口;
3、单击"紧急修复磁盘"按钮,打开一提示窗口,要求你插入一张已格式化的空白软盘,单击"确定";
4、接着便会看到正在复制系统数据的画面,稍等片刻便会看到紧急修复磁盘已成功保存。
二、使用紧急修复盘恢复双启动
1、使用Win98启动盘重新启动系统,选择加载光驱(若你的Win2000安装文件已拷在硬盘上,可以从硬盘启动到Dos界面);
2、运行Win98文件夹下的"Smartdrv.exe"文件(此步不能少,否则下一步的文件复制时间会很长),然后转到win2000安装文件夹,执行winnt.exe;
3、可以看到系统正在向硬盘复制安装文件,复制完成后按下回车键重新启动;
4、出现双启动画面,选择第二项更新Win2000系统;
5、按一下"R"键,修复Win2000中文版的安装;
6、在Win2000修复选项画面中,按一下"R"键,使用紧急修复过程修复Win2000的安装;
7、按一下"F"键,选择"快速修复",执行所有修复选项;
8、按一下"回车键",使用紧急修复软盘;
9、插入事先做好的Win2000紧急修复软盘,按一下"回车键",此时可看以正在加载"setup.log"文件中的信息;
10、按一下"回车键",要安装程序检查驱动器;
11、检查完成后,取出软盘,按下"回车键"重新启动,这时可看到Win98/2000的双启动菜单又会来了。
至此,Windows98/2000双启动恢复成功,最后不要忘了将C盘上多出的临时文件夹($WIN_NT$.~BT、$WIN_NT$.~LS以及$LDR$文件)删除。
说明一下,此方法适用于XP/2003等多操作系统,实际上在98理, 执行 安装程序局可以了,安装时选择安装目录,指向所在分区就可以了,安装程序检查完分区就重启就恢复了启动菜单。
三十一、全面深入了解电脑死机的原因
死机是令操作者颇为烦恼的事情。死机时的表现多为“蓝屏”,无法启动系统,画面“定格”无反应,鼠标、键盘无法输入,软件运行非正常中断等。尽管造成死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万变不离其宗,其原因永远也脱离不了硬件与软件两方面。
由硬件原因引起的死机
【散热不良】
显示器、电源和CPU在工作中发热量非常大,因此保持良好的通风状况非常重要,如果显示器过热将会导致色彩、图象失真甚至缩短显示器寿命。工作时间太长也会导致电源或显示器散热不畅而造成电脑死机。CPU的散热是关系到电脑运行的稳定性的重要问题,也是散热故障发生的“重灾区”。
【移动不当】在电脑移动过程中受到很大振动常常会使机器内部器件松动,从而导致接触不良,引起电脑死机,所以移动电脑时应当避免剧烈振动。
【灰尘杀手】机器内灰尘过多也会引起死机故障。如软驱磁头或光驱激光头沾染过多灰尘后,会导致读写错误,严重的会引起电脑死机。
【设备不匹配】如主板主频和CPU主频不匹配,老主板超频时将外频定得太高,可能就不能保证运行的稳定性,因而导致频繁死机。
【软硬件不兼容】三维软件和一些特殊软件,可能在有的微机上就不能正常启动甚至安装,其中可能就有软硬件兼容方面的问题。
【内存条故障】主要是内存条松动、虚焊或内存芯片本身质量所致。应根据具体情况排除内存条接触故障,如果是内存条质量存在问题,则需更换内存才能解决问题。
【硬盘故障】主要是硬盘老化或由于使用不当造成坏道、坏扇区。这样机器在运行时就很容易发生死机。可以用专用工具软件来进行排障处理,如损坏严重则只能更换硬盘了。另外对于在不支持UDMA66/100的主板,应注意CMOS中硬盘运行方式的设定。
【CPU超频】超频提高了CPU的工作频率,同时,也可能使其性能变得不稳定。究其原因,CPU在内存中存取数据的速度本来就快于内存与硬盘交换数据的速度,超频使这种矛盾更加突出,加剧了在内存或虚拟内存中找不到所需数据的情况,这样就会出现“异常错误”。解决办法当然也比较简单,就是让CPU回到正常的频率上。【硬件资源冲突】是由于声卡或显示卡的设置冲突,引起异常错误。此外,其它设备的中断、DMA或端口出现冲突的话,可能导致少数驱动程序产生异常,以致死机。解决的办法是以“安全模式”启动,在“控制面板”→“系统”→“设备管理”中进行适当调整。对于在驱动程序中产生异常错误的情况,可以修改注册表。选择“运行”,键入“REGEDIT”,进入注册表编辑器,通过选单下的“查找”功能,找到并删除与驱动程序前缀字符串相关的所有“主键”和“键值”,重新启动。
【内存容量不够】内存容量越大越好,应不小于硬盘容量的0.5~1%,如出现这方面的问题,就应该换上容量尽可能大的内存条。
【劣质零部件】少数不法商人在给顾客组装兼容机时,使用质量低劣的板卡、内存,有的甚至出售冒牌主板和Remark过的CPU、内存,这样的机器在运行时很不稳定,发生死机在所难免。因此,用户购机时应该警惕,并可以用一些较新的工具软件测试电脑,长时间连续考机(如72小时),以及争取尽量长的保修时间等。
由软件原因引起的死机
【病毒感染】病毒可以使计算机工作效率急剧下降,造成频繁死机。这时,我们需用杀毒软件如KV300、金山毒霸、瑞星等来进行全面查毒、杀毒,并做到定时升级杀毒软件。
【CMOS设置不当】该故障现象很普遍,如硬盘参数设置、模式设置、内存参数设置不当从而导致计算机无法启动。如将无ECC功能的内存设置为具有ECC功能,这样就会因内存错误而造成死机。
【系统文件的误删除】由于Windows9x启动需要有Command.com、Io.sys、Msdos.sys等文件,如果这些文件遭破坏或被误删除,即使在CMOS中各种硬件设置正确无误也无济于事。解决方法:使用同版本操作系统的启动盘启动计算机,然后键入“SYSC:”,重新传送系统文件即可。
【初始化文件遭破坏】由于Windows9x启动需要读取System.ini、Win.ini和注册表文件,如果存在Config.sys、Autoexec.bat文件,这两个文件也会被读取。只要这些文件中存在错误信息都可能出现死机,特别是System.ini、Win.ini、User.dat、System.dat这四个文件尤为重要。
【动态链接库文件(DLL)丢失】在Windows操作系统中还有一类文件也相当重要,这就是扩展名为DLL的动态链接库文件,这些文件从性质上来讲是属于共享类文件,也就是说,一个DLL文件可能会有多个软件在运行时需要调用它。如果我们在删除一个应用软件的时候,该软件的反安装程序会记录它曾经安装过的文件并准备将其逐一删去,这时候就容易出现被删掉的动态链接库文件同时还会被其它软件用到的情形,如果丢失的链接库文件是比较重要的核心链接文件的话,那么系统就会死机,甚至崩溃。我们可用工具软件如“超级兔仔”对无用的DLL文件进行删除,这样会避免误删除。
【硬盘剩余空间太少或碎片太多】如果硬盘的剩余空间太少,由于一些应用程序运行需要大量的内存、这样就需要虚拟内存,而虚拟内存则是由硬盘提供的,因此硬盘要有足够的剩余空间以满足虚拟内存的需求。同时用户还要养成定期整理硬盘、清除硬盘中垃圾文件的良好习惯。
【BIOS升级失败】应备份BIOS以防不测,但如果你的系统需要对BIOS进行升级的话,那么在升级之前最好确定你所使用BIOS版本是否与你的PC相符合。如果BIOS升级不正确或者在升级的过程中出现意外断电,那么你的系统可能无法启动。所以在升级BIOS前千万要搞清楚BIOS的型号。如果你所使用的BIOS升级工具可以对当前BIOS进行备份,那么请把以前的BIOS在磁盘中拷贝一份。同时看系统是否支持BIOS恢复并且还要懂得如何恢复。
【软件升级不当】大多数人可能认为软件升级是不会有问题的,事实上,在升级过程中都会对其中共享的一些组件也进行升级,但是其它程序可能不支持升级后的组件从而导致各种问题。
【滥用测试版软件】最好少用软件的测试版,因为测试软件通常带有一些BUG或者在某方面不够稳定,使用后会出现数据丢失的程序错误、死机或者是系统无法启动。
【非法卸载软件】不要把软件安装所在的目录直接删掉,如果直接删掉的话,注册表以及Windows目录中会有很多垃圾存在,久而久之,系统也会变不稳定而引起死机。
【使用盗版软件】因为这些软件可能隐藏着病毒,一旦执行,会自动修改你的系统,使系统在运行中出现死机。
【应用软件的缺陷】这种情况是常见的,如在Win98中运行那些在DOS或Windows3.1中运行良好的16位应用软件。Win98是32位的,尽管它号称兼容,但是有许多地方是无法与16位应用程序协调的。还有一些情况,如在Win95下正常使用的外设驱动程序,当操作系统升级后,可能会出现问题,使系统死机或不能正常启动。遇到这种情况应该找到外设的新版驱动。
【启动的程序太多】这使系统资源消耗殆尽,使个别程序需要的数据在内存或虚拟内存中找不到,也会出现异常错误。
【非法操作】用非法格式或参数非法打开或释放有关程序,也会导致电脑死机。请注意要牢记正确格式和相关参数,不随意打开和释放不熟悉的程序。
【非正常关闭计算机】不要直接使用机箱中的电源按钮,否则会造成系统文件损坏或丢失,引起自动启动或者运行中死机。对于Windows98/2000/NT等系统来说,这点非常重要,严重的话,会引起系统崩溃。
【内存中冲突】有时候运行各种软件都正常,但是却忽然间莫名其妙地死机,重新启动后运行这些应用程序又十分正常,这是一种假死机现象。出现的原因多是Win98的内存资源冲突。大家知道,应用软件是在内存中运行的,而关闭应用软件后即可释放内存空间。但是有些应用软件由于设计的原因,即使在关闭后也无法彻底释放内存的,当下一软件需要使用这一块内存地址时,就会出现冲突。
三十二、硬盘分区丢失、坏道等相关问答五则
硬盘分区丢失后应如何处理
问:我安装了一个游戏,重新启动后发现硬盘上只剩下C盘了,我的D、E、F盘都没了。请问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我要急死了,因为D盘上我有非常重要的东西。在DOS下也看不到其它的盘符,只有C盘,请问我该怎么办?另外,我有位朋友的硬盘在前两天安装系统的时候,由于疏忽,导致硬盘分区表数据丢失,1个UNIX分区和7个NTFS分区全部丢失,现在整个硬盘只剩下一个未分区的空间,重要数据全部没有了,请问如何处理?
答:分区表位于硬盘的主引导扇区中,如果误操作或受到病毒攻击,就可能遭到损毁,导致硬盘的分区及其数据丢失。不过分区表的损坏通常可以用相关的工具软件来尝试修复。
比如我们可以使用KV3000软件来修复硬盘数据,手动重建主引导扇区和分区表。用软盘启动计算机并运行KV3000.EXE,进入KV3000主画面,按下F6键启动搜索硬盘分区的功能,再按下F2可以搜索出硬盘各个分区,接下来按F2查看C盘BOOT区。如果C盘BOOT扇区正常,则可以用KV3000的F10功能键自动重建C盘主引导扇区和分区表。另外我们也可以使用另一款磁盘分区管理工具DiskMan来修复分区表。DiskMan可通过未被破坏的分区引导记录信息重新建立分区表,非常适合用来修复损坏的分区表。在菜单的工具栏中选择“重建分区表”,DiskMan即开始搜索并重建分区。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无论使用什么软件及方法,都不能做到百分之百地修复分区表。所以建议读者在硬盘分区后,最好能备份一份分区表在软盘或光盘上,一旦出现分区丢失的情况,就能够很容易恢复了。下载地址:http://www.mydown.com/servlet/mydown.yeskydown?tag=4&objID=53403。
硬盘出现坏道后的处理
问:我的硬盘是20GB西部数据,以前工作一直正常,最近开始出现异常,表现为操作系统文件丢失,不能正常启动。后来用软盘启动后检测到有很多坏道。因为硬盘上有很多重要数据,所以我想问问这个硬盘还有救吗?是什么原因导致硬盘出现坏道呢?
答:硬盘出现坏道是硬盘最常见的“病症”之一。硬盘坏道可分为逻辑坏道及物理坏道两大类。逻辑坏道是由于非正常关机等软件问题引起的,一般可以通过格式化等方法加以去除。而物理坏道则是盘体因冲击、灰尘等原因受到了物理损坏,物理坏道通过一般方法是无法修复的。根据你的情况,建议你使用EasyRecovery软件进行修复,能用EasyRecovery找回数据、文件的前提就是硬盘中还保留有文件的信息和数据块。但在你删除文件、格式化硬盘等操作后,并在对应分区内写入大量新信息后,这些需要恢复的数据就很有可能被覆盖了!这时,无论如何都找不回来了。所以,为了提高数据的修复率,这时就不要再对要修复的分区或硬盘进行新的读写操作,如果要修复的分区恰恰是系统启动分区,那就要马上退出系统,用另外一个硬盘来启动系统(即采用双硬盘结构)。EasyRecovery下载地址:http://www.mydown.com/servlet/mydown.yeskydown?tag=4&objID=35389。
为什么开机后偶尔找不到硬盘
问:这个问题已经出现快一年了,经常(不是每次)在开机时都会出现硬盘滞后启动(硬盘没有转动,听不到声音)的情况,主板因为找不到硬盘而发出两声短响。然后过了十几二十秒后才听到硬盘启动的声音,然后机器开始正常运行。在休眠后唤醒时也会出现这个问题。除此之外,并没出现什么使用上的问题。请问怎么解决?
答:从你谈到的现象看,你遇到的问题有可能是硬盘存在硬件故障导致,比如硬盘的机械控制部分或传动臂有问题,或者盘片有严重损伤。也可能是因为IDE电缆线有问题或接触不良。另外主板或电源等其他配件有问题也会导致此类故障。请首先用“替换法”确定问题所在。若确为硬盘问题,只能尽快更换。
硬盘烧毁后数据的挽救
问:我有一电脑,近期突然不能启动(屏幕无反应)经查电源烧坏。更换电源后故障依旧将硬盘换到正常电脑中,不能正常工作,估计可能烧坏,但硬盘保存有重要数据,请问如何拯救硬盘中的数据?
答:硬盘被烧坏后,数据是否能挽救主要看你的运气了。如果运气好只是电路板上的元件烧坏,而且又能够找到相应的配件,那恭喜你,只须更换元件,你的硬盘就会完好如初了。如果无法找到需要更换的元件,或者磁头被破坏,那你需要送到有专门读盘机的专业数据恢复点,当然所需付出的金钱也是不菲的。如果是盘片本身遭到了破坏,用任何方法数据都无法恢复了。
硬盘为何忽然停止反应
问:我的电脑最近在运行中经常出现硬盘忽然停止反应的现象,此时硬盘灯一直亮但是却听不到硬盘读盘的声音,然后在几秒或数十秒后恢复正常。请问是何原因,如何处理?另外,请问辨别硬盘是“硬故障”还是“软故障”最简便的方法是什么?
答:首先从软件方面找原因,建议你在备份重要数据后将硬盘重新分区格式化,并重装系统。如果问题仍然存在,而且硬盘也没有其它异常,则可能与迈拓硬盘的MaxSafe数据保护技术有关。好像可以使用特定的软件将它关闭,具体请你咨询一下相关厂商的技术人员。
硬盘所谓的“软故障”,也叫“逻辑故障”,实际上就是软件问题,比如主引导扇区或分区表被破坏导致系统无法启动、非正常关机后引起的逻辑坏道等,一般通过磁盘工具处理或重新分区格式化即可解决。相应的凡是不能通过重新分区格式化解决的故障,比如电路板上的元件烧毁、磁头故障导致主板BIOS无法识别、出现“低格”都无法消除的物理坏道等问题,就是硬盘的“硬故障”,也可叫作“物理损坏”。
三十三、硬盘故障及其解决
硬盘是电脑中的一个很重要的配件,在目前它还是我们存储数据的主要场所,因此对其我们也必须格外关注。但是虽然大家是小心再小心,在安装及使用过程中总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应该怎么办呢?最好是静下心来,然后查找相关资料,从而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在本文中,笔者将向大家介绍硬盘故障及其解决之道,共分为硬盘零磁道损坏补求、硬盘自举失败补救、硬盘修复工具介绍、活动硬盘故障问答及双硬盘系统这五大项。
一、硬盘零磁道损坏补救
在硬盘使用过程中,当发现零磁道损坏时,一般情况下也就判了硬盘死刑,很难修复。不过如f果是以下情况则还有“起死回生”的可能,方法是:加电自检正常,但不能引导DOS系统,屏幕显示“Non Systemdisk or Disk Error”或者不能读某些文件, 甚至变为无效驱动器,屏幕显示“Invalid Drivespecification。”有时又没有故障信息显示,但读出操作自行中断或死机。在进行format C:/S时,屏幕提示0道坏或无休止地执行读命令“Track 0 Bad”。
遇到这种情况,不妨按以下方法试试。
表现一:系统不能以硬盘启动,但可以从软盘转到硬盘,并可列硬盘文件目录表。 从故障现象来分析,硬盘并没损坏,只是0磁道上引导识别信息被破坏,磁道扇区划分出错,系统文件丢失 所造成。这种情况不需要格式化硬盘,可先在A盘插入DOS软盘,运行Fdisk命令。选择了Delete DOS Partition 删除DOS分区。返回主菜单后再选择1,Create DOS Paprtition建立DOS分区。完成提示操作系统后返回DOS系统 ,然后热启动,如硬盘自举成功,故障排除。 否则继续恢复系统文件工作。运行Sys.com(键入Sys C:回车), 将A盘上的DOS系统隐含文件Bios.com,Dos.com传送到硬盘。当屏幕提示系统传输正确(System Transfered),再 将Command.com拷贝到硬盘,就可进行热启动。若硬盘能引导DOS,显示文件个数与有效内容量都正确, 此时硬盘已恢复正常。
表现二:对于方法一不能修复的故障,就需要对硬盘进行高级格式化,如果format C:/S后仍不行, 就要 采用低级格式化(Lowfrm或Dtcfmt),运行这个程序可以把硬盘中的坏扇区重新登记, 在系统读写硬盘时自动跳 过这些坏扇区,然后再按操作过程进行软件安装。也可用DM,PRIME等程序对硬盘进行自动恢复, 物理初始化后 传送系统文件和管理文件,即可使硬盘系统工作正常。
表现三:磁头总是把0磁道作为寻道的基准点,如果0磁道上出现物理损坏,磁头定位机构会因找不到0磁道 使硬盘自举失败。对采取开环定位的硬盘,可以重新定义0磁道的办法,从结构上调整, 避开已损坏的0磁道。 此方法需要对步进电机定位系统进行改动,调整其0磁道传感器的物理位置,但采用嵌入伺服技术校准0道的硬 盘无效。整个调整过程需要一定的经验,局限性大,比较困难。调整后的硬盘软件的安装要从低级格式化做起 。
表现四:磁头分配逻辑调整。硬盘在工作时总是通过对控制器送来的选择磁头信号的组合译码来选取指定 一个磁头,从而在指定的数据面进行读/写。这时如果出现0磁道物理损坏,可在线路上调整,改变磁头分配逻 辑,重新定义零磁头,避开已损坏的0道。只要保证在系统控制下选中的磁头,在指定位置的读写关系相对应, 就不会影响数据的正确写入和读出。找到控制器驱动器连接的34芯控制和状态接口电缆J1,第14脚是磁头选择 0(-HD SEL0),18脚是磁头选择1(-HD SEL1),将两个信号在适当位置切断互换,然后从低级格式化做起,安 装系统软件。若自举正确,改线成功,故障排除。
三十四、系统错误报警声音祥解
1. AMI BIOS
1短——内存刷新失败
2短——内存ECC校验错误
3短——系统基本内存(第1个64K)检查失败
4短——系统时钟出错
5短——中央处理器(CPU)错误
6短——键盘控制器错误
7短——系统实模式错误,不能切换到保护模式
8短——显示内存错误(显示内存可能有所损坏)
9短——ROM BIOS检验和错误
1长3短——内存错误(内存损坏,请更换)
1长8短——显示测试错误(显示器数据线松动或显示卡没插稳)
2. Award BIOS
1短——系统正常启动
2短——常规错误,请进入CMOS SETUP重新设置不正确的选项
1长1短——RAM或主板出错
1长2短——显示错误(显示器或显示卡)
1长3短——键盘控制器错误
1长9短——主板FlashRAM或EPROM错误(BIOS损坏)
不断地响(长声)——内存没插稳或损坏
不停地响——电源、显示器和显示卡没有连接好
重复短响——电源故障
无声音无显示——电源故障
3. Phoenix BIOS
1短——系统正常启动
3短——系统加电自检初始化(POST)失败
1短1短2短——主板错误(主板损坏,请更换)
1短1短3短——主板电池没电或CMOS损坏
1短1短4短——ROM BIOS校验出错
1短2短1短——系统实时时钟有问题
1短2短2短——DMA通道初始化失败
1短2短3短——DMA通道页寄存器出错
1短3短1短——内存通道刷新错误(问题范围为所有的内存)
1短3短2短——基本内存出错(内存损坏或RAS设置错误)
1短3短3短——基本内存出错(很可能是DIMM槽上的内存损坏)
1短4短1短——基本内存某一地址出错
1短4短2短——系统基本内存(第1个64K)有奇偶校验错误
1短4短3短——EISA总线时序器错误
1短4短4短——EISA NMI口错误
2短1短1短——系统基本内存(第1个64K)检查失败
3短1短1短——第1个DMA控制器或寄存器出错
3短1短2短——第2个DMA控制器或寄存器出错
3短1短3短——主中断处理寄存器错误
3短1短4短——副中断处理寄存器错误
3短2短4短——键盘时钟有问题,在CMOS中重新设置成Not installed来跳过POST
3短3短4短——显示卡RAM出错或无RAM,不属于致命错误
3短4短2短——显示器数据线松了或显示卡没插稳或显示卡损坏
3短4短3短——未发现显示卡的ROM BIOS
4短2短1短——系统实时时钟错误
4短2短3短——键盘控制器(8042)中的Gate A20开关有错,BIOS不能切换到保护模式
4短2短4短——保护模式中断错误
4短3短1短——内存错误(内存损坏或RAS设置错误)
4短3短3短——系统第二时钟错误
4短3短4短——实时时钟错误
4短4短1短——串行口(COM口、鼠标口)故障
4短4短2短——并行口(LPT口、打印口)错误
4短4短3短——数学协处理器(8087、80287、80387、80487)出错
三十五、谨防由软件使用不当造成硬盘的“硬伤害”
硬盘是计算机中最重要的存储介质,关于硬盘的维护保养,相信每个电脑用户都有所了解。不过,以前的很多文章都是针对拨号时代的单机用户,在宽带逐渐普及、大硬盘不断降价的今天,很多人一打开电脑就会让硬盘满负荷运转:看高清晰的DVDRip影片、进行不间断的BT下载、使用Windows的系统还原功能……不过,你可能并不清楚,这些新软件带来的新的应用模式,会给硬盘带来新的伤害!
新应用模式带来的隐患
1.编码错误的DVDRip
现在网上由DVD转录压缩的DVDRip格式的影片相当受欢迎。这种格式的影片清晰度和DVD相差无几,但下载一部影片只有700MB~1.3GB大小,因此很多用户喜欢将DVDRip格式的影片下载到硬盘上慢慢欣赏。不过,播放这种格式的影片对系统有较高的要求:除了CPU、显卡要求足够强劲以保证播放流畅外,硬盘负荷也非常大——因为播放DVDRip就是一个不断解码解压缩,再输送到显示系统的过程。笔者发现,在遇到有编码错误的DVDRip文件时,Windows会出现磁盘占用率非常高的现象:系统不断想要把编码转换为视频信号,但编码错误的文件索引和相应的信号段是不匹配的——此时,硬盘灯会不断地闪烁,整个系统对用户的操作响应极慢,用户点击菜单但几乎没有反应。如果编码错误较多,系统有时候甚至会死机。很多用户在此时非常不耐烦,直接按下机箱上的RESET键甚至是直接关闭计算机电源,在硬盘磁头没有正常复位的情况下,这种操作相当危险!
晨风提示:Windows XP的用户需要特别注意,当我们在Windows XP中自动预览一些体积较大的ASF、WMV等文件时,虽然没有进行正式播放,但也会出现计算机速度突然变慢、硬盘灯不断闪烁等现象,其罪魁祸首仍然是视频文件错误编码!
2. Bittorrent下载
Bittorrent下载是宽带时代新兴的P2P交换文件模式,各用户之间共享资源,互相当种子和中继站,俗称BT下载。由于每个用户的下载和上传几乎是同时进行,因此下载的速度非常快。不过,它会将下载的数据直接写进硬盘(不像FlashGet等下载工具可以调整缓存,到指定的数据量后才写入硬盘),因此对硬盘的占用率比FTP下载要大得多!
此外,BT下载事先要申请硬盘空间,在下载较大的文件的时候,一般会有2-3分钟时间整个系统优先权全部被申请空间的任务占用,其他任务反应极慢。有些人为了充分利用带宽,还会同时进行几个BT下载任务,此时就非常容易出现由于磁盘占用率过高而导致的死机故障。
因此,除非你的电脑硬件配置相当高(尤其是内存,至少要在256MB以上),否则在BT下载作出改进以前,如果要进行长时间、多任务的下载应用,最好还是采用传统的FTP软件。
3. PQMAGIC转换的危险
PQMAGIC是大名鼎鼎的分区魔术师,能在不破坏数据的情况下自由调整分区大小及格式。不过,PQMAGIC刚刚推出的时候,一般用户的硬盘也就2GB左右,而现在60~80GB的硬盘已是随处可见,PQMAGIC早就力不从心了:调整带数据的、5GB以上的分区,通常都需要1小时以上!
除了容量因素影响外,PQMAGIC调整硬盘分区时,大量的时间都花在校验数据和检测硬盘上,可以看出,在这种情况下“无损分区”是很难保证的:由于转换的速度很慢,耗时过长,转换调整过程中,很容易因为计算机断电、死机等因素造成数据丢失。这种损失通常是一个或数个分区丢失,或是容量变得异常,严重时甚至会导致整个硬盘的数据无法读取。
4.硬盘保护软件造成的异常
容易造成硬盘异常的,还有硬盘保护软件。比如“还原精灵”,由于很多人不注意在重装系统或是重新分区前将它正常卸载,往往会发生系统无法完全安装等情况。此时再想安装并卸载“还原精灵”,却又提示软件已经安装,无法继续,陷入死循环中。这种故障是由于“还原精灵”接管了INT13中断,在操作系统之前就控制了硬盘的引导,用FDISK/MBR指令也无法解决。本来这只是软件的故障,但很多人经验不足,出了问题会找各种分区工具“试验”,甚至轻率地低级格式化,在这样的折腾之下,硬盘很可能提前夭折!
5.频繁地整理磁盘碎片
磁盘碎片整理和系统还原本来是Windows提供的正常功能,不过如果你频繁地做这些操作,对硬盘是有害无利的。磁盘整理要对硬盘进行底层分析,判断哪些数据可以移动、哪些数据不可以移动,再对文件进行分类排序。在正式安排好硬盘数据结构前,它会不断随机读取写入数据到其他簇,排好顺序后再把数据移回适当位置,这些操作都会占用大量的CPU和磁盘资源。其实,对现在的大硬盘而言,文档和邮件占用的空间比例非常小,多数人买大硬盘是用来装电影和音乐的,这些分区根本无需频繁整理——因为播放多媒体文件的效果和磁盘结构根本没有关系,播放速度是由显卡和CPU决定的。
6. Windows XP的自动重启
Windows XP的自动重启功能可以自动关闭无响应的进程,自动退出非法操作的程序,从而减少用户的操作步骤。不过,这个功能也有一个很大的问题:它会在自动重新启动前关闭硬盘电源,在重新启动机器的时候再打开硬盘电源!这样一来,硬盘在不到10秒的时间间隔内,受到电流两次冲击,很可能会发生突然“死亡”的故障。为了节省一些能源设置成让系统自动关闭硬盘,对硬盘来说也是弊大于利的。
消除隐患的应对方案
1.解决编码错误
遇到编码错误的视频文件,最好的方法是通过正常途径向系统发出关机或重新启动指令,耐心等待系统自己处理完毕后重新启动计算机。然后上网搜索一些专门修复编码错误的软件来修复这些影片,再进行观看。
2.加大系统缓存
对于像BT这种线程没优化好、同时读取和写入硬盘的软件,如果一定要使用,可以通过修改注册表的方式加大磁盘缓冲,以减小硬盘读写的频率。以Windows XP为例:
单击“开始”、“运行”,键入“Regedit”后回车,打开注册表编辑器。依次展开HKEY_LOCAL_MACHINE\SYSTEM\CURRENTCONTROLSET\CONTROL\SESSION MANAGER\MEMORY MANAGEMENT分支,在右侧窗口中单击鼠标右键,选择“新建”、“DWORD”值,将新值命名为“Iopagelocklimit”,并将其值设置为“4000”(16进制,即16MB)或“8000”(即32MB),这样硬盘的读写频率会降低不少。对于BT造成的CPU占用率过高问题,可以通过调节任务的优先级来解决:在Windows 2000/XP下同时按下“Ctrl+Alt+Delete”组合键,选择“任务管理器”,然后单击“进程”选项卡,用鼠标右键单击“Btdownloadgui.exe”,选择“设置优先级”下低于“标准”的一个级别即可。不过这样调节有时会引起BT非法操作退出。
3.巧妙卸载“还原精灵”
如果你的计算机安装了“还原精灵”,但在重装系统前忘记了正确卸载“还原精灵”,导致无法分区及安装系统,那么可尝试使用以下方法来解决问题:启动计算机后在系统引导前按“Ctrl+Home”组合键,调出“还原精灵”的菜单,输入密码进去后,选择“卸载”即可。也可以在光驱中放入“还原精灵”安装光盘,找到卸载程序Uninst.exe并执行它,当出现“不能运行在……要重新启动计算机吗?”的提示时,单击“确定”,重新启动后再安装“还原精灵”,然后再将它卸载。此方法在“还原精灵”5.0、2002、2003等版本上均验证通过。
4.加速PQMAGIC的操作
在PQMAGIC中打开“常规”选项下的“PartitionMagic优选设置”,将“忽略FAT上的OS/2 EA错误”和“跳过坏扇区检查”这两个选项均选中,忽略校验数据和检测硬盘的过程,自然会大大加快PQMAGIC的速度。当然,在使用PQMAGIC对分区进行操作之前,我们应该先用磁盘扫描工具检查和修复硬盘上的错误,然后再进行分区转换操作。
此外,最好不要用PQMAGIC调整带数据的分区,更不要在调整分区容量时进行分区格式转换。最好的方法是将要调整的分区上的数据备份到不参与调整的分区(最好是其他硬盘上),然后清空调整的一个或多个分区,这样转换速度会快很多,也更安全。
5.采用NTFS格式的分区
NTFS分区的好处在这里就不用多说了吧?由于NTFS分区本身的簇很小,不容易产生磁盘碎片,微软在文件分配表和目录索引上也作了特殊处理,万一出错后恢复文件也较容易。不过为了保证系统兼容性,最好不要将引导分区设置为NTFS格式。
6.禁用自动重启功能
在Windows XP中用鼠标右键单击“我的电脑”,选择“属性”,然后单击“高级”选项卡,单击“启动和故障恢复”按钮,在打开的界面中将“系统失败”下面的“自动重新启动”前的复选框清空。不过在系统遇到像显卡驱动兼容性这样严重的故障时,Windows XP还是会自动重新启动。但此时Windows XP一般会先生成一个日志文件,以便你启动后查看,此时要抓紧时间按下RESET键启动,防止Windows XP关闭硬盘。
7.关闭硬盘节能功能
先在BIOS中的电源选项中将硬盘节能全部设置为“DISABLED”,然后在Windows的“控制面板”、“电源选项”中,将“电源方案”下面的“关闭硬盘”、“系统待机”设置为“从不”(要让系统关机和休眠,还是手工控制好)
三十六、忘记Win2000管理员密码的解决方法
客户打电脑来问我他的电脑的开机密码是多少,这个问题我答不上来,因为我压根儿也没有在他的电脑上设什么密码,经仔细询问后才知道,他自己把自已锁在门外了,忘记了自己设的管理员密码。客户是上帝,我只有当回黑客了。其实也很简单,这里告诉大家的两种方法,都不需第三方软件。
客户打电脑来问我他的电脑的开机密码是多少,这个问题我答不上来,因为我压根儿也没有在他的电脑上设什么密码,经仔细询问后才知道,他自己把自已锁在门外了,忘记了自己设的管理员密码。客户是上帝,我只有当回黑客了。其实也很简单,这里告诉大家的两种方法,都不需第三方软件。
方法一:
开机后,Win2000自启动,出现登录窗口,显示用户名,并要求输入密码(当然这时你不会有密码)。这时请将输入焦点置于用户名一项,用Ctrl+Shift切换输入法(随便选上一种,只要能出现输入法工具条的就行)。在出现的输入法提示工具条上单击右键,选择帮助,会弹出一个帮助窗口。接下来你需要在这个窗口里找到一个(绿色带下划线)超级链接,并用SHIFT+鼠标左键单击,打开它会弹出一个IE窗口,请在窗口地址栏里输入c:,到这步你应该很清楚怎么做了。只要点击标准按键的“向上”,会发现你可以进入“控制面板”了,进入后你可以直奔“用户和密码”接下发生的事只有你自己知道了。^_^
注意:此方法只能在没有安装SP补丁前使用,因为后来有人把这个方法透露给老盖,老盖就把他龚断了。如果你不幸安装了SP补丁,请不要灰心,下面将继续给你介绍第二种方法。
方法二:
用光盘(软盘)启动系统,或者说如果硬盘上有双系统,你也可以从另一个系统进入硬盘,只要你能进入win2000所在的分区,用哪种方法都行。进入后,找到winnt/system32/config目录下的sam文件,删除它后重启动,大功告成,很简单吧。
注意:如果win2000的系统分区为NTFS和NTFS格式,此方法无效。
注解:SAM,即安全账号管理数据库(Security Accounts Management Database),它是Win NT/2000操作系统的核心,其中存放了本地机和操作系统所控制域的组账号及用户账号信息。SAM中的开始存放了域中各组的描述信息和权限信息,接下来的部分存放了域用户的描述信息和加密后的密码数据等。超级用户Administrator的密码存放在SAM文件中最后一个“Administrator”字串之后。
三十七、Windows2000安全检查清单
具体清单如下:
初级安全篇
1.物理安全
服务器应该安放在安装了监视器的隔离房间内,并且监视器要保留15天以上的摄像记录。另外,机箱,键盘,电脑桌抽屉要上锁,以确保旁人即使进入房间也无法使用电脑,钥匙要放在另外的安全的地方。
2.停掉Guest 帐号
在计算机管理的用户里面把guest帐号停用掉,任何时候都不允许guest帐号登陆系统。为了保险起见,最好给guest 加一个复杂的密码,你可以打开记事本,在里面输入一串包含特殊字符,数字,字母的长字符串,然后把它作为guest帐号的密码拷进去。
3.限制不必要的用户数量
去掉所有的duplicate user 帐户, 测试用帐户, 共享帐号,普通部门帐号等等。用户组策略设置相应权限,并且经常检查系统的帐户,删除已经不在使用的帐户。这些帐户很多时候都是黑客们入侵系统的突破口,系统的帐户越多,黑客们得到合法用户的权限可能性一般也就越大。国内的nt/2000主机,如果系统帐户超过10个,一般都能找出一两个弱口令帐户。我曾经发现一台主机197个帐户中竟然有180个帐号都是弱口令帐户。
4.创建2个管理员用帐号
虽然这点看上去和上面这点有些矛盾,但事实上是服从上面的规则的。 创建一个一般权限帐号用来收信以及处理一些日常事物,另一个拥有Administrators 权限的帐户只在需要的时候使用。可以让管理员使用 “ RunAS” 命令来执行一些需要特权才能作的一些工作,以方便管理。
5.把系统administrator帐号改名
大家都知道,windows 2000 的administrator帐号是不能被停用的,这意味着别人可以一遍又一边的尝试这个帐户的密码。把Administrator帐户改名可以有效的防止这一点。当然,请不要使用Admin之类的名字,改了等于没改,尽量把它伪装成普通用户,比如改成:guestone 。
6.创建一个陷阱帐号
什么是陷阱帐号? Look!>创建一个名为” Administrator”的本地帐户,把它的权限设置成最低,什么事也干不了的那种,并且加上一个超过10位的超级复杂密码。这样可以让那些 s cripts s忙上一段时间了,并且可以借此发现它们的入侵企图。或者在它的login s cripts上面做点手脚。嘿嘿,够损!
7.把共享文件的权限从”everyone”组改成“授权用户”
“everyone” 在win2000中意味着任何有权进入你的网络的用户都能够获得这些共享资料。任何时候都不要把共享文件的用户设置成”everyone”组。包括打印共享,默认的属性就是”everyone”组的,一定不要忘了改。
8.使用安全密码
一个好的密码对于一个网络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它是最容易被忽略的。前面的所说的也许已经可以说明这一点了。一些公司的管理员创建帐号的时候往往用公司名,计算机名,或者一些别的一猜就到的东西做用户名,然后又把这些帐户的密码设置得N简单,比如 “welcome” “iloveyou” “letmein”或者和用户名相同等等。这样的帐户应该要求用户首此登陆的时候更改成复杂的密码,还要注意经常更改密码。前些天在IRC和人讨论这一问题的时候,我们给好密码下了个定义:安全期内无法破解出来的密码就是好密码,也就是说,如果人家得到了你的密码文档,必须花43天或者更长的时间才能破解出来,而你的密码策略是42天必须改密码。
9.设置屏幕保护密码
很简单也很有必要,设置屏幕保护密码也是防止内部人员破坏服务器的一个屏障。注意不要使用OpenGL和一些复杂的屏幕保护程序,浪费系统资源,让他黑屏就可以了。还有一点,所有系统用户所使用的机器也最好加上屏幕保护密码。
10. 使用NTFS格式分区
把服务器的所有分区都改成NTFS格式。NTFS文件系统要比FAT,FAT32的文件系统安全得多。这点不必多说,想必大家得服务器都已经是NTFS的了。
11.运行防毒软件
我见过的Win2000/Nt服务器从来没有见到有安装了防毒软件的,其实这一点非常重要。一些好的杀毒软件不仅能杀掉一些著名的病毒,还能查杀大量木马和后门程序。这样的话,“黑客”们使用的那些有名的木马就毫无用武之地了。不要忘了经常升级病毒库
12.保障备份盘的安全
一旦系统资料被破坏,备份盘将是你恢复资料的唯一途径。备份完资料后,把备份盘防在安全的地方。千万别把资料备份在同一台服务器上,那样的话,还不如不要备份。
中级安全篇:
1.利用win2000的安全配置工具来配置策略
微软提供了一套的基于MMC(管理控制台)安全配置和分析工具,利用他们你可以很方便的配置你的服务器以满足你的要求。具体内容请参考微软主页:
www.microsoft.com/windows2000/techinfo/howitworks/security/sctoolset.asp
2.关闭不必要的服务
windows 2000 的 Terminal Services(终端服务),IIS ,和RAS都可能给你的系统带来安全漏洞。为了能够在远程方便的管理服务器,很多机器的终端服务都是开着的,如果你的也开了,要确认你已经正确的配置了终端服务。有些恶意的程序也能以服务方式悄悄的运行。要留意服务器上面开启的所有服务,中期性(每天)的检查他们。下面是C2级别安装的默认服务:
Computer Browser service TCP/IP NetBIOS Helper
Microsoft DNS server Spooler
NTLM SSP Server
RPC Locator WINS
RPC service Workstation
Netlogon Event log
3.关闭不必要的端口
关闭端口意味着减少功能,在安全和功能上面需要你作一点决策。如果服务器安装在防火墙的后面,冒的险就会少些,但是,永远不要认为你可以高枕无忧了。用端口扫描器扫描系统所开放的端口,确定开放了哪些服务是黑客入侵你的系统的第一步。\system32\drivers\etc\services 文件中有知名端口和服务的对照表可供参考。具体方法为:
网上邻居>属性>本地连接>属性>internet 协议(tcp/ip)>属性>高级>选项>tcp/ip筛选>属性 打开tcp/ip筛选,添加需要的tcp,udp,协议即可。
4.打开审核策略
开启安全审核是win2000最基本的入侵检测方法。当有人尝试对你的系统进行某些方式(如尝试用户密码,改变帐户策略,未经许可的文件访问等等)入侵的时候,都会被安全审核记录下来。很多的管理员在系统被入侵了几个月都不知道,直到系统遭到破坏。下面的这些审核是必须开启的,其他的可以根据需要增加:
策略 设置
审核系统登陆事件 成功,失败
审核帐户管理 成功,失败
审核登陆事件 成功,失败
审核对象访问 成功
审核策略更改 成功,失败
审核特权使用 成功,失败
审核系统事件 成功,失败
5.开启密码密码策略
策略 设置
密码复杂性要求 启用
密码长度最小值 6位
强制密码历史 5 次
强制密码历史 42 天
6.开启帐户策略
策略 设置
复位帐户锁定计数器 20分钟
帐户锁定时间 20分钟
帐户锁定阈值 3次
7.设定安全记录的访问权限
安全记录在默认情况下是没有保护的,把他设置成只有Administrator和系统帐户才有权访问。
8.把敏感文件存放在另外的文件服务器中
虽然现在服务器的硬盘容量都很大,但是你还是应该考虑是否有必要把一些重要的用户数据(文件,数据表,项目文件等)存放在另外一个安全的服务器中,并且经常备份它们。
9.不让系统显示上次登陆的用户名
默认情况下,终端服务接入服务器时,登陆对话框中会显示上次登陆的帐户明,本地的登陆对话框也是一样。这使得别人可以很容易的得到系统的一些用户名,进而作密码猜测。修改注册表可以不让对话框里显示上次登陆的用户名,具体是:
HKLM\Software\Microsoft\Windows NT\CurrentVersion\Winlogon\DontDisplayLastUserName
把 REG_SZ 的键值改成 1 .
10.禁止建立空连接
默认情况下,任何用户通过通过空连接连上服务器,进而枚举出帐号,猜测密码。我们可以通过修改注册表来禁止建立空连接:
Local_Machine\System\CurrentControlSet\Control\LSA-RestrictAnonymous 的值改成”1”即可。
10.到微软网站下载最新的补丁程序
很多网络管理员没有访问安全站点的习惯,以至于一些漏洞都出了很久了,还放着服务器的漏洞不补给人家当靶子用。谁也不敢保证数百万行以上代码的2000不出一点安全漏洞,经常访问微软和一些安全站点,下载最新的service pack和漏洞补丁,是保障服务器长久安全的唯一方法。
高级篇
1. 关闭 DirectDraw
这是C2级安全标准对视频卡和内存的要求。关闭DirectDraw可能对一些需要用到DirectX的程序有影响(比如游戏,在服务器上玩星际争霸?我晕..$%$^%^&??),但是对于绝大多数的商业站点都应该是没有影响的。 修改注册表 HKLM\SYSTEM\CurrentControlSet\Control\GraphicsDrivers\DCI 的Timeout(REG_DWORD)为 0 即可。
2.关闭默认共享
win2000安装好以后,系统会创建一些隐藏的共享,你可以在cmd下打 net share 查看他们。网上有很多关于IPC入侵的文章,相信大家一定对它不陌生。要禁止这些共享 ,打开 管理工具>计算机管理>共享文件夹>共享 在相应的共享文件夹上按右键,点停止共享即可,不过机器重新启动后,这些共享又会重新开启的。
默认共享目录 路径和功能
C$ D$ E$ 每个分区的根目录。Win2000 Pro版中,只有Administrator
和Backup Operators组成员才可连接,Win2000 Server版本
Server Operatros组也可以连接到这些共享目录
ADMIN$ %SYSTEMROOT% 远程管理用的共享目录。它的路径永远都
指向Win2000的安装路径,比如 c:\winnt
FAX$ 在Win2000 Server中,FAX$在fax客户端发传真的时候会到。
IPC$ 空连接。IPC$共享提供了登录到系统的能力。
NetLogon 这个共享在Windows 2000 服务器的Net Login 服务在处
理登陆域请求时用到
PRINT$ %SYSTEMROOT%\SYSTEM32\SPOOL\DRIVERS 用户远程管理打印机
3.禁止dump file的产生
dump文件在系统崩溃和蓝屏的时候是一份很有用的查找问题的资料(不然我就照字面意思翻译成垃圾文件了)。然而,它也能够给黑客提供一些敏感信息比如一些应用程序的密码等。要禁止它,打开 控制面板>系统属性>高级>启动和故障恢复 把 写入调试信息 改成无。要用的时候,可以再重新打开它。
4.使用文件加密系统EFS
Windows2000 强大的加密系统能够给磁盘,文件夹,文件加上一层安全保护。这样可以防止别人把你的硬盘挂到别的机器上以读出里面的数据。记住要给文件夹也使用EFS,而不仅仅是单个的文件。 有关EFS的具体信息可以查看
www.microsoft.com/windows2000/techinfo/howitworks/security/encrypt.asp
5.加密temp文件夹
一些应用程序在安装和升级的时候,会把一些东西拷贝到temp文件夹,但是当程序升级完毕或关闭的时候,它们并不会自己清除temp文件夹的内容。所以,给temp文件夹加密可以给你的文件多一层保护。
6.锁住注册表
在windows2000中,只有administrators和Backup Operators才有从网络上访问注册表的权限。如果你觉得还不够的话,可以进一步设定注册表访问权限,详细信息请参考:
support.microsoft.com/support/kb/articles/Q153/1/83.asp
7.关机时清除掉页面文件
页面文件也就是调度文件,是win2000用来存储没有装入内存的程序和数据文件部分的隐藏文件。一些第三方的程序可以把一些没有的加密的密码存在内存中,页面文件中也可能含有另外一些敏感的资料。 要在关机的时候清楚页面文件,可以编辑注册表
HKLM\SYSTEM\CurrentControlSet\Control\Session Manager\Memory Management
把ClearPageFileAtShutdown的值设置成1。
8.禁止从软盘和CD Rom启动系统
一些第三方的工具能通过引导系统来绕过原有的安全机制。如果你的服务器对安全要求非常高,可以考虑使用可移动软盘和光驱。把机箱锁起来扔不失为一个好方法。
9.考虑使用智能卡来代替密码
对于密码,总是使安全管理员进退两难,容易受到 10phtcrack 等工具的攻击,如果密码太复杂,用户把为了记住密码,会把密码到处乱写。如果条件允许,用智能卡来代替复杂的密码是一个很好的解决方法。
10.考虑使用IPSec
正如其名字的含义,IPSec 提供 IP 数据包的安全性。IPSec 提供身份验证、完整性和可选择的机密性。发送方计算机在传输之前加密数据,而接收方计算机在收到数据之后解密数据。利用IPSec可以使得系统的安全性能大大增强。有关IPSes的详细信息可以参考:
www.microsoft.com/china/technet/security/ipsecloc.asp
电脑故障速查系统 v1.0
软件授权: 免费版
软件类别: 国产软件 / 教育学习
运行环境: Win9x/NT/Me/2000/Xp/
软件语言: 简体中文
软件大小: 2665K
软件简介: 该软件汇集了电脑常用软件使用说明,电脑经常出现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法,并提供分类查询,一共有700条记录,十二个分类。界面友好,共有八种程序界面。
此外您还可以自己添加资料,是查找资料的好帮手。
下载
hnpy.onlinedown.net/down/pcgzsc.exe
解决IE不能打开新窗口的小方法
上网时用鼠标右键点击超链接,在弹出的菜单中选择“在新窗口打开”也没有动静。不要着急,也许这样可以解决
1、在“开始”菜单中打开“运行”窗口,在其中输入“regsvr32 actxprxy.dll”,然后“确定”,接着会出现一个信息对话框“DllRegisterServer in actxprxy.dll succeeded”,再次点击“确定”。
2、再次打开“运行”窗口,输入“regsvr32 shdocvw.dll”,“确定”后在出现的信息对话框中点击“确定”。
3、重新启动Windows,运行IE,随便打开一个网页,点击一个超链接,你会发现IE又能打开新窗口。再试试用鼠标右键选择“在新窗口打开”,问题解决。
[man]
2005/3/20 16:30:39
沙发
--------------------------------------------------------------------------------
[电脑相关]电脑故障全集(2)
leo 发表于 2005-3-18 20:57:00
十六、电脑不能自动关机
有时我们把电脑关机,点击关闭系统、选择关闭计算机或右击关闭计算机,机器确实运行了关机,但不一会机器又重新自动开机了。关了开,开了关,电脑永远关不了。
这一现象我遇到过一次,后来在大的网站上又看了许多求救贴子,我也向那些求救的朋友们发过贴子以帮助他们解决这一故障的排除。
其实要排除这一故障是很简单的,方法是通过修改注册表来解决: 打开HKEY_LOCAL_MACHINE\SYSTEM\CurrentControlSet\control\Shutdown子项,在右边窗口中新建一个"字符串值",命名为"FastReboot",同时将"数值数据"设为0即可。
电脑显示模糊不清的排除
我的电脑有相当一段时间内,刚开始时屏幕字体显示还比较清楚,运行一段时间后则字体越来越模糊,运行更长一些其字体几乎不能辨认。自己动手,发现问题出在显示器上。专业上成为“散焦”。
排除方法是:打开显示器后盖,找到显示器后面平排的两个电位器(即聚焦和对比度),用微型一字解刀进行调节,这时你会发现屏幕字体随着解刀的调节会越来越清楚,直至满意为止。不过排除这一故障需注意四点:
一.是新的显示器聚焦和对比度在前面板中,老的在后面板中;
二.是调节时需带电操作,要十分小心,以防显示器内高压伤人;
三.是有时故障不一定出在电位器上,或内部灰尘积存太多,导致电路接触不良;
四.是显示器内部元件老化,产品寿命周期已过。
开机后出现关机故障的排除
开机进入系统时,电脑又出现了"你现在可以安全地关机了"。这一故障现象一般是出在系统文件VMM32.VXD的损坏或找不到上。
排除方法是:进入DOS环境,从别的电脑拷贝一个VMM32.VXD文件到Windows系统目录下,重新开机则故障排除。
电脑运行较慢的故障排除
有时电脑升级了,系统运行反而越来越慢,好似被人在远处控制着电脑那样。
其实这一问题是各种自动加载的小程序在作怪,对此我们可以视情来选择一些自动加载的小程序来运行电脑。
方法是点击"开始\程序\附件\系统工具\系统信息",在系统信息中,点击"工具\系统配置实用程序"即可来完成调节的目的。
电脑启动时间较长的故障排除
电脑启动有时真的是很长很长,让人等得实在不耐烦。
分析原因主要有:
一.是自启动选项太多,极大地影响了系统的启动速度;
二.是磁盘出现坏道也影响了系统的启动速度;
三.是电脑感染病毒也会影响系统的启动速度。
排除方法:
一.是检查Autoexec.bat文件,看有没有较耗时的DOS程序命令行,如有则按需取舍;
二.是查看Win.ini、System.ini和注册表中的启动选项,也按需取舍; 三.是检查电脑有否病毒感染,如有则排除;四是检查磁盘有否故障。方法是全面扫描磁盘,检查硬盘是否有坏道;接着对磁盘进行碎片整理,消除磁盘碎片;最后运行磁盘清理程序,清除垃圾文件腾出磁盘空间。至此,一般来说故障得以排除。
电脑关机时间太长故障排除
在执行"关闭系统/关闭计算机"命令后,电脑长时停在"正在关机"的画面上。
引起此故障的原因较多,如关闭系统功能所对应的声音文件损坏、快速关机功能存在冲突、电源管理功能存在冲突等等。
解决的办法:
一.是利用"控制板"中的"声音"选项取消"关闭系统"所对应的声音文件。重启后看是否它的问题;
二.是启动Windoes98的系统配置程序,单击"开始/程序/附件/系统工具/系信息/工具/系统配置程序"单击"常规"标签中的"高级"按钮,打开"高级疑难解答设置"对话框,复选"禁用快速关机"选项取消系统的快速关机功能。重启,看是否它的问题;
三.是按Win+组合键,打开"系统属性"设备框,在"设备管理器"选项卡中展开"系统设备"分支,双击"高级电源管理支持"项,打开"高级电源管理支持属性"设置框,复选"常规"标签中的"在此硬件配置文件中禁用"选项,关闭高级电源管理功能。重启后故障一般能得到解决。
由CPU超频导致电脑蓝屏的故障排除
电脑出现蓝屏一般是在夏天所至,原因是由CPU超频所导致。
CPU在RAM存取数据的速度本来就快于RAM与硬盘交换的速度,超频使这种矛盾更为突出,同时由于气温升高,构成CPU等电子元件材料的指标参数也发生微妙变化,加剧了在RAM或虚拟内存中找不到需要数据的情况,这样就肢出现"异常错误",必须低频率,使CPU工作在规定的正常频率,同时使用"降温"软件,清扫CPU风扇等。
硬盘空间太小或碎片太多导致蓝屏幕的故障
排除方法:
隔一段时间就进行一次磁盘碎片整理,同时要注意保持硬盘乘余空间的大小,保证一定的预留,防止蓝屏幕故障的产生。
启动程序过多导致蓝屏的故障
Windows98使用中打开多个程序的窗口,突然出现蓝屏。
解决的方法一般不要使系统资源小于60%,超过了不要再启动新的程序、打开新的窗口,万一发生蓝屏,重启系统便恢复正常了。
也就是说,此故障主要是由于内存不足引起的。
元件与系统冲突导致蓝屏的故障
经常遇到由于声卡或显卡的设置冲突,导致蓝屏;其它设备的中断、DMA或端口出现冲突,导致少数驱动程序产处异常。对于前者一般在"安全模式"中进行调整;对于后者一般在注册表中进行调整。
注册表错误导致蓝屏的故障
注册表只要有一点细小的问题,都有可能导致电脑故障发生,也会出现蓝屏,甚至可能引起系统崩溃。因此,在安装新软件等操作时预计到可能要引起变化的,应备份注册表。当然,硬件不兼容、BIOS设置不当等方面也都有可能导致蓝屏。
硬盘出现坏道的故障排除
硬盘坏道分为逻辑和物理坏道两种。
前者是对软件使用或操作不当造成的;后者是硬盘磁道上产生了物理损伤。
解决办法:
对于逻辑坏道,单击"开始/程序/附件/系统工具/磁盘扫描程序",对硬盘实行完全扫描,使之自动修正坏道。如不能进入Windows,可用启动盘启动电脑,在A:\>后键入Scandisk C,对硬盘进行扫描和修复。如都不行可对硬盘进行低级格式化,能正常进行的话,则坏道应该得到修复。
对于物理坏道,可对硬盘进行扫描,如坏道存在时,程序会以黑底红字的"B"标出,记录坏道所处的位置,退出扫描程序,键入分区命令,将坏道单独划分一区,完成全部分区后,将有坏道划区删除,激活主分区,退出重启即可。不过此方法只能是暂时的过渡。
十七、电脑死机,声卡之过
最近一个朋友朋友准备为自己添置一台电脑作为日常学习的使用,但苦于无钱,只有去二手市场淘了一套二手多媒体电脑的配件,由于他乃一届菜鸟,在配件选购完毕后请帮他搞定这台机器。海鳗至今装机无数:),这还不是小菜一碟?便一口答应下来。
顺利的安装过程
装机过程非常顺利,一会功夫便把所有硬件装配完毕,接下去便是装软件了,由于硬盘也是二手货,硬盘上本来就装有DOS操作系统,朋友还有许多DOS下的老游戏要玩,所以便要我装上声卡的驱动程序,当然没问题啦,安装一切顺利,声卡在海鳗妙手安装驱动支持下发出了悦耳的声音,全部搞定,海鳗开始自我陶醉起来:“高手就是高手,在我面前电脑哪敢出问题呀。”
问题出现了
接下来开始安装windows98,随手就拿出了平时已经装过(X+N)遍的WINDOWS98安装光盘为他安装,一顿饭的功夫安装完毕,全部搞定,重新启动,准备收拾收拾工具抬腿走人喽,正当海鳗认为大功告成的时候,朋友叫到:“怎么死机了?”海鳗回头一看,咦,真的死机了。怀疑感染病毒没关系,windows的臭虫一大堆,死机很正常啦,重新启动,还是死机,病毒,一定是计算机病毒,这还能难倒我吗?拿出大名鼎鼎的kv300,咦?怎么没有找到病毒呢?没关系,咱们还有金山毒霸呢,再杀,还是没有病毒,这下海鳗真是冷汗直冒,连台二手电脑都搞不定,以后还怎么在珠江路上混呀。 还是不成.
硬件是否有问题
软的不行来硬的,首先最小化电脑配置,开启电脑,随着硬盘的读写,很顺利的就进入了windows中,看来故障基本可以断定出现在硬件上,接着一个一个的添加硬件,当添加到声卡的时候,死机现象又出现了,难道朋友买了一块坏声卡?可是购买的时候还特意试了一下很正常呀,为了检验声卡是否真的坏了,海鳗迅速的拿着声卡骑上自行车回家测试,随着驱动安装完毕进入windows后发出悦耳的声音之后,海鳗的心也随之下沉,为什么我的电脑上能用而在他电脑上就不能使用呢,咦,鲨鱼不是老说许多VIA芯片的主板与声卡冲突吗?难道朋友的主板也是VIA芯片的与声卡冲突(海鳗心中不自觉的把问题全部推在了VIA芯片上面)?于是带着声卡再次来到他家,对他说,可能你用的VIA芯片的主板和这块声卡冲突,看来你只有换一块声卡了(海鳗心中暗想,呵呵,这下好了,硬件的问题可不关我的事了)。他说了一句话差点让海鳗喷饭:“我的主板是INTEL芯片的呀。”(海鳗:我倒!)唉INTEL芯片至今好像还没听说和声卡冲突的呀。 硬件是好的,改变声卡中断设置,ok!
硬的不行,看来咱们还是只有从软的下手了。和硬件有关的有哪些软件呢?驱动还有……中断,对,就是中断,从头至尾都忽略了这个问题,硬件的冲突可能会造成死机,在dos下进入声卡的驱动程序内把声卡的中断地址改到了一些空闲地址后,再次启动计算机,随着悦耳的“当”声(虽然这个声音并不好听,不过这时候海鳗听来却是全世界最美了音乐了),电脑果然非常顺利的启动了,至此整个电脑的安装也全部的完成啦。
原因分析:
从安装过程中的故障来看,原因就是windows安装以后自动分配的中断地址恰好与声卡的中断地址冲突,造成了死机现象的发生。往往非常不易察觉的问题会给人造成另一种假象,解决起来就会更加的困难,海鳗写出来只是提醒大家,遇到内似的问题不妨看一看是不是和我一样的故障原因,尽量少走一些弯路。
十八、电脑死机的四大原因分析
在电脑故障现象中,死机是一种常见的故障,同时也是难于找到原因的故障之 一。
根据电脑死机发生时的情况可将其分为四大类:
①开机过程中出现死机:
在启动计算机时,只听到硬盘自检声而看不到屏幕显示,或干脆在开机自检时发出鸣叫声但计算机不工作、或在开机自检时出现错误提示等;
②在启动计算机操作系统时发生死机:屏幕显示计算机自检通过,但在装入操作系统时,计算机出现死机的情况;
③在使用一些应用程序过程中出现死机:计算机一直都运行良好,只在执行某些应用程序时出现死机的情况;
④退出操作系统时出现死机:就是在退出Win98等系统或返回DOS状态时出现死机。由干在"死机"状态下无法用软件或工具对系统进行诊断,因而增加了故障排除的难度。
死机的一般表现有:系统不能启动、显示黑屏、显示"凝固"、键盘不能输入、软件运行非正常中断等。
死机的原因大概有千千万万种,但只有两个方面:
一、是由电脑硬件引起的;
二、是软件设计不完善或与系统和系统其它正在运行的程序发生冲突。在硬件方面,祸首就是近来在电脑DIY界流行的"超频'一-让CPU工作在额定运行频率以外的时钟频率上,CPU处于超额工作状态,出现死机就不奇怪了;其次一个原因是某个硬件过热,或者硬件资源冲突。当然还有其他一些硬件方面的原因。
在软件方面,因为软件原因而造成的死机在电脑中几乎占了大多数(超频了的电脑除外)。在Windows9x系列中使用了16位和32位混合的内核模式,因此安全性很低,因程序内存冲突而死机是经常会发生的事情。
下面就来介绍一下遇到死机故障后一般的检查处理方法。
1、排除病毒感染引起的死机现象。
用无毒干净的系统盘引导系统,然后运行KILL,AV95、SCAN等防病毒软件的最新版本对硬盘进行检查,确保电脑安全,排除因病毒引起的死机现象。
另外,如果在杀毒后引起了死机现象,这多半是因为病毒破坏了系统文件、应用程序及关键的数据文件,或是杀毒软件在消除病毒的同时对正常的文件进行了误操作,破坏了正常文件的结构。碰到这类问题,只能将被损坏(即运行时引起死机)的系统或软件重装。
2、软件安装、配置问题引起的死机现象分析与排除。
首先,如果是在软件安装过程中死机,则可能是系统某些配置与安装的软件冲突。这些配置包括系统BIOS设置、CONFIG.SYS和AUTOEXEC.BAT的置、WIN.INI、SYSTEM.INI的设置以及一些硬件驱动程序和内存驻留程序的设置。
可以试着修改上述设置项。对BIOS可以取其默认设置,如"LOAD SETUP DEFAULT"和"LOAD BIOS DEFAULT";对CONFIG.SYS和AUTOEXEC.BAT则可以在启动时按F5跳过系统配置文件或按F8逐步选择执行以及逐项改CONFIG.SYS和AUTOEXEC.BAT中的配置(尤其是EMM386中关于EMS、XMS的配置情况)来判断硬件与安装程序什么地方发生了冲突,一些硬件驱动程序和内存驻留程序则可以通过不装载它们的方法来避免冲突。
其次,如果是在软件安装后发生了死机,则是安装好的程序与系统发生冲突。一般的做法是恢复系统在安装前的各项配置,然后分析安装程序新装入部分使用的资源和可能发生的冲突,逐步排除故障原因。删除新安装程序也是解决冲突的方法之一。
3、系统启动过程中的死机现象来分析。 系统启动过程中的死机现象包括两种情况:
一、是致命性死机,即系统自检过程未完成就死机,一般系统不给出提示。对此可以根据开机自检时致命性错误列表的情况,再结合其它方法对故障原因作进一步的分析。
二、是非致命性死机,在自检过程中或自检完成后死机,但系统给出声音、文字等提示信息。可以根据开机自检时非致命性错误代码表和开机自检时鸣笛音响对应的错误代码表来检查;开机自检时鸣笛音响对应的错误代码表中所列的情况是对可能出现故障的部件作重点检查,但也不能忽略相关部件的检查,因为相当多的故障并不是由提示信息指出的部件直接引起,而常常由相关部件故障引发。
4、因使用、维护不当引起的死机现象分析与排除。 电脑在使用一段时间后也可能因为使用、维护不当而引起死机,尤其是长时间不使用电脑后常会出现此类故障。引起的原因有以下几种:
一、是积尘导致系统死机:灰尘是电脑的大敌。过多的灰尘附着在CPU、芯片、风扇的表面会导致这些元件散热不良,电路印刷板上的灰尘在潮湿的环境中常常导致短路。上述两种情况均会导致死机。 具体处理方法可以用毛刷将灰尘扫去,或用棉签沾无水酒精清洗积尘元件。注意不要将毛刷和棉签的毛、棉留在电路板和元件上而成为新的死机故障源。
二、是部件受潮:长时间不使用电脑,会导致部分元件受潮而不能正常使用。可用电吹风的低热挡均匀对受潮元件"烘干"。注意不可对元件一部分加热太久或温度太高,避免烤坏元件。
三、是板卡、芯片引脚氧化导致接触不良:将板卡、芯片拔出,用橡皮擦轻轻擦拭引脚表面去除氧化物,重新插入插座。
四、是板卡、外设接口松动导致死机:仔细检查各I/O插槽插接是否正确,各外设接口接触是否良好,线缆连接是否正常。
5、因系统配置不当引起的死机现象分析。
系统配置与电脑硬件设备和系统BIOS、主板上跳线开关设置密切相关,常见的死机故障原因有:
(1)主频设置不当:此类故障主要有CPU主频跳线开关设置错误、Remark的CPU引起的BIOS设置与实际情况不符、超频使用CPU,或CPU性能不良死机。
(2)内存条参数设置不当:此类故障主要有内存条设置错误和Remark内存条引起的BIOS设置与实际情况不符。
(3)CACHE参数设置不当:此类故障主要有CHCHE设置错误、RemarkCACHE引起的BIOS设置与实际情况不符。
(4)CMOS参数被破坏:频繁修改CMOS参数,或病毒对CMOS参数的破坏,常常会导致CMOS参数混乱而很难恢复。可以采用对CMOS放电的方法并采用系统BIOS默认设置值重新设定CMOS参数。CMOS的放电方法可参照主板说明书进行。如果是病毒感染引起的,在重设CMOS参数后,还必须对硬盘杀毒。
6、硬件安装不当引起的死机现象与排除。
硬件外设安装过程中的疏忽常常导致莫名其妙的死机,而且这一现象往往在电脑使用一段时间后才逐步显露出来,因而具有一定的迷惑性。
(1)部件安装不到位、插接松动、连线不正确引起的死机,显示卡与I/0插槽接触不良常常引起显示方面的死机故障,如"黑屏",内存条、CACHE与插槽插接松动则常常引起程序运行中死机、甚至系统不能启动,其它板卡与插槽(插座)的接触问题也常常引起各种死机现象。要排除这些故障,只须将相应板卡、芯片用手摁紧、或从插槽(插座)上拔下重新安装。如果有空闲插槽(插座),也可将该部件换一个插槽(插座)安装以解决接触问题。线缆连接不正确有时也会引发死机故障。
(2)安装不当导致部件变形、损坏引起的死机口径不正确、长度不恰当的螺钉常常导致部件安装孔损坏,螺钉接触到部件内部电路引起短路导致死机,不规格的主板、零部件或不规范的安装步骤常常引起机箱、主板、板卡外形上的变异因而挤压该部件内部元件导致局部短路、内部元件损坏从而发生莫名其妙的死机。如果只是电脑部件外观变形,可以通过正确的安装方法和更换符合规格的零部件来解决;如果已经导致内部元件损坏,则只能更换新的零部件了。
7、硬件质量问题引起的死机现象分析与排除。
一般说来,电脑产品都是国际大厂商按照国际标准流水线生产出来的,部件不良率是很低的。但是高利润的诱惑使许多非法厂商对电脑标准零部件改头换面、进行改频、重新标记(Remark)、以次充好甚至将废品、次品当作正品出售,导致这些"超水平"发挥的产品性能不稳定,环境略有不适或使用时间稍长就会频繁发生故障。尤其是CPU、内存条、主板等核心部件及其相关产品的品质不良,是导致无原因死机的主要故障源。应着重检查以下部件:
(1)CPU。CPU是被假冒得最多也是极容易导致死机的部件。
被Remark的CPU在低温、短时间使用时一切正常,但只要在连续高温的环境中长时间使用,其死机弊端就很容易暴露。使用Windows、3DS等对CPU特性要求较高的软件比DOS等简单软件更能发现CPU的问题。如需确认是否为此故确认是否为此故障可参照说明书将CPU主频跳低1到2个档次使用,比如将166降为150、133或120使用。如果死机现象大幅度减少或消失,就可以判断是CPU有问题。也可以用交换法,更换同型号的正常CPU,如果不再死机一般可以断定是CPU的问题。有些用户喜欢把CPU超频使用以获得高速的性能,这也是常导致计算机死机的原因。一般将CPU跳回原频率就能解决死机问题。
(2)内存条。内存条常常被做的手脚有:
速度标记被更改,如:70ns被Remark为60ns,非奇偶校验冒充奇偶校验内存,非EDO内存冒充EDO内存,劣质内存条冒充好内存条。在BIOS中将内存条读写时间适当增加(如:从60ns升为70ns),如果死机消失可以断定是内存条速度问题。如果是内存
本身的质量问题,只有更换新的内存条才能解决。
(3)主板。一般主板的故障常常是最先考虑然而却是要到最后才能确定的。除了印刷板上的飞线、断线和主板上元件被烧焦、主板受挤压变形、主板与机箱短路等明显的现象外,主板本身的故障只有在确认了主板上所有零部件正常(将你的板卡、CPU、内存条等配件拿到好的主板上使用正常,而别人使用正常的板卡、器件插到你的主板上就不能正常运行)时才能判断是否是主板故障,如果更换了好的同型号主板死机依然存在、则可能是该主板与某个零部件不兼容。要么更换兼容的其它型号的主板、要么只能用拔插法依次测试各板卡、芯片,找出不兼容的零部件更换之。
(4)电源、风扇、机箱等。劣质电源、电源线缆故障、电源插接松动、电源电压不稳都是引起不明原因死机的罪魁祸首。CPU风扇、电源风扇转动不正常、风扇功率不足则会引起CPU和机箱内"产热大户"元件散热不良因而引起死机。
8、系统黑屏故障的排除。
系统死机故障多半表现为黑屏(即显示器屏幕上无任何显示)、这类故障与显示器、显示卡关系很密切,同时系统主板、CPU、CACHE、内存条,电源等部件的故障也能导致黑屏。系统黑屏死机故障的一般检查方法如下:
(1)排除"假"黑屏:检查显示器电源插头是否插好,电源开关是否已打开,显示器与主机上显示卡的数据连线是否连接好、连接摇头是否松动,看是否是因为这些因素而引起的黑屏。另外,应该动一下鼠标或按一下键盘看屏幕是否恢复正常。因为黑屏也可能是因为设置了节能模式(可在BIOS设置中查看和修改)而出现的假死机。
(2)在黑屏的同时系统其它部分是否工作正常,如:启动时软/硬盘驱动器自检是否通过、键盘按键是否有反应等。可以通过交换法用一台好的显示器接在主机上测试、如果只是显示器黑屏而其它部分正常,则只是显示器出了问题,这仍是一种假死机现象。
(3)黑屏发生在系统开机自检期间,请参见第四步。
(4)黑屏发生在显示驱动程序安装或显示模式设置期间,显然是选择了显示系统不能支持的模式,应选择一种较基本的显示方式。如:Windows下设置显示模式后黑屏或花屏,则应在DOS下运行Windows目录下的SETUP.EXE程序选择标准VGA显示方式。
(5)检查显示卡与主板I/O插槽接触是否正常、可靠,必要时可以换一个I/O槽插入显示卡试试。
(6)换一块已确认性能良好的同型号显示卡插入主机重新启动,若黑屏死机现象消除则是显示卡的问题。
(7)换一块已确认性能良好的其它型号显示卡插入主机重新启动,若黑屏死机现象消除则是显示卡与主机不兼容,可以考虑更换显示卡或主板。
(8)检查是否错误设置了系统的核心部件,如CPU的频率、内存条的读写时间、CACHE的刷新方式、主板的总线速率等,这些都可能导致黑屏死机。
(9)检查主机内部各部件连线是否正确,有一些特殊的连线错误会导致黑屏死机。
十九、硬盘不能启动的常见故障分析及处理
作为微机最主要的存储设备,硬盘在微机系统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如果硬盘不能启动,则会使你陷于手忙脚乱之中,这里向你介绍几种"武器",专门对付硬盘不能启动的"顽症",你可得小心使用哟,不然,损伤了硬盘,白花花的银子可就白费了哟!
故障现象一:
开机后屏幕显示:"Device error\",然后又显示:"Non-System disk or disk error,Replace and strike any key when ready\",说明硬盘不能启动,用软盘启动后,在A:\\>后键入C:,屏幕显示:"Invalid drive specification\",系统不认硬盘。
故障分析及处理:
造成该故障的原因一般是CMOS中的硬盘设置参数丢失或硬盘类型设置错误造成的。
进入CMOS,检查硬盘设置参数是否丢失或硬盘类型设置是否错误,如果确是该种故障,只需将硬盘设置参数恢复或修改过来即可,如果忘了硬盘参数不会修改,也可用备份过的CMOS信息进行恢复,如果你没有备份CMOS信息,也别急,有些高档微机的CMOS设置中有"HDD AUTO DETECTION\"(硬盘自动检测)选项,可自动检测出硬盘类型参数。若无此项,只好打开机箱,查看硬盘表面标签上的硬盘参数,照此修改即可。
故障现象二:
开机后,"WAIT\"提示停留很长时间,最后出现"HDD Controller Failure\"。
故障分析及处理:
造成该故障的原因一般是硬盘线接口接触不良或接线错误。先检查硬盘电源线与硬盘的连接,再检查硬盘数据信号线与多功能卡或硬盘的连接,如果连接松动或连线接反都会有上述提示,最好是能找一台型号相同且使用正常的微机,可以对比线缆的连接,若线缆接反则一目了然。
故障现象三:
开机后,屏幕上显示:"Invalid partition table\",硬盘不能启动,若从软盘启动则认C盘。
故障分析及处理:
造成该故障的原因一般是硬盘主引导记录中的分区表有错误,当指定了多个自举分区(只能有一个自举分区)或病毒占用了分区表时,将有上述提示。
主引导记录(MBR)位于0磁头/0柱面/1扇区,由FDISK.EXE对硬盘分区时生成。MBR包括主引导程序、分区表和结束标志55AAH三部分,共占一个扇区。主引导程序中含有检查硬盘分区表的程序代码和出错信息、出错处理等内容。当硬盘启动时,主引导程序将检查分区表中的自举标志。若某个分区为可自举分区,则有分区标志80H,否则为00H,系统规定只能有一个分区为自举分区,若分区表中含有多个自举标志时,主引导程序会给出"Invalid partion table\"的错误提示。最简单的解决方法是用NDD修复,它将检查分区表中的错误,若发现错误,将会询问你是否愿意修改,你只要不断地回答YES即可修正错误,或者用备份过的分区表覆盖它也行(KV300,NU8.0中的RESCUE都具有备份与恢复分区表的功能)。如果是病毒感染了分区表,格式化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可先用杀毒软件杀毒,再用NDD进行修复。 如果上述方法都不能解决,还有一招,就是先用FDISK重新分区,但分区大小必须和原来的分区一样,这一点尤为重要,分区后不要进行高级格式化,然后用NDD进行修复。修复后的硬盘不但能启动,而且硬盘上的信息也不会丢失。其实用FDISK分区,相当于用正确的分区表覆盖原来的分区表。尤其当用软盘启动后不认硬盘时,这一招特灵。
故障现象四:
开机后自检完毕,从硬盘启动时死机或者屏幕上显示:"No ROM Basic,System Halted\"。
故障分析及处理:
造成该故障的原因一般是引导程序损坏或被病毒感染,或是分区表中无自举标志,或是结束标志55AAH被改写。从软盘启动,执行命令"FDISK/MBR\"即可。FDISK中包含有主引导程序代码和结束标志55AAH,用上述命令可使FDISK中正确的主引导程序和结束标志覆盖硬盘上的主引导程序,这一招对于修复主引导程序和结束标志55AAH损坏既快又灵。对于分区表中无自举标志的故障,可用NDD迅速恢复。
故障现象五:
开机后屏幕上出现"Error loading operating system\"或"Missing operating system\"的提示信息。
故障分析及处理:
造成该故障的原因一般是DOS引导记录出现错误。DOS引导记录位于逻辑0扇区,是由高级格式化命令formAT生成的。主引导程序在检查分区表正确之后,根据分区表中指出的DOS分区的起始地址,读DOS引导记录,若连续读五次都失败,则给出"Error loading opearting system\"的错误提示,若能正确读出DOS引导记录,主引导程序则会将DOS引导记录送入内存0:7C00h处,然后检查DOS引导记录的最后两个字节是否为55AAH,若不是这两个字节,则给出"Missing operation system\"的提示。一般情况下用NDD修复即可。若不成功,只好用formAT C:/S命令重写DOS引导记录,也许你会认为格式化后C盘数据将丢失,其实不必担心,数据仍然保存在硬盘上,格式化C盘后可用NU8.0中的UNformAT恢复。如果曾经用DOS命令中的MIRROR或NU8.0中的IMAGE程序给硬盘建立过IMAGE镜像文件,硬盘可完全恢复,否则硬盘根目录下的文件全部丢失,根目录下的第一级子目录名被更名为DIR0、DIR1、DIR2......,但一级子目录下的文件及其下级子目录完好无损,至于根目录下丢失的文件,你可用NU8.0中的UNERASE再去恢复即可。
综上所述,硬盘不能启动大都是由于硬盘上的主引导记录、DOS引导记录、三个系统隐含文件出现错误导致的,因此平时要养成备份主引导记录、DOS引导记录的好习惯,关键时刻才能顺利解决问题。
二十、硬盘不启动的错误现象及解决方法
硬盘启动过程
在BIOS 自检确认所有的硬件(包括硬盘)连接正确后,硬盘开始启动,以启
动分区装有Win98操作系统为例,其启动过程是:
(1)根据CMOS 设置的参数,硬盘将磁头定位在物理扇0柱0面1扇上,接着先
后读取扇区结束标志55AAH、主引导记录MBR、硬盘分区表HDPT。
(2)根据硬盘分区表提供的数据,硬盘将磁头定位在活动分区(主DOS 引导分区)的引导扇区上(一般为物理扇0柱1面1扇),接着先后读取扇区结束标
志55AAH、操作系统参数。
(3)根据操作系统参数,读取文件分配表FAT和两个隐含系统文件io.sys、msdos.sys。
(4)根据config.sys,读取command.com,使电脑能够进入DOS 的实模式,启动基本成功。
(5)根据autoexec.bat,msdos.sys进一步配置Win98,并决定进入哪一种模式,如果进入窗口模式,还要根据user.dat,system.dat,win.ini ,system.ini 等读取相关文件,直到桌面最终出现,启动完毕
这里我只讨论前4步(因为关于第5步文章太多了)。为了能够挖掘出所有错误现象,我做了一次破坏性实验(初学者不宜模仿),实验如下: 让硬盘不启动
1.实验目的:通过模拟因病毒、Bug、误操作等原因导致硬盘不启动的故障,总结归纳错误现象,当以后真的遇到硬盘不启动时,能积极应对。(总之一句话:危险我一个,幸福所有人^_^)。
2.实验环境:AWARD BIOS 4.51,一硬盘、一光驱都设成主盘(分别连在两个IDE数据线上),硬盘6.4GB(c,d,e,f 四个分区),c区安装可引导的Win98(FAT16)系统。
3.实验工具:诺顿(NU)8.0中文版的磁盘编辑器(DISKEDIT)
4.实验对象:
六种硬盘启动时的必须因素:
(1)物理连线
(2)CMOS 硬盘参数
(3)主引导扇区(包括主引导记录和硬盘分区表)
(4)主DOS 引导记录
(5)文件分配表
(6)三个启动文件。
5.实验之前的准备:
(1)备份要破坏的所有重要数据
(2)制作一张启动软盘
(3)把diskedit.exe,nlib200.rtl,chin16.fnt三个文件拷到该软盘中。
6.实验的简单过程:破坏某个要害因素→重新启动电脑→记录错误现象→恢复破坏→再破坏下 一个要害因素……如此循环往复,直到破坏完成最后一个。
7.实验结果:经过整理后,详见下一小节。
硬盘不启动的故障、原因和处理
(一)黑屏的故障原因:连接硬盘一端的数据线插反(主板一端不可能插反)
处理:将其重插(数据线上的红线与电源线的红线相邻)
(二)显示“Primary master hard disk fail”的故障原因:
(1)硬盘数据线、电源线两者至少有一个没插好
(2)硬盘跳线设成从盘,而CMOS 硬盘参数没做相应修改(仍然是主盘)
处理: * 将其插牢 * 重设CMOS 中的硬盘参数
(三)无提示信息的故障原因:
(1)CMOS 硬盘参数的某些数值设置错误
(2)主引导记录错误或丢失
(3)主DOS 引导记录第一个重要数据(每扇字节数)错误
(4)文件分配表FAT错误处理:
* 重设CMOS 中的硬盘参数
* 用FDISK /MBR命令恢复。
二十一、硬盘的常见错误提示及解决方法
一、显示:“C:Drive Failure Run Setup Utility,Press(F1)To Resume”
此类故障是硬盘参数设置不正确所以从软盘引导硬盘可用,只要重新设置 硬盘参数即可。
二、显示:“No ROM Basic,System Halted”
病因分析:造成该故障的原因一般是引导程序损坏或被病毒感染,或是分区表中无自举标志,或是结束标志55AAH被改写。
治疗方法:从软盘启动,执行命令“FDISK/MBR"即可。FDISK中包含有主引导程序代码和结束标志55AAH,用上述命令可使FDISK中正确的主引导程序和结束标志覆盖硬盘上的主引导程序,这一招对于修复主引导程序和结束标志55AAH损坏既快又灵。对于分区表中无自举标志的故障,可用NDD迅速恢复。
三、显示“Error loading operating system”或“Missing operating system”
病因分析:造成该故障的原因一般是DOS引导记录出现错误。DOS引导记录位于逻辑0扇区,是由高级格式化命令formAT生成的。主引导程序在检查分区表正确之后,根据分区表中指出的DOS分区的起始地址,读DOS引导记录,若连续读五次都失败,则给出“Error loading opearting system”的错误提示,若能正确读出DOS引导记录,主引导程序则会将DOS引导记录送入内存0:7C00h处,然后检查DOS引导记录的最后两个字节是否为55AAH,若不是这两个字节,则给出“Missing operation system”的提示。
治疗方法:一般情况下用NDD修复即可。若不成功,只好用formAT C:/S命令重写DOS引导记录,也许你会认为格式化后C盘数据将丢失,其实不必担心,数据仍然保存在硬盘上,格式化C盘后可用NU8.0中的UNformAT恢复。如果曾经用DOS命令中的MIRROR或NU8.0中的IMAGE程序给硬盘建立过IMAGE镜像文件,硬盘可完全恢复,否则硬盘根目录下的文件全部丢失,根目录下的第一级子目录名被更名为DIR0、DIR1、 DIR2……,但一级子目录下的文件及其下级子目录完好无损,至于根目录下丢失的文件,你可用NU8.0中的UNERASE再去恢复即可。
四、显示:“Invalid Drive Specification”
治疗方法:
1、重新分区格式化。
2、如0磁道损坏需要低级格式化,然后用Set Comspec(指定Command文件位置),使得Command远离0磁道。
当硬盘出现分区故障后,希望用户先用上述方法解决,若不成功,对硬盘分区格式化是解决软故障的基本方法,但信息将被清除。
其使用原则是:能用高格解决的不用分区,能用分区解决的不用低级格式化。
五、显示:“Device error”,然后又显示:“Non-System disk or disk error,Replace and strike any key when ready”,说明硬盘不能启动,用软盘启动后,在A:>后键入C:,屏幕显示:“Invalid drive specification",系统不认硬盘。
病因分析:造成该故障的原因一般是CMOS中的硬盘设置参数丢失或硬盘类型设置错误造成的。
治疗方法:进入CMOS,检查硬盘设置参数是否丢失或硬盘类型设置是否错误,如果确是该种故障,只需将硬盘设置参数恢复或修改过来即可,如果忘了硬盘参数不会修改,也可用备份过的CMOS信息进行恢复,如果你没有备份CMOS信息,也别急,有些高档微机的CMOS设置中有“HDD Auto Detection”(硬盘自动检测)选项,可自动检测出硬盘类型参数。若无此项,只好打开机箱,查看硬盘表面标签上的硬盘参数,照此修改即可。
六、显示:“HDD Controller Failure”
病因分析:造成该故障的原因一般是硬盘线接口接触不良或接线错误。 治疗方法:先检查硬盘电源线与硬盘的连接,再检查硬盘数据信号线与多功能卡或硬盘的连接,如果连接松动或连线接反都会有上述提示,最好是能找一台型号相同且使用正常的微机,可以对比线缆的连接,若线缆接反则一目了然。
七、显示:“Invalid partition table”,硬盘不能启动,若从软盘启动则认C盘。
病因分析:造成该故障的原因一般是硬盘主引导记录中的分区表有错误,当指定了多个自举分区(只能有一个自举分区)或病毒占用了分区表时,将有上述提示。主引导记录(MBR)位于0磁头/0柱面/1扇区,由FDISK.EXE对硬盘分区时生成。MBR包括主引导程序、分区表和结束标志55AAH三部分,共占一个扇区。主引导程序中含有检查硬盘分区表的程序代码和出错信息、出错处理等内容。当硬盘启动时,主引导程序将检查分区表中的自举标志。若某个分区为可自举分区,则有分区标志80H,否则为00H,系统规定只能有一个分区为自举分区,若分区表中含有多个自举标志时,主引导程序会给出“Invalid partion table"的错误提示。
治疗方法:最简单的解决方法是用NDD修复,它将检查分区表中的错误,若发现错误,将会询问你是否愿意修改,你只要不断地回答YES即可修正错误,或者用备份过的分区表覆盖它也行(KV300,NU8.0中的RESCUE都具有备份与恢复分区表的功能)。如果是病毒感染了分区表,格式化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可先用杀毒软件杀毒,再用NDD进行修复。如果上述方法都不能解决,还有一招,就是先用FDISK重新分区,但分区大小必须和原来的分区一样,这一点尤为重要,分区后不要进行高级格式化,然后用NDD进行修复。修复后的硬盘不但能启动,而且硬盘上的信息也不会丢失。其实用Fdisk分区,相当于用正确的分区表覆盖原来的分区表。尤其当用软盘启动后不认硬盘时,这一招特灵。
二十二、55种木马手工清除法
二十三、木马入侵的常用手法及避免木马入侵的方法
虽然木马程序千变万化,但正如一位木马组织的负责人所讲,大多数木马程序没有特别的功能,入侵的手法也差不多,只是以前有关木马程序的重复,只是改了个名而已,现在他们都要讲究效率,据说他们要杜绝重复开发,浪费资源。当然我们也只能讲讲以前的一些通用入侵手法,因为我们毕竟不是木马的开发者,不可能有先知先觉。
1、在win.ini文件中加载
一般在win.ini文件中的[windwos]段中有如下加载项:
run= load= ,一般此两项为空。
如果你发现你的系统中的此两项加载了任何可疑的程序时,应特别当心,这时可根据其提供的源文件路径和功能进一步检查。我们知道这两项分别是用来当系统启动时自动运行和加载程序的,如果木马程序加载到这两个子项中之后,那么当你的系统启动后即可自动运行或加载了。当然也有可能你的系统之中确是需要加载某一程序,但你要知道这更是木马利用的好机会,它往往会在现有加载的程序文件名之后再加一个它自己的文件名或者参数,这个文件名也往往用你常见的文件,如command.exe、sys.com等来伪装。
2、在System.ini文件中加载
我们知道在系统信息文件system.ini中也有一个启动加载项,那就是在[BOOT]子项中的“Shell”项。
在这里木马最惯用的伎俩就是把本应是“Explorer”变成它自己的程序名,名称伪装成几乎与原来的一样,只需稍稍改"Explorer”的字母“l”改为数字“1”,或者把其中的“o”改为数字“0”,这些改变如果不仔细留意是很难被人发现的,这就是我们前面所讲的欺骗性。当然也有的木马不是这样做的,而是直接把“Explorer”改为别的什么名字,因为他知道还是有很多朋友不知道这里就一定是“Explorer”,或者在“Explorer”加上点什么东东,加上的那些东东肯定就是木马程序了。
3、修改注册表
如果经常研究注册表的朋友一定知道,在注册表中我们也可以设置一些启动加载项目的,编制木马程序的高手们当然不会放过这样的机会的,况且他们知道注册表中更安全,因为会看注册表的人更少。事实上,只要是”Run\Run-\RunOnce\RunOnceEx\ RunServices \RunServices-\RunServicesOnce 等都是木马程序加载的入口,如[HKEY_LOCAL_MACHINE\SOFTWARE\Microsoft \Windows\CurrentVersion\Run或\RunOnce
[HKEY_CURRENT_USER\SOFTWARE\Microsoft\Windows\CurrentVersion\Run或Run-或RunOnce或RunOnceEx或RunServices或RunServices-或RunServicesOnce。
你只要按照其指定的源文件路径一路查过去,并具体研究一下它在你系统这中的作用就不难发现这些键值的作用了,不过同样要注意木马的欺骗性,它可是最善于伪装自己呵!同时还要仔细观察一下在这些键值项中是否有类似netspy.exe、空格、.exe或其它可疑的文件名,如有则立即删除。
4、修改文件打开关联
木马程序发展到了今天,他们发现以上的那些老招式不灵了,为了更加隐蔽自己,他们所采用隐蔽的手段也是越来越高明了(不过这也是万物的生存之道,你说呢?),它们采用修改文件打开关联来达到加载的目的,当你打开了一个已修改了打开关联的文件时,木马也就开始了它的运作,如冰河木马就是利用文本文件(.txt)这个最常见,但又最不引人注目的文件格式关联来加载自己,当有人打开文本文件时就自动加载了冰河木马。
修改关联的途经还是选择了注册表的修改,它主要选择的是文件格式中的“打开”、“编辑”、“打印”项目,如冰河木马.
如果感染了冰河木马病毒则在[HKEY_CLASSES_ROOT\txtfile\shell\open\command]中的键值不是“c:\windows\notepad.exe %1”,而是改为“syXXXplr.exe %1”。
以上所介绍的几种木马入侵方式,如果发现了我们当然是立即对其删除,并要立即与网络断开,切断黑客通讯的途径,在以上各种途径中查找,如果是在注册表发现的,则要利用注册表的查找功能全部查找一篇,清除所有的木马隐藏的窝点,做到彻底清除。如果作了注册表备份,最好全部删除注册表后再导入原来的备份注册表。
在清除木马前一定要注意,如果木马正在运行,则你无法删除其程序,这时你可以重启动到DOS方式然后将其删除。有的木马会自动检查其在注册表中的自启动项,如果你是在木马处于活动时删除该项的话它能自动恢复,这时你可以重启到DOS下将其程序删除后再进入Win9x下将其注册表中的自启动项删除。
上面是讲了我们已发现的情况下可以采取这些补救措施,但是一般情况下我们没有那么容易发现它,只好利用专门的杀毒软件来帮助我们进行了。目前专门查杀木马病毒的反木马软件主要有以下几种,我们可以借助它们的功力来铲助木马。目前最常用的反木马程序有:
a、the cleaner
它可以随时自动升级,只要轻点UPDATE按纽即可,不象LOCKDOWN还要查你的密码。它的实时监控程序TCA,可即时显示当前所有运行程序并有详细的描述信息,是个帮你了解系统的好帮手。
b、Trojan Remover
它是一个专门用来清除特洛伊木马和自动修复系统文件的工具,能够检查系统登录文件、扫描WIN.INI、SYSTEM.INI和系统登录文件,且扫描完成后会产生Log信息文件,并帮你自动清除特洛伊木马和修复系统文件。
c. iparmor
0719版本可以查杀5021种国际木马,112种电子邮件木马,保证查杀冰河类文件关联木马,oicq类寄生木马,icmp类幽灵木马,网络神偷类反弹木马。内置木马防火墙,任何黑客试图与本机建立连接,都需要Iparmor 确认,不仅可以查杀木马,更可以查黑客。
当然还有许多反病毒软件也具有一些反木马的功能,而且功能还可以。
如何避免木马的入侵
1、 不要执行任何来历不明的软件
对于从网上下载的软件在安装、使用前一定要用多几种反病毒软件,最好是专门查杀木马的软件进行检查,确定无毒了再执行、使用。
2、不要相信你的邮箱不会收到垃圾和带毒的邮件
永远不要相信你的邮箱就不会收到垃圾和带毒的邮件,即使从没露过面的邮箱或是ISP邮箱,有些时候你永远没办法知道别人如何得知你的mail地址的。
3、不要轻信他人
不要因为是你的好朋友发来的软件就运行,因为你不能确保他的电脑上就不会有病毒,当然好朋友故意欺骗的可能性不大,但也许他(她)中了黑客程序自己还不知道!同时,网络发展到今天,你也不能保证这一定是你的朋友发给你的,因为别人也可冒名给你发邮件。
4、不要随便留下你的个人资料
特别不要在聊天室内公开你的Email地址。 因为你永远不会知道是否有人会处心积虑收集起你的资料,以备将来黑你!更不要将重要口令和资料存放在上网的电脑里,以防黑客侵入你的电脑盗走你一切“值钱的东东”。
5、网上不要得罪人
在聊天时,永远不要以为网络上谁也不认识谁就出言不逊,这样会不小心得罪某些高人,到时找你开刀。
6、不要随便下载软件
特别是不可靠的小FTP站点、公众新闻级、论坛或BBS上,因为这些地方正是新病毒发布的首选之地。
7、最好使用第三方邮件程序
如Foxmail等,不要使用Microsoft的Outlook程序,因为Outlook程序的安全漏洞实在太多了,况且Outlook也是那些黑客们首选攻击的对象,已经选好了许多攻击入口;
8、不要轻易打开广告邮件中附件或点击其中的链接
因为广告邮件也是那些黑客程序依附的重要对象,特别是其中的一些链接。
9、将windows资源管理器配置成始终显示扩展名
因为一些扩展名为:VBS、SHS、PIF的文件多为木马病毒的特征文件,更有些文件为又扩展名,那更应重点查看,一经发现要立即删除,千万不要打开,只有时时显示了文件的全名才能及时发现。
10、尽量少用共享文件夹
如果因工作等其它原因必需设置成共享,则最好单独开一个共享文件夹,把所有需共享的文件都放在这个共享文件夹中,注意千万不要系统目录设置成共享!
11、给电子邮件加密
为了确保你的邮件不被其它人看到,同时也为了防止黑客们的攻击,可使用一些邮件加密软件,相信它一定不会让你失望的!
12、隐藏IP地址
这一点非常重要!!你上网时最好用一些工具软件隐藏你的电脑的IP地址,或使用代理服务器。
13、运行反木马实时监控程序
最后,好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你在上网时必需运行你的反木马实时监控程序,可即时显示当前所有运行程序并有详细的描述信息,加外如加上一些专业的最新杀毒软件、个人防火墙进行监控那更是放心了,当然这要你的爱机够档次才行,你说呢?
二十四、网上邻居找不到其他计算机
既然在网上邻居中能够看到自己的计算机,说明网卡和软件安装均没有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寻找原因:
1. 线路或集线器的问题
(1) ping其他主机的ip地址,检查其他计算机的连接速度是否正常,如正常,跳至第2步的第4小步,否则进行以下操作.
(2) 检查机箱背后的网卡提示灯是否闪烁,如果闪烁,一般可以证明本机与集线器的连接正常。否则应当检查网线的两端是否插好,集线器的电源是否打开。
(3) 检查集线器上端口和其他计算机端口的指示灯是否处于正常状态。如果正常,说明连网设备与计算机的连接没有问题。否则应当检查网线的两端是否已经插好,并用网线测试仪对网线的连同性重新进行测试。
2.其他计算机的问题
(1) 检查其他计算机的网卡灯是否闪烁,如果网卡灯不亮,可能是网卡没有正确安装,也可能是没有和网络连接设备正常连接。打开“控制面板“----“系统“----“设备管理器“,检查是否有“网络适配器“,或者网络适配器下的设备是否带有“?”或者“!“。如果是,删除该设备,刷新并重新为其安装驱动程序。如果不是,则证明是网络设备没有问题,或者是网线的问题,按照第1步的第2小步所述的方法处理.
(2) 协议是否安装,选择“控制面板“----“网络“----“配置“,检查是否每台计算机都安装有tcp/ip协议和netbeui协议。如果没有,添加上述协议,删除IPX/SPX协议。
(3) IP地址设置是否正确。当只选择安装TCP/IP协议时,该项检查尤为重要。在MS-DOS方式,运行IPCONFIG命令,将显示该机的IP地址和子网掩码(Subnet Mask),检查该ip地址是否和其他计算机在同一网段。
(4) 是否已设置好文件和打印机共享。打开“控制面板“-----“网络“----“配置“----“文件及打印共享“,查看是否选中“允许其他用户访问我的文件“和“允许其他计算机使用我的打印机“复选框,如果没有,选中该选项。
(5) 是否以用身份登陆,无论是Microsoft网络用户,Microsoft友好登陆还是Windows登陆,在计算机启动时均要求输入用户名和密码,如果不是在输入用户名和密码后按确定登陆Windows98,而是按取消进入,那么他将不会出现在网络邻居之中。检查“开始”----“注销“,看“注销”后是否跟有计算机名,如果显示为“注销。。。“,则表明没有以用户身份登陆。单击“注销“,重新启动WINDOWS,输入用户名和密码,按确定,进入.
(6) 查找其他计算机。在“开始“----“查找“----“计算机“中,输入另外一台计算机名,进行查找,或者在“资源管理器“----“工具“----“查找“----”计算机“中输入另外一台计算机的名字,如果一切正常,应当能够寻找对方。
有时候网卡配置正常,网上邻居也能看到自己(看不到别人),ping自己也可,这是最主要原因是网卡没有安装好造成的,(不过这样的网卡一般比较老,如ISA接口的)。检查网卡I/O及DMA号:
1、在DOS下用网卡检测盘检测I/O及DMA是否与WINDOWS下一致。不一至请将WINDOWS下配置改成DOS下一致即可。
2、打开机箱检查网卡跳线是否设置AUTO方式。不是的成AUTO然后,在WINDOWS下重新安装网卡即可。
Windows优化大师的使用
Windows优化大师使用时要注意几个问题:
1.不要完全依靠软件,因为软件只是程序不是完全智能的。
2.特别是在注册表清理时,要认真确认,有的错误信息需要修改,如果盲目删除就会使系统运行不正常。
3.删除注册表信息时,要认真核对。
4.优化项目,要有选择。
5.要用好Windows优化大师,比较艰苦的每一条信息都要经过核对,特别是注册表信息要确认文件是否存在。不能只是优化、删除,以补充分析的智能化不足。
二十五、硬盘的维护与优化
如果把CPU比作计算机的“心脏”,主板比作神经系统,那硬盘就好像计算机的“大脑”一样,我们的操作系统、数据文件、个人信息等内容都存储于其中。一旦这个“大脑”发生什么问题,不但我们的计算机会瘫痪,存储于内的劳动成果也会付诸东流。
硬盘的正确安装
硬盘的安装不同于其他部件,它是怕撞击震动的易损部件,所以安装的时候要注意轻拿轻放,在移动中也要避免强烈的震动,以免损坏硬盘盘片,造成不可修复的物理损伤。
大多数硬盘都安装在机箱的3.5英寸固定架上而不是安装CD-ROM的5寸固定架。首先要将硬盘轻轻放入插槽内,并将硬盘上的螺丝孔对准插槽固定架上的螺丝孔,然后用螺丝钉对硬盘进行固定。
数据线
目前,我们所使用的硬盘都为ATA66或更高规格的产品,因此IDE数据线也均为80芯的ATA133/100/66 IDE硬盘线。所有符合AC97规范的IDE数据线共有三个接口,均采用彩色标识,其中,蓝色的为系统接口,用于和主板上的IDE接口相连。黑色的为Master(主设备)接口,灰色的为Slave(从设备)接口,都是用来接硬盘、光驱等IDE设备的。
如果硬盘设定为主设备,则一定要安装在IDE数据线的主设备接口上;如设定为从设备,就一定要安装在从接口上,否则就会发生错误。标准的IDE数据线,不同颜色的接口用途不同。在连接数据线时,注意不要接反。
硬盘跳线
除了接线外,硬盘安装过程中另一项不可忽视的内容就是硬盘的主从设备跳线。当然,主从盘跳线只在两块硬盘同时连接在一根数据线上时才需要。因为硬盘出厂前的默认设置均为主盘(即Master),如果数据线只连接了一块硬盘,那它当然就是主盘,所以安装单硬盘时不需要进行跳线设置。
对大多数硬盘来说,跳线规格共有三种:Master(主)、Slave(从)和Cable Select(线缆自动选择)。当我们选择第三种规格的时候,计算机会自动设置硬盘的主从模式。至于跳线的设置方法,大多数厂商都会在硬盘背面给出详细的跳线设置图。有的则是在跳线接口上方给出简单的示意大多数硬盘都在其背面提供了跳线设置图。
与硬盘相连时也要注意IDE数据线接口的正反,除了根据缺口判断之外,还要记住,IDE数据线有红色线的一边应该靠近硬盘电源接口方向。有的硬盘则是在其侧面提供跳线的设置方法。硬盘的电源接口采用D型接口,因此无法反方向插入,避免了因误操作而烧毁硬盘。
正确的硬盘分区方式
在了解硬件的正确安装和使用之后,接下来让我们认识一下硬盘的分区方法,以及如何进行合理的分区等方面的内容。
新硬盘在未分区和格式化之前,是无法引导系统的。我们可以通过可引导的光盘(如Win98/Me启动光盘)或带有引导功能的软盘来引导系统。如果您的系统还不支持这种启动方式,则要进入BIOS设置程序,将First Boot Device(第一启动设备)修改为“ATAPI CD-ROM Drive(光驱引导)”或“Floppy Devices(软驱引导)”。
使用Fdisk命令进行分区
用光盘或软盘引导系统后,进入DOS状态,运行“Fdisk”命令,屏幕会出现一大段英文提示信息,最后一行“Do you wish to enable large disksupport (y/n)?”询问用户是否希望使用大硬盘模式,在此需要键入“Y”,否则就无法创建超过2GB容量的硬盘分区。运行Fdisk后,系统会询问是否希望使用大硬盘模式,这时一定要选择“Y”,否则将无法创建超过2GB的硬盘。
创建主DOS分区
接下来,进入Fdisk主界面,这里有四个选项,具体含义如下:
Create DOS partition or logical DOS drive:创建DOS分区和逻辑驱动器
Set active partition:设置活动分区
Delete partition or logical DOS drive:删除分区或逻辑驱动器
Display partition information:显示分区信息
在Fdisk中创建DOS分区。如果是一个全新的无分区的硬盘,选择“1”后按下回车键,会看到一个新的窗口,选择“1. Create Primary DOS partition”,创建主DOS分区,Fdisk程序会询问“Do you wish to use the Maximum available size for a Primary DOS Partition (Y/N)”,缺省选择是“Y”,这样就会将全部硬盘空间都创建为一个分区,建议选择“N”以创建多个分区,否则对磁盘管理不利,也容易造成硬盘空间的浪费。在创建主DOS分区之前,系统会询问您是否要将所有磁盘空间创建为一个分区。已经分好的主DOS分区,占用了21%的硬盘空间。
接下来会有一个短暂的磁盘校验过程,然后您需要在接下来出现的窗口中,设置分配给主DOS分区的硬盘空间,单位是MB,请根据实际需要键入相应数据或者硬盘容量百分比后回车。创建完毕后,按Esc键返回主菜单。
创建扩展DOS分区
再次进入“创建DOS分区和逻辑驱动器”窗口,选择“2. Create Extended DOS Partition”,开始创建扩展DOS分区,程序会先告诉您当前硬盘中可建立扩展DOS分区的最大空间,直接回车即可。创建扩展DOS分区,不必更改系统默认设置,直接按回车即可。
创建逻辑分区
当扩展DOS分区创建结束后,程序会提醒您当前还不存在逻辑分区,按Esc键可以自动进入逻辑分区创建界面,缺省设置是将当前全部空间创建为一个逻辑分区,建议不要使用缺省设置,以便多建立几个逻辑分区,方便硬盘数据管理。创建逻辑DOS分区,您可以按照需要输入相应的数值。
查看以及删除分区
在Fdisk的主窗口中选择“4. Display Partition Information”,即可查看分区信息。如果不满意分区容量配置,我们还可以选择“3 Delete partition or logical DOS drive”来删除分区。删除硬盘分区的顺序同分区时的操作相反,首先删除逻辑分区,之后删除扩展分区,最后才能删除主DOS分区。
设置活动分区
在Fdisk主界面选择“2. Set Active Partition”设置活动分区,然后键入“1”(即C分区)以激活主分区。激活的意思是将该硬盘的主DOS分区设置为可引导分区,如不激活,则启动时会提示错误。
现在,新硬盘的分区工作就已经全部结束了,接下来我们需要退出Fdisk程序并重新启动系统,然后用format命令进行高级格式化。
高级分区技巧
在讲解高级分区技巧之前,我们有必要先来了解一下簇的概念。
文件系统是操作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在我们常用的Windows操作系统都可以支持多种文件系统,例如FAT16、FAT32以及NTFS文件系统等。文件系统是操作系统与驱动器之间的一个接口,当操作系统请求从硬盘里读取一个文件时,会请求相应的文件系统(FAT16、FAT32、NTFS)打开文件,而簇的概念也在此时出现。虽然我们知道扇区是磁盘最小的物理存储单元,但对于DOS操作系统来说,扇区要小得多(仅仅512个字节),DOS无法对数目众多的扇区进行寻址。根据DOS的设计初衷,DOS只能处理216个磁盘单元,而磁盘单元可以是扇区,也可以是由扇区集合所构成的簇。所以当使用FAT16格式时,扇区必须组成“簇”的形式,每个簇可以包括2、4、8、16、32或者是64个扇区。簇是操作系统所使用的逻辑概念,而非磁盘的物理特性。簇的大小直接影响硬盘分区表的大小,虽然簇变大之后能够管理更多磁盘空间,并且能加快读写速度,提高数据寻道时间,但由于分区表体积的增大以及簇容量的变大,也会导致磁盘空间的浪费。
举例来说,一个只有一字节的文件,在一个每簇为2KB的分区上,要占用2K字节磁盘空间;如果在每簇为16KB的分区上,则这一个字节的文件要占用16KB空间。从文件末尾到该文件簇末尾的空间称为簇悬置空间,积累的簇悬置空间越大,磁盘浪费的空间也越大。
这时,我们就需要找到一个即能考虑性能也能兼顾容量的分区方法。通常这样的方法被称为按簇分区,而要想如此操作则需要第三方分区软件的支持,比如PQmagic(分区魔术师),就是最常见的一款。
从PQmagic的分析图中我们不难看出,对于一个装有数据的分区来说,过大的簇会造成磁盘空间的浪费。
通常情况下,对于8GB以下的分区容量,把簇的大小设置为8KB即可获得性能与容量的平衡。如果想要最大限度地利用硬盘空间,就需要按照使用用途来进行按簇分区。例如,如果分区为8G,并且分区为引导分区,那么把簇设置成8KB将比把簇设置成16KB更能节约磁盘空间。因为引导分区经常需要进行数据读写,而这些数据通常都非常多而小,使用大的簇将非常浪费磁盘空间,并且也不利于数据的寻址。但如果这个分区是逻辑分区,并且只存储一些大容量的视频文件,就没有必要把簇的值设定得太低,这样反而不利于读写。我们不难看出,过大的簇会造成磁盘空间的浪费。
另外,也不能把容量非常大的分区的簇设定得太小,这样不仅影响读写速度,并且还容易产生文件碎片。
硬盘的日常维护与整理
我们在日常使用电脑的过程中,经常会删除、拷贝大量的文件,这会导致我们的硬盘产生大量碎片,一个个完整的文件就“四分五裂”地保存在磁盘中的各个角落,影响了电脑查找与执行文件的速度。因此,我们有必要定期进行磁盘整理。
首先,我们可以通过Windows自带的磁盘碎片整理程序来完成这项工作,把文件连续排列,这样能大大提高磁盘读写速度。Windows自带的磁盘碎片整理程序包括两部分功能,一是碎片整理,二是启动项目优化。虽然这两个功能非常实用,但由于整理的时间太过漫长,并且经常对硬盘进行长时间磁盘整理会减少硬盘寿命,所以我们建议使用专用的磁盘整理软件,在此推荐VoptXP和Norton磁盘工具中的Speed Disk这两款软件。
磁盘整理软件VoptXP
启动该软件,出现其主界面。软件默认从C盘开始整理,如果您需要整理其他硬盘,也可以在此按下下三角形的按钮,选择其他盘符。通过分析,我们看出,磁盘上有很多碎片,这无疑会影响磁盘的运行速度。
在“Tools”菜单中选择“Error checking”,调用Windows自带的磁盘纠错程序检测磁盘,这样可以避免硬盘存在目录结构错误,影响磁盘整理的速度和效果。检查完错误之后,我们就可以进行磁盘碎片的整理了。
点击窗口中的,开始整理磁盘,这一过程通常耗时较长,请耐心等候。整理完毕后,我们看到,文件的排列更加连续,中间没有碎片。现在,硬盘的读写速度会相应提升。整理之后,磁盘的碎片明显减少。
Norton磁盘工具Speed Disk
Norton Systemwoks 2003中提供了Speed Disk这个整理磁盘碎片的软件,它能够将磁盘按照不同的文件类型进行重新排列,被系统经常读取的文件会放在硬盘的最外圈磁道上,来提高硬盘对它们的读取速度。Norton Systemwork2003种提供的Speed Disk,可以对磁盘碎片进行非常有效的整理。
在Norton磁盘工具中选择SpeedDisk项目。在该软件的主界面中,左侧为四个主功能按钮。它们依次是硬盘优化图表、硬盘分区分析、硬盘分区选项和定时设置。在进行优化之前,我们可以先选择第二项来分析一下硬盘上的数据内容,查看是否硬盘碎片过多需要整理。在点击“Start Analyzing”以后,硬盘开始分析所选分区中数据的类型,随后得出结论。我们看到,碎片文件占整个分区数据总量的8.4%,一般来说,小于10%的碎片都不必进行整理。对磁盘进行分析,发现碎片文件只占整个分区数据总量的8.4%。
如果用户要进行磁盘碎片的整理,那么再按下“Optimization Map”里的“Start Optimazing”按钮就可以开始了。这是个非常耗费时间的过程,不过比起Windows自带的磁盘碎片整理程序来说要快不少。程序默认整理的是C盘,如果用户还要对其他分区进行碎片整理,继续选择其他分区再依次重复上面的各个步骤就可以了。经过整理之后,磁盘碎片明显减少,而且文件的排列也更加紧密。
硬盘数据的拯救
使用计算机很多年,难免磕磕碰碰,造成了一些安全隐患,系统文件丢失,或者数据损坏,都可能是磁盘坏道造成的。硬盘坏道包括软坏道与硬坏道,前者可以通过特定软件来进行修复,并可以继续使用,而后者则是真正物理意义上的损坏,轻则损失一定的磁盘空间,重则硬盘无药可救,彻底报废。
修复硬盘的软/硬坏道
修复软坏道的方法很简单,Windows自带的磁盘修复工具或者高级格式化就能够很好处理这类问题。而对于硬坏道,我们可以使用LF等软件,通过对硬盘进行低级格式化的方法试图修复。
运行LF,选择驱动器ID,对硬盘进行低级格式化。所谓低级格式化,就是将空白的磁盘划分出柱面和磁道,再将磁道划分为若干个扇区,每个扇区又划分出标识部分ID、间隔区GAP和数据区DATA等。低级格式化只能在DOS环境下完成,而且只能针对一块硬盘而不能支持单独的某一个分区。低级格式化是一种对硬盘的损耗性操作,对硬盘寿命有一定的负面影响。因此,许多硬盘厂商均建议用户不到万不得已,不要使用低级格式化来格式硬盘。有些坏磁道和坏扇区能够通过低级格式化来修复,但对于真正的硬盘磁盘表面物理划伤则无法进行修复,这只有通过普通的format高级格式化来标出坏扇区的位置,以便让操作系统不去使用。物理坏道可能会随磁头的读写而渐渐扩大,导致坏道越来越多,最后达到无法使用的情况,因此建议硬盘在出现了坏道以后要及时备份硬盘上的重要数据。
在DOS下运行LF,可以对磁盘进行低级格式化,修复磁盘的软坏道。具有图形化界面的Lformat,也可以对磁盘进行低级格式化。
零磁道的修复
硬盘的主引导记录区(MBR)在零磁道上,位于硬盘的0磁道0柱面1扇区,其中存放着硬盘主引导程序和硬盘分区表。在总共512字节的硬盘主引导记录扇区中,446字节属于硬盘主引导程序,64字节属于硬盘分区表(DPT),两个字节(55 AA)属于分区结束标志。零磁道一旦受损,将使硬盘的主引导程序和分区表信息遭到严重破坏,从而导致硬盘无法引导。
通常的维修方法是通过Pctools9.0(或者其他类似的可以对磁盘扇区进行编辑的工具)的DE(磁盘编辑器)来修复,其原理是使零磁道偏转一个磁道,占用1磁道。
用Windows 9x启动盘启动,运行PcTools目录下的de.exe,先进入“Options”菜单,选择“Configuration”(配置)命令,去掉Read Only(只读)前的勾,然后保存退出。
接着选择主菜单“Select”(选择)中的Drive(驱动器),进去后在“Drive type”(驱动器类型)项中选择Physical(物理的),再切换到“Drives”项,选中“Hard disk”(硬盘),最后选择“OK”并回车。
之后,回到主菜单中,打开“Select”菜单,这时会出现Partition Table(分区表),选中并进入,出现硬盘分区表信息。如果硬盘有两个分区,1分区就是C盘,该分区是从硬盘的0柱面开始的。那么,将1分区的Beginning Cylinder(起始柱面)的0改成1就可以了。保存后退出。
重新启动,进入CMOS设置,选择“IDE AUTO DETECT”,可以看到CYLS(磁道)数比原来减少了1,保存设置并退出。重新分区、格式化,即可救活硬盘。
需要注意的是,DE工具仅对FAT16格式的硬盘有效,对于FAT32分区的硬盘则需要先通过分区大师等磁盘工具,将其转换为FAT16格式,然后再对其进行修改。
修复损坏的分区表
硬盘分区之后,为了安全起见,最好将分区表进行备份,以便一旦分区表被损坏,可以很方便地进行恢复。这方面,国内著名的杀毒软件KV3000和瑞星系列都提供了完整的解决方案。而对于没有备份分区表的硬盘,虽然KV3000也提供了相应的修复方法,不过成功率相对较低。
大名鼎鼎的诺顿磁盘医生(NDD),是一款用来修复硬盘分区表的非常有效的工具,可以自动修复分区丢失等情况。当硬盘崩溃以后,用含有DOS系统的软盘引导系统,然后运行NDD,选择“Diagnose”进行诊断。NDD会对硬盘进行全面扫描,如果有错误,它会提示。您只要根据这些提示选择修复,就可以非常轻松地解决这些问题。在Windows 9x下,还有NDD32,它的图形化界面会让您事半功倍。
功能强大的EasyRecovery,可以最大限度地恢复删除的硬盘数据。
另外,中文磁盘工具DiskMan在这方面也是行家里手。重建分区表作为它的一个非常实用的功能,非常适合用来修复损坏的分区表。
对于硬盘分区表被破坏的系统,使用DiskMan可通过未被破坏的分区引导记录信息重新建立分区表。在菜单的工具栏中选择“重建分区表”,DiskMan即开始搜索并重建分区。
DiskMan将首先搜索0柱面0磁头从2扇区开始的隐含扇区,寻找被挪动过的分区表,然后搜索每个磁头的第一个扇区。搜索过程分为“自动”和“交互”两种方式。自动方式保留发现的每一个分区,适用于大多数情况。交互方式对发现的每一个分区都给出提示,由用户选择是否保留。当自动方式重建的分区表不正确时,可以采用交互方式重新搜索。不过,重建分区表功能不能做到百分之百地修复成功。
硬盘数据的硬件保护
说到硬件保护,自然要先提到硬盘保护卡。硬盘保护卡又称为硬盘还原卡,是彻底解决计算机数据保护问题的最佳方案。它从硬件的层面上对硬盘中的数据进行保护和恢复,可以瞬间恢复各种有意或无意导致的数据丢失。硬盘保护卡利用硬盘介质的冗余性(即每块硬盘都不能用尽所有的硬盘空间),使每块硬盘中的所有自由空间都自动成为自己的缓冲区,因此不必占用固定的硬盘空间。而且,使用硬盘保护卡后,在大多数情况下,即使用户对硬盘执行了Fdisk和format命令,或者其他软件层面的破坏,甚至包括病毒对硬盘数据的破坏,只要重新启动并按下特定的热键,短短几秒钟内硬盘数据就会恢复到最近一次存档时的状态,其速度是所有软件恢复方法都无法与之比拟的。再有,硬盘还原卡的安装使用极其简单,高度智能化,甚至连安装软盘都可以不要,真正的即插即用。安装后,所有的用户界面和操作与安装前毫无二致,用户根本不会感觉到还原卡的存在。
硬盘还原卡不仅可以保护硬盘数据免遭各种破坏,而且也可以保护CMOS参数和主板BIOS数据免遭各种病毒的恶意破坏,即使是大名鼎鼎的CIH病毒对之也无可奈何,真正实现了对
电脑数据的全方位保护。
常见的硬盘保护卡有三茗的电脑卫士,以及看门狗智能型系统复原卡等。
通过主板来实现对硬盘数据的保护
现在,很多主板都提供了对硬盘数据的保护功能,例如捷波的“数据恢复精灵”和联想QDI的“宙斯盾保护系统”。
宙斯盾(RecoveryEasy)是联想QDI主板的硬盘数据保护技术。使用该技术的主板可以备份、保护并且立即恢复硬盘资料,防止重要资料丢失。此外,宙斯盾还能保护和恢复CMOS中的数据。因为宙斯盾是建在BIOS中的,只要计算机进入BIOS启动后,就可以立即进入宙斯盾界面,极为简单、易用。
硬盘数据的恢复
我们知道,当您执行了删除命令后,计算机只是将该文件目录项第0个字节改为E5,并将文件所占簇号在文件分区表中的登记项清零,表示释放空间。格式化时,计算机也只是将根目录区清零。这意味着删除与格式化操作只是在文件名或根目录区上做了一些手脚,文件数据本身丝毫未动,这样,就给文件恢复提供了可能。利用一些反删除软件,可以轻松地恢复删除的数据。只要没有用Fdisk命令打乱分区,要恢复的文件所占用的簇不被其他文件占用,大部分数据都是可以被恢复的。
如果您的Windows系统可正常使用,最简单的恢复方法就是用Windows版EasyRecovery,它恢复硬盘数据的功能十分强大,不仅能恢复从回收站清除的文件,而且还能恢复被格式化的FAT16、FAT32或NTFS分区中的文件。
该软件的使用方法十分简单,运行EasyRecovery,出现主界面。它的左侧包括4个功能按钮以及两个软件支持按钮。点击“数据恢复”按钮,我们可以看出EasyRecovery Professional提供了多种数据恢复选项。其中包括:使用高级选项自定义数据恢复功能、查找并恢复已删除文件、从一个已格式化的卷中恢复文件、不依赖任何文件系统结构信息进行恢复等。此软件还可以保存恢复数据进度以及创建可引导的紧急引导软盘。
EasyRecovery提供了多达6种数据修复模式,从各种途径恢复丢失的硬盘数据。对磁盘进行扫描,以找出丢失的数据。选择要恢复的文件,然后点击“应用”,就可以开始恢复了。
安装了Norton UnErase Wizard之后,回收站上会出现一个蓝色的盾形图标,表示文件已经被保护。现在我们选择“使用高级选项自定义数据恢复功能”来进行数据恢复操作,经过扫描系统,会显示磁盘驱动器信息。我们在这里选择恢复资料的硬盘分区为C盘,此时EasyRecovery Professional将自动扫描分区,之后会把所有详细文件信息显示出来,其中包括目前还存在的和已经被删除的文件。之后,选择我们想要恢复的文件,然后点击“应用”就可以开始恢复了。除了EasyRecover外,这种软件还有很多,如Revival、Recover等,它们在关键的时候均可用来救急。
如果用户在丢失资料之前已经安装过Norton Utilities或者Norton UnErase Wizard的话,资料的恢复将易如翻掌。安装完Norton UnErase Wizard之后,回收站上会出现一个蓝色盾牌图标。此时,如果我们删除了一个文本文件并且清空了回收站,使用Norton UnErase Wizard就可以轻松地恢复该文件。双击回收站图标,对已经删除的文件进行搜索,从列表中可以看到已经删除了的文件,选择该文件后点击Recover就可以恢复了。安装完Norton UnErase Wizard后,回收站上会出现一个蓝色盾牌图标。
Norton Utilities提供了强大的磁盘文件修复功能。Norton Utilities中提供的三种不同的文件恢复模式。或者,我们也可打开Norton Utilities主界面的Find and Fix Problems中的UnErase Wizard选项,这里提供了三种不同的恢复方法。分别为寻找已删除文件、在特定分区中寻找所有被保护文件以及通过文件打开类型查找要恢复的文件。通过文件类型恢复被删除的文件。
一般情况下,所丢失的大部分文件都可以通过上面的方法恢复。但有时您会发现,使用上面介绍的工具仍然不能找到丢失的文件,这是什么原因呢?前文已经说过,磁盘空间是以簇为单位进行分配的。磁盘簇是文件系统进行分配、释放、读出的最小空间单位,即使只有一个字节的文件也要占用整整一个簇的磁盘存储空间。当我们把文件写人磁盘时,文件即在磁盘上占用一定数量的簇,从磁盘上把文件删除后,磁盘就释放出一定数量的簇。这时若进行恢复删除的操作,则文件被恢复的可能性最大。如果在删除文件之后又对磁盘进行了写操作,那么新文件有可能会覆盖被删除文件原先所占据的簇,则该文件就不能成功地被恢复了。
降低硬盘噪音
很多硬盘厂家都提供了一些高级硬盘应用软件,使专业用户可以更好地发挥硬盘的效能,比如迈拓的Maxtor Silent Store技术就是其中之一。通过这个技术我们可以调节硬盘寻道的声音,以降低硬盘工作时产生的噪音。
基于该技术的软件叫做Maxtor Acoustic Management,可以让您控制迈拓硬盘工作时的音量级。它按控制程度分为Quiet和Fast两个级别。如果您选择了Quiet,那么磁盘将进入安静寻道模式,此时噪声明显减小,磁盘性能也大幅度下降;如果您选择了Fast,那么磁盘将进入快速寻道模式,此时磁盘性能下降幅度相对较小,但噪音减低的程度也不如前者那么明显。Acoustic Management的主执行文件是amset.exe,它拥有四个命令参数:
amset.exe /quiet切入Quiet模式;
amset.exe /fast切入Fast模式;
amset.exe /off关闭降噪功能,此时硬盘性能最高但噪音最大;
amset.exe /check可以查看当前硬盘降噪功能的运作状态。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您必须是DiamondMax Plus 40、DiamondMax 60、DiamondMax VL 30、DiamondMax Plus 40、D540X、D740X这几个系列的用户才能使用这些功能。利用Maxtor Silent Store技术降低硬盘噪音。
<<
1
立即注册5D通行证
Join 5D!
发表留言
post
正在发送...
Send...
游客
Guest
用 户
Name
:
密 码
Password
:
内 容
Comment
:
主 页
Homepage
:
验 证
Verify
:
换一个
change the code
日志分类
首页
[1305]
偶思偶写
[368]
生活
[91]
生存
[95]
技术
[135]
工作
[11]
幽默
[118]
学术
[21]
逸事
[466]